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621节

  “你们想象一下,郑和舰慢慢向前航行,四周一片白茫茫。突然!浓雾中出现了艘巡洋舰的轮廓!是突然出现的!舰上的指战员整齐站帮,齐声高喊为人民服务!,两舰擦身而过,巡洋舰又隐入雾

  中,很神奇。miraculous!

  “我有时间得找海洋气象局做天气预报的同志谈谈。

  “同志们都返回北京了吗?”

  乔思通:“我发出讯息之后,都陆续返回北京了,你和吴学前是今天刚回,其他几位是昨天、前天陆续回来的。”

  江三工和吴学前在中南海里,并排朝那间小屋走。

  还没进小屋,所以两人很默契地不谈超出本时空其他人不应该知道的事情。

  “这种推断亳无凭据。

  江三工说了第一句话,故意顿了几秒钟,然后才接下一句:

  “但是很有可能是事实的真相,值得尝试。”

  蒋筑英:...”..

  钱学森:“不久前刚刚宣布了无人探测火星、采样返回的计划,大家知道载人登陆火星这件事大概是要暂停了,其实那时候就有些声音说‘可惜了。如果我们恢复火星计划,倒不是会受到太大的反

  时,但是我们还是得细致地做宣传和公关工作。这件事我必须得出马了,我怕孙家栋把持不住。

  乔思通:“江主席,两位专家,不久前,我们刚刚通过了全民医保法案啊。

  钱学森:“这个大概要花多少钱?

  乔思通:“全民医保等于国家代缴一一个基 本的医保套餐,从1990年起,国家财政每年要往国民医保基金转入450亿人民币,人均40元每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医疗医药种类的增加,每年转给医保基金

  的钱可能会递增5%。

  钱学森:“啊,正好是我们火星计划没有取消的时候,预计在90年代中期每年投入到火星计划中的钱。而这个预计还是建立在中美苏三国合作进行载人火星计划的基础上的。如果美国和苏联都不干

  了,我们单干,恐怕90年代中期我们有一些年份每年要投入1000亿人民币。

  江三工:“我们去年的全年GDP是15万亿人民币,财政收入4.4万亿人民币,其中财税收入超过2万亿人民币,如果再考虑到未来数年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在1995年左右,每年拿出1000亿人

  民币来做这件事,还是可以承受的。

  ,乔思通:“我算了算,确实可以承受。不过这是 件前所未有的大事,每年要多花500多亿,而我们本来是打算少花450亿...这不只是50亿以上的大型国家项目了,这是超大型国家项目,必须通过

  人大的审议。

  江三工:“所以这是一一件涉及全国人民的大事,不但宣传、公关、解释工作要做,我们还要听取全国人民的意见。”

  ....

  《中国有意独自执行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民间及技术专家正展开热议》

  “在1989年,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视为冷战的胜利者。”

  “现在的形势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接连独立、国内经济完全崩溃;美国在绵延四十年的冷战中耗尽了国民的忍耐力,政府积累了巨额的债务,次股灾导致的金融危机便使得全国陷入困境。”

  “唯有中国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和一片良好的国内经济财政状况,国内经济总量继续逼近美国。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是13%,当然这个世界上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的经济体不止中国一

  个,但中国是其中体量最大的。

  “在这样的信心支撑下,中国人似乎燃起了征服宇宙的雄心。

  “在1989年初,由于美国和苏联先后退出联合登陆火星项目,中国也一度推出花钱很少的弱化版代用方案‘无人采样返回计划,并在1989年2月获得 了国家机构的初步确认通过。”

  “然而,中国人似乎对只派一个无人探测器取回一点火星土壤并不感到满足。”

  “在中国人的宇宙观里,世界第一个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和发送宇航员的国家是苏联;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是美国。这些成就都已成过去式,而且现在的中国要做到这些也并非难事。唯一具有

  挑战性的,以及具有历史意义能给国家带来荣耀的工程奇还是把人送 上火星。

  “但载

  人登陆火星的计划之庞大,甚至让美国和苏联都知难而退,中国一一个国家支持这样的计划,其难度可想而知。对此中国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国家在广泛研究和征询意见的同时,还将召开全国

  人大进行讨论。

  “即将召开的不是人大常委会议,而是全国人大。”

  全民公决。

  “根据一位华盛顿的专家的看法,中国的全国人大与人大常委并非众议院与参议院的关系,而是选举人团与国会的关系。召开全国人大投票表决此事,意味着中国对“是否要登上火星这项巨型工程进行

  ....

  “钱总。"“钱总。”

  钱学森召集各地航天公司的老总到北京议事。龙乐豪、戚发轫身后的公司是国内仅有的两个具备从运载火箭设计、发动机设计到整体设计生产全套能力的公司,因而钱学森要进行一次三人对谈。

  钱学森:“龙乐豪,你们的秦龙3已经进入模型试制阶段了?”

  龙乐豪:“因为9发、级复用模式在 长征10上面已经成功了,而且过去四年证明设计得非常成功,所以秦龙3,不,长征12的原 理验证就不必做了,直接进入火箭箭体的强度测试阶段,现在确实在

  钱学森:“接下来的研制工作呢?”

  龙乐豪:“也都按部就班。首先我们已经联络了国内打算发射新卫星的用户部门以及欧空局,鼓励他们搞大质量的同步卫星;其次我们把长征12的公关工作推出去了,定了口号;第三,我们打算投

  资一部科幻电影,在电影里面要出现长征12的形...

