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132节

杨彪对此一直都很重视,是以初到辽西他便第一时间派人寻找天子所说的石墨,(也就是煤炭)可惜过去这么久始终没有找到,如今终于有了石墨的消息,杨彪内心也不禁有些兴奋。

看到杨彪急切的模样,差役不敢耽搁,赶忙说道:

“启禀太守,据几个从乌桓逃难过来的几个乌桓人所说,他们曾在辽西西北处的凌源境内,发现过太守所说的石墨,而且当地的乌桓人确有用其煮肉。”

杨彪连声问道:“那他们可曾带着那些东西?”

差役点了点头,“有的,不过数量不多,小人已经带了过来,就在屋外!”

“快拿进来!”

“诺!”

差役领命,连忙转身走出屋外,很快便取来一个竹筐,身后还跟着几名衣衫破烂的乌桓人。

“太守,您看,这些是不是您所说的石墨?”

杨彪来到近前,低头望去,只见筐内大约有着十几块,通体漆黑,类似于石头的东西放置于筐内。

看其外观似乎的确与天子信中所言之石墨极为相似。

杨彪弯下腰,伸出手掌,正欲取出一块细细观看。

“太守且慢!”

一旁的差役见状,急忙出言阻止了杨彪的动作。

“嗯?怎么了?”

杨彪闻言,停止手掌下伸的动作,扭过头有些不解的看着那名差役。

差役恭声说道:“启禀太守,此物黝黑,沾之既污,还是由小人代您效劳吧!”

“呵呵~无妨,区区污迹,又何惧哉?”

杨彪笑了笑,随后取出一块石墨,只一入手,便觉得此物似乎比一般同等大小的石块要轻上些许,但是比木炭又重了许多。

随后杨彪将那块石墨取至近前仔细观看,杨彪只感觉此物似乎和木炭有些一丝相通之处。

随后杨彪拿着那块石墨看向那名差役,“你问一问这几个乌桓人,他们是否将此物用于室内取暖?”

“诺!”

差役领命,随后和那几名乌桓人叽里呱啦的开始进行交谈。

杨彪发现那几名乌桓人在交谈之间,面露惧色,还不断的摆手摇头。

“他们怎么说?”

待到差役与几名乌桓人结束交谈之后,杨彪看向差役,开口问道。

差役恭声说道:“回太守大人,据他们所说,此石墨只能于室外煮肉之用,不能于室内燃烧!”

杨彪皱眉,疑惑问道:“这是为何?”

“回太守的话,他们说此物燃烧之后,屋内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接触时间过长的话,轻者会四肢无力头痛难忍,重者还会使人窒息死亡,他们那边就有不少人因此而死!”

“什么....??”

听完差役所讲,杨彪不由惊呼出声,而后神色一变。

“公子,您怎么了?”

见到杨彪突然如此模样,一旁的仆人紧张的看向杨彪,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家公子如此失态。

“我没事!!”

杨彪摆了摆手,虽然口中说着没事,可是杨彪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刚刚差役所说的话,与当初天子信中的内容几乎是分毫不差,他所震惊的是天子是从何得知这个石墨的利弊的?

随即杨彪扭头看向仆人,“快!把当初制作的那个煤炉抬进来!”

“什么煤炉??”

仆人微微一愣,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杨彪。

杨彪面露急色的看向仆人,提醒道:“就是我当初叫你找铁匠打造的那些铁桶!”

“哦哦,知道了,我这就去取来!”

听到这话,仆人这才想起之前自家公子的确交给了自己一张图纸,然后让自己按照图纸找到铁匠打造了许多粗细不一的铁桶。

因为不知道那些东西的用处,杨彪后来也没提过,所以被仆人放到了仓库当中。

看到杨彪急切的模样,仆人也不敢耽搁,赶忙来到屋外,找了几名太守府的下人,向着仓库方向赶了过去。

当初刘宏给杨彪的密信当中,除了向他说明了石墨的利弊之外,还附加了一张制作煤炉的图纸,并且言明将石墨放置于煤炉当中,不仅可以避免石墨中毒,还可以使得屋内如春天一般温暖。

出于对天子的信任,杨彪接到密信之后,第一时间便派人寻找石墨,然后将图纸交给了自己的仆人,让他找到一名铁匠,按照图纸进行打造。

可是过了许久也没有打听到关于石墨的消息,杨彪也就渐渐的忘了这件事情,如今看着眼前的石墨,杨彪这才想起那个煤炉。

如果真的如同天子所说那样,只要有了石墨和煤炉,那么从此以后不仅是辽西,就算是整个北地都将摆脱严寒的困扰,这对于将来大汉向北方延伸,有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帮助。

待到仆人离开之后,杨彪再次看向那名差役,“你问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石墨的具体地点,还有这些东西在他们那边多不多?”

“诺!”

