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395节

  内图:...

  .....

  莫斯科。

  “莫洛托夫在1955年说过这句话?在哪里说的?”

  “在1955年4月,华沙,对波兰人说的。”

  “其实这句话最早是赫鲁晓夫说的,是在是1955年2月,克里姆林宫。”

  “那么我们把这句话翻出来,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肯定赫鲁晓夫的一些工作?”

  “赫鲁晓夫做的事又不全都是瞎搞,我们从来没这么说过。因此,他1955年 的这句话,以及莫洛托夫两个月后重复了这句话,其实到现在都是算数的。我们只是把这样的话重复遍予以强调而已。

  苏共中央主席团的几位在克里姆林宫商量事儿,今天勃列日涅夫也来了。

  主席团成员不停地呼唤秘书让秘书查询历史文档,终于插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递交给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同志,您看。

  勃列日涅夫:....:在东方,美国是在重新武装日本,并且给予南朝鲜的傀儡政权极大的武器援助。在中南半岛,美国正打算从法国人手中接过中南半岛的殖民利益。但是同志们,社会主义阵营... .

  勃列日涅夫戴上老花镜:“社会 主义阵营是由苏联和中国共同领导的。噢,赫鲁晓夫真说过这样的话?”

  柯西金:“是赫鲁晓夫在内部会议中说过这句话,然后莫洛托夫在波兰的一一个外交场合把这句话原样说了出去。”

  勃列日涅夫:“噢,赫鲁晓夫啊。”

  安德罗波夫:“这就意味着,我们将重新承认,不,重新由官方之口强调,中国是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之一。社会主义阵营是‘双领导架构,于是,阵营的两个领导之间应当是同盟关系,以后也

  是同盟关系,这是很自然的也是世界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党派所希望看到的。

  苏斯洛夫却冷冷地唉了一声:“我已经预感到了,我们重提这一点之后,经互会的几个国家将产生其他的想法.

  ....

第100章 歌唱动荡的青春

  苏斯洛夫意识到了这样一个情况:墙上有两个破洞,而现在苏联的手只能捂住其中一一个洞。

  如继续维持现在这样:不与中国展开任何理论交流,装作看不见中国现在的改革措施,装作看不见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方面的探索与成功,就是用手堵住了这边的破洞。这样苏联内部很稳定,华

  约、经互会也很稳定,那几个国家一 直被苏联封冻着。

  但另一个破洞在漏风:中国会对苏联感到失望并果断疏远,1980年之 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续签希望渺茫。

  那么按现在刚刚决定的,修补和中国的关系呢?首先得承认中国是和苏联并列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国,但这立即就带来了另一个后果:既然中国也是国际共运的领袖之一(看 在苏联的面子上暂且

  加上之一),那么华约那几个国家学习中国经验可不就是天经地义的吗?

  甚至苏联国内、苏共党内也会有人有这种想法。苏斯洛夫不是不知道列宁格勒那边那撮人在想什么,还有远东的一撮人。

  话,那么

  苏斯洛夫基至怀疑列宁格勒市委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丰席团成员罗曼诺夫就是一一个隐藏极深的激进改革派。因为他有一一次在列宁格勒的造船厂 考察对工人干部讲话时就说:‘莫斯科类比中国的北京的

  是苏联的天津,

  维克多格里申:“苏斯洛夫书记同志,我认为经互会那几个国家不会的。我们得让世界知道我们的态度。还有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和有限主权论。

  苏斯洛夫看看格里申。如果说罗曼诺夫是疑似改革派,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维克多格里申就是明摆自己观点的保守派。格里申反对市场化,认为私营经济只能存在于底部行业并且雇员不得超过4

  人,反对部委权力下放,要求加强而不是削弱国家计委的行政指令能力。

  不过,格里申是发自内心地支持这些主张吗?

