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555节

  罗佐夫:“他从来就不赞同经济体制改革,只是现在他必须很用力地反对,否则改革的决议可能会在二十六大五次会议上通过。如果我的预测没错,《共青团真理报》 的那个戈卢边科,又要来莫斯科

  大学做形势报告讲座了。

  斯克平:

  斯克平:“戈卢边科还来?前几年他和《共青团真理报》还能煽动些人,自从反寄生虫之后他已经臭名昭著了。曾经信过他的人被送去挖土豆,马上就会恍然大悟,不仅如此,他的同学、朋友,以

  罗佐夫“格里申是不会因为这个而打消念头的。既然要造势,那就所有他控制的地方都要做起来。况且戈卢边科并不认为自己臭名昭著,他可相信自己那一套了。别的媒体人做什么事、写什么文章

  只是由于工作需要,而他出自...克平,上网查查去年苏联的经济数据以及世界的经济数据。

  ....

  斯克平领了任务,来到经济研究中心的互联网机房上机。

  中国首度提出“信息高速公路

  束公路”的概念之后,苏联高层没有太大的反应,但在苏联的大学,反响很强烈。当然这是因为苏联的大学早就有了计算机网络,像莫斯科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计算机网络以前

  就是与中国教育网、

  科研网连通的。

  但现在“真互联网“兴起之后,网上能获取到的信息几乎每天都有肉眼可见的增长,如同潮水一般灌进每个上网者的脑中。斯克平按照以往的习惯,连接中国中央财经学院的FTP,以前下载经济数据都

  是在中财的文件服务器下载。当他打开文件列表时,发现在根目录下有一个0字节的文本文件,文件名是:

  “最新的、详细的内容请访问中财网站:www zc. edu”

  斯克平按照这个文件的指引打开www zc.edu,果然界面比文件服务器的目录列表漂亮多了。而且有一些内容是文件服务器里没有 的。

  1984年世界各国GD

  比如在文件服

  在文件服务器中有1984年世界各国GDP的数据初步整理表,而在官方网站中,也有一一个超链接是各国GDP,内容与文件服务器相同。但除了这个之外,官方网站还上传了几篇关于1984年世界经

  济分析的

  斯克平读起来没什么障碍。..在苏联学经济学,而且是在中苏合办的经济研究中心,中文那肯定得会。

  1984年的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仍旧非常迅速,虽然由于操控货币贬值的因素,日本和联邦德国的GDP几乎原地不动,但是美国的GDP增长率超过了10%,从1983年的3.63万亿美元增长到4.04万亿。

  斯克平打开相关的分析文章 里面写得更多。比如美国去年生产了1130万辆汽车,汽车产量的确比1983年下降了7%,但是苏联电视台只讲美国汽车产量下跌了,没说美国现在的汽车产量是多少

  辆。总体分析的结论就是,美国的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下跌,但仍有巨大的生产惯性。

  世界第二是中国,1984年GDP达到了9万9亿人民币,2.55万亿美元。

  第三日本,1.33万亿美元。

  第四名这版数据里列入的是苏联,1.21万亿美元,但在后面加了个括号:以苏联官方汇率计算,关于苏联币值的估测请看此文。

  第五名联邦德国、第六名法国,第七名英国。

  斯克平来兴趣了,他在网站页面上点开那个"关于苏联币值的估测请看此文"的链接,出现的新网页是片带图表的文章。文章从主要工业品、农业品的典型价格进行估算,并结合伦敦外汇市场上

  22. 5卢布兑换1美元的交易价格区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卢布的币值肯定没有0.75卢布兑换1美元那么高,但外汇黑市价也不能直接采用,因为外汇市场上还要考虑的是这种货币的兑换难易度,如果正向兑换和反向兑换的难度存在巨大差别,那么这种货币

  在黑市的交换价格就会变得很低。综合来看,现在大概是1.5卢布的购买力与1美元相当

  斯克平马.上就做了道简单的计算题,如果按照这篇文章所列的数据,那么苏联的真实GDP是6050亿美元,排在德国之后。

  而且,6050亿美元的GDP已经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了,也就是说,按照“真实汇率",苏联的人均GDP都没中国高了。

  将来会怎么样呢?

  中国经济仍旧在快车道,还没下来,去年的增长率是16.1%。苏联去年的增长率,按照公布的数字是3.7%。

  斯克平把1984年各国经济数据表下载到软盘,再把这篇币值估测文也保存下来,存到软盘。

  “中财论坛?论坛?”

  斯克平看见了主页上的一一个链接。

  “老师,1984年苏联的经济数据以及世界的经济数据收集齐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资料和文章 都是围绕这两项数据进行讨论的,还有,“斯克平说道,“中财的网络论坛有大量关于苏联经济

  的讨论,很有价值,可是软盘装不下了。

  罗佐夫:“所以呢?”

  斯克平:“您或许可以用自己的计算机登陆上去浏览。

  罗佐夫教授打开自己的计算机,按照学生的指示打开中财主页,再点进论坛。

  论坛里80%的帖子在说中国的两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帖子在讨论苏联经济。

  《苏联的反怠工、反寄生虫运动,效果怎么样?》

  这是一个帖子的顶楼。

  “纯粹的笑话,我就等着看这次运动怎么收场。、

  罗佐夫:..

  斯克平:“从这个发言的人的网名猜测,似乎是在中国的苏联人。”

  “前寄生虫路过。列宁格勒人,在苏联没有编制,给中国公司打零工:1983年1月在街上走的时候被克格勃当作寄生虫抓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的集体农庄种了年零九个月土豆,发的工资扣除饭

  费走时还剩260卢布。种土豆期间,以前编写的游戏上市,获得中国公司绩效奖金8500卢布。听我说谢谢你,苏联,祖国母亲!但愿以后我们不会再见面了!

