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335节

  印度,西里古里走廊地带。

  卡洛斯在维也纳一秒钟几千万美元上下的时候,西里古里走廊的博提亚镇因为3美元而引发了桩血案。

  一名借了 高利贷的印度农民,因为还不上欠地主的大约折合3美元的大米,地主告到警察局,警察局把农民带走打了一顿,打废了。

  第二天,40多名壮汉气势汹汹冲进博提亚镇,直奔警察局而来。警察见势不妙立刻关门,左轮手枪看大门、拿着恩菲尔德的在二楼火力支援。

  40多名壮汉在警察局门口外面转了半圈,发现警察还真的敢开枪,于是他们掏出了自动步枪和火箭简...

  在拿到卢布大半年之后,印共(马列)攒齐了武器弹药,印度比哈尔邦农民大起义在12月22日正式爆发!

第37章 万里长江第一坝

  湖北省宜昌市,沿长江上游6公里,葛洲坝。

  葛洲坝原来叫"搁舟坝”。长江南津关下游的这一段河道,因为江面水流横流流速较大,船家如果操控不小心就很容易把船搁浅在江心的这一座沙洲上,因而得名。后来船家为了吉祥,把搁舟改了个谐

  音,成了“葛洲坝”。

  江心有一座小岛或者沙洲,这般认为是修建水利枢纽工程的上佳地段:

  修建大坝需要截流,而江心岛把江河分成左右两道,这就可以先截断其中的一段江水,修建大坝的一一段。这时候江水从江心岛的另侧自然流过,江河并没有堰塞,两岸居民安全,甚至不影响通

  大坝的这一段修好了,就把截流的土堰刨开,恢复过水,而把江心岛的另一侧截流,继续修建大坝的另一段。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在1970年正式开工,1974年1月大江截流。

  (原历史位面也是1970年正式开工,中间因2次停工修改设计,1980年才 大江截流)

  1976年1月1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修筑到了47米的高度,这是大坝设计的最大高程。

  当然,现在还不能说葛洲坝建成或者“接近建成了,只是大坝有其中一部分砌到了那么高而已。大坝主体基本完工要到1978年,第一台机组发电要到1980年。

  10年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的中下游干流修建一座水利枢纽工程,这个修筑速度在世界的水利工程中算比较快的。

  但不是绝顶的快。

  因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以70年代世界水利技术的角度看,不算"高难度工程",这样的规模和难度,1012年初步建成是正常的范围。

  长江到葛洲坝这儿,已经出川入鄂,也就是流出了三峽,进入了水流舒缓的河段。这就让葛洲坝的设计以及施工稍微容易一些。

  主要是因为地形平缓,长江的高差不算特别大因此水坝也不需要修很高,47米就足够了。相比之下,现在正在前期论证规划的三峡工程,水利专家列出了几个粗略的方案,高程最低的个都有150米,最高的设计方案195米。

  其次是葛洲坝一带的地质比较稳定,易于施工。

  拦水高度不大还有另一个便利条件,那就是库区移民较少、完工后库区地质变化尤其是山体坡体应力变化量不大,比较好预测。

  鉴于以上因素,国家决定在葛洲坝对长江干流进行首次截流,修建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航道改善等职能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葛洲坝工程也是一项国际合作的工程,中标参与建设的国外公司有美国纽水’(纽约州水利制造公司)、法国杜美思(万喜)、大马赛,意大利托诺、德国霍尔兹曼等。

  工程总概算为48亿元,折合12亿美元。葛洲坝总装机容量达270万千瓦,全国当前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150亿度。虽然建设周期长,但是建成之后收钱能力也很强。

  人民大会堂。

  “黄河夺淮后,历史上曾提出多种治理措施,并实施了一些工程,但并未解决洪水问题。1950年淮河洪水之后,政务院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大规模治理淮河的计划得以展开。

  “但限于五十年代的财力以及工程技术能力,从1951年开始修建的苏北灌溉总渠只是一个部分部泄洪水道,以灌溉为主,兼具排洪能力,它并不是一一个真正的淮河出海口。”

  “我们现在规划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在苏北灌溉总渠,其中约有2/3的河段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西通过二河与洪泽湖相通,东北流经清浦、淮安、阜宁、滨海,与京杭大运河、通榆河立体交叉,至

  扁担港入黄海。水道全长163.5公里。

  “水道主体工程的施工周期大约5年,设计行洪流量6000立方米每秒,预计工程总投...104亿元。”

