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89节

在陈老总抵达瑞典之前一周,中国队就已经从列宁格勒提前飞往瑞典。

——嗯嗯,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

……

瑞典世界杯在去年的预选赛期间,国际足联就好心地建议,既然中国和中华民国都是国际足联成员(国际足联认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实体都可以入会),不如你们都参加预选赛呗?足球就是足球,一个和平的游戏,不要弄得那么深仇大恨。

中国表示随意。而民国以“汉贼不两立”为理由愤慨地拒绝参加预选赛。

亚非区的预选赛8支队一共三轮,第一轮捉对打淘汰赛,升级的4个队进入第二轮,攒一块儿打循环赛,前2名晋级再打第三轮2选1的淘汰赛,获胜才能晋级瑞典世界杯正赛(亚+非只有1个名额)。

中国队在第一轮就差点死掉,客场0:2负印尼,回到主场很艰难地1:0胜,还好按照规则要在第三国加赛第三场,中国队1:0获胜,绝处逢生狼狈升级。

没想到淘汰印尼之后,中国队就再也不用打比赛了。四个第一轮小组晋级的球队,以色列、苏丹、埃及、中国应该在一起打循环赛。但苏丹和埃及退赛,这两个国家表示有以色列在我就不参赛。中国和以色列直接晋级,约定一个月后中国VS以色列,谁赢谁去瑞典。

到下个月,以色列退赛了。以色列国内发生爆炸和游击队袭击事件,离主体育场不到50米的地方轰隆一声炸死了七八个人。这还不是决定性因素,最终导致以色列退赛的是为了报复发动袭击事件的游击队,以军坦克在巴勒斯坦人聚居区三进三出,杀了多少人过了半年多还统计不出来数字,只能把臭名昭著的以色列踢出去。

这就是中国队打入世界杯的历程。

……

瑞典在此前就和中国有工业设备贸易,这个人口小国还是有一些工业科技积淀的,尤其是在采矿和冶金方面。只是冶金的领域有一些涉及国防装备或尖端技术,这些高级冶炼技术受到巴统的限制。同样受限制比较多的还有瑞典爱立信。陈老总尽量在不让瑞典为难“违规”的前提下,深化两国的合作。

在瑞典访问5天,陈老总离开瑞典时还抽空去乌德瓦拉里姆纳斯瓦伦球场看望了刚0:4输给西德队的中国国家队。

“8日0:3南斯拉夫,今天0:4西德,对不起,陈老总,我们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

主教练戴麟经沉痛地说道。

陈老总:“没有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嘛,继续踢下去,第三场一定会打得比现在更好的。至少比分不要那么惨就算有进步。第三场是打谁?”

戴麟经:“巴西队。”

……

陈老总当天就飞去了瑞士。

中国副总理兼外长的西欧之行具有很深远的和积极的意义。瑞典和瑞士都是中立国,对冷战对抗尤其是军事对峙比较排斥,实际上整个欧洲大陆的国家,卷入冷战都有几分被动和被迫的意味:二战结束还没几年,大家都忙着战争恢复,这时候丘胖子突然来了个铁幕演讲,然后东西方几百万大军就互相瞪上了?可我对干翻苏联并没有兴趣啊。

至于悬在欧洲大陆外的英国,虽然英国喜欢看到美苏对抗,虽然铁幕演说就是丘胖子发起的,可现在英国需要贸易来维持自己远东的殖民体系的存在感。要知道现在在远东,英国只剩下新加坡和香港了。新加坡这个地方还处于半独立态势,迟早要和马来西亚一起独立出去,现在新加坡就在筹备成立高度自治的自治邦了。

陈老总抵达法国,受到法国方面很高规格的接待。第四共和国的末任总理戴高乐与陈老总举行了两次会谈。——现在是个人都知道六个月的特别过渡期结束后戴高乐肯定竞选总统,而且他可能要改组法国政府。

戴高乐将陈老总1920年在法国蒙达尼勤工俭学时的学籍证明找了出来,在与陈老总会谈时作为礼物回赠给陈老总,这一下就把双方的距离拉近了。双方最后谈得不错,达成了两个重要协议:

1、确定在半年后将中法外交关系从公使级升级为大使级。

2、法国在广州投资建造一座造船厂!此外皮尔斯蒂克公司在广州投资建造一座柴油机厂!

