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519节

  波兰留学生前两个月发现,苏联留学生的沙龙有学校方面的支持,钱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其他的支持,比如专门订制的讲座,专家指点,以及针对部分学生单独的培养计划等等。

  但是波兰留学生没这待....

  现在,大概是杜德卡向他的导师提了这个问题,并且导师起到了作用,人大校方说今后也会“关照关照波兰留学生的小圈子。

  “杜德卡,中国的单独培养,是从我们当中挑出一两个最优秀的进行重点培养吗?”

  杜德卡:“不是的。是我们当中

  他们社德卡,“不是的。是我们当中任何一一个人,只要有改变波兰的意愿,他们就会进行重点培养。苏联留学生有单独培养计划的学生占 半左右,那是因为苏联来这儿留学的并不都想再回去改变苏联,

  莫妮卡:“原来如此。我们不同,我们当中所有的人都想回去改变波兰。”

  杜德卡:“在你参加我们的沙龙之前,我们就制定过自己的小纲领:推翻统一工人党,结束这个官僚集团对波兰的无能且残暴的统治,拯救这个国家和民族。帕迪拉,你是大 的小孩子,刚参加我们

  的组织,现在我们需要你对此回答自己的想法,以确认你是我们的同志。

  莫妮卡:“推翻无能的波兰统工人党,把雅鲁泽尔斯基赶下台,我赞同。”

  苏联和东欧国家来中国留学的学生90%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财政金融之类的专业。因为学数理化的学生,他们在苏联自己国家的大学上学也不差,经济类专业就不同了。

  一辆大巴车在北京广州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石家庄,大巴车下高速,转向西柏坡。

  大巴车上载着人大的7名波兰留学生,以及苏联、东德的留学生,还有人大的几名老师。

  “你们三个国家的留学生在人大,三个圈子平日关系不错,这我们也是知道的,“带队老师龙皓谦说道,“不过呢我还是要例行地提醒一次,应把对方看做是同学和朋友,抛弃那些国家的、历史的、民

  族的七七八八的恩怨。我们希望你们融治相处,不仅是三国的留学生,三个国家也应当是这样。

  “明白了,老师。”

  东德留学生六人组中,领头的向杜德卡伸出手:“汉斯维尔纳,菜比锡人,管理学院研究生。”

  杜德卡:“你好。

  东德留学生中又有人站起并转身:“汉斯穆勒,柏林人,经济学研究生,其实我是名史塔西。”

  “哈哈哈”“抓到一名史塔西,活的“哈哈哈”“你年龄也不大,什么时候加入史塔西的?”

  汉斯穆勒:“在德国本科毕业以后我就入职安全部了,培训了1年,被派往中国。”

  ...

  西柏坡。

  三国“留学生沙龙"的旅行行程是校方安排的,这是对这些留学生圈子的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这里就是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1948年5月中旬,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了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指挥中心。

  “这里是当年毛主席的居所。”“这 里是刘副主席的居所。“这里是朱总司令的居所。”

  “这里是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开会处。"这里是中央宣传部。“这里是新华社。”

  “这里,“龙皓谦带着留学生来到一处瓦房,进入一间面积大约35平方米的屋子:“这里就是中央军委的办公场所,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场战略决战,彻

  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期间中央军委与四大野战军也就是方面军的联络、协调、指挥工作,都是在这间屋子里进行的。

  汉斯维尔纳:“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多少人?”

