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24节
这就是这次会议赵骏要强调的事情。
他当然也希望走向新时代。
但这是不现实的。
如今虽然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宋蓬勃发展。
然而资产阶级并没有立即取代贵族,成为一个新兴的强大势力。
或者说现在他们还处于发展阶段,实力并不是很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宋不采取措施,估计得几十年后才有可能取代贵族强盛起来。
而资本就意味着压榨和剥削,然后百姓水深火热,矛头直指皇室。
所以如果不采取任何策略,那么正常情况下,可能至少得一两百年后,大宋才可能出现变革,皇室被推翻,资本成立议会取代政府。
可赵骏怎么可能让资本成为国家的主人?
到时候那才是噩梦。
那该怎么做呢?
直接摒弃君主专制?
显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为从秦始皇一统开始,君主专制的秩序和体系已经运转了一千多年之久。
揭竿而起的百姓会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他们起义成功了,自己做王侯将相,绝对不会搞什么共和制。
所以在君主专制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想要推翻帝制,那简直不是步子迈大扯到蛋,而是直接人给裂开了。
即便清末那种环境下都有各种保皇派和复辟党,在宋朝这样政局相对稳定,皇权十分稳固的朝代推翻帝制,最多也就是幻想一下而已。
哪怕是赵祯想革自己的命,也得问问天下官员答不答应。
因此事情只能一步步来。
先君主专制,再二元君主立宪,最后君主立宪,一步步限制君王的权力,过渡到如带嘤、本子那样的现代化君主国家制度。
但有一点是决不能少的,那就是民本思想。
资本当然可以出现。
可决不能各种垄断,脱实向虚,利用工业品、金融等手段收割财富。
而是要成为辅佐国家的帮手。
简单来说,资本只能成为维持国家发展的手段,而不能成为国家的主体,国家的主体永远都是黎民百姓。
否则就像后世霉帝和棒子国一样,被资本操纵,连国家都要沦为资本的爪牙。
“嗯,大孙之言,甚得朕心。”
听到赵骏的话,赵祯也点点头赞同道:“朕是十分认同民本思想的,仁至爱民,才是国家的本分。”
“既然如此,那就建立一个以团结农民和工人为主的国家政体。”
赵骏最后说道:“我建议,大宋的简称是大宋帝国,而全称应该是中华公民宋帝国。”
“这个中华代表了华夏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公民代表了全体人民,宋帝国则代表了帝制,既公民和帝王为国家的主体。”
说着他轻轻敲击了旁边的茶几道:“这同时也是奠定了国家的基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要大宋按照我制定的方向走下去,那么不说活个千年王朝,有个八百年应该是问题不大。”
八百年吗?
赵祯目光火热。
这对于他来说,已经有足够的吸引力了。
还是那句话,皇权担忧的永远都是失去皇权,从高高在上的帝王,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所以古代皇权一直是想方设法地把自己的皇权延续下去,正如秦始皇设想的那样,“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但这也显然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事情,所以秦朝二代而亡,历朝历代,也少有国祚超过三百年者。
而如果不能让皇权一直延续下去,那么退而求其次,让皇室延续下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子子孙孙依旧能够享受皇室的优待,不至于沦落民间,失去他们的政治地位。
“善!”
赵祯拍板道:“就按大孙的意思办!”
(本章完)
第405章 铁甲舰建造成功,先告诉邻居
崇政殿的这次会议是非常重要的,即确定了大宋未来要走的方向,也完善了国家的主体战略发展。
可以说,此次会议奠定了大宋未来几百上千年内的格局,属于目光长远之策。
会议结束之后,政制院就开始进行具体的国家改制。
政体的变化当然不止是换个国名那么简单,而是要全方面的改变。
以前赵骏改变的只是官场体制,现在则是整个国家的体制,要涵盖方方面面,自然需要重新布局。
最基础的就是现在大宋国土面积早已经不再是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而是三百二十万平方公里,那么就需要再次进行行政规划。
包括燕云十六州加上辽宁半岛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
然后就是青塘以及西夏卓啰和南大概十五万左右平方公里的土地,加起来从去年到今年,大宋一共搞到了大概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别看这个数字不多,甚至比巅峰时期拥有三百四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秦朝疆域还少二十万平方公里。
但实际上并不是大宋没有能力继续扩大领土,而是不想一口吃成胖子。
如果真要土地的话,光越朝就有三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另外灭了西夏就又能多四五十万,接着就是大理、吐蕃、西域、辽国等等,搞个一千万平方公里绰绰有余。
