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634节

  纳扎尔巴耶夫一方面以哈萨克为例,指出以前苏联的国家体制存在严重问题。另方面,又坚持各共和国应该有一一个更高层级的联盟机构,不管叫苏联也好,叫独联体也好,都得有一个。

  因为,如果不在一个国家或者国家联盟内,各共和国就没法结清历史的欠账。

  当然也不是绝对无法结清,但那就会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算账了,可能算不下去。

  还有可能发生更糟糕的事情:算着算着,这帐不想算了,打。顿乱打下来,历史的账一点儿没理清,反而又背了新债。

  比如现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就在打。

  而波三小则属于分家之后算账算不下去的,现在在等美国投资。而美国在等美联储改革。

  纳扎尔巴耶夫最终成为各共和国相对比较容易接受的苏联主席人选。

  俄罗斯叶利钦?绝对没戏,他可是最正宗的俄罗斯本位主义者,所有共和国都反对他当苏联主席,包括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自俄罗斯、乌克兰的则各自有各自的本位主义。中亚诸国出来的人影响力还是小了些,不被大多数国家认可,哈萨克按理也算是苏联的“偏远地区,但是纳扎尔巴耶夫这个人此前大家都知道而且熟

  悉,认为他可以比较好地平衡苏联各共和国的利益,所以联盟院决定了,就你当主席吧。

  “戈尔巴乔夫这个时候辞职,可惜了。如果他更有远见一点,就应该看清楚现在苏联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不久之后苏联经济就会从谷底回升。

  “不要用这种角度和高度来评价个领导干部或者政治家的选择,普京。如果个人只是为了抢彩头而执政方。各地片繁荣就志得意满,不管这种繁荣是自己的施政举措带来的还是天上掉下来

  的;国家搞得不好就哀嚎连连,死活不愿出仕,当上官的也辞官不做,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太大成就的,因为他就没有把这当做自己的事业去做。我也很不喜欢这样的人。

  是,我明白了,总督大人。”

  朱镕础看着身边的这个小跟班”,补了一句:“不过,戈尔巴乔夫主席确实欠缺一一些远见性的思维。他还没有意识到苏联已经看见了希望,过去几年他的一些决定,也并非最好的选择。

  回到列宁格勒的普京,现在是列宁格勒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的商务贸易主任。

  列宁格勒特管会参照中国的真辖市、东德的经济特区,并结合列宁格勒自身实际情况,逐步构建苏联特色的经济特区制度。从1988年到1992年,特管会逐步开展了列宁格勒国企的改造改制、工商立

  法、公务员体系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等工作。

  ,到现在列宁格勒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50万人,占现在的俄罗斯人口的1/20,或者苏联总人口的1/30。此前列宁格勒的人口被国家计划限制在600万人。涌入列宁格勒的人口大多是为工作而来,其中

  包括原居住在俄罗斯中东部地区的人口,甚至还有部分从莫斯科来的。

  奔向列宁格勒的不仅是劳动者个人,还有公司。

  在这些新成立的公司中,最让朱镕础感到惊讶的是顿河航天公司。

  没错。在蒸联原来的那一 大堆0KB设计局之外,出现了一个顿河航天公司。这个公司的人马以原先OKB1、0KB52设计局跑出来的中青年工程师、设计师为骨干,也有少部分是从战术导弹甚至航空

  顿河航天公司成立之后打出的口号就是"航天先进分系统工程方案”,业务发展的重点是要搭上中国的火星工程的便车。

  也就是说,他们先期的主要业务都要靠傍着中国,获得中国的订单。

  除此之外,顿河航天公司也有自己的远最规划,设计和发射运载火箭。现在他们公司的打算是在列宁格勒制造火箭,海运至海南或者其他低纬度发射场进行发射。

  朱镕础:“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把公司总部弄到海南岛去呢?”

  顿河航天公司的CEO卢卡瓦:“我们先期还是想在列宁格勒,汇聚苏联国内的具有运载火箭和航天器设计经验的人才。等公司团队完成构建之后,会考虑搬或者设立新的分部。”

  朱镕础笑道:“卢卡瓦总经理,如果你们现在就放出我们要在海南盘块地盖研发总部的消息,可能聚拢人才的速度会更快。”

  .....

