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345节

  “政委同志,我想,我们被..隔离了。

  亚历山大谢因说。

  从开进涅瓦河口起,舰桥上的所有人就看见河道两边的城市要么空无一人,要么是最后一点市 民在军队和警察的指挥下正在撤离。萨布林立即让”警戒”号启动大喇叭,反复播放他录好的录音。但可想

  而知,听到的人并不多。

  萨布林:“无线电呢?

  通信与情报部门长里亚夫:“几乎全部被干扰。甚至对空搜索雷达的频段也出现了部分干扰,要不断调整切换。

  “警戒”号已抵达预想的地点,艏锚抛下,经过两次尝试之后固定住了船身,现在这艘护卫舰停泊在“阿芙乐尔"号身旁,略靠下游的地方,直线距离不过200米。

  萨布林不断用无线电试图与苏联高层取得联络,可得到的回应还是只有沉默。

  萨布林:“中午12时了,各岗位轮换,下餐厅去就餐吧。

  舰长格雷戈里点头同意。

  晾望员:“舰长同志,政委同志,岸边有情况!在我舰2点钟方向!您可以自己看!”

  萨布林举起望远镜,按照嘹望员指示的方向看去。

  列宁格勒的街道,处拐角出现了一抹陆军绿,坦克!

  一辆T62现身,从街道开到开阔地之后原地转身,车首向着"警戒”号,主炮也指着这个方向。

  第一辆之后是第二辆、第三辆。一共5辆坦克,彼此之间拉开几十米的距离,出现在“警戒”号1点到3点钟方向,与军舰距离5、600米。

  萨布林和格雷戈里马上转身看向军舰左边。左边“阿芙乐尔”博物馆的岸边也是大片开阔广场,同样也适合坦克摆阵。

  他俩猜测得没错,也就在两分钟后,第一辆坦克出现在博物馆广场,然后其余的坦克纷纷露面,在8点9点钟方向摆开。

  萨布林:“要用主炮分别瞄着吗?”

  格雷戈里:“没有意义,76毫米舰炮对这些坦克恐怕没用。主炮还是保持对空模式,装填对空弹药。

  “瓦列里萨布林。”

  “瓦列里萨布林。

  久违的声音。沉默三个小时的无线电频道又有人说话了!

  “瓦列里萨布林,以及警戒号的全体人员:

  “你们必须停止当前的叛乱活动,放弃对战舰的控制,上岸投降。限你们4小时之内离开军舰,这是第一次警告!”

  列宁格勒中国总领馆。

  闫杰和艾米德娃开车回到了总领馆。回去的这一路可不好走,好几个地方交通管制,闫杰不得不左拐右拐绕了好几次远路。

  “章鱼哥!我看见了那艘叛乱的军舰!”

  闫杰话一出,总领馆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惊了。

  “什么?那艘军舰已经进港了?!“张渔歌和其他人没离开总领馆,总领馆又离海很远,所以他们确实什么都没看见。

  闫杰:“不但进了列宁格勒港,还沿着涅瓦河往上开!直开到了阿芙乐尔’号博物馆,才在"阿芙乐尔’号旁边停了下来!”

  张渔歌:“这么夸张!那这艘军舰应该不是叛乱造反吧?如果是要造反,开到河里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闫杰:“应该不是造反,这艘军舰上面挂着好大一面红旗!红旗上还印着列宁像!张馆长,我觉得这艘军舰是舰长要搞一一个抗议示威或者 之类的行动,不是武装叛乱。”

  张渔歌拿起电话:“那我得立即把这个情况告诉莫斯科的大使馆。闫司机,这是你们亲眼看见的?”

  闫杰:“我和艾米德娃都看见了,可惜艾米德娃的微型摄像机被没收了...

  “杰,摄像机虽然被没收了,但是我把录像带换了一盒,留下来了。

  艾米德娃伸手从风衣的内兜掏出了一盒录像带。

  莫斯科。

  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

  “非常好,非常好。你们总领馆提供的信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你们辛苦了!”

  “录像带要保存好,如果有条件,要多留几个备份,你们有设备吧?好,那现在就做拷贝!”

  杨仲裁大使放下电话,转身看列席参加25大的郑秘书:“郑秘书,列宁格勒总领馆汇总了他们所了解的情况。那艘叛乱’的军舰已经抵达了列宁格勒,并且沿涅瓦河溯河而上,停在了阿芙乐尔’号旁

  边。船上悬挂着印列宁头像的大幅红旗。军舰自始至终未开炮,列宁格勒没有任何枪炮声。我想,这艘军舰与其说是武装叛乱,不如说是抗议示威以表达它的政治诉求。

  郑秘书:“你把这些信息通过外交信道报给国内外交部,我要回酒店报告习团长和江副团长。”

  郑秘书从二楼下到一楼,就看见习团长、江副团长和代表团的其他3名成员走进了大使馆大堂。

  ...是,是的,这件事情简单地描述就是一艘苏联军舰失控了,开向了列宁格勒,军舰的指挥官或者实际控制者要表达他的政治诉求。”

  “这确实是一个意外的突发事件,真正意义上的意外事件。但从我个人的经验感觉,这件事恐怕今后的影响会很大。是的,这是我个人的判断。”

  习团长用大使馆的卫星专线与国内通话。通话完毕,习团长把话筒给了杨仲裁:“杨大使,邓主席还要和你说说。”

  莫斯科。

  苏联国防部。

  从8点30到12点,苏共中央的几位巨头、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全在这儿没挪窝。

  就在半小时前,戈尔什科夫再次被勃列日涅夫批评。

  因为两艘猎潜艇的冲撞战术失败了,没能阻止"警戒”号进入涅瓦河。

  接战之前,B0471、B0474号猎潜艇 就苦苦向上报告说太难了太危险了。2月底的列宁格勒还没有完全解冻,“警 戒”号走的是此前破冰船在冬季开凿出的三条出海航道之一,绝对不会有大块的厚冰

  面,而猎潜艇被上级要求无视海面是否安全,取最短距离直插上去。

  可在无线电里,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不管不顾地大吼:“撞!我让你撞你就撞!”

