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422节

  苏联统计局的数据公布不知道在哪个流程“卡住”了,而且苏联统计局和国家计委没有说明原因。

  所以只好不管苏联那边的数据了。

  有。

  按美元计算,1977年好多个国家的GDP数据都在疯涨因为去年 美元大概有5%的通胀率,所以只要是正常发展的国家,去年按美元计价的GDP肯定是疯涨的,10%到处都是,1 5%甚至20+%的也

  比如美国自己,1977年GDP总量2.08万亿美元,比1976年的1.87万亿增长11.2%。扣除5.12%的通胀,有大约6%的真实增长率。

  中国是7816亿美元,比1976年增长23%。

  日本是7234亿美元,比1976年增长23.4%。

  ..这两个东亚超速狂。

  仔细分析的话,去年日元又被美国以“日元被低估"的理由逼着升值了,而且是在美元通胀5%的时候日元一下升值了10%,因此GDP数字往上狂跳。

  中国这边人民币汇率没升值,但由于美元连续放水而中国的外贸大多数落在美元区,虽然暂不升值,但面临的升值压力一点不小。所以中国在去年增发货币,但这还是赶不上美元放水的步伐。

  这就让“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言论又被翻了出来。不只是去年,前年、大前年也差不多,美元总有5%左右的通胀率,而中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只是让人民币有23%的比率。

  人民币升值现在还只是言论,不是事,中国还能扛着。

  所以1977年,中国是取得了20%+的经济净增长率。

  中国在去年经济的超速发展,各国和经济研究机构通过去年中国的经济运行情况和月报、季报,是早有预估的,不用等到1978年2月份中国统计局公布数据的时候才震惊。

  关键是中国去年经济超速增长的原因,这方面经济研究机构也取得了差不多一致的意见:“和平投资红利”。

  和平说的是1974年越南战争结束,中南半岛进入和平。

  不只是中南半岛因为和平而变化了很多,中国也变化了很多。1974、1975年,因为和平带来的投资信心增强,进入中国的外资(尤其是美资)有了爆发式的增长。这些进入中国的外资到了1977年

  前后,投建的项目陆续投入运营,开始变成经济成果。

  这是继1971年中国放宽投资政策的第一波热潮之后的第二波投资热潮 “和平投资”。

  除了投资信心改善,越南战争结束也让中国南方,尤其是云南广西的边贸、金融投资环境大为改善,这两个省份去年的经济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

  中国是和平投资红利,越南则是和平投资+和平建设,双重加成。越南1977年的GDP增长率高达25% .. .这是因为越南经济的底数太低,以及越南盾也有 定程度的通胀,但扣除数字不算太多

  (5.5%)的通胀,越南的经济仍然算得上是飞速发展。

  “中国去年都干了什么?为什么增长这么快?他们是玩GDP游戏了吗?”

  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嘟哝道。

  中央统计局计算机统计处主任布西耶夫:“暂时没发现。他们去年各个季度都发布经济数据报告,还有经济统计规则都是很透明的。”

  柯西金:“OGAS自动列出的数据为什么如此耸人听闻?

  布西耶夫:“可能因为... 这个系统在开发的时候,初始数据是由中国主导设定的,也就是说,您手里的这一版数据 是按中国规则统计出来的数据。

  柯西金:“又是中国人的阴谋。

  布西耶夫:

  钢铁

  工业部部长:“我看还是不要纠结什么GDP游戏、数字游戏了。中国1976年的钢铁产量是1.509亿吨,1977年是1.8亿吨,我们是1.46亿吨,呵呵,哈哈,虽然我只知道钢铁这 项数据,但好像

  也已经足够了。

  柯西金又低头看手头打印出来的一份报告摘要,这是中央统计局计算机统计处在2月10日就导出并打印出来的数据,1977年苏联的GDP数值以及工农业生产总值。

  OGAS得出的数据是:1977年苏联的全年GDP是5718亿卢布,也就是7524亿美元。

  好消息是没被日本超过,西方机构“苏联沦为世界第四”的猜测是不对的。

  坏消息是,被中国超过....