造船厂就是只能建造民船的造船厂,不造军舰而且也没有包含最顶尖的民船技术。任何运输到中国的船厂设备、机器都可能被巴统委员会检查,不太好玩花活。柴油机也一样。但是,这是1949年以来,西方国家第一次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

当陈老总结束在法国的访问,在伦敦下飞机时,压力就来到了英国这一边。

整整八年英国都没有打开在中国大陆的直接投资渠道,结果髪国人抢了个第一。好在英国人还可以自我安慰:法国对中国的投资是政府间协议的结果,公司是奉命参与、卷入进来的,不算是资本的自由流动。

但被法国人抢先毕竟不好受,况且这两个法国的投资目的地都是广州,就在香港眼皮子底下,而英国只能干看着。不仅如此,中法关系马上就要升级为大使级了,而中国和英国现在还是代办级,虽然是外交部长直接委任的总代办。

中国和英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障碍在香港地位问题。中国方面,主席的意见是“现阶段香港留在英国人手里比收回更有利”,但不意味着中国政府会承认香港是英国合法领土。中国的态度是认可当前香港的现状,而不是承认1840到1898年的历次不平等条约。

而英国的态度是,双方如果要互设大使馆,前提就是中国和英国此前签订的涉及香港的历次条约都是合法的。

这次陈老总访问英国,双方虽然在立场上比以前接近了,但仍然没有达成一致。

“第六届英联邦运动会就要在威尔士加的夫举行,香港代表队将作为35支参赛队之一,参加此次英联邦运动会。正如贵党在八大,以及后来的人大会议决议中所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方向,希望中国和英国也如此,无论是出现什么分歧,都能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而不要诉诸武力。”

英国外交大臣塞尔文·劳埃对陈老总说了一番话外有话的言论。

陈老总:“当今世界的主流是世界殖民体系的消退。殖民统治越来越不受欢迎,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是必然的,这才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方向。我们也衷心希望英国能顺应历史的潮流,做出一些改变,从以往的殖民帝国思维中走出来。”

英国可能暂时还走不出来。虽说英国对殖民地的态度比法国“豁达”,殖民地只要越来越不服管教,英国统治所花的成本大于收益,英国通常就会果断甩包袱,但香港现在还不是包袱,所以英国不愿意甩掉或者送人。

英国不愿意松口的另一层意思,是英国现在也摸到了中国的底牌:中国需要香港作为贸易窗口。这个底牌倒是不难摸透,都是明摆在台面上的。

陈老总也没有让香港问题成为此次访问英国的“牛角尖”,既然英国不松口,那就先谈生意呗。最后陈老总还预祝查尔斯王子即将受封为威尔士亲王——这是双方能找到的较为礼貌的话题。现在还不满10岁的小查尔斯是王室顺位的第一继承人,封为威尔士亲王其实和册封太子是差不多的,从形式和文本上确定他的王储地位。

中国和英国关系的进一步靠近在英联邦内部引起新的震荡。其中最重大的变化是澳大利亚。

1949年上台执政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政府对华外交政策保守,不愿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是继续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但是,从1955年开始,澳大利亚拒绝接收中华民国派驻澳洲的大使入境(澳洲政府允许中华民国驻澳使馆继续运作,但上一任大使卸任退休之后就没有大使了,事实上变成了代办级关系),也没有任命驻华大使前往台湾。

在澳大利亚议会,工党开始提出议案,说澳洲应该跟随英国和法国的先例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像美国那样还和中华民国保持密切关系。工党给出的理由很充分:现在中华民国夺回中国大陆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但是,对台湾逐渐看轻,不意味着澳大利亚马上就转投大陆这边。执政党自由党-国家党联盟此时仍然坚持原先的外交思维,把“共产中国”的威胁列为澳大利亚的头号安全问题,甚至拿来当竞选议题。

