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491节
两次都成功了。
今年全状态的台风.1运载火箭马上就要发射,如果成功,也就意味着N2运载火箭成功。
这枚火箭第一级1 台16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发射质量123吨,两级如归,近地轨道运力最后确定为2 .4吨,中规中矩的运载火箭。
日本这样的方式其实最
事。发动机买现成的,火箭图纸也买现成的,火箭试制和试射也请中国代劳,一切设计定稿之后日本把图纸拿过去照着生产就是。台风1火箭试射成功后,几乎可以肯定日
最省事
本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就有谱了。
印度来了个大跃进,说是要省外汇,只从西安购买了16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图纸和专利,说是其他一切都由印度人自己搞出来。在发动机图纸运抵印度之后,印度空间局在1979年发布了一条消
息,说印度国产液体运载火箭将在1982年首射。
现在1981年了,印度还没能按照图纸造出他们自己的第一台火箭发 动机呢。这款发动机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设厂仿制,据说制造出来的第一台样机在 车间试射的时候就把试验台给烧了。
搞航天工程哪有这么容易的。
欧共体合力搞的阿里亚娜1运载火箭,1979年12月首射,把一个和配重差不多的卫星发射上天,成功。1980年承接第一颗实用卫星的发射,阿里亚娜1从发射塔升空500米就炸了。
所以,1981年6月19日的这次发射,保险公司的预期成功率是50%,也就是搭载一枚2000万美元的卫星,上保险的时候要交1000+万美元,只有这样保险公司才能在卫星损失的时候赔给你2000万美
元。
在圭亚那航天发射中心,第三枚阿里亚娜1点火,在橘红色的火焰和浓烟中缓缓升起..总算是安然无恙地烧完了第一级和第二级,第三级继续点火,把1.8吨重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但发射成功了又怎么样?交了1000万美元保险费呢。如果是用中国的长征4发射,保险费只要交220万美元。
在阿里亚娜1第三次发射成功后,6月22日,苏联第一台"能源号"运载火箭的地面试验样机完工,从古比雪夫运往茹科夫斯基,再从茹科夫斯基走内河航线运往试验场。运送火箭的驳船在萨马拉河铁
路桥下通过时,萨马拉河港局全部出动,在大桥前前后后监视管理;因为货物与桥梁间隙仅有0.5米。
在三国火星工程的刺激下,在美国航天飞6机发射成功的刺激下,苏联能源号+暴风雪航天飞机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系统按下了加速按钮。
能源号是一种级半入轨的重型运载系统,4个子级安装的是 世界推力最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RD170,单发推力740吨。芯级安装4台RD0120液 氢液氧发动机,单发推力190吨。
在起”飞瞬间能源号能发出3700多吨的起飞推力,超过美式航天飞机,也超过土星5,能够把比美式航天飞机更重的暴风雪航天飞机送入近地轨道。
“美国航天飞机严格来说也是级半入轨,而且他们和你们不一样,他们的芯一级实际 上长在航天飞机身上,三台RS25,这意味着美式航天飞机的芯一级主发 动机是可以复用的。除此之外,他们的子一级也是可以复用的。就是复用的成本有点高。
“而你们呢,能源号是全抛型,子级无法回收,芯一级也无法回收。航天飞机上没有主发动机,只有变轨和姿态控制发动机。因此总的来说,你们的航天飞机的复用率,和美国的相比要差一些。”
钱学森在与能源号的总设计师鲍里斯古巴诺夫视频通话。双方交流航天工程的最新进展,钱学森眼就看 出了能源号现在存在的问题:虽然是航天飞机但是复用率低,贵。
古巴诺夫:“我们航天飞机的复用率与中国的天马、天梭航天飞机现阶段差不多。不过,你们今后好像会很有很高的重复使用率。但是,真的能把运载火箭的第级回收回来吗?”
