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19节

  从这次过后,赵祯就喜欢上了这种坚固的建筑物方式。

  赵祯站在临华殿外,身后李迪、张士逊等宰相都已经在了,见到赵骏范仲淹等人过来,他自己走下台阶迎了上去。

  “哈哈哈哈哈哈。”

  赵祯来到众人身前,开怀大笑。

  范仲淹连忙拱手道:“官家,臣幸不辱命,收复燕云。”

  “范卿,朕太高兴了。”

  赵祯脸上的笑容都抑制不住,上去竟一把抱住范仲淹,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个举动让范仲淹身形略微一滞,但随后又放松了下来,笑着说道:“这都是官家英明,将士们用命。”

  “朕知道这次收复燕云有一定伤亡,可跟辽人的伤亡比起来,我们的伤亡可以算是忽略不计了,这都是范卿的功劳。”

  赵祯放开范仲淹,随后说道:“你放心,此战死伤的将士,包括因疾病而有伤亡的将士,朝廷必定多多抚恤。”

  这一战辽人大溃败,伤亡、俘虏、投降者在二十万以上,辽国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死伤惨重。

  相比之下,宋军伤亡统计已经出来,只有大概两万多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在战场上死伤,而是因为疾病困扰。

  疾病这個问题一直是古代行军打仗的重要阻碍之一,赤壁之战世人只知道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却不知道即便火烧赤壁之后,曹操依旧有进攻的实力。

  但因为军中瘟疫流行,导致曹操不得不撤兵回去,这才让世人以为是火烧赤壁奠定了这场大胜,却不知道如果没有瘟疫,后续曹操南下进攻,孙刘联军是否还能抵挡得住。

  范仲淹收复燕云之战,打了一个冬天加半个春天,冬春交替以至于军中患病者不少。哪怕有棉衣做保暖,还是有各类感染出现,让宋军饱受疾病困扰。

  像狄青打榆关的时候,又是大雨、又是下雪,海军染病者达到三四成之多。范仲淹主力那边也有近万民士兵生病,不能上战场杀敌。

  其余民夫、辅兵在去年冬天的雨雪当中生病的就更多,总计至少四五万以上。

  所以如果抛去那些生病的士兵,宋军的实际伤亡率非常低,只有不到六七千人,这个战损比可以说是非常夸张了。

  “臣替将士们谢陛下。”

  范仲淹连忙拱手行礼,虽然这次阵亡的将士不多,但宋军抚恤本来就丰厚,再多赐予就是朝政负担。

  不过这都是为了国家奋斗的将士,多赐予抚恤,正是应该的事情。

  “朕渴望这一日太久了,燕云一直是列祖列宗的心病,自太祖太宗以来,无不想收复这块失地,如今总算是有了结果。”

  赵祯扭过身,先向着临华殿走去,边走边感慨说道:“不管是后世还是当前,谁人不知大宋从不是什么大一统王朝,今能收复燕云,朕也算是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黎民百姓了。”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自古以来,大一统都是历代王朝的目标。”

  晏殊轻声说道:“五代十国以来,天下战乱纷扰不断,太祖太宗毕生都喜欢收回华夏故地,一统天下,结束这纷争,可惜时也命也。现在总算是得偿所愿了。”

  “汉人失去燕云之地太久,华夏故地永远都是大宋的痛楚,时至今日,在高粱河之战后,还有人感叹,畏辽如虎,燕云不可得也。”

  蔡齐也说道:“此战不仅仅是收复燕云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一扫曾经我大宋军队畏惧外敌,只敢结阵自保,不敢主动出击的风气。自此之后,我大宋终于手握雄兵了。”

  “是啊,以前不管我们对外如何胜利,仅高粱河之战后造成的影响,就已经是根深蒂固,即便是到了十年前,亦是畏辽畏夏,战力堪忧。”

  宋绶亦是说道:“但如今我们通过一战一战的胜利,到了现在,总算是树立起了大宋雄兵的威风,以令军队敢战而不畏战。可惜吕公、王公他们没有见到今日,不然他们得有多开心啊。”

  众人互相对视,纷纷一脸感慨地点点头。

  这一战的影响远不止是大宋正式迈入一统王朝的行列,同时也可以说是立国之战。

  大汉和大唐,仅仅是大一统,显然并不是最终目标,而仅仅只是个开始。

  一统天下之后,他们手中的兵马就是最精锐的兵马,拥有无比骄傲和自信,拥有敢于和敌人决一死战的底气。

  所以大汉和大唐才能这般强盛,让周边国家自此服服帖帖,犯强汉盛唐者,虽远必诛。

  反观大宋,自高粱河之战后,大宋的军队一夜之间像是被阉割了一样,打外敌时束手束脚,败仗一个接着一个。

  以令军队数量虽然是历代王朝之最,可军事力量却非常孱弱。多次被逼着缴纳岁贡,以至于赢得了跟带清一样,“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赔”的骂名。

  但到了如今。

  随着大宋军队先击败了侵略的西夏和辽国,再到如今主动反击,攻城略地,甚至收复了燕云。

  大宋的军队也在这一战接着一战中自信心上涨,士气也是在如今达到了顶点。

  而一个国家的国力和军队士气达到顶点的时候,那几乎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武力已经非常强盛。