到了1957年底,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和澳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游击队相互渗透事件,继而演化成流血冲突,被捅上了安理会。澳大利亚发起议案,要安理会谴责、制裁印尼,他们公然支持武装分子挑事情。

喜提中国的一票否决。

这时候袋鼠们才仿佛“恍然大悟”:大意了,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仔细回想,好像还真是大意了。中国1951年取代常凯申的民国,进入安理会之后过分低调,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都是投弃权票或赞同票,几乎就没投过反对票,这让澳大利亚人忽略了中国的存在。

这是七年以来中国在安理会投下的第二张反对票,精准击中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媒体马上炸锅,而且媒体人还从头到尾分析了一遍,得出结论: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印尼和中国关系很好,毕竟都属于当今世界“三大新兴国家”之列。以后凡是印尼和澳大利亚发生冲突,中国在联合国里都帮印尼,那可怎么办?

1958年7月,陈老总从欧洲返回国内不久,澳大利亚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党首率领的党派代表团前往中国访问,作为两国关系解冻的“先遣队”。

第九十章,直达美国的洲际导弹

陈毅的西欧四国之行有诸多成果,但是,没在西欧找到涤纶的生产专利或设备。

现在这项技术完全由美国,或者说由美国杜邦公司垄断。

涤纶——聚酯纤维,最早由英国科学家在1941年发明,并起名为涤纶(Terylene)。1946年杜邦公司买下了专利,并在这个专利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整套合成聚酯纤维、纤维纺织的工艺,1951年全套工艺投产,命名为Dacron,港译“的确良”。

涤纶市场的爆发是1960年以后的事,但在1958年倒也大概也能看见这个趋势了。1953年,杜邦公司的涤纶年产量就达到了16000吨,并在此后的几年节节增加。

60年代涤纶面料在西方极为流行,人们惊叹于它的便利性和成本,尤其是可以连续穿戴很多天,无需熨烫或护理还能保持平整挺括,这太适合青年人的生活习惯了。但是,1970年以后,纯涤纶纺织品在西方渐渐失宠,人们意识到它只是一种廉价布料,穿起来也并不舒服,穿洗的次数多了还起球。直到十几年后,涤纶的纺织、印染技术改良,尤其是混纺技术上来之后,涤纶才恢复自己的地位。

也正是在1972年,原历史位面的中国大力引进化纤工业设备,其中涤纶占了引进化纤设备产能的一半——美国认为涤纶已经不是最先进的化纤技术了。但这种廉价布料却能解决中国人的穿衣难问题。中国在1972年引进第一期年产16万吨的涤纶设备,1978年再引进第二期,产量是一期的四倍。

1983年,全国范围内取消布票。

回到小说历史位面。英国人表示虽然Terylene是英国科学家发明的,可这专利早就被杜邦买断了。再说涤纶这种产品不是一个简单的化纤分子式,而是一整套生产技术和工艺,它告诉你从原油到的确良衬衫这一整条生产链都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做到高效率生产、廉价和质量稳定——你也不希望一件涤纶衬衫卖得比真丝衬衫还贵吧。

这整套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还真就只在杜邦手里有。

涤纶暂时弄不回国内,只能由纺织工业部和重工业部化工局自己摸索——就算再重视知识创新,也没那么快摸索出来。于是国内能掌握的化纤工艺只有锦纶和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可能只能算“半化纤”,它得用天然纤维做原料,一般是用木纤维、无法用来抽纱的烂棉花、棉籽附近粘连的零星棉纤维,把这些打碎做成浆糊,再用化学手段把浆糊里的纤维丝萃取出来,加粘胶,做成可用于纺织的材料。