钱学森:“我们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航天远景发展计划你们应该也收到了,那就是中国在准备做的事。”
古巴诺夫:“你们的远景发展计划里面,对于百吨运力的超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似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点,这说明在你们的航天计划中,这类火箭并不 是最想要的。
始它就是部分可重复使用的。
料弄出超重型运载火箭,那就是简单的把旧技术反复应用,做一个最大规模的应用产品,这种事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兴趣了。如果要做超重型运载火箭,我们希望 从一开始它就是部分可重复使用的。
第32章 美苏自己开始核裁军了
鲍里斯古巴诺夫设计能源号火箭的时候并不考虑发射成本,因为苏联高层就没对他提过这样的要求。所以能源号做成了全抛型。
能源号火箭设计的第一、第二要求是系统可靠、性能先进。
苏联在1980年进行了61次航天发射,成功59次,失败2次,美国57次航天发射,成功55次,失败2次。中国40次航天发射,成功39次,失败1次。
法国(欧共体) 进行了1次航天发射,成功0次,失败1次。(阿里 亚娜1的第二次发射)
用最近几年的航天发射成功率数据说话,苏联运载火箭的可靠性现在与中美也没差到哪里去。
个造彩电经常黑屏裂屏的国家,造的冰箱时不时变成碗柜的国家,运载火箭发射的成功率95%。这完全归功于苏联的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元帅同志。
乌斯季诺夫自卫国战争时起就在主持苏联的军事工业生产,他在苏联军队里面可能没法做到一言九鼎,但在军事工业领域,所有军事工业部的领导、大型联合企业他能够一言九鼎,中央和地方的军
工头子没人敢在他面前耍滑头。
因此苏联生产的任何民品都可能质量拉垮,但军事装备质量不拉跨。如果是乌斯季诺夫亲自关注的重点军事装备,制造品质更高。
此时乌斯季诺夫正在乌克兰考察和指导工作,位置尼古拉耶维奇黑海造船厂。
黑海造船厂的4号船台正在建造11434项目,即北约推测的基辅级的四号舰"巴库”号。但在苏联的军工系统中,每一艘航母都是单独的项目编号,从1143.1基辅到1143.4巴库。按照设计方案来分型号
的话,1143.4与前三艘差别颇大,至少应该算是基辅级的一个亚级。
苏联建造巴库号也是为了给1143.5积累设计和建造经验。
乌斯季诺夫:“1143.4明年 下水,你们能保证1143.5在明年开工吗?”
黑海造船厂尤里伊万诺维奇马卡洛夫:“1143.5的图纸下发工厂太晚了,上周才收到。1143.4预定在 1982年4月从444号船台下水,我们没法在四月份紧接着开工1143.5。要给我们时间完成从设计
图纸到施工图纸的转换工作,到1982年8至10月这部分工作才能完成。
乌斯季诺夫:“我可以接受船台空置4到6个月,或者最长8个月,总之底线是,开工时间不能晚于1982年底。
马卡洛夫"在1143.5开工之前,请务必让蒸汽轮机、主轴的生产厂家把设备运送到尼古拉耶维奇。龙骨和其它结构件是由尼古拉耶维奇现场制造的,但那些分系统要从其他的地方运来,如果没有这
两样东西,铺设龙骨没有意义。
乌斯季诺夫:“列宁格勒 定会按时交付蒸汽轮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会按时交付主推进轴。甚至在1982年 下半年还会交付螺旋桨、轴套、减摇鳍和辅机,这些都是船体中下部的设备。”
马卡洛夫:“很好,那就没有太多的问题了。”
乌斯季诺夫:“只可惜,你们没法向中国出口一些东西。”
马卡洛夫:“那当然,航母的事情我知道得很多,甚至涅夫斯基设计局就是为了让1143.5的吨位赶上中国航母而特意再次修改设计。”
乌斯季诺夫:“但是好在乌克兰还是有出口的成绩,在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获得中国订单的是12322型气垫登陆艇,它后来有个名字”欧洲野牛"。
线。
由阿尔玛兹中央海洋设计局设计,预定在列宁格勒、克里米亚两处生产。中国订购的是12322型的民用版,预定跑台湾海峽的客货运输航线以及海南岛到广西、雷州半岛、越南北部的客货运输航
中国自己在造气垫登陆艇,比较小巧能塞进坞登和两栖攻击舰坞舱的那种。如果用于民用快速客货运输,就不如12322。
“欧洲野牛”的特点就是大,满载重重55吨,标准载重150吨,民用运输改版拆掉了AK630近防炮和多管火箭炮之类的东西,载重200吨。
如果用作鲜活产品摆渡运输,可以放下七八个冷藏集装箱,速度比普通集装箱货轮快得多,运费比空运得多。
而且,由于一艘气垫船只装七八个集装箱,它不像几千箱上万箱的集装箱货轮那样要等好几天等所有的集装箱都到位,气垫船一会儿就装满,装满了马上就能开船,因此它的航速是集装箱货轮的两
倍,但从发货到收到货物的实际时间是集装箱货轮的四分之。
12322预计首艇1983年出厂试航,1984年交付,从那之后,克里米亚每年都会有34艘气垫登陆艇的中国订单。
..