  就如同强汉和盛唐时期那样。

  因此可以说百年前的赵匡胤仅仅只是建立了一个国家,却未有让这个国家真正屹立。

  一直到今日,大宋这个国家才算是正式崛起,可以自豪地向世人以及周边所有国家宣告他们的强大了。

  正如同有的人20岁就死了,80岁才埋。

  而有的人20岁就埋了,可到80岁的时候却活了过来一样。

  “好了。”

  赵祯带着众人进入殿内。

  屋子里有一张大理石圆桌,他走到桌前说道:“都坐下说吧,今日是为范卿接风洗尘。”

  说着赵祯又招来王守忠,让他去御膳房那边吩咐一声,可以上菜了。

  菜都是现成的,一直温热着,现在就能够端上来。

  大家便纷纷坐下。

  赵祯坐在主位上,赵骏和范仲淹在他左右两边。

  要是以往的话,按照资历排序,吕夷简和王曾死后,应该是晏殊坐在老三的位置。

  而范仲淹则只能在蔡齐和宋绶之下,排在老六。

  但今天他可是主角,因此现在的位置居然只坐在赵祯和赵骏这对祖孙下面,给了他相当大的牌面。

  “来来来,希文一路辛苦,先喝杯茶润润嗓子。”

  晏殊亲自给范仲淹倒茶,让他受宠若惊。

  赵祯说道:“朕知道范卿喜欢书,对书法也很有研究,这《兰亭集序》朕是真没有,但苏舜钦前段时间要卖《自叙帖》,被朕买了下来,就赠予你吧。”

  范仲淹大喜道:“多谢陛下。”

  “官家送如此大礼,我也不能小气。希文我那有一副边鸾的《飞鹰图》,就当作是为你凯旋而归的贺礼吧。”

  “我那没什么好东西,就给你三两龙凤团茶。”

  “哟,这还不算好东西?瞧你们这样子,老夫怕是得出点血了。”

  几个老头都笑着向范仲淹许诺送礼。

  其实他们以前同僚之间也会送礼,倒也不算什么大事。

  而且这也是他们商量好的事情。

  主要这次范仲淹立下大功,拿了燕云回来,就真的已经没什么可以赏的了。

  总不能封王吧。

  虽然后来童贯短暂的拿回了一半左右的燕云十六州,宋徽宗就给他封王。

  但那一来是提前许诺,二来童贯是个阉人才能得到宋徽宗的信任。

  否则北宋末年也不乏有种师道、宗泽这样的名将,宋徽宗为什么一定要让童贯领兵?

  所以给范仲淹封王就已经不可能,他的官职已经在这辈子达到了顶点。

  政制院同知的宰相职务加国公的爵位,其余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之类的勋阶、散官拉满,基本就是这样了。

  除非赵骏退下来,给他让出知院的位置,否则封无可封。

  但赵骏敢退,范仲淹敢硬着头皮上去吗?

  因此可不就只能赏赐东西。

  范仲淹自然也明白这一点,笑着说道:“平时想从你们这帮家伙手里淘点好东西可不容易,今天就该你们大放血,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了起来。

  正说话间,菜陆陆续续摆起。

  一盘盘丰盛的菜肴端上。

  晏殊惊呼道:“今天算是托了希文的福,还有大肘子。”

  “还有黄金鸡、红烧肉、辣椒炒肉、金玉羹、酥骨鱼、水晶脍、鹿肉脯。”

  “都是以前不常见的菜啊,现在汴梁人的饮食可丰富了。”

  “那是,谁不知道汉龙好吃,听说他还偷了人家苏东坡的东坡肉,改为汉龙肉了呢。”

  大家嬉笑着说道。

  赵骏翻着白眼道:“别尬黑啊,谁让苏轼年纪小,我不先发明出来,你们可就晚吃很多年了。”

  “噫。”

  晏殊鄙夷道:“伱这小子,就算这话说的有理,那你偷人家的诗词又怎么说?上次苏洵来汴梁述职,听他说他十岁的儿子苏轼对大江东去浪淘尽赞赏不已,还说要向鲁迅先生学习。”

  “吃饭吃饭。”

  赵骏拎起筷子有点心虚。

  希望将来苏轼不会感觉自己一直活在鲁迅的影子里吧。

  众人交杯换盏,气氛热络。

  等饭吃到一半,外面忽然传来叽叽喳喳的吵闹,好像都是女子声音。

  赵祯探过头道:“王守忠,怎么回事?”

  王守忠满头大汗地进来,弯着腰道:“官家,是俞贵妃、苗贵妃她们。”

  “让开。”

  俞贵妃和苗贵妃等七八个妃嫔推开拦路的宫女,气势汹汹走进来。

  王守忠又过去卑躬屈膝,急得快哭了道:“几位娘娘,几位娘娘,今天陛下在宴请诸多相公,实在不能叨扰,绕道吧,绕道吧。”

  “绕什么道?”

  苗贵妃双手叉腰,凤目一挑道:“本来这宫里就小,我们要从寝宫去东面的小花园玩还得走那么远的路就算了,现在又修了那么多屋子在路上,前面就是一些宫殿和农田,要绕远路还得穿过田埂,把我们的裙子和鞋子都弄脏了。为什么官家宴请诸位相公我们就不能从这儿过了?相公们吃相公们的,我们走我们的就是了。”

首节 上一节 519/6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一万大雪龙骑硬钢朱棣

下一篇:大秦:让你摸玉玺,你却摸女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