  根据0GAS的算法,以前苏联统计局用人肉核算的GDP很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以前统计局统计数字粗陋到了某些工业局或者工业处把工业制成品的产值直接乘以一个2 0的系数就当做GDP。

  现在OGAS把这些数字游戏剥开了,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很高,有3980亿卢布,但虚报的第三产业的产值数字被猛砍,于是全年GDP从9000多亿美元跌落到7500亿。

  不过0GAS也统计计入了些以前人力统计方式没算在内的生产活动,和1976年对比的话,话算是找回了几十亿卢布"丢失的GDP"。但只找回来几十亿,而砍掉了1000多亿卢布的水分,那1977年苏

  联的数据肯定很悲催。

  柯西金:“布西耶夫,你能不能做出一份修改版的数据,把GDP改到8000亿美元以上,也不要超过8000亿太多,8100、8200这样的就行。

  布西耶夫:“.. .

  柯西金:“如果人力有困难的话,那找找中央统计局其他处的人手起去办。

  布西耶夫:“好吧。”

  柯西金:“还有,对于1977年比1976年的GDP跌这么多这件事,我们也要做出解释。”

  布西耶夫:“我们可以用1977年的新统计法对1976年的GDP进行重新统计,也就是再公布版关于1976年GDP的修订版统计数据。额,...

  这时候布西耶夫突然想起,如果用新方法统计1976年的GDP,那大概应该是7400亿美元的样子,那问题就又来了:

  1977年要公布的数据不是7521亿美元,而是要按柯西金的意思改成8200亿美元的。

  得,数据又出bug了,苏联去年的GDP从7400亿涨到8200亿?

  这还能怎么办呢,只好把1976年的修订版数据再做个修订,也往上浮动浮动.

第130章 “让我们谈谈人均”

  《中国人均GDP在146个国家中排82位,发展建设任重道远》

  还真就是”让我们谈谈人均"了。

  现在中国人口已达到9.6亿,用人口一除,钢铁产量1.8亿吨不算什么,7816亿的总GDP也不算什么。人均814美元的GDP排在中等靠后的位置。

  (本位面的人均GDP是185美元,世界倒数12名,倒数13名是186美元的印度)

  1977年世界各国当中,人均GDP拔得头筹的是阿联酋,人均3.52万美元。在人均前10的国家中有4个因石油输出而上榜: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文菜。美国被挤到了第12名,人均9450美元。

  对比数据是石油危机前的1972年,那时候前10当中只有一一个是油霸国,油价翻两番的威力实在不可小视。

  不过1977年中国的GDP也到了占世界总GDP的10.1%,首次超过10%,美国占28%。

  除了人均GDP之外,还有另一个对冷战至关重要的数字:军费占GDP的总比率。不过,由于苏联的国防开支一直 成谜,所以现在只能排出“没有苏联”的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3.7%。

  中国的军费占GDP的比率低于世界平均值,1977年 占全国总GDP的3%,938亿人民币(234.5亿美元)。最近几年一直在3%左右浮动。美国则高达4.84%,总军费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在年初的人大会上,审议通过了1978年的国防预算,比1977年上涨了20%,也首次突破千亿,当然是人民币,1126亿。

  至于1978年的军费会不会超过全国总GDP的3%,那得到明年23月盘点的时候才知道了。

  张。

  但是,虽然中国的军分占GDP比例多年来一直锁在3%左右,但军费的绝对数增长得很快,因为GDP本身在快速增长。200多亿美元的军费在七十年代不算小数字了,当然美国1016亿美元的军 费更夸

  军费的绝对数量快速增加正在让200万解放军的装备水准不断提高,不仅海空军在提高,陆军也在提高。

  虽然陆军"单人装备费用"不如海空军,但是陆军人数最多,所以,如果完全满足陆军的胃口,花在陆军上面的钱一点不少。

  世界陆军(是 说顶尖陆军)的装备水准也一直在水涨船高。在五十年代,一个师里有1200辆卡车就可以叫"全摩托化”步兵师了;炮兵团可以用卡车拉大炮拉弹药,三个步兵团的大头兵可以坐着卡车

  在公路跑来跑去,这就是全摩托化。那时候还有半摩托化”师,500多辆汽车,炮兵团可以淘汰骡马,但步兵团至少还有2/3的人行军是靠腿的。

  到七十年代光有卡车已经不行了,“摩托化步兵指的是装备装甲人员输送车甚至步兵战车的步兵师。步兵不仅在公路上行军不用靠腿,而且可以坐着车车一直冲到 线交战区域前沿,或者干脆直接在

