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340节
委投入了多年的心血而制成的项目。尼古拉巴伊巴科夫同志曾经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而他完全是出于为苏联服务的初心去做这件事的。
格里申:“那好吧,我们可以对事不对人。
勃列日涅夫:“不仅是不对人进行攻击,也不要对别的国家进行攻击。虽然看起来我们是栽了跟头,可那也是五年前我们自愿的,所以也就不要说什么了。”
柯西金:“从事实上来说,其他国家并没有怂恿和误导我们,其他国家只是全力支持和配合了我们。”
柯西金缓了缓,喝了口水,又继续说道:“我想还有一件事,可能在讲稿里需要注意,苏联的发展是走自己的路,不能每一步都以其他国家作为标杆对比。”
一
在政治局的小会上,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词,那就是"其他国家"。
参会的十几个人都知道这"其他国家”不是很多国家,而就是指一一个国家。而且所有的人也都知道这个国家是谁。
可就是没一个人点破。
柯西金刚才的第二句话提醒了苏斯洛夫,他一拍大腿:“勃列日涅夫同志,明天的讲稿。
勃列日涅夫把厚厚一叠纸递过去:“是 要修改什么吗?”
苏斯洛夫把讲稿翻到大致1/3的位置,然后哗哗前后翻页几次,找到了位置:
“(2)五年计划的结果和党的经济政策的基本任务,2.1: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成果”
“按照苏共二十四大的指示,苏联年工业总产值五年来增长了43%,如果同一九六五年比较,工业产值实际上增长了倍以上。”
“这是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强有力的成绩,是我国工人阶级、科技知识分子和生产指挥人员取得的卓越成就。”
苏斯洛夫用笔戳了戳这一段话。
柯西金:“这是 发达社会主义什么什么什么...的卓越成就,我看应该删掉。
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同志,您觉得如何?”
勃列日涅夫:“很好,这样不错。”
柯西金:“可总得加一句什么在那里。”
苏斯洛夫牙齿紧咬,脑子拼命转动:“加......
柯西金:“这确实有点不太好加。
“我们,过去十年时间创造的工业增量,不,工业增长成绩,相当于,苏联过去,半个世纪所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达到的产量,”
苏斯洛夫嘴里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蹦,“不不不,上面全删掉。干脆这一段全删掉,我们在这里只需要说,"圆满完成了,第九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工作。”
苏斯洛夫突然意识到讲稿有不妥的地方,是因为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那句话。
不能总和"其他国(zhong) 家(guo) “对比,非常正确。
不仅如此,在讲稿中还要尽量少让人联想到"其他国家”。
因为一联想就出事。
好看。
苏联的工业产值在过去10年翻番,如果算“工农业总产值”,加上农业就有点拖后腿了,农业产值在过去十年只增长了25%。所以在勃列日涅夫讲话的第一稿当中只单说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这样比较
可五年增长43%、十年翻番就真的好看了吗?不啊。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在过去十年增长了四倍啊。
GDP是五倍。1965年中国的GDP1000亿多 点儿,1975年5500多亿,这还不算台湾。
只要年增长率15%、维持10年,那就是400%,点问题都没有。而过去10年中国的GDP年增长率基本都在15%以上,有时候还到过20%。
除此之外,中国的经济奇迹也有汇率变化的因素从5:1到4:1,可苏联不也是把0.9卢布兑换1美元升到了0.76卢布兑换1美元么。就算用最原始的数数法,用具体产品的产量计算,过去10年中国
主要商品的产量大多也增长了4倍甚至更高。
可想而知,如果勃列日涅夫照着讲稿念,念到这儿的时候,下面坐着的党员代表,只要是对中苏经济略有了解的(这应该是占代表的大多数),只会有一个表情:
绷。
出现这个表情,这次大会可就不胜利了。
苏斯洛夫连夜修改勃列日涅夫的讲稿。刚才会上发现的bug要修改,此外还再一次审阅全文,去掉任何可能导致代表“绷”的语句。修改完毕之后交给秘书,秘书在计算机上修改讲稿的电子文档,然后
重新打印。
苏斯洛夫就守在办公室等讲稿打印装订。不经意间他瞅向秘书室吱嘎吱嘎出纸的打印机,看见了上面的汉字“国华打印”。
秘书只看见苏斯洛夫独自走到办公室的窗前,看着窗外一声长叹,然后嘴里低声嘟哝着不知道什么话。
苏斯洛夫嘴里嘟哝的是:
“撑下去,撑下去,无论如何也要撑下....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里加海军基地。
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警戒”号护卫舰停泊在此。按原定计划,它应该在此停泊到2月26日,然后前往利耶帕亚进行维修。
但在2月23日,“警戒”号其实就灌注了燃油,做好了出航准备。
2月23日晚上,“警戒“号政委瓦列里萨布林寄出了他给儿子和他父母的最后一封信,在夜色中带着行礼和所有必须的物品,与知晓他的全盘计划的伙伴亚历山大谢因上尉一起,匆匆登上了“警戒”号。
“我相信历史将会公正地评价这件事,因此你不必为你的父亲的所作所为有所尴尬。我绝不会成为那些只会停留在口头批评的一般的人那些人是伪善、弱小、毫无价值的人,他们永远也不会有能
力调和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亲爱的儿子,我希望你能保持你的决心:坚信生活的美好,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相信革命常胜。
“群众的革命意识最终会将革命之火带回。现在,我无比地相信这一点。
第43章 我要唤醒那些能取得胜利的人
2月24日。
克里姆林宫大会堂。
苏共中央第二书记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苏斯洛夫宣布苏共25大开幕并致辞。
“同志们!我们怀着极为满意的心情告诉你们,来自98个国家的107个共产党、工人党、民族民主党和社会党的代表,应中央委员会的邀请前来参加我们的这次代表大会。”
苏斯洛夫的致辞接下来就把103个党的列席代表全部介绍了一遍。
是够多...这是苏共全国代表大会而不是苏联筹办的世界共产党大会,因此只要关系没闹崩的党都会派代表列席,中国如此,越南老挝柬埔寨也都如此。
介绍用时2个小时。这一会议流程结束之后,大会堂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苏共代表热烈而激昂的情绪并没有影响到主席台上的苏斯洛夫,这位灰衣主教的表情始终是阴郁而阴沉,眉头从来就没展开过,好像心头压了一座山。
在主席台.上的其他人,柯西金、安德罗波夫、基里连科..也都是严肃脸。这几位的心头也压了一座山。
勃列日涅夫不太样,他嘴角和眉毛上扬,愉快地向台下的苏共代表挥挥手,但看得出来,他的笑容非常有节制,恰到好处,分都不多。
“大会代表同志们!尊敬的来宾们!”
