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599节
“我想,在三中全会上,全国的党代表首先还是会讨论改革要不要继续的问题。改革要继续吗?如果要继续的话,谁能领导这次改革?利加乔夫同志,你会领导苏联全国的改革,直走到底吗?索洛
缅采夫同志,你呢?
4月5日中午,莫斯科和全体苏联人仍旧摸不着头脑。
在黑海的别墅里头,在场的苏共中央领导们经过9个小时的闭门会议,终于在这时候确定下来权力交接的事宜。
在场的7名政治局委员对此没有太大异议了,但这只是7名政治局委员而已,除去去世的勃列日涅夫,在克里米亚之外的地方还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4月5日晚上,所有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天鹅湖》终于停了下来。
停下来之后是胳膊戴黑纱的新闻播音员出现。
...
在这天晚上,听到勃列日涅夫逝世的讣告后,许多苏联人,尤其是三四十岁的苏联人有了一种如释重 负的感觉。虽然电视里说的全是哀悼的消息,什么悲伤,什么悲伤转为悲痛,但整个人感觉就是
轻松了。
虽然苏联给他的社会主义盟友领导人批发水晶棺,但苏共并不打算给自己病逝的领导人打造水晶棺。
4月9日,勃列日涅夫的棺木装在炮车上,在莫斯科卫戍部队士兵、将军阵列的护送下驶向红场。在棺木的表面覆盖着的党旗上,别着勃列日涅夫生前所获得过的所有勋章。
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中央委员以及几十位外国元首和政要出席了勃列日涅夫的葬礼。
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和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参加勃列日涅夫的葬礼。中国派出参加葬礼的是总理乔思通和外交部长昊学前。
“乔总理。”
乔思通:“布什副总统先生。”
老布什可不是生面孔,当了那么长时间的美国驻华联络小组长、美国驻华大使,布什见在北京的朋友圈很多,乔思通那几年经常见他。比如现在老布什和乔思通的对话,就是用中文说的,这样周围
的苏联入基本听不懂。
乔治布什:“最近第二次修改通过的对华投资行政令,想必是最近这段时间白宫最让你们满意的一次决定了。”
乔思通:“不能说满意,这件事情用陆游的话说就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然,你们最终没有选择对抗对这一点我们还是感到欣慰的。”
乔治布什微笑道:“一个在恰当的时间出现的枪手。华尔街还是比硅谷的能量大得多。”
乔思通摇头:“这种阴谋论是很难有什么说服力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相信鲍勃沃尔伯格在越南战争中的经历绝对没有让他愉快。”
乔治布什:....
勃列日涅夫的逝世让预定4月29日召开的苏共27大三中全会一下子成了选举大会。
此前的会议通知以及公文里面,只是说三中全会上,中央和各地的党组织将要讨论最近半年,或者说二十七大以来改革工作中出的问题,找出新的解决之道。
现在三中全会不但要复盘过去一年多的改革,还要换个最高领导人。
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矛盾让他丢掉了莫斯科市第书记的职务,并且退出了政治局。
其实戈尔巴乔夫 开始并不想把叶利钦撸掉,尽管这个“冒失鬼”在会议上四处开炮,直接批评自己和利加乔夫改革不力,但叶利钦其实也属于改革派,和戈尔巴乔夫在个阵营里的。
只是勃列日涅夫突然去世,老勃这个最重要的调和力量没有了,那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就只能掰了。
不仅是改革派的身份,叶利钦在小圈子里还有经济专家的名号。在现在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里面只有他以擅长经济著称,毕竟是去过中国进修的,苏共政治局公认叶利钦比较会搞这方面。
只是叶利钦被从外地调进莫斯科,接手的就是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他的前任,大保守派维克托格里申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几年,早把莫斯科经营得又红又专(至少干部队伍是如此),叶利钦等于
是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永远缅怀勃列日涅夫》的联合决议。”
“卡马河畔切尔尼市更名为卡马河畔勃列日涅夫市。
“莫斯科地区星城更名为勃列日涅夫星城。
“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扎沃德罗区更名为勃列日涅夫区。
“10520型核动力破冰船首舰命名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号。”
“反对改名!”
“反对改名!”
“切尔尼永远是切尔尼!
在宣布联合决议的第三天,卡马河畔切尔尼市2万多名市民上街。这个城市总人口40多万人,有1/20的人出来抗议了。其实改名还有两个月呢,要到今年六七月份,全国列车时刻表之类的标志上才
会把卡马河畔切尔尼市改为卡马河畔勃列日涅夫市。
但市民们应该是不想在两个月后突然变成我是卡码河畔勃列8涅夫人”。
卡马河畔切尔尼市在俄罗斯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是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这个城市也是在全苏联都比较有名的:七十年代苏联花几十亿美元引进的卡马兹汽车联合体就在这儿,现在卡马河畔切尔
尼市是苏联汽车制造业的三大中心之一。
突然出现的市民上街游行让全市的警察系统猝不及防,第一天根本就是失控状态,两万多人浩浩荡荡来到市政大楼,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大楼被围得水泄不通,在里面办公的包括市委和市政府在
内的干部好好领教了一下什么叫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二天切尔尼警察调动过来了,警力增加了三倍,然而,第二天上街游行的市民达到了4万人,再次击穿警力上限。市民们又围了市政大楼整天,要市长和第一书记出来表态。市民要起草签署份
反对更名的提议信送往莫斯科,市长和第书记的名字必须在第一 和第二位。市长不签就要一直闹。
那么市长呢?第书记呢?