  车上冲过去。

  在最新的解放军陆军编制中,步兵师无论装备装甲人员输送车还是步兵战车,都叫"摩步师”,机械化步兵师指的是合成化之后的师,除了摩步团之后还编入一个坦克团。以此类推,以前的坦克师是只

  有3个坦克团的,现在改编后的装甲师是3个坦克团+1个摩步团的。

  至于从1975年起在南北搞的陆航化合成试点,这个试点并没有改师的分类,还是叫机械化步兵师,只是这个师下辖1个机械化旅和1个战斗航空旅。

  上一版的编制当中机械化师和装甲师的价格已经高得比较吓人了,陆航化的陆军更贵。根据现在的军费分配,陆军每年...只能改编1个陆航化的师。

  这种状况陆军当然比较着急,国防部、总装也比较着急。所以总装特地对陆航装备的生产体系做了一次调查。

  调查的结论是,路航装备的生产的确有必要调整和提高。

  直升机的制造成本还是比较高,尤其是米17。我国从苏联进口的原版米17售价220万卢布,哈尔滨生产的米17出厂价1200万人民币。在这块卢布的汇率就“不低估”了,国内价格反而更高。

  米17/直8。

  米17别看外观粗笨卖相不好、科技感不强,实际上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而且比较费工费料,所以造价十分感人。总装强烈建议,用10吨左右的直升机来作为陆航化的主力,而不是现在1314吨的

  10吨左右的直升机还可以和海军的水面战舰搭载的直升机通用化,进一步降低造价。

  除了采用更轻量的机型总装还提出要更新直升机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直升机是个超级吃材料技术的行业,于是现在哈尔滨生产直8的时候,有的零件从流水线下来的不

  合格或质量不稳定,是要动用“工匠精神”手搓的。

  虽然手搓能搓出质量优良的零件,但这样的零件在美国甚至在苏联都是从流水线下来就能用的,这就说明中国这边还是要提高生产技术,只有提高生产技术才能把成本压下去。

  总装提出了“陆航装备1985年规划",预计到1985年,陆军师内的直升机装备要全面更新换代:

  运输/多用途直升机以10吨级的为"空中骡马”,一个师装备180架左右,主力运输工具;25吨甚至更重的重型直升机为“空中起重机”;34吨的轻型直升机为空中侦察/小股侦察兵输送用。后两者一个

  师各装备二三十架。

  武装直升机一个师装备48架。

  与这个规划配套的还有研制款轻量化的可用10吨级直升机吊运的122亳米牵引式榴弹炮。甚至总装还进一步提出了 要求,能否研制可用10吨级直升机吊运的152毫米(超轻量化)牵引式榴弹炮?

  听到这个要求,兵工系统的人立刻晕菜了。现在的62式152毫米榴弹炮重 量是5.7吨,而现陆军普遍觉得62式的炮管不够长射程不够远,要加倍径炮管更长后坐力更大,那炮只会更重。

  对炮厂提的意见和叫苦的呼吁,总装周兴明少将一拍大腿: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新的牵引式152毫米榴弹炮,身管倍径应该从26提高到3035,然后总重从5.7吨缩到4吨以下,这样才带劲。

  炮厂:....

  70年代的世界军事技术在迅速进步,作战样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是前几年结束的越南战争颠覆了传统的陆军作战样式,现在正在进行的欧加登战争,中国也看到了苏版的陆航对传统陆

  军的巨大冲击。

  1977年11月底到12月中旬的战略大空运让埃塞俄比亚古巴联军能够发起反击,但在12月底到2月初,一个多月的反击都是以地面战斗为主,古巴两个机械化旅为了打通亚吉铁路,沿着德雷达瓦哈

  勒尔吉吉加平推。

  到2月初,联军推到欧加登的中心城市吉吉加,推不动了。2月11日的第一次进攻,古巴志愿军在吉吉加城下折损不小,伤亡300多人,志愿军个机械化步兵营丧失作战能力,连卡斯特罗都心疼不

  索马里在这里屯了两万多人,索马里陆军所有的35辆T55坦克都在这儿,古巴志愿军的T55和T62坦克没法利用装备代差碾压了。

  到2月中旬,苏联运来的生力军米17直升机投入了 使用。其实米17去年底就有几架以零件方式空运到了亚的斯亚贝巴,但是数量少,没法形成规模效应,古巴也没有足够的米17飞行员。

首节 上一节 422/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