  人大常委会在听取水利部提出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设计汇报,水利设计总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水等等单位来的水利专家列席参加。

  工程总投资非常吓人,比两个葛洲坝的投资还高,平均每年投入20亿人民币进去。

  不过钱不钱的,只要拿得出钱,就不是问题。这个设计方案在草案审议的时候,财政部表示,他们有办法解决这每年20亿的经费。

  但是,光是解决钱的问题,并不意味着解决了所有的前期问题。

  在今年3月“两会"最后通过工程上不上马的决定之前,还需要在技术上确认这到底可不可行,这个工程是不是非建设不可。

  在技术方面,水利设计总院、武水表示技术上没问题。而工程的必要性,水利部又做了更详细的阐述。

  过去26年的淮河治理都可以归类为打补丁,到现在补丁已经打到了极限,必须要有一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比如淮河中游地区落差较小,河道曲折,外加黄河夺淮以来泥沙不断淤积,使得洪泽湖底海拔高于蚌埠段河底,形成倒比降,无论怎么修渠疏导,行洪都不畅。

  除了自然地理的问题外,技术专家还表示,淮河现在还担负着一项以前从未担负过的任务:把沿途的污染带出海。

  现在的淮河流域可不是原历史位面1975年的淮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工厂林立,石油化工煤化工三酸一碱,钢铁有色化肥机械,外加食品工业,尽管现在国家有污染排放控制的法律,但以70年代的技

  术,大部分工厂还做不到废水零排放,最后都得要淮河带走。

  涂了。

  这就出现了 个新问题。以前淮河发大水,有一种抢险预案是把洪水引到行洪区、蓄洪区去,只要别危害城市和耕地就行。现在把带污染的水引到蓄洪区淤积起来,蓄洪区周围的环境污染就塌糊

  显然,直接把淮河水倒进大海是最优解决方案。

  田。

  苏北的代表提出的问题是工程对苏北的影响问题。修建条新的淮河入海水道需要占用大量耕地,尤其是它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而苏北灌溉总渠两岸经过二十年的经营,两岸的耕地基本上都是好

  对这个问题,安徽河南的代表则有不同意见。

  河南代表首先说了75年9月份台风菲利斯在豫南造成的大面积险情。场台风吹掉了19座水坝,差点造成泛滥灾害。台风到来之前水利部和淮河防总最纠结的问题竟然是“该不该提前放水”。

  因为5060年代在河南、安徽等淮河流域修建的大量水坝,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淮河,保淮河下游的安全,其他的什么功能其实都是附属品而已。

  一遇到大范围强降雨,上 游的水坝必须全力拦水,死保流入下游的水量不超标,这是死命令,除非接到也是来自国家的指令让水库赶紧清空库容,否则水库库长、甚至河南水利指挥小组都没权放

  水。

  为了这些海量的水坝、水库,河南付出了多少,河南省的代表打了个比喻:

  “就好比一栋屋子漏雨,主人只能暂且找个东西接水,免得把地面弄湿。有的人用桶放在漏水的部位接水,有的时候用盆接漏水。可现在我们河南是什么?是用一一个个的盘子接漏水。”

  “我们这里是平原地区,地形起伏很小,50年代修水库,修了很多,但都很浅,水深五六米的都算是比较深的水库了。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河南为了储淮河的水,用掉了很多地,都是耕地。我们

  一个大平原,以前还一直是农业省份,可为了淮河下游的安全,我们拿出了百分之七的耕地,让它们淹掉,修水库。

  “所以,这栋漏雨的房子,我看还是把屋顶重修一遍,这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别再让我们当盘子,在下大雨的时候负责接水了。”

  水旱灾、各种自然灾害,始终是中国大地上抹不去的话题。

  在过去的1975年,8月和9月的两次强台风都造成了东南地区 片紧张。8月的强台风掠袭广东、广西,9月的台风菲利斯则给了中国人一个“惊喜",9月初登陆中国的台风竞然强度还那么大、那么持久,引起的降水那么大。

  1975年也不少水旱灾。78月份东北降雨也超标了,不过水利工程体系扛住了这次降雨,损失相对较小。

  四川盆地则经历了一场小旱。除此之外,河套地区也是旱灾。两个地方都是小旱灾,但是四川依托完善的水利灌溉体系,基本没有对粮食生产造成影响,河套地区的旱灾影响到了大约40万亩耕地。