然后差役再次与这些乌桓人开始交谈起来。

片刻后,差役扭过身看向杨彪,“启禀杨太守,他们说这些石墨就在凌源境内的山林之间,数量很多,当地人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好!好好!你且先带他们下去,让他们吃顿饱饭,然后好好安置!”

“诺!”

差役领命,随后带着几名乌桓人离开了这里。

不多时,仆人带着几个下人,便将煤炉还有几节烟筒带了过来。

随后杨彪让仆人将那张图纸取来,按照图纸指挥几个下人开始组装煤炉。

不多时,一个近乎于现代农村当中使用的煤炉便呈现在众人面前,一节节的烟筒也通过窗口伸出屋外。

看了一眼竹筐内的那些煤炭,杨彪说道:“将这几块石墨填入炉内点燃!”

“公子...这个...”

杨彪的话,让仆人顿时大惊失色,刚才差役的话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这个玩意儿烧了,那可是会要命的,顿时有些犹豫的呆在原地,没有动弹。

“什么这个那个的?陛下还会害了你我不成?”

看到仆人没有动弹,杨彪顿时神情不悦的看了仆人一眼。

仆人连忙说道:“不.....不会....”

杨彪眼睛一瞪,“既然不会,那还不快去?”

“哦哦,好的!”

似是感觉到了杨彪已经有些生气,那名仆人也不敢再过多耽误,赶忙让人取来一些木柴填入炉内点燃。

待到火候差不多的时候,便将那些石墨依次填入炉内。

不多时,那些石墨便开始燃烧起来,一股股黑烟也通过烟筒排出屋外。

而煤炉附近的杨彪几人,并未闻到任何异味,反而只感觉一股股热浪袭来。

第182章 八百里加急

“公子!没想到这煤炉和石墨居然有此效果?”

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仆人一脸惊喜的看向杨彪。

在这个仆人心里,以后有了这两样东西,自家公子也就不用每日在冰冷的屋内办公了。

“是啊!此乃神物,真是天佑我大汉!”

杨彪同样面露喜色,与仆人不同,杨彪想的明显更长远一些,他就任辽西太守以来,就发现这里以及东北部的土质明显要肥沃许多,未来可开发的价值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如今有了煤炉、石墨还有棉花,将来大汉无论是想要开发辽西、辽东、乐浪等地,还是向北延伸占领东北地区,都会轻松许多。

再者如今有了煤炉,那么石墨也将成为大汉不可或缺的资源,单凭他们那里有着煤炭的存在,这些地方就必须成为大汉的领土。

随后杨彪赶忙返回桌案前,开始给刘宏书写奏章,杨彪着重的提出了棉花、石墨对于北地以及大汉百姓的重要性。

更是直接言明,北地想要安稳,除了粮食以外,石墨,煤炉以及棉花,都是北地边军还有百姓们不可或缺之物。

奏章末尾,杨彪写道:

“我大汉百姓数以千万计,未来更是数以万万而计,臣每思至此,便觉忧虑不已,眼下土地已是远远不能满足大汉百姓之所需,更不知我等后世之子孙如何存活?

昔日我人皇先祖,为了我等后辈子孙,不断开疆拓土,我等愚昧,原以为已经达到极限,便苟且于中原,不思进取。

自臣接任辽西太守以来,时常与扶余、高句丽、沃沮等地来人接触,听其所言,那里土地所产之粮,土地之肥沃,不下于中原,是以臣以为可以派人前往指导教化他们,让他们知书识礼,不可平白浪费这广阔肥沃的土地!”

总体意思就是,东北那嘎达不仅能种地,还有资源,如今发现了石墨、棉花、煤炉,那里寒冷的天气已经无法阻碍汉军的脚步了,咱们是时候去解放他们,帮助他们脱离苦海了。

书写完成之后,杨彪神色郑重的将这封奏章递向自己的仆人。

“将这封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快快送往洛阳!”

“公子,这恐怕不妥吧?八百里加急,只有发生战事或者紧急事件才可以启用,这.....!会不会....?”

仆人被杨彪吓了一跳,有些犹豫的看着杨彪,他担心随意启用八百里家里,只恐会给自家公子带来麻烦。

要知道当初的傅燮因为弹劾段颎启用了八百里加急,还受到了朝廷的斥责,是以仆人迟迟不敢上前接过杨彪手中的奏章。

杨彪眉头一皱,神色不悦的看向仆人,“事关辽西数十万百姓,你说够不够紧急?

随后杨彪继续说道:“再者这是天子赋予我的的权利,只要我认为足够,就可以了!”

“诺!属下这就派人送去洛阳!”

听得是天子授权,杨彪的仆人也不再犹豫,接过这封奏章便匆匆离去。

随后这封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离开了太守府,向着洛阳飞驰而去。

德阳殿,赵忠神色匆匆的来到殿内,看到桌案后依旧埋头处理政务的刘宏,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陛下...!”

“恩?何事啊?”

刘宏抬起头,看向赵忠,发现赵忠神色匆忙,不由得出声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32/8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错把朱元璋当肥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