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514节
“算了,还是回北海嗦粉吧。”
“联合国就不能动作快点嘛。
一
的联合国维和物资大约450个集装箱,才不到应数的一 半。四月份联合国终止柬埔寨维和任务,所有部队向金边集中,之后再走空运或西哈努克港陆续撤离柬埔寨,这1000个集装
箱的物资、设备和物件是最后一批要撤离的货物了。
“维和..解放军同志,听说柬埔寨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
在码头百无聊赖的船员问负责看管和装运集装箱货物的维和部队军官。
“你在哪听说的。”
霍特:“就是朋友聊天时说的,他们说柬埔寨把原来的联合政府彻底打倒之后,再建立的就是更加革命的民柬政府。
军官:“民柬,这个红色高棉啊,我可不好说它是个什么样。
霍特:“你们在柬埔寨执行任务这么长时间,都不了解呀?”
“我在隔离带执勤七个月,见过的红色高棉干部战士加起来不到30个,他们总共和我说的话不到20句,“军官说,“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他们根本不想和我们沟通交流,亏得出发前,部队首
长还说,柬埔寨那些穷地方,能帮还是尽量帮他们。
霍特:“那他们真枪毙贪官污吏了?”
“是不是贪官污吏不知道,但他们在一一些隐秘的地方枪决了不少人。我们上个月还想察看这些隐秘的枪决地点,被拦住了。所以,小兄弟,你们不让进入柬埔察,这太正常了,我们联合国维和部队特
么的都能被拦住。
一
北京。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请问发言人,近日柬埔寨关闭了广州总领馆,这是柬埔寨在中国唯一的一 家总领馆,另外据报道,民柬政府在过去的一个月已经陆续关闭了12个驻外使领馆,对这事中方有何解释?”
路透社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了这个问题。
发言人:“各国均有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设立或撤销该国驻外领事机构,中方尊重民柬政府关闭其驻广州总领馆的决定。”
路透社记者:“9月2日,民柬政府对美国、英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人员实施出入限制令,不允许大使馆人员外出活动;9月5日,民间政府又对中国、苏联、法国大使馆做出了同样的出入限制令,请问中
方对此有何评价?
发言人:“東方对大使馆的外交人员实施出入限制令,限制其在该国的自由行动,有违国际通行的外交准则,我们已向柬方提出意见,并且希望这一出入限制令 只是暂时的。”
西哈努克港。
应该装船的450个集装箱第二天就吊上船了,然后船员和维和部队在西哈努克最后的值守小组在西哈努克港等剩下的550个集装箱。
这天傍晚,集装箱没来,但是金边值守小组的人开了辆吉普车到码头。
“我们的集装箱被红色高棉扣下来了,正在和他们交涉。”
西哈努克港值守组:“出什么事了?”
“红色高棉的人要留下其中200多个箱子,这些箱子里是未用完的物资,还有一些办公用品家具,他们可能想用。”
西哈努克港值守组:“这些可是在联合国登记注册的物资,我们想送人也没法送,运回广州也同样要入库登记,不归我们管,联合国为此付了钱的,他们没有理由截流。
联合国维和部队行动处的代表与民柬方面沟通,但并没有太大进展。最终抵达西哈努克港的只有778个集装箱,由于没延误一 天就要多付 天的钱,维和部队决定桂远07"号就装着这700多
个集装箱离港,那200多个集装箱就登记为“被扣留在金边状态。
在两个月后,经过中国在联合国做工作,这200多 个集装箱价值400万美元的东西被联合国登记为“运输损耗”。
...
维也纳。
欧佩克总部。
沙特、科威特、.卡塔..几个油霸国在这儿开例会。
每个国家的代表都神采飞扬,最近这几个油霸国心情的确不错。
78月份,美国国务卿艾德蒙马斯基在中东几个产油国穿梭访问,与这些国家的国王、首相谈的事情是:
石油增产。
1982年6月分的国际石油均价是30美元桶左右,属于比较高的水平。增产就意味着国际油价会下跌。
石油增产+油价下跌,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收入就不一定增加,有可能小幅度增长也有可能小幅度下跌,而且石油资源的开采量增大还会加速现有油田的枯竭速度。
但石油增产是美国要求的,油霸国当然得服从。于是在9月1日,油霸国们陆续宣布原油增产计划。
9月2日,中国宣布将进口更多的原油,预计1982年最后三个月会多进口1000万吨,1983年可能会多进口5000万吨。
中国释放国内原油需求增加"的信息,这让原油期货价格只下跌了天就又重新稳住,现在稳定在2527美元/桶的水平。
所以在欧佩克的例会上,油霸国的代表都很开心:他们的原油增产了20%,但国际油价只下跌了10%,算起来还能多赚。
例会的第二天,沙特国王法赫德亲自飞到维也纳参加欧佩克会议,法赫德说的第句话是:
“各位,你们知道现哪个国家心里头最不高兴吗?”
法赫德国王接着又自话自说公布了他所认为的答案:“美国。
“美国国务卿之前与我进行会谈,他透露过美国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原油价格回落到20美元桶。
“美国为什么要把原油价格打到20美元桶?你们知道吗?是为了遏制苏联,让苏联不要赚那么多钱。现在原油价格没有按预定目标回落,美国一定在生气。
法赫德看穿了事实的真相,这个真相让与会的欧佩克代表纷纷交头接耳。
科威特代表:“哪么,所以,接下来,美国是不是会让我们实施第二轮增产计划?”