  列宁格勒波罗的海造船厂。

  作为列宁格勒的三大造船厂之一,波罗的海造船厂现在完成了改制。

  工厂剥离了所有民船生产业务,这部分的船坞船台是现在的“特区船舶工业公司"。

  改制后的波罗的海造船厂员工数只有原先的五分之一,因为它不仅剥离了民船业务,原先的军舰建造业务也萎缩了,裁员是必然的。

  鼎盛时期的苏联海军总吨位相当于美国海军的81%,虽然航母数量和质量跟美国海军差距比较大,但海军总吨位可不是虚的。庞大的海军在新苏联成立之后规模迅速削减,不但新造军舰的订单大批

  取消,现役的海军舰艇也在大批封存退役。

  以前苏联海军有2艘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4艘基辅级中型航母,现在莫斯科级要全部退役,只保留基辅级以刚刚完成试航交付使用的“第比利斯”号。

  黑海造船厂正在建造的"项目106号”,现在暂定名为“阿拉木图”号,也会继续建造下去直至完工。但到那时候,苏联打算将基辅级的前两艘卖掉。

  在苏联宣布有意出售两艘基辅级的消息之后,不少国家对此表示了兴趣,其中印度购买基辅级的意愿最为强烈。

  ..还是说回列宁格勒。波罗的海造船厂现在有一艘正在建造的大军舰,戈尔巴乔夫明确地说苏联再也不需要了。1月1日刚刚就任苏联主席的纳扎尔巴耶夫也说不要,太贵了。

  朱镕础:“这艘彼得大帝号,核动力的,往外卖不方便。以前苏联国防部一直正常 支付建造款项,从1989年起不给钱了,那你们为什么过去三年还要接着造呢?!”

  波罗的海造船厂厂长格里高利佐林:“虽然不再拨款,可彼得大帝号的所有材料和分系统都已经运到了船厂,与其占用造船厂仓库,不如把它装到船上。”

  朱镕础:“这艘军舰是不是基本已经完工了?

  “完工了90%,但是现在我们厂的经费也用完了,最后的一点点工程停了下来。而且,因为最近两年都没有新舰的订单,接下来可能还要裁员一一批人。”

  普京:“中国能把这艘军舰买走吗?

  朱镕础:“这可就不是我能决定了。而且据我所知,中国海军好像一直对这 型军舰不感兴趣。”

  普京:“现在的情况是彼得大帝号已经完工了90%,只需要一笔尾款注入造船厂,救急,就可以把这艘28000吨的核动力巡洋舰开走。”

  格里高利佐林:“不不不,除了尾款,先前苏联国防部注入的资金也是要算的,不过可以折价计算。如果中国确定要这艘军舰,我们的工人正好就接着干。甚至我觉得可以先把它改个名,彼得大帝

  号,...可以改为朱元璋号。

  朱镕础:...

  北京。

  “这个1144型,基洛夫级,十几年前我们就关注过,那时候苏联方面给我们送来了它的资料,问中国有没有兴趣买点儿。”

  “那时候海军就认为这个基洛夫级不是特别适合中国海军。”

  “它确实很大,巨大,250米长,但是武器搭载量对不起它的吨位。苏联人说它有三百枚导弹,可有两百枚是近程防空导弹之类的,真正的主战武器就是96个S300F垂发装置,还有20个重型导弹发射

  牛,116枚导弹。其中重型导弹发射井还是45度倾斜的。

  “咱们一万吨多点的导弹巡洋舰,128个导弹垂发装置,三弹通用。”

  总装、海军装备部干脆利落地否决了买这艘半成品核动力巡洋舰的想法。

  中国海军的导弹巡洋舰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盾舰,从一代的蒸汽轮机变成燃气轮机,代是倾斜发射装置,二代就是通用垂发了;代的是早期相控阵雷达,现在装备的是能同时跟踪锁定500公里范围

  内700个空中目标的三代大盾。

  至于核动力什么的,这么说吧,常规动力巡洋舰烧油是没错,但是把它三十年所用的燃油全部加起来,把油钱算进去,燃气轮机+三十年用油的总价还是比核动力系统的造价便宜不少。

  那航母为什么要用核动力?那是航母的持续作战能力有特别的要求。而且,即便采用了核动力,航母在战斗中的补给周期也就是达到和常规动力的巡洋舰、驱逐舰持平。舰载机的航空燃油消耗量太

  大了,把推进的燃油舱省了,拿来装航空燃油,还凑合吧。

  .....