  钱学森:“说点儿正经的。

  龙乐豪:“1993年首发试射。

  钱学森点点头。1993年首射,这个进度确实算是高效率,几个月前钱学森说过,火星无人采样返回计划如果你们的长征12能赶得上,那就是大功一一件,龙乐豪这边的项目组立刻就加速动起来了。

  钱学森:“发轫,你们那边呢?”

  戚发轫:“天津号火箭呀。这是个大家伙。您上次不是说过,YF200D虽然可靠,但技术底子有点落后了嘛。所以我们就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套还是用24发YF200D,第二套方案,现在还没确定下

  来具体参数,大概是采用秦岭的液氧甲烷发动机。但是秦岭那边并没有把这种发动机给做出来。初步估计的话...

  “如果用YF200D,天津号火箭大概可以在1995年首射;如果用液氧甲烷发动机,1997到1998年吧。”

  钱学森:“现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呼吁,说不该放弃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咱中国人还是要有点理想和追求。国家也在认真考虑,除了把这件事交给全国人民表决之外,我们也要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

  到时候要能有东西向全国人民汇报。””

  龙乐豪:“真的?哇!如果这个东西真的要搞,那航天产业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钱学森:“但你们要记住,这件事到底可行不可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不但是在技术上能确保把入送过去再飞回来,在经济上,也要考虑国家的财力能够承受。现在

  可不是三国协作了,而是我们单干。

  戚发轫:“钱总,只要工作全面铺开,天津号火箭一定按时给交付出来。”

  龙乐豪:“别忘了还有长征12加CBC构型!”

  钱学森:“除了你们俩,还有第三个方案,能源号和能源M能源号也是百吨级的近地轨道运力,能源M捆绑6个子一级,运力更大,我看是可以满足远征飞船构件发射任务的。到时候,我估计大概

  是在1992年左右,国家航天局将从天津号、长征12CBC、能源号这三种火箭当中,挑选一个最优的方案。

  华盛顿。

  乔思通乘坐的专机在华盛顿机场降落,总理这次带队来美国的还有大票工业和技术代表团,领头人是孙家栋。

  孙家栋带头,很显然,这个代表团就是为火星项目而来的。

  过去十一年,中美苏三国协作进行火星计划的预研,三方定期召开电视会议或面对面会议对进度,因此彼此是知道对方做出了什么东西来的。但到目前为止,这些做出来的东西当然是握在各自手

  里

  既然美国退出载人火星计划,那么中国来提出共享技术,也是顺理成章的。

  最多加点儿钱。

  NASA在火星计划被砍掉之后也产生了大量的冗余资产 过去11年积累的设备、技术专利,因为美国财政部不再拨钱了,这些项目实际上已经终止。

  钱了。

  不仅NASA,罗斯维尔、洛马、波音、洛克达因等等公司手中也有一大堆 半吊子项目砸在手里了。当初是NASA挥舞着大笔的美元启动这些研制项目的,现在研制进度大约在3080%的样子,NASA没

  “火星远征飞船维生系统方案,这个方案我们完成了2/3,现在没用了,你们拿去吧。”

  NASA局长威廉格拉汉姆很爽快。

  孙家栋:“这在两年前我们的电视会议上你们提到过。现在这个方案都包括什么?”

  威廉格拉汉姆:“共可以分为七个模块,但是这些模块目前是在各个公司的测试实验室里。”

  孙家栋:“我明白了,这个总体方案你们无偿转让给我们,但我们还要到七个分系统的供应商那里,花钱把他们手中的半成品买回来,回国接着做?”

  威廉格拉汉姆点点头:“是这样。而且.... 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其实可以与那些供应商续签合同,他们接着完成手中的半成品,交付给你们。

  孙家栋:“那样太贵了。

  “你们不缺钱啊。

  孙家栋:“我们现在对钱特别敏感。9月份的人大特别会议是决定整个项目是否启动的关键,我们要在这之前确定下来火星计划的大致规划,尤其是未来10年的历年投入经费。如果我们预估的经费太

  高了、或者把太多的分系统外包给国外,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动国内产业发展的作用,这个项目就可能通不过。

  .....

  洛斯阿莫斯实验室。

  在过去四十多年,美国的所有核弹头都是由洛斯阿莫斯实验室设计的。除此之外,洛斯阿莫斯实验室还是美国三个主要的核反应堆设计中心之。预定用在火星远征飞船上的100千瓦空间反应堆,就

  是由洛斯阿莫斯设计制造。

  机。

  “你可能是四十年来唯一一个 进入这里的中国人,"实验室副主任吉姆盖勒带孙家栋参观实验室的动力分部,“当然,我们不是陌生人,我和您在电视会议上交谈过。..这就是空间反应堆的地面样

  孙家栋和吉姆盖勒来到间大型厂房,正中间中的凹槽里就是空间反应堆的原型。

  空间反应堆的预定输出功率是100千瓦,这个原型堆的功率也是100千瓦。只不过原型堆的冷却是由额外的冷却管路来执行的,用于太空的反应堆散热系统还没设计好。

  孙家栋:“这个反应堆,经过了长时运行测试吗?”

  吉姆盖勒:“进行了1000小时运行测试,无故障。

  孙家栋:“我们打算接手这一堆东西。

  吉姆盖勒:“华盛顿特许了,你们可以搬走。我们再向你们共享技术和专利。总费用,嗯,50亿美元。”

  孙家栋:“那就是150多亿人民币,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吉姆盖勒:“这个空间反应堆在过去12年投入了100亿美元的研制经费!我们甚至还允许你们把这唯一的一台地面原型堆拆走!

  人民大会堂。

首节 上一节 621/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