  苏斯洛夫:“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和有限主权论不能在对外的宣传用语中出现。我们必须把宣传工作分为对内和对外。宣传鼓动部必须一分为二,从中抽调一部分人,成立对外政策宣传部,与现在的宣

  传鼓动部不在一起工作,免得相互干扰。

  格里申:“宣传工作的确是十分重要,我建议,在宣传工作中尤其要重点加强青年中的宣传工作,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得让青 年建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柯西金摇摇头:“谢列平被免职后,中央主席团再没有人是专门负责共青团中央工作的,主席团也没有一个人是来自共青团系统。”

  格里申:“但主席团一定能领导和指导共青团的工作,它们又不是独立王国。”

  柯西金:“共青团不过是一... 群...

  格里申:“但是他们有冲劲,或许有时候我们用得着这种冲劲,不是么?”

  苏联远东。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我这些年,已经去过三个叫共青城的地方了。”

  “在伊万诺沃州有个城市叫共青城。楚科奇那儿有个小镇叫共青域,这个呢,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苏联到底有多少个共青城?”

  “没统计过。这都是时代的印痕啊。”

  罗圭、马良玉率中国农业联合开发集团的新批技术团队从哈尔滨出发,前往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进行中苏远东农业联合开发的二期工程。

  一期工程结束之后,中国和苏联对开发效果都颇为满意。原先苏联的远东边疆每年需要从欧洲输入100万吨的粮食,现在只需要50万吨便可,中国也能从苏联的远东地区拿到自己份额的粮食,每年

  都有十艘左右的散货船满载小麦,从海参崴启运前往中国。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农业还有潜力可挖,因此中国和苏联又启动了二期工程。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附近的黑龙江(阿穆尔河)中下游流域就是计划的农业开发区之一。

  共青城所在的地方自远古到近代都是一片荒无人烟之地。1930年,苏联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在远东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决议。1932年,个政府委员会来到彼尔姆斯科耶,决定在阿

  穆尔河畔建设一座造船厂。

  1932年5月10日,城市最初的千余名建设者 700多名政治犯和400多名苏联共青团员,乘坐“第三国际”号和“哥伦布"号,到达今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所在的地址,真就是在是一张白纸上建设造船厂,

  建设新城市。

  不过现在,共青城的最大工业企业已经不是阿穆尔造船厂,而是苏霍依对口的共青城飞机厂 全称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

  部分零件。

  这座飞6机制造厂在卫国战争时期生产过DB3轰炸机和侦察机,战后生产过米格15和米格17,现在则主要生产苏霍依设计局的飞机:苏24、苏22、苏17、苏15等。除此之外,它还生产伊尔62的

  在共青城,罗圭一行人在共青城飞机厂附近眺望厂区很久。陪同的农业联合开发集团苏方副经理古比雪夫:“看什么看,这飞机厂我们不卖。”

  罗圭、马良玉:...

  共青城所在的地区纬度50度30,比伯力还高两度,但没有漠河市靠北。一般北纬5070度算是永久冻土带,70度以上是冰原,但是共青城附近勉强也够开展农业活动。

  这里年均气温3.4度,其中适合种植的月份是59月,这五个月时间以前苏联人认为只能种土豆,而中国在考察之后认为小麦、大豆甚至玉米都是可以种的。

  不过联合开发集团首先要做的是蔬菜大棚。

  一个30万人口的小城市、出了城就是大片广袤的黑土地,还有条黑龙江留过,水多地肥,然而共青城的居民无论冬天夏天都要在食品店排队抢菜?!这菜篮子工程必须得安排上。

  “这是银联卡,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我们农业联合开发集团的所有员工,当然也包括你们苏联一方的同志,每人都有一张,用作工资卡。以后发放工资都是转账到卡上,再也不用到财务室领信封

  了。

  马良玉带人给农业开发集团共青城分公司的员工发放工资卡。

  “银联卡还有个好处就是在中国全国通用。通存通兑。刷卡就能取钱,或者在一切超市和商店可以直 接刷卡付账。”

  “怎么取钱呢,就是那种自动柜员机。你们在街上只要看见有这个东西,看见自动柜员机上刷着银联的标志,那就肯定没错,把卡插进去输入密码就行。这个柜员机在共青城已经有5台,还有15台正

  在建,分布在全市各个地方。

  分公司的副经理帖木儿盖达尔:“工资是卢布还是人民币?”