“我们同在这个大厅里召开苏联共产党第24次代表那些日子已经相隔五年了。时间总共只有五年,但是,这是一段多么丰富的时间。对于共产党人、对于我国全体人民来说,这是一一个发生具有真正巨
大意义的事件的时期。
“最近五年,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内外政策收到全世界亿万群众的尊敬和支持。为保证我国和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进行和平建设的条件,我们将以加倍的精力继续奉行这一政策,力求遏制战争和侵略
势力,巩固普遍和平,保证各国人民享有自由、独立和社会进步的权利!
勃列日涅夫开始了他的长篇演讲。他的讲话预定4个小时,这从他桌上厚厚的一叠讲稿就能看出来。为了让勋宗和台下的苏共代表能坚持下来,4个小时的讲话中间大休息一次吃饭,小休息两次。
....
里加海军基地。
“警戒”号护卫舰,舰桥。
舰长下舰桥休息,瓦列里萨布林换班。他叫来了护卫舰的电子战部门长亚历山大谢因上尉。
到现在为止,只有亚历山大谢因知道萨布林的全盘计划并且支持他。
“我本来想昨天就启航的,这样今天上午9点,警戒’号就能抵达涅瓦...勃列日涅夫正在发表他的讲话的时候。可今天也不算晚,亚历山大,你一定要帮我,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开抵列宁格勒,让
护卫舰在沉没之前抵达涅瓦河口。口
亚历山大谢因:“抵达涅瓦河口,然后呢?我们没法推翻这部国家机器,一点希 望都没有。这部机器有500万军队,我们只是一条护卫舰,这500万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政委,最终我们都会进监
狱。我可能是10年,你可能是一辈子。
初醒。
“我无法取得胜利,但有人会胜利,而我的使命,是唤醒那些能取得胜利的人。谄媚者、钻营者、腐败分子正在把国家带入深渊,而许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不想当大船漏水倾斜的时候人们才如梦
萨布林看着亚历山大谢因,眼睛里似乎有两团烈火在涌动。
“瓦列里,这就是我为什么宁愿坐上10年牢,也要和你一起做这件事。”
....
莫斯科。
第一天的会程结束,列席25大的外国党派代表们返回下榻的酒店。
从1961年的苏共22大开始,苏联为苏共代表以及外国党派代表团安排的几家饭店就是全莫斯科最豪华、档次最高的。主要是让大家看看什么是“发达的社会主义”。
中国代表团走进饭店大堂,乘坐自动扶梯上三楼自己的房间。民主德国的代表团在后面,紧跑两步凑了过来。
“习同志,江同志,我.们能...邀请你们过来聊聊吗?算是我们之间的一一个小沙龙。
每个代表团的团长住 的都是套间,客厅面积很大,这是自然的一不少国家列席会议的代表团团长就是他们党的一号人物、国家领导人,得按总统套间的规格住。比如民主德国代表团的团长就是埃里希:昂纳克第一书记。
在昂纳克的客厅,两个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见了面。
品纳克“中国能派出较高规格的代表团列席苏共25大,这让我们,或许还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感到由衷的高兴,虽然中国和苏联之间对于内政和对外战略都存在着分歧,但世界最大的两个社会主
义国家之间的友谊以及友好同盟关系仍然存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一条共同的战线内,任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在政治上相互呼应,在经济上相互联络,我是说比以前更紧密地联络,我想都是
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的。
昂纳克这段话的核心藏在"任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那儿。
习副总理:“我们对此深表赞同,而且也在实践中践行这条原则。包括民主德国在内。我还记得从1960年到1968年,两国的经贸关系最为繁荣紧密,那段时间可谓是我们关系的黄金时期。
60到68年是黄金时期,68年之后呢?这话不用说完,昂纳克肯定能get得到。
布里希同志。
品纳克:“在这 里我要为乌布里希同志说句公道话。最后那几年他做出的决策,是有原因和苦衷的。而且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德国这一方极力推动、并最终开创60到68年中德黄金时期的,也正是乌
习副总理:“我们对此表示理解,其实我们也从来没有怪过他。只是,昂纳克书记同志,如果我们重新迈出这一步,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可能面临的阻力。”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