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横扫大军阀 第369节
玉河地区,获得空间兵工厂。
霍尔特地区,获得空间炼油厂。
黄云天在想,如果拿下背海道、酒州岛、笨州岛和司国岛,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样的超级奖励呢!
能根据领土面积相应增加的空间,有了。
能每六小时刷出一个帝国尖兵的秦皇陵,有了。
任何农作物、植物能缩短生长周期三分之二时间的千亩良田空间,有了。
每天随机刷一辆坦克或装甲车或其他车辆的帝国战车工厂,有了。
能每天生产弹药的空间兵工厂,有了。
能每天生产出0.72吨燃料的空间炼油厂,有了。
黄云天现在恨不得马上再扩大版图。
……
霍尔特北部多地,因为黄家军不限制平民离境,在这些天,离开了至少有十几万人。
有很多城镇都空了。
黄云天求之不得。
他一面安排人员做登记,一面把开始实施农场计划。
三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啊!
肥的流油呢!
南部的利马罗、希帕、达利尼、南沃托克和普松这几个市镇,面积加起来足有三万多平方公里!
可耕种面积也是相当的大。
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森林覆盖率,林地总面积就达到了2400万公顷,有可耕种地。
而且,这块风水宝地,还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
煤矿储量超过70亿吨,锌矿的储量超过360万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钨矿、锡矿、铅矿、萤石矿、钛矿等等。
这里如果搞好了,就会像后世那样,成为远东地区的超级粮仓。
同时,黄云天也得感谢一下大熊。
因为,这里已经有相当多的矿场,尤其是煤矿、锌矿等矿场,都是现成的,而且矿工也很多,虽然走了不少的矿工,但留下来的也有相当的规模。
还有粮食播种、蔬菜栽培、畜禽饲养等农副产品已成体系。
跟随军队离开的人口,按照总人口的比例,连百分之十都不到。
也确实是因为这里水土丰饶。
人离乡贱的道理,谁都懂。
加上黄家军军纪严明,始终都没有发生随意杀人放火抢劫的事件。
各矿场,各农业地区,都开始按照农场、林场、矿场来划分。
有点像是圈禁为一个一个的势力范围。
所有的农林矿都是单独的基础生产单位。
这些生产单位,税收和黄家军其他地区一样,不需要你多交。
民心稳定。
当然了。
重要的矿场什么的,都掌控在黄家军的手里。
霍尔特地区的人口少。
地广人稀。
因此,黄云天计划等地区稳定了,从大兴地区迁移人口到这里定居。
搞民生、建工厂,把霍尔特地区发展起来。
搞交通。
输送这里的产品到玉河平原、大兴地区等地。
得霍尔特地区,相当于得了一个足够供应璩省、黑省、辽省、吉省粮食的大粮仓。
还有几十万的劳动力!
等苦叶岛再拿下来,那就更流弊了!
苦叶岛面积七万多平方公里呢!
同样也是大粮仓!
……
接下来。
黄云天就近于伯勒河北岸的桦木林子镇、红芽镇、北沃托克,让工人修建房舍。
因为有不少人口离开,空出了不少的房子。
加上地方大。
黄云天使用建筑物改造,用了两三个晚上,首先把桦木林子镇都给改造了一通。
根据系统调节。
桦木林子镇的建筑,全都使用了中式,搞得跟江南水乡似的。
直到改造完。
黄云天发现,这里简直才是真正的唐城。
于是,黄云天决定扩大唐城规模,把桦木林子镇纳入到唐城范围之内。
……
除了打造唐城之外,另一件大事,就是统一原住民的文化语言。
官方语言为汉语。
他们各自的民族语言,允许保留。
这就得开办学习汉语的学校了。
农场、矿场等地方,也可以开办速成班。
学习汉语作为官方用语。
可以在将来更有效的同化他们。
就在黄云天在霍尔特地区大搞建设的时候。
忽然在萨马尔地区,发现了十余户赫哲人。
男女老少,加起来有五十多口。
他们居住在萨马尔镇郊外,靠近乌苏内江的偏远地方,以打渔为生。
黄云天让人开着车,把他们接到唐城,本打算把他们安置在环境更好的桦木林子镇。
但他们却表示,他们世代打渔为生,除了打渔,别的什么都不会。
意思是,还是想回去。
黄云天劝了一阵,发现他们确实是比较顽固,也就没有多劝。
当晚,黄云天就亲自乘车去了一趟萨马尔镇,把他们这个小渔村,一共也才十几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房子,使用了建筑物改造。
把他们的小村落,改造得干净整洁,地面平整,每一户都有个院子,院墙是厚实的大青石修葺而成。
黄云天在给他们进行建筑物改造的时候,发现他们虽然房子简陋无比,但却心灵手巧。
家里的木质箱子、家具,甚至小到木盆、木碗、小凳子什么的,都雕刻着云朵、花朵、山水、鸟兽之类的。
有的手艺好的,花纹格外的精细。
还有一家,连墙上的木板、门口的木门,都雕刻得非常好看,很有味道。
黄云天不由得想到,干脆在附近开办一个手工作坊,让他们可以有一个工作岗位。
要知道,这些手工艺的产品,在当地可能卖不出去,但销往国外呢?
这可是手工艺品啊!
完全可以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甚至,珍藏起来,将来可就都是艺术收藏品!
黄云天想到这,甚至都有些兴奋。
招待了他们两天,第三天,等到这个小村落的赫哲人返回,见到面前的景象,都以为是走错了地方。
……
第368章 进驻苦叶岛
足足愣了好久,这些赫哲人终于认出来,这就是自己的家。
焕然一新。
到处干干净净,就连地上都平整干净,再不像以前那么坑坑洼洼。
整个小村落,虽然地方不大,但每家每户都有个院子,青石院墙。
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
村民们欢天喜地。
送他们过来的其中有两个赫哲系统兵,向他们介绍,说是少帅看到他们居住环境过于简陋,于是连夜派了人来修缮。
村民们听后,都感激到不行。
老村长感动得老泪纵横。
当年清朝的时候,他们就在萨马尔江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