当然,气垫登陆艇的单价比起摩尔曼斯克在造的大黑鱼就不算什么了。
中国把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建造交给苏联,攻击型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自造。
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零件生产厂家分布在全国十几个省,供应商40多家公司、工厂,这些是一级供应商,供应商的上游半成品供应商得有近200个。
1981年7月,沈阳精仪终于完成了反应堆 回路管道和连接零件的生产。他们仔细核算了一下,这一套管路的价格和黄金差不多。
这一 套管路由17个管件和17个连接件、93个附属零件组成。17个管件可不是标准的直简子,每根管的长度不一样,内径也不 样。甚至在一根管子里面,不同的部位内径以及壁厚都不一样,因为要
最大程度地抑制一回路水的涡流、降低震颤,所以这一个回路的管子 全都是经过复杂的流体计算、CAD设计、数控加工的。
既然每根管子都不一样,那自然17个连接件也是每 个长得都不完全一样。
最复杂的连接件用到了5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偏偏这还是核潜艇上用的,材料性质要质求极高,加工精度要求也极高。
这样的连接件一共生产多少个?12个。
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计划建造6艘,加上备用配件,所以费死劲计算合适的形状、费死劲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做出来的零件,只生产12个。
根据设计详图,核潜艇上的十几万个零件,有7000多 个是在别处找不到现成货架产品的特型零件,这就是为什么核潜艇造价飞上天的原因。
这也是中国在核潜艇的“三大种类"中决定放弃其中类艇的自建工作的原因。
1981年7月,美国海军也接收了“俄亥俄"号。
苏联海军,第一 艘941型(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TK208艇停泊到了苏联海军北方舰队的海军基地,正式的接收入列仪式可能在1011月份。
艘在备料。
当然,无论096、俄亥俄还是台风,艇是交付了,但导弹还没形成战斗力。096第一 艘交付部队,弹艇合一试验要到1982年才能完成,1983年进行首次战备巡航。第二艘正在葫芦岛建造,第三、四
.....
维也纳。
美苏中三国新 代核潜艇亮相,然..... 三国开始新轮核裁军谈判。
SALTI不是核裁军的终点,这个条约只限制了三国具备洲际投射能力的导弹总数,各国装备多少核弹头该如何限制?数量上限是多少?这在SALT1I谈判中未达成共识。
所以在SALTII之后还得接着谈,联合国以及各个国际组织都希望有核国家签署一个实质性裁减核武器的Start条约。
在维也纳,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谈判开始前就宣布:苏联将在未来5年内,将32000枚的现役核弹头缩减到27000枚。这是苏联自己对核武器的裁减,是自觉的,不是在国际委员会的要求下做
的。
美国国务卿埃德蒙马斯基宣布:美国在1985年以前把自己的27000枚核弹头削减到0000枚,裁减力度比苏联的还大。
同样,马斯基强调,美国的核裁军也是自己制定的核裁军计划,和国际社会或者国际组织的要求没有关系。
中国外长黄华也宣布,中国在1985年以前退役100枚核弹头。
就跟约好了似的,美苏中在核哉军谈判开始前一齐放出自行裁减核武器的消息。
看起来好像美苏很爱好和平似的,不用国际社会盯着自己就把核武器裁减了。其实相反。
三国放出自行裁减核武器的消息,就意味着这次联合国做中介的核裁军谈判肯定谈不成了。消息披露之后大家也都明白了这一回事。
这说明美国和苏联都不愿意接受一个“核裁军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不愿意让这个委员会的监督小组进入自己的核工厂,一公斤公斤地数你生产了多少钚多少铀。
两国都只愿意"基于自觉原则"裁减一些核武器。
从美国和苏联的核武器状况来说,那些老式的核弹头也到了退役的时候。尤其是美国,美国爆核弹头数量是在5、60年代,苏联是在6、70年代,美国的核弹头有相当打部分算是技术落后的,早就
该退役回炉了。
除此之外,庞大的核武器数量也是吃军费的大头,尤其是第三代氢弹非常昂贵。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