粘胶纤维倒不是后来被淘汰的“落后化纤工艺”,它一直存活到了21世纪,还被商家包装成了“竹棉”炒作。其实竹棉就是竹纤维为基础原料的粘胶纤维,再与棉花混纺。不是说不能穿,但别想它有天然竹子的抗菌或者什么别的功效。竹纤维早就被磨成浆糊再过滤掉所有芳香烃和植物油脂了,如果你买到的“竹棉”有竹子的清香,不用怀疑,那绝对是制成纺织品之后再给你喷的香精。

纯从商业的角度说,粘胶纤维织成的布强度不高,除非和纯棉混纺。而且涉及到天然纤维的采集收购和运输等人力环节,生产成本不太容易降下去。此外,粘胶纤维生产厂还有比较严重的化学品污水污染。

随着陈老总访问西欧,中国在国际上寻购化纤技术的消息在国际贸易界传开了。不久之后,一个名叫阿诺德·罗宾逊的英国贸易商从香港过境,找到了广东国资委谈合作。

罗宾逊向中国提出的合作模式是:由他购买杜邦的专利授权,在香港开化纤工厂生产涤纶原料——年产1万吨涤纶长丝和3万吨涤纶短丝。然后,这些涤纶原料出口给中国。国内以这些涤纶丝为原料,在国内组织纺织厂生产涤纶布料、涤纶成衣。

涤纶整套专利的核心是如何用聚酯工艺生产出涤纶丝,这是当前不可能向中国输出的技术,即使英国商人付钱得到了专利授权,工厂也只能开在美国或英国领土。但涤纶成衣和半成品的涤纶丝可以向中国出口。

这样的合作模式绕过了封锁禁运,又可以让中国每年获得数万吨的化纤半成品,也就是国内会多生产出数万吨的衣物。

当然唯一的遗憾是整个产业链有半拉子在国外,要支付额外的外汇,成本略贵,还有供应链不可靠的问题。但这是西方技术封锁条件下的最优解了。

罗宾逊提出的合作模式打动了中国。不过大家半生不熟的,相互之间的信任才是根本。如果中国的纺织厂建起来了,罗宾逊在香港的化纤厂没建起来怎么办?建起来了不供货怎么办?如果不供货,国际市场上哪儿买几万吨的涤纶纤维呢。反过来说,如果罗宾逊的化纤厂建起来了,中国的纺织厂没建起来怎么办?

不过罗宾逊表示对这桩生意有完全的信心。他拿出几份中国的报纸,每份报纸的头条都写着八大的决议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上面“全民温饱”的第一步战略赫然在列,每一份报纸都是这样写的,一个字都不改。罗宾逊说,既然全民解决吃饭和穿衣问题已经上升到贵国的政治高度了,那么你们肯定要贯彻到底。因此他一点也不担心,中国不可能不建化纤纺织厂。

中国方面,则是真的要罗宾逊做出保证:保证他能得到杜邦的授权、保证这个涤纶纤维厂能如期完工、如期供货,而且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供货协议。

最后双方以签署了一份十分复杂和冗长的意向合同书(同时也是保证书)作为合作的开始。

国资委和纺织工业部决定大力发展化纤,现在的想法是国内穿衣问题依仗化纤,而纺织品出口仍然以棉纺织和丝绸为主。因为化纤这个东西能否卖到国外实在心里没底,但中国的棉布在国际市场上是有名的,甚至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价值。而化纤纺织品产量上来了,国家就可以把更多的棉纺织品拿到国际出口,并且,同时国内市场的各种纺织品总供应量还能上升。

丝绸也是出口的重头,不过丝绸这时候还有一点尴尬:日本的丝绸技术还领先中国,中国现在只能生产中低端丝绸,高端丝绸由日本垄断,近年日本的桑蚕产业甚至开始向巴西转移。

丝绸技术不只是丝绸机械的事,日本的丝绸机械当然领先,比如现在国内的棵丝机基本都是日本生产的或者日本设计中国无理由山寨仿制。50年代日本的丝绸技术是从基本生物科学开始体系化地领先。

