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74节

  “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讲究方法。比如细分职权,把那些没职事的官员调去当地方官,一个县里,有个县令,两个副县令,四五个县丞不就行了吗?”

  赵骏解释道:“让他们各自去分管经济、农业、教育、统计、林业局、矿业、交通、治安等等,做kpi绩效考核,卷死他们。”

  “之前就听你说过一次,什么是kpi?”

  范仲淹皱眉。

  赵骏笑道:“就是考核制度,明朝张居正改革里有这方面的详情,我到时候把他改革内容整理一下发给你,你自己去琢磨吧。”

  发给我?

  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范仲淹一头雾水,就只好说道:“好。”

  正在这时,赵祯问道:“赵骏,朕是想问问你,若是一个国家的大臣们都结党营私,连为朋党,互相攻讦,将会如何?”

  这个问题问得很突兀。

  只刹那间,满室都没了声音。所有人都静了下来,房子里似乎能听见大家的呼吸声。

  官家这句话,似是在意有所指呀。

  赵骏自然能听懂赵祯的弦外之音,便沉声道:“党争自古以来就是封建王朝最内耗的事情,东汉党锢之祸,唐朝牛李之争,大宋元祐更化,明末东林与宦党相斗,这些都加剧了国家局势动荡,损害了国家利益,或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的灭亡。”

  “元祐更化?”

  赵祯立即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词,因为前面有个大宋。

  “是的。”

  赵骏点点头:“元祐更化就是后来宋神宗,也就是你养子宋英宗赵曙的儿子赵顼晚期发生的事情,王安石和司马光新旧两党互相争斗,严重损耗了宋朝的国力。虽然宋神宗的儿子宋哲宗有一定作为,在位期间国力得到了一点恢复,但新旧两党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新法旧法冲突,社会问题愈演愈烈。最后宋徽宗继位,他在位期间昏庸无能,愚蠢至极,内忧外患之下,爆发了靖康耻,北宋灭亡。所以元祐更化影响非常深远,让大宋的国力下降得很快,算是导致北宋灭亡的间接推手。”

  “官家。”

  吕夷简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站起身,向赵祯拱手说道:“臣无意阻拦改革,也不愿意阻拦改革。但范希文变法只知道一味蛮干,与全天下的官员为敌,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臣只是希望他手段能温和一些,一下子裁撤那么多官员,大宋承担不起那么大的动荡。”

  范仲淹大怒道:“尔等奸逆肆意把持朝政,百官升迁皆由你执掌,你阻拦改制,不过是因为满朝多有你徒子徒孙罢了。现在却说得如此正义凛然,当真是惺惺作态,令人作呕。”

  “好了,希文公。”

  赵祯想打断他的话,制止他们争吵。

  但范仲淹不听,还在继续与吕夷简争辩,双方来回呛了好几句,把赵祯的脸都快气绿了。

  一直到片刻后赵骏都快听不下去,说道:“希文公,你也别高兴得太早。”

  “什么意思?”

  范仲淹面色不善地看向赵骏。

  赵骏说道:“你的十七世孙范文程帮助满清攻灭明朝,满清入关后多次屠杀汉人,你的后代功不可没!”

  “我那是我后代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

  范仲淹刚开始听到时骇然不已,于是连忙推卸责任,这是人的本能。

  赵骏就说道:“是啊,那满朝都是门荫入仕官员跟吕相公又有什么关系?这一切的根源不是制度吗?得从制度上找原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现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你天天搞内斗有意思吗?”

  “我”

  范仲淹一下子就迷茫了。

  和吕夷简都斗了好多年了,这说不斗就不斗,哪这么快放下。

  “听我的,少内斗,多干实事。”

  赵骏劝了句:“要不是你历史上确实是忧国忧民的好官,我才懒得管你。”

  “.”

  范仲淹默然不语,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赵骏说得没错,现在大家知道如今我大宋的处境不妙,就应该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赵祯沉声道:“不止是希文公和吕许公,还有吕许公和孝先公,你们之间也应该放下以前的成见,握手言和。”

  “是,官家。”

  吕夷简和王曾对视一眼,站起来向赵祯拱拱手。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天色渐暗。

  众人意犹未尽,继续开始新的议题,一直聊到戌时初,这才终于散会。

  (本章完)

第73章 祖孙交心(为盟主云哥加更)

  

  吃了晚饭后,赵祯就溜达到了赵骏的木屋外。

  赵骏这个时候正在床上摆弄自己的电脑和所有的随身物品,一件一件地整理。

  除了一行李箱的衣服以外,他带的东西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堆用于小学授课的教科书,还有一大袋子药、洗漱用品和太阳能充电板。

  另外就是几