  斯克平:“这是另一个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人。”

  罗佐夫做手势让自己的学生别用手指戳屏幕,他一一个回帖一一个回帖地往下看。

  “啊呀,我前两年也是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种土豆呀!我们不会是在同一个农场的狱友吧?

  “我在诺伦斯卡亚集体农庄,你呢?

  “我在卢博姆农庄,看来虽然不是一一个地方,但是离得不远。

  接下来就是这两个苦主你一句我一句,把帖子当成了聊天频道,堆了30多楼。

  罗佐夫饶有兴趣地一直看到底,这看起来似乎是和经济研究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但其实也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唠嗑帖翻过去,罗佐夫在下一页又找到了一个与苏联有关的帖子:

  《内幕消息:勃列日涅夫可能明年二十七大继续担任总书记!》

  ....

  克里姆林宫。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是:”

  “1、OGAS制定的计划越来越难以有效执行;2、劳动纪律松弛;3、经济的关键部位出现瓶颈,特别是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4、劳动力短缺。

  大会进入对经济体制改革决策的讨论阶段,站起来发言的是亚历山大:C雅科夫列夫,喀山市第一书记。

  “最近,关于苏联路线无法继续下去,向中国学习是唯一出路 的说法层出不穷,我们党内,包括在座的全国代表也有持这样的观点者。”

  “但我认为,当前苏联所面临的这些经济问题,并不是采用中国经济体制,搞市场经济和放权管理就可以解决的。不要听从别人的一面之词。”

  “的确,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认为,应该重视和警惕干部的特殊化问题,严厉打击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要努力保证人民的供给,稳定社会。要重整党的思想,恢复干

  部和群众的工作热情。重工业发展尽量与轻工业的发展相匹配。但最重要的,是苏联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只要我们坚持搞下去,把这些所面临的问题一解决,苏联的经济体制仍将显现出它的优越性,有了人民的支持,苏联社会将会更加的稳定,也必将发展得越好!”

  “您所想的和所认为的过于天真了,C.雅科夫列夫同志。”

  宣传鼓动部第副部长、前苏联驻加拿大大使亚历山大N雅科夫列夫站起来反驳。

  “C雅科夫列夫同志,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俩的名字如此....而观点却南辕北辙。”

  “在柯西金主席时期,我们的改革措施是削减计划指标,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力;部分放开所有制限制,允许个体经济甚至开办小型私人企业,当然,现在这些改革措施随着OGAS的部署而取消

  了。在当前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继续柯西金的改革措施,并向前继续走,对各企业放权让利,走市场道路。

  两个雅科夫列夫,在会场前排都站了起来,四目对视。

第99章 油价崩盘,石油红利结束

  C:雅科夫列夫:“我是在斯大林格勒受的伤,你呢?”

  N雅科夫列夫:“维尼亚戈洛沃,列宁格勒方向。”

  亚历山大:C.雅科夫列夫伸出右手,和亚历山大N雅科夫列夫伸出的手握在一一起。

  两个雅科夫列夫意见相左,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但在辩论结束后,两人都很有风度地相互握手寒暄。毕竟这俩几乎重名,能在一次大会里遇见,也算是缘分。

  C:雅科夫列夫在斯大林格勒失去了右腿,N.雅科夫列夫在列宁格勒废掉了左腿。

  二战结束后,N.雅科夫列夫初期的晋升比较快,1960年 进入苏共中央机关工作,60年代中期担任宜传鼓动部代理部长。但很快他就卷入了与谢列平"团派“相关的斗争,1973年 调任苏联驻加拿大大

  脱离苏联权力中心,直至1983年。

  C:雅科夫列夫复原就就在工厂工作,直到1980年还只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一个小城的市委第一书记,但在1982年被晋升为喀山市第一书记,兼鞑靼斯坦共和国第二书记。

  1985年1月,原鞑靼斯坦共和国第一书记心脏病去世,现在C雅科夫列夫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代理第一书记。

  C:雅科夫列夫的观点正如他在发言时所表达的,他虽然认为苏联的现状需要改变,但这应该从改变党的作风开始,党以身作则,祛除不正之风,这样就能让群众信服和支持自己,从而有更大的热情

  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N.雅科夫列夫认为这没用,这叫做”自我感动”,在过去十几年,苏联高层"振作”过不下20次,治标的有抓怠工,治本的提倡共产主义新人;软的宣传,硬的吓唬,再硬点嘎人;树正面典型让大家膜

  拜学习,树个反面典型让大家吸取教训,全都试过,而且每一种办法都试过不止一一次,然而苏联还是这样,大片国企在摸鱼。

  两个雅科夫列夫的辩论是这次代表大会当中比较值得一提的事情,不仅因为这是苏共全国代表大会中比较少见的自由表达意见的时段(绝大部分苏共全国代表甚至都没站起来开过口),还因为他们

  的观点引起了主席台前三排的注意。

  格里申喜欢C雅科夫列夫,而戈尔巴乔夫等改革派比较认同N雅科夫列夫。

  实际上格里申早在1981年就注意到C.雅科夫列夫了,并给他的晋升扫清了一些障碍。格里申是看了《共青团真理报》之后注意上C雅科夫列夫的,虽然格里申知道这可能是共青团真理报的总编和那

  个什么小年轻刻意包装出来的,但这个人的人设符合自己的口味。

  N雅科夫列夫则是戈尔巴乔夫在1982年访问加拿大的时候与之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戈尔巴乔夫觉得这个人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在主席团的会议里提议把他调回莫斯科。

  ”

首节 上一节 555/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