  “在辽沈战役开始前,解放军共有290万人,三大战役结束后,我们消灭1 50万国民党军的同时,解放军的总员额上升到370万人。”

  汉斯维尔纳:“真难以想象,三百万军队的总大脑,竟然能在这样一间屋子里安置 下来。’

  龙皓谦:“现在我们的军队装备在日益现代化,解放军的总部也在与时俱进。我们现在有联合参谋部、联合作战后勤部、以及联合指挥中心,我们利用一切新技术和新的军事思想,建设和改革我们的

  武装力量,但一支军队的精神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在这里,我们]所接触到的就是这支军队最核心的精神。

  “同时也是我们党的精神的发源地之一。”

  “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大房间里,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又在这里召开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

  杜德卡:“这个我知道,毛主席在这次会议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党要居安思危、谦虚谨慎、保廉戒奢、不懈奋斗。

  龙皓谦:“个人认为,这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应该做的事。

  汉斯维尔纳:“可是,龙老师,苏共并没有做到。而德国统一社会党或者波兰统 工人党甚至都还没到这个程度。”

  杜德卡:“这点我同意汉斯,波兰统工人党甚至并没有单独取得革命的胜利。而这些话是在说一一个党夺取了国内革命的胜利之后该如何做的。”

  莫妮卡:“龙老师,两位学长,波兰、德国、还有苏联,我们要做的事情应该不是进行一次新的内战吧。”

  杜德卡:“我想应该不会。

  龙皓谦:“今天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弄明白的是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应当是什么样子。

  “应当住在窑洞和瓦房里...."“哈哈哈哈”我开玩笑的”

  龙皓谦:“西柏坡是两个坚持诞生的地方,同时在九月会议上,我们还诞生了另一条很重要的思想: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这是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在大决战时期的继续和发展。”

  “毛主席后来说过,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当时中央狠抓加强纪律性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先后作出了建立报告制度、健全党委会议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等决议、决定,重新

  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等举措,克服党的无政府状态、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建立极严格的真正的铁的纪律。”

  ......

  在大冬天去西柏坡的确不是奔着旅游,尤其是对于这一车子的外国留学生。

  这些外国留学生以前是了解过中国革命史的,但不少入了解得并不是那么详细。现在,既然他们已经确定今后要做什么,带着这个目的,他们自然会在西柏坡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感。

  “喂,你们快过来,你们看看,我发现了什么!”

  汉斯维尔纳举着一本留言册,不是现在在门口摊开正在使用的留言册,而是写满的,摆在西柏坡进门的管理处小屋那里。

  附近的留学生聚集过来之后,汉斯维尔纳让他们看这本留言册中的一页。

  “汉斯,你懂西班牙文吗?

  汉斯维尔纳:“基本不懂。但是,我认得这个签名,甚至我还认得这个签名的笔迹,是切格瓦拉。

  在取得玻利维亚的胜利、决定转而在阿根廷发动革命那段时间,切格瓦拉来到中国并在全国各地旅游了一圈。南昌、井冈山、三湾、延安、西柏坡等地方他都去过。所以管理处展出的观众留言册里面的确有切格瓦拉写的页。

  现在的切格瓦拉比几年前更加有名了。这个世界上谁能在两个国家,用15年的时间取得了两场革命的胜利?

  而且都是打败了军政府取得的胜利。后 场胜利尤其难得,在阿根廷,切格瓦拉要面对的不仅是军政府,还有英国军队切格瓦拉是先在马岛顶住了英国人的进攻,然后才是加尔铁里的垮台。

  1982年10月,英国和阿根廷的和谈终于能够签字,于是军政府代总统圣让也就跑路了。不仅代总统圣让,前总统加尔铁里以及军政府的一大票将领高官全都跑路。

  按照英国和阿根廷的和谈内容,马岛的主权仍然未定。

  在马岛的主权最后确定归属之前,英国公民有权在马岛正常生产和生活,马岛上的私人土地属私人,公共土地的管理权属于马岛的英国地方政府。但是,在确定主权归属之前,英国和阿根廷都有权

  在马岛驻军,各象征性地驻扎80人。

  与5、6月份战场上的一片愁云惨淡相比,最终巴塞罗那和会双方签署的停战条约的条款对于阿根廷来说简直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结果了。

  经过这一连串的战斗、谈判、明暗角逐之后,1982年11月,切格瓦拉乘坐阿根廷海军的军舰,从马岛返回阿根廷。当他踏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全市有十几万人夹道欢迎。