  这一撞就出事了,没两回合,两艘猎潜艇艘漏水艘搁浅。

  勃列日涅夫:“海军和海军航空兵,不得不说,出了不少的岔..."总书记同志,大会组织联络部来电话,说中共列席代表团的团长找他了。”

  基里连科放下电话就赶紧报告勃列日涅夫这情况。

  “难道中国代表团说的也是警戒号的事情?”

  勃列日涅夫走过去字起还没挂掉的电话:“我是 列昂尼德。中国代表团找你们说了什么?”

  “他们询问军舰叛逃的事情。他们从驻列宁格勒总领馆那里了解到了情况。应该是一部分 真实情况。中国的团长表示了对这件事情的担忧,建议我方采取克制的、对话的、和平的途径解决这个事件。

  勃列日涅夫:“你告诉中国的团长,请他不要干涉苏联的内政。内政!明白吗?!”

  “如果中国代表团想和您谈..

  “那就告诉他们,暂时不可以,我,以及苏共中央的同志们现在很忙。

  勃列日涅夫把电话砸回电话机。

  安德罗波夫悲愤:“中国人也想对我们指指点点了?中国的这个团长当年是组织两当兵变起家的!兵变!他的专长是组织兵变而不是平息兵变!”

  苏斯洛夫:“我们不能让中国有机会笑话我们。

  柯西金:“苏斯洛夫同志,安德罗波夫同志,我想现在得先搞清楚一件事情:究竟是我们坐下来与叛舰谈判、协商会招致中国人笑话,还是我们武力解决、击沉叛舰会招致中国人笑话?”

  柯西金直主张不要采取太暴烈的行动对待"警戒"号。

  “击沉军舰会被中国人笑话。“不,向叛舰妥协会被中国人笑话。

  在座的几位立即提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你们的思考走进歧途了,同志们,“勃列日涅夫制止在座各位的争吵辩论,“我们不要过分地在 意中国同志对我们的看法,而要注意这件事情对我们自己的利害关系,这才是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么?。

  苏斯洛夫:“如果从我们自己出发,那么,我们不能对叛徒,不,其实是恐怖分子妥协。如果这一次妥协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格列奇科:“所以,我们对警戒”号的封锁仍将持续,是吗?四个小时之后武力解决,是吗?

  勃列日涅夫:“武力解决是已经在执行的命令,中央主席团没有取消这个命令,它就会一直执行下去,格列奇科同志。

  安德罗波夫:“总书记同志,但是,出于尽可能地缩小这件事的坏影响,我建议不要在下午4时武力解决,而是推迟到深夜,或者是明天凌晨。而且,我不太喜欢坦克,如果可能的话,用一些威力大

  的家伙去做这件事,这样快些。

  安德罗波夫说出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时间屋 里的七八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没有开口,但每个人的限神表示的意思都是"赞同"。

第48章 这个人,在历史书上留下过名字

  中南海。

  列宁格勒下午,北京夜晚。

  书记处除习之外的其他四位,加上正在北京的科技小组聂帅,现在都在中南海的小屋。

  第一个公文包,信息量不大。

  第二个公文包,那一百多期《档案》涉及苏联的专题里面没找到与苏联舰艇叛变/起义"吻合的事件,1975、76、77年都没有。当然也可能实际上发生了,但没入《档案》节目制作组的法眼,于是就

  没收录进去。

  第三个公文包,蒋筑英的电子书大杂货铺手机里收了一本《19171986:苏俄兴衰69年》,没有舰艇叛变/起义。陆军倒是有,1986年侵阿苏军兵变。这次兵变影响深远,可以说直接导致4个月后苏

  联重组。加上1985年之后欧元人民币逐步撬墙角最后1987年美国大萧条导致经济崩盘,冷战自此结束。

  所以,现在列宁格勒的事时间对不上,连军种也对不上。

  但身在莫斯科的习团长却说他从直觉上感觉这次舰艇叛变事件不简单,可能会对今后苏联的命运产生深刻影响。

  邓主席:“我们现在两眼一抹黑。连哪艘军舰造反了都不晓得。起事的领头人是谁,也不晓得。”

  陈沄:“但习团长认为这件事很严重,老习在这方面的感觉还是很敏锐的。况且从了解到的情况,25大的第天休会,‘发生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紧急事件,这是他们在会场上对外公开说的话,这句

  话可以说意味深长。

  “照片,传真照片!”

  中南海小屋的“屋主"小戴签收了一个文件袋,从屋外快步进来:

  “各位领导,莫斯科的大使馆发来的传真照片,是今天上午我们的代表团用傻瓜相机抓拍下来的!刚洗出来就上传真机了!”

  按照照片附带的说明,这是早上8点左右,大会就要开幕前一刻拍到的,当时勃列日涅夫刚掏出讲稿,有个人上来对着他的耳朵嘀咕好一阵子,然后就休会了。

  照片共5张,传真损失了不少像素,因而只能模模糊糊看个大概。但就算再模糊,这几张在十几秒之内连续拍下来的照片拼在起,还是能大概还原当时的现场。

  “他这表情,是不是很震惊?”

首节 上一节 345/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