  “顿河航天公司?你们能做什么呢?”

  火星工程总指挥孙家栋在北京接待了这个据说是列宁格勒刚成立的航天公司的商务代表,亚历山大科季科夫。

  科季科夫:“我们是新成立的航天公司,当然现在我们公司的硬件设施还不完备,因此没有大规模的制造能力。但是我们有人,我们的主要技术骨干是原0KB1和0KB 52设计局的人员,在各自的专业

  领域都是精英人员。顿河航天公司现在可以为火星计划提供的业务是”

  “软件编程。”

  孙家栋:“很行啊,科季科夫同志,看来你们研究过现在火星计划的进展,知道在整个研发工程中软件开发的需求特别大。我们国内有巨大无比的软开池,很多公司都能承接航天软件代码的编制,不

  过有你们一一个加入也不是坏事。

  科季科夫:“孙总指挥,我想顿河航天公司与其他的中国国内的软件开发公司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人员,包括代码编制人员在内,都是曾在航天一线工作过的专业人士。除此之外,我们还

  有另一一个优势:

  “我们手中有极大数量的苏联航天发射的一手数据。

  孙家栋:“什么?你们怎么会有的?”

  ...

  科季科夫说的没错,他们有一手数据,470次航天发射的回传参数或者遥测参数数据。这些都是苏联从1957年到1988年的航天发射。

  当然,苏联从1957年 到19888年发射的运载火箭并不止470次。所以这个顿河航天公司的数据不是苏联航天局的那 版完全版数据,而是这个公司的人员各自离职再入职的时候自带的,汇总起来,

  一共有470次。

  顺便说一句,这些最底层的纷繁复杂的原始数据并不在以前中苏航天合作共享的范围内。

  但是有意思的是,苏联 百多次"质子”火箭的发射一手数据,顿河航天公司竟然收集齐了。

  孙家栋:“科季科夫,达瓦里... .你们... 的这些数据,来源是不规范的,不,是违规的.. ..”

  科季科夫:“但是我能保证它们是完全正确的数据。当然,我不会对外公开说有这些一手数据,我只是让您相信,我们公司在进行代码编写的时候,是有强有力的原始数据做支撑的。”

第179章 聂海胜,我好像见过你?

  “乔总理,中国是不是故意调低了1991年的GDP统计,好让自己继续呆在世界第2的位置上,不至于太快超过美国?’

  乔思通:“这种猜测是没有根据的。国民经济总量的统计是一项很严 肃的工作,中央政府要根据去年的国民经济数据制定方针、法规,央行要依据国民经济数据调整货币政策和利率,各级政府要根据

  国家的经济大数据制定本地发展政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要根据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调整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没有人会愿意给自己挖坑埋雷。

  产经新闻记者:“那么,有一种说法是去年中国通过央行买入美元的方式,让人民币汇率在3.1左右的区间浮动而不是3.0,这是中国的一种金融策略吗?”

  乔思通:“央行买入美元抛出人民币,是为了把这些美元用在国企的海外采购,这是一种基于经 贸需求而采取的策略,而不是为了压数据。”

  ...

  1991年,中国的GDP还是世界第二。

  按人民币计算为21.57万亿元,按3.11的人民币:美元汇率算是6.93万亿人民币。

  1991年的美国GDP是..6.95万亿美元。

  中国的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99.7%。

  在不少普通民众甚至财经媒体人眼里,这个数据就比较幽默了。

  美国勉强压了点儿,暂时“保住”了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美国运气好刚好压了点点,还是中国"故意"的?

  乔思通说,我们不是故意的。

  其实美国在1990年和1991

  1年的经济发

首节 上一节 634/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