  不过,切格瓦拉并没有参加1982年11月的阿根廷第一次正式民主选举。他“遁”了。在过渡的国家紧急委员会向新的人民议会转变这段时间里,切格瓦拉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处郊区隐身,新的阿

  根廷领导 人的竞选,他推荐他的革命战友奥塔尔迪参选,这是个从玻利维亚革命时起就跟随在切格瓦拉身边的老战士。

  在切格瓦拉进入隐居并宣布自己无意在阿根廷参选之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生大规模骚乱,皮诺切特的军队都没法镇压住。

  在圣地亚哥的游行及骚乱中,市民举出的最常见的标语是:

  “切格瓦拉,来我们这儿吧!

第61章 这是一条通往可卡因的光辉道路

  “格瓦拉,来智利!”

  圣地亚哥街头游行民众打出的标语。

  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游行民众的口号则是:

  “格瓦拉,先来我们这里!

  智利现在的皮大帅就不用说了。乌拉圭,这个阿根廷东边的隔壁邻居国家,现在也在军政府统治之下。

  乌拉圭和阿根廷其实有几分相似。两国都是农牧业发达的国家(虽然 乌拉圭面积小点),这就意味着发展的上限很高。20世纪初到一战这段时间,美国资本向南美输出,同时欧洲的战争危机导致资

  本外流,乌拉圭和阿根廷接纳了欧洲和美国的巨额投资,度成为当时世界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二战以后,乌拉圭也和阿根廷一样,经济慢慢下滑,在世界经济排名中的相对名次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大致一 样。

  1973年,乌拉圭总统胡安博达贝里获得军队的支持,解散议会。本来博达贝里是民选总统,只是想利用军队之手对抗议会,但没想到军队来了就不走,自己反成了军官集团的傀儡,因此1973年政

  变标志着乌拉圭进入军政府时代。

  军政府时期的乌拉圭大肆镇压工运,解散工会,控制全国媒体,囚禁不听话的记者,取缔所有左翼政党并将数百名左翼党派人士投入监狱,这几年有45人在监狱中死亡,另有100多人失踪,这些都

  是比较有头有脸的左翼党派负责人。

  1981年,阿尔瓦雷斯将军就任乌拉圭总统。这个新总统有点儿在政治上松动的意思,1982年宣布乌拉圭将开始宪政改革计划,但乌拉圭的军官集团对此阳奉阴违,阿尔瓦雷斯本人的态度也是犹疑

  的,这大半年时间乌拉圭的改革是进一步退一步,有时候进两步退三步。

  乌拉圭民众不满蜗牛一般的军政府改革进程,认为军政府根本就是在敷衍,非常不满,在街头打高喊“切格瓦拉,快来乌拉圭!”

  切格瓦拉:那我到底是先解放东边的国,还是先解放西边的国?

  要说民怨,那肯定是智利比乌拉圭大得多,要知道阿根廷军政府的直升机丢人就是学的智利,一个把人丢大西洋,一个把入丢太平洋。

  但是智利的情况又不太一样,智利无论地方政治还是军队山头,都分成北、中、南三派,革命有可能爆发内战,因为智利的地形和政治现状图谱,内战非常容易导致分裂。

  如果分裂成两个国家,国足的排名就降一名,分成三个国家就降2名。

  12月31日,1982年的最后天。乌拉圭总统阿尔瓦雷斯将军发表电视讲话。

  “乌拉圭政府将回归平民。”

  “1985年的乌拉圭大选将是没有军人集团参与的民众的选举。”

  “为保证乌拉圭政治在下一任总统大选之前回归正常化,1983年2月1日,政党和政治社团将可以恢复注册和政治活动。

  “乌拉圭议会将在最高法院院长拉斐尔布鲁诺的意见参考下,制定一项大赦法案,释放政治犯并消除自1972年1月1 日以来因政治罪而被关押的犯人的犯罪档案。”

  “这一时间表进程不会推迟。。

  乌拉圭军政府认怂。

  对了,还有巴西。巴西属于自觉认怂的那种。

首节 上一节 519/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