  马良玉:“卢布。

  盖达尔:“为什么不能发入民币?

  “这个将来可能会变化,不过现在还只能发卢布。对了,根据农业开发集团以往的惯例,每个员工每年都有带薪假期,很长,如果你们是要去南边度假,会有用卢布兑换人民币的额度。这个额度,反

  正是够你们用了。

  集团的苏方经理古比雪夫是多年老司机了,他替马良玉补充:“你们除了这张工资卡之外,我建议你们再办张卡,建设银行或者工商银行的,那样用起来更方便,具体为什么方便你们以后就会明白

  的。哦对了,带薪假期我们般都选择北回归线以南的城市。

  “这儿的人真是热情好客,就是年纪都有点偏大,年轻人少。

  “什么年轻人少,谁没有年轻时代呢?啊?”

  罗圭、马良玉、古比雪夫离开共青城市区,驱车10公里来到利茨尼。这个小镇是纯农业村镇,700多 名居民以前在这儿种玉米和土豆,农业开发集团打算在这里建立蔬菜生产中心。

  利茨尼镇的居民热烈欢迎中国朋友 行。土豆酿的土造伏特加一口杯下肚,马良玉就搂着镇长卡巴诺夫唠开了。

  “啊哈哈,就像你这样吗,唉,老伯,两鬓苍苍+指黑呀。不过不是烧炭,而是倒腾这儿的黑土。”

  卡巴诺夫:“我今年才三十八岁,你多大?”

  “三,三十三。”

  “你看,咱们都是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兄弟。”

  “不过也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太苦了,所以你三十八岁就那么憔悴。”

  “你又错了,我二十岁以前都在列宁格勒生活,城里人。”

  马良玉:“噢!是赫鲁晓夫那时候动员二十万青年远赴边疆吗?”

  卡巴诺夫拍拍马良玉:“年轻人,可能在你们中国人的文献里,只用了这句简单的高度概括的话说那件事,但你要知道,在苏联,在我们的记忆中,这不是一段话,而是我们的青春。”

  “那时候是1958年,不1959年。我在列宁格勒农业技术学校念完了书,觉得自己会去白俄罗斯或者乌克兰开联合收割机。就在那时,中央发出了号召,青年团员,到边疆去,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

  “我们热血沸腾。我们自愿申请到边疆工作,投向祖国广袤的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它。我们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

  “我和三百多个列宁格勒的同伴起,在1959年的2月到了这里,片白茫茫的雪地。一个月后,我们用自己的双手盖出了第一幢木房子。是分配给你住了对不对?卡加娜?”

  “卡巴,这还不如说是分配给我肚子里的孩子!”

  “继续盖房子,春耕,一边还要盖房子,种玉米。秋天来了,..... 玉米冻死了,冻死的时候最大的玉米棒子只有手指头那么大。

  卡巴诺夫呵呵笑起来,喝酒。

  “后来我们靠共青城支援的黑面包扛了一一个冬天。后来,我们第二年种了很多土豆,不管玉米怎么样,先得自己有吃的。.. 玉米后来也成功了,做青饲。

  “种土豆,酿酒,种玉米,养牛,种小麦,不是每年都能收到小麦可我们还是每年都种。一年一年过去,十八年就好像十八天样,但我突然就老了。”

  罗圭举起酒杯:“卡巴诺夫,致敬我们曾经的青春。”

  “是致敬我们国家曾经的青春。

  三人碰杯,把伏特加干光。

首节 上一节 395/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