  除了水早灾,辽宁海城、营口一带还有一次地震,级别不低,里氏7.0级,但仅造成330人死亡和4300人受伤。

  海城地震前几天,各地陆续报告了一些异常地质变化以及动物的异常行为,引起了辽宁当地的重视。辽宁省把这个信息反馈到中央之后,中央决定提高海城周边的“防御状态,之后没过两天果然发生

  了地震。

  2月4日19点36分,地震发生时,海城、营口的居民基本都做好了准备,声令下就蹦出了屋子,或者干脆本来就在屋外。

  除了居民,铁路车辆也做了紧急避险。地震当日从大连站开往北京站的31次直通旅客快车运行到沈大铁路唐王山站前时,因为火车司机前几天一直 在反复接受地震应急训练,他发现车头有点闪光,

  没有犹豫立刻就拉闸减速,当车头前方的闪光变成连续的大面积蓝白色光(地光)的时候,火车都快停下来了。然后再过了两分钟,地震波才袭来。

  地震中遇难的基本都是些没及时通知到或者通知到了但没当一回事的偏远地区。

  不过,人员伤亡虽然微乎其微,但海城地震之后的房屋建筑重建还是得花不少钱的。,

  海城地震在此后几个月还引起了地质安全界的一次地震。因为海城地震的预报归功于异常地质变化以及动物的异常,通过这些现象判断此地即将发生地震。此事经新闻报道出来后,各地纷纷如法炮

  制,用观察法预判地震。

  ..于是从2月到5月份,全国各地预报了193次地震。

  然而2月到5月全国并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非破坏性的有感地震6起,预报中了1起。

  这些虚警也都被媒体报道并且合并归类,随后展开了一场地震科学的大讨论。中科院地质所、地质大学最后给予了科学的定义:“地震的类型是非常多样的,不是只有种类型。海城地震只是其中一

  种类型。在找到普适的规律之前,地震预报不能只靠看老鼠。

  在地质学家们对此做了结论之后,中央转而坚定地支持科学界的看法,让全国各地天天守夜看老鼠、看井水水位的行动赶紧停下来。但是,中央也没有把土办法预测地震彻底打死,虽然这土办法既

  不科学也不准确,咋咋呼呼的,可是.以后真的有用。

  折扣。

  不过,借这次海城地震事件的机会,中央又对东北以及相邻的华北地区的建筑,尤其是城市建筑进行了细细的抗震检查。很显然,海城地震最大的损失是几千栋房屋坍塌,建筑的抗震能力绝不能打折扣。

第38章 欧洲明灯

  阿尔巴尼亚,都拉斯港。

  华海37号集装箱运输船在都拉斯靠港。这艘1200TEU的集装箱运输船运送的货物很零散,满载从中国广州出航,在过苏伊士运河后抵达亚历山大港第一次卸货,之后转航叙利亚塔尔图斯,第二次卸

  货,在都拉斯港第三次卸货。在都拉斯完事儿之后继续往亚得里亚海里头开,在威尼斯把大部分的集装箱卸完,然后开往最后的目的地:突尼斯。

  在都拉斯卸货的只有70个TEU,其实在塔尔图斯、亚历山大港、突尼斯也都一样,各只卸载100个不到的集装箱,船上的集装箱其实有3/4是发往威尼斯的。

  毕竟这是意大利,G7之一,和中国的海上贸易量不是一般的多。

  噢对了,中国也是.7之....

  也说:

  中国自称是“六国集团的伙伴国",中国一直不同意把这个集团叫"七国集团",因为中国坚持自己的货币独立体系,并且在11月的会议上,参会的陈沄表示我不是一个人,我来这里谈,会在

  某种程度上代表其另几个国家。

  这几个国家是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罗马尼亚,再加上中国,现在一般叫做”东方六国集团",或者贸易联盟”。

  此时此刻,也在环地中海区;乔治卢卡斯带着他的拍摄组全班人马和大小设备,再在当地采购物资、租用卡车,他要组成一一个车队进入托泽尔沙漠地带。卢卡斯找了一个叫马特马塔的地方,在那里

  拍摄卢卡斯的科幻大片的一部分外景。

  在突尼斯街头买了份当地的英文报纸,卢卡斯看见了头版头条的标题:《新危机:贸易联盟与美国因汇兑问题而生嫌隙》

  马克哈米尔:“头儿,我看过了剧本,我们的故事还有续集吗?”

  卢卡斯:“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事,我得先保证《星球大战》拍出来而且赚到钱。

首节 上一节 335/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