可还是那句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下子多出那么多土地,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不能耕作的负面资产,会让大宋的管理和发展出现困难。
到时候反而拖慢了大宋前进的脚步。
因此饭要一口一口吃,领土要一点一点增加,先把西夏灭了,把宝岛拿下,然后开发南洋,把南洋变成大宋的后花园,等粮食充足,人口爆满再大肆扩张也不迟。
所以大宋未来应该很长一段时间国土面积就定格在三四百万平方公里疆域的样子,灭了西夏打通河西走廊,再收复嘉峪关到哈密一带的西域即可。
然后就是经营南洋,估计到时候最多也就五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了。等到赵骏晚年的时候,再彻底发动战争,中华秋叶海棠归于一统。
因而在这個基础上,行政规划就很重要。
需要对各个地区进行发展指导,哪些地方富含丰富矿产,哪些地方交通便利,哪些地方适宜耕作,哪些地方可以发展商贸等等进行调查研究。
不过在整体区域划分上不需要再做特别多的摆弄。
因为老祖宗以及后世都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早就有决断,青塘和卓啰和南划入秦凤路,辽国析津府改为大宋北平府,将原来的北京大名府迁至幽州城,连带着辽阳也纳入其中。
细节就只有那些资源该怎么开发利用。
比如在沈阳、张家口等设立边市,与契丹、蒙兀、女直、渤海等部落贸易,开发当地矿产资源,以北平府为中心,发展羊毛等纺织业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设计国旗、国徽,写一首属于大宋的国歌,另外就是出台一系列保护农民,维护工人利益的政策之类。
如在基层建立农会、工会,增加农民和工人与上面对话的渠道,规定工作日和休沐日,完善劳务法。
严格来说,北宋的雇佣契约还是比较完善的,用工方面官府都有明文规定和保护,除非官商勾结,不然的话,很少会有拖欠工资之类的情况发生。
但以前的用工并非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是各种店铺的小二、服务员,或者码头工人、苦力工人、木匠、瓦匠之类的活计。
由于用工较少,数额一般不会巨大,所以也犯不着为了这点工钱而贿赂官府。
反之如果拖欠工资,被工人告到官府去,那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北宋的劳务合同法之类的条例反而能够顺利地施行下去,也间接促进了北宋的经济繁荣。
然而工人就不一样。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小一点的工厂可能几人,几十人。大一点的几百人,乃至数千上万人都有可能。
资本家每个工人克扣一点工资,或者逼他们无条件加班,加在一起创造的利润是非常大的。
因此早点出台政策和法律,也是为了防范于未然,避免亡羊补牢。
政制院对这些事情的规划其实倒也并没有做太久,因为不用他们亲自做。
国旗、国徽、国歌之类的事情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出台法律保护工农的事情交由刑部,土地规划的事情还是需要自然资源部前往新打下来的土地去勘探矿产。
其余的就是一些调研工作。
赵骏亲自前往汴梁城外的那些工厂,视察工人工作的环境。
而且还去了汴梁周边一些矿山,如曹村镇(平顶山)、长社(许昌)、郑州等煤矿产区,了解采矿作业的环境。
目前受限于开采水平和能力,主要采矿作业以挖露天矿产为主,较少深入地下。
但显然易见的是,随着工业发展,露天煤矿和铁矿估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迅速枯竭,深入地下采矿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做好提前预防工作,出台相关政策保护采矿工人的利益也是重中之重。
就这样赵骏忙活了差不多两个月,等到庆历七年七月中旬的时候,一个相对成熟的现代化政体趋于完善。
赵骏亲自写了大宋宪法,经过政制院诸多宰相的几次商议以及稍微修改之后,达到了可以发布的地步。
“序章,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自夏商周后,分封制下华夏文明日益璀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烁。”
“秦国一统天下,遂中华文明一统的格局就此诞生。秦国二世而亡,汉朝再次统一,七国百姓融为一体,遂有了一个统一的民族——汉族。”
“强汉击败匈奴,打通西域丝绸之路,设立西域长史府,积极与世界沟通,民族意识在此觉醒和树立。”
“后汉末年,三国鼎立,连年征战,终归于晋。又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自此有了南北朝,中国有二百余年不能一统。”
“隋文帝杨坚立隋朝,终一统天下,又二世而亡,国归于唐。”
“唐盛极而衰,天下分崩离析,乃有五代十国,后有宋太祖赵匡胤,起于军中,一统华夏,建立大宋。”
“大宋上承唐朝,下启新时代,宣于正统,立于法礼,功勋于一统分列疆土,无愧于万民百姓。”
“今燕云十六州回归,华夏故土再次统一,遂立此宪法,以立国家!”
“第一条,改大宋全称为中华公民宋帝国,大宋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国民百姓。”
上一篇:大明:开局一万大雪龙骑硬钢朱棣
下一篇:大秦:让你摸玉玺,你却摸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