这俩缩在办公楼里不出头,晚上都不回去,在办公室里泡统一牛肉桶面就火腿肠。第一书记既不签字,但也不下令让警察和安全部队动武。
.....
莫斯科。
被改名的第二个城市星城,就在莫斯科郊区。
星城顾名思义,这是苏联的宇航员培训中心。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围绕宇航员培训中心构成了一座两万人的郊区小城。
既然离莫斯科这么近,星城的市民有什么意见直接进莫斯科表达就行了。
1987年星城常驻人口约2万人,比卡马河畔切尔尼少多了,但这星城的市民可不太一一般。
这里有空军司令部和作战部队,以及空军的宇航、航空医学服务中心,现在这些军人和家属穿便装出来,出现在了游行队伍中!
军人和国防工业的人都出来了,星城的“居民村“就更不用说了。
莫斯科可不是卡马河畔切尔尼,这里警察、安全部队、正规卫戍部队管够。在进入莫斯科市区的路口,星城开出来的500多辆车、4000多 人的车队被拦了下来。
“请你们掉头折返回原地,否则国家安全部门以及你们的部队将追究你们的责任!”
拦人的部队用大喇叭喊,让游行队伍回去。
“他们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
叶利钦赶到现场。这两年时间叶利钦虽然没撬动莫斯科官场,但莫斯科市民包括郊区星城这样的居民点和卫星城,市民们都比较认他。
于是现场就拦不住了。
场。
不仅是从星城进京的游行队伍拦不住,在莫斯科市内也有声援的。当两拨人合在一起时,莫斯科市的警察就彻底没辙了,他们能做的只有把游行的大几千人阻拦在市中心之外,千万不能让他们进红
在普希金广场上,星城市民和莫斯科市民黑压压的一大片:
“反对改名!““星城就是星城!”
“嗨!希特勒!”
“星城必须保持原名!”
“嗨!希特勒!”
“世上朽骨在这场大战前颤抖”
“我们已经打碎这恐惧的桎梏”
“这属于我们的伟大胜利”
“血肉成灰,前进不.
等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噢,今天是4月20日。在普希金广场,例行的新纳粹集会。
领头者亚历山大马赫卡莫夫几年前就定下来了,每年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他的组织一织定要来普希金广场做活动。警方对此不怎么管,只有在第二年搞活动时,马赫卡莫夫和国观的群众发生了
斗殴,被带到警察局。
但最后结局也是各打五十大板,马赫卡莫夫自己不在乎,反正混子个,但据说打他们的那几个人惨了,共青团的被退团,预备党员的也丧失资格。
游行市民:“警察,警察!这些人鼓吹纳粹,为什么不管一管?”
警察:“您瞧,我也没管你们呀。这很公平吧?
第144章 波罗的海之路
普希金广场的大斗殴只持续了5分钟就结束。
在这儿给希特勒庆生的新纳粹人数不少,300多人,年比一年多。但这些小青年面对黑压压一大片壮汉大妈,立刻就怂了,只有前排直接接触的一排人挨了几拳,接着三百多人就一哄而散。
新纳粹又不是真纳粹,就这战斗力。
这帮崇拜希特勒的、崇拜二战德军的苏联青年,被中老年人斥责为"好了伤疤忘了疼”。
不过这大概也是人类群体的正常(非理性) 意识现象,甚至有社会学家总结出了“40年记忆重塑期“理论,比如八十年代苏联以及数个欧洲国家的青年开始出现崇拜纳粹,我国八十年代中后期大学里
吹捧民国的骤然增多,等等。
还有苏联民众认为苏联新纳粹团体冒头与苏共和苏联政府的私下纵容有关,或至少是苏共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很多人发现了,苏联的新纳粹与萨布林崇拜者 青年左翼互斥,只要是新纳粹搞事情的地方,要么不会有萨布林分子出现,要出现了也肯定会互相掐起来,此时警察只需出面抓人,各打五十大板就
行。
在一阵闹腾之后,卡马河畔切尔尼市、星城暂时平息了下来。卡马河畔切尔尼市的市民散去之前,得到了市长和第书记亲口的“暗示”,咱们如不出意外的话,两个月可能不用改名为卡马河畔勃列日
涅夫市了。
克里姆林宫大会厅。1987年4月29日。
苏共27大三中全会如期召开。
近5000名全国代表在进入会场前得到了“吹风":这次大会要选举苏共新的总书记,大家记得要选戈尔巴乔夫啊。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