不说别的,光蚕丝蛋白的有机化学/大分子研究,日本就有2所大学和1个实验室在研究,每年关于蛋白质结构的研究论文就有十几篇。要在丝绸技术方面赶上甚至超越日本,怕是得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在真实历史位面,这是2000年后才做到的事)

1958年,全国的省、地区、县党政机关终于“进入工作状态”了,八大提出的三步走,到1958年,再迟钝的农村干部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1956和1957年还是有些不着调的干部)。兴修水利、改造耕地、见缝插针种植作物、发展城乡贸易(要穿暖,农村每个人每年的货币性收入至少得30元人民币,这可不能只靠卖粮食)等等。

在省和中央召开会议时,干部们既表示“中央何不进口一点粮食”,同时还十分积极地要求本辖区多招工——招工招走了人,人均耕地面积不就上去了么。

八大之后的国内建设画风如此“土味”,以至于《文汇报》上丰子恺给1958年画了一幅四格漫画,把今年叫做“温饱三年”。

1956年是温饱元年,1958年是温饱三年。四格漫画的最后一格,丰子恺画的是“温饱十年”。

其实,在计算机领域,是把1952年叫做中国的“计算机元年”,1958年是“计算机七年”。

在航天和火箭领域,则把1955年——DD-1导弹首次试射这一年叫做“航天元年”,1958年是航天四年。

航天元年中国试射了600公里的近程弹道导弹,航天三年,也就是去年底,试射了射程17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不过中导的试射一直持续到1958年,现在1958年8月了,中导还差最后两次全状态试射:一次高弹道,一次常弹道。

钱学森坚持让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把DD-2导弹的全套研制流程执行完,就算这种导弹应该不会大规模生产,该做的工作也要都做过一次,这样才能说“全学会了”。

DD-2之后呢?

直达美国的洲际导弹。

因为现在中国没有直达莫斯科的想法,因此射程介于洲际导弹和中程导弹之间的远程弹道导弹必要性不大。难道专门为了攻击夏威夷研制一种导弹并且制造两三枚?

“我只说导弹的顶层设计思路。”

钱学森已经将导弹的总体规划确定下来了,接下来他要把任务“分包”给各个研究室的年轻人。

“由于现在仍然不知道核系统那边设计的原子弹会不会超重,会不会为了大当量而选择更大质量的炸弹,因此洲际导弹的战斗部质量我要稍微留一些富裕,总体要求是在携带3吨载荷的时候,射程达到12000千米,携带5吨载荷的时候,射程达到9000千米。”

王希季:“这个基本性能要求啊,不算太难办。”

钱学森:“你们注意这一条要求。洲际导弹在地下井部署,要求具备灌注燃料战备值班一个月的能力,这个苏联同志提示了解决的技术路线:用防腐蚀内衬可以达到。防腐蚀内村要涂抹在导弹第一级和第二级燃料箱的内壁,这总共会让导弹增重……2到2.5吨。第一级的增重会折算为20%的载荷能力损失,第二级会折算为50%。你们再想想看,这还是一个容易达到的事情吗?”

王希季:“啊!那得发动机再给力一点才行了。”

任新民:“不要这样看着我,新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性能已经很给力了,这种火箭或者导弹可以用来发射卫星的。”

钱学森:“新民,那我再给你一点压力,这种导弹可能要在一年之内,相继进行导弹型和人造卫星/太空飞船型的试射,时间间隔很短,几乎是并行的两个项目。”

第九十一章,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

从1957年7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是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等国际性组织提出倡议或者组织各国对地球基本物理规律进行观测和考察。

到现在IGY已经过去了一年。在过去的一年,苏联和美国发射了人造卫星,首次从太空的视角考察地球,并且发现了范·艾伦辐射带。

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科考站,其中苏联不但建立了科考站,还组织了远征队从科考站出发,抵达南极点。

中国……竺可桢发表了自己的气象学研究报告:中国西周以来气候变化规律。其他基本就没有了。

首节 上一节 89/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