法赫德摇摇头:“有可能,但现在还不能断言。现在油价的战争,是美国想打击苏联,而中国出手阻止。美国想让苏联变穷,而中国不想让苏联变得太穷。中国表示了他的反对意见,美国如果想继续
他们打击苏联的计划,可能需要与中国进行协商。你们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科威特代表:“明白了,只有中国和美国在私下达成一致,美国才会决定是否让我们第二次增产石油。
卡塔尔代表:“那我们是不是该做一些什么,让最终的结果..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法赫德国王猛烈摇头说了连串的不:“这是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大棋局,我们不要参与,我们不是棋手。阿拉伯的兄弟们!如果我们轻率地做一些事情,而又不巧做错了,我们可能会死,人死了还
怎么赚钱?怎么花钱?
“等待,我们需要等待,但是不要动手动脚。在等待结果的时候,我们先把各自的石油资金的使用梳理梳理,做好明年石油收入可能下跌的准备。”
...
法赫德国王的眼光很敏锐,他基本上说中了,此时美国国务卿的专机已在北京降落。
美国发现了中国在“阻击"美国的石油武器战略,这当然不难发现。所以,马斯基要来北京与中国沟通。
“你们现在已经是每年进口石油一亿多吨的石油输入大国,当然,贵国也有海外投资的油田,但你们的石油投资收入属于石油企业,其他国内企业的运行成本肯定是单独核算的,石油价格如果下跌,
会让你们国内使用石油的企业运转得更加顺畅。
“所以,你们宣布石油进口增加的消息,稳住国际原油的价格,主要是为了保住苏联的石油收入,对吗?
马斯基在会谈中对陈法直言不讳。
陈法“保住苏联的石油收入,如果你们认为我们是这个目的,我们也不说什么,愿意怎么猜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但中国公布的那个消息也完全是事实,最近我们的制造业尤其是石化工业在快速增
长,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比石化工业的涨幅还高,原油进口量突破2亿吨只是个时间问题。
“至于国际油价没有跌到你们美国内定的20美元 桶,那也是全世界所有的用油企业的成本同步抬升,升了就升了,我们没有吃额外的亏。”
马斯基:“那好吧,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既不吃亏也没有赚。但是苏联确实因此而得到了好处。
陈坛:“卡特总统可是希望能与苏联和解的,甚至在两国元首会面时还希望苏联能够调整其国内的政策,以让苏联经济健康发展。结果你们现在要操纵油价作为打击苏联的武器,我可不太相信这是卡
特总统做出的决定。
马斯基:“这方面,我坦率地说一句:苏联每年出口石油可以获得200亿美元,但苏联人却把这些美元大部分又给了非洲和其他国家的军阀,你们这样帮苏联,值得吗?”
陈法:“如果苏联启动改革,进行经济体制的调整,那么他们需要外汇收入作为过渡时期的财政兜底。”
“总理先生,可他们在过去的8年,不,9年,在原油价格第一次暴涨到现在的九年时间里,苏联一直在挥霍,从未想过要调整他们的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
马斯基在北京没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失望返回。
中国的态度是
坚决的,在会谈中陈法表示,中国会让油价稳定在25美元,不允许再跌了。如果美国下令让波斯湾第二次增产石油,中国会 在油价掉下去之后宣布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增加3000万吨,
再把油价抬起来。
这至少能保证一年的效果,因为第二次增产之后第三次增产就没那么容易了,大幅度增产先要勘探,然后打新的油井。
1973年石油危机,中国用海外油田将油价摁在10美元左右的价位,现在中国用增大原油进口量的方式,让油价稳定在25美元的价位,其实都是围绕苏联。
如果没有中国插手,此时国际原油价格会在1983年跌到20美元,此后直到1990年海湾战争,七年间原油价格在扣除通胀因素之后几乎没有增长。
然后就是美国的一连串组合招:操控国际原油价格让苏联的外汇收入明显减少,进口粮食没法用现款付账了,需要赊账向西方银行贷款,以后用石油收入慢慢还。再然后,美国联合其他金融业发
达的国家,不再向苏联提供粮食贷款。
苏联将石油收入的大笔美元挥霍了八年,现在,油价惹得世界工业国愁云惨淡的日子快要成为历史了。
中国多争取的这12年时间,差不多就是苏联最后的机会。
第56章 安德罗波夫重拳出击
扩大石油进口,在未来1 2年稳住国际油价,也就是稳住苏联的石油收入。
然后呢?
《中国央行宣布最新条例:四大银行将公开苏联领导干部及亲属在中国开设的账户存款流水》
“《产经新闻》9月12日北京报道:
“世界银行业排名第2、3、6、9名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将从1983年1月1日起,对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开放苏联共产党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的银行账户,这是中
国推出的对苏联反腐败最重大的支持措施。
“1980年,中国与苏联签署的《中苏经济互助联盟条约》中并未包含此内容,因为中国当时并未启动银行存款实名制,这一改革中国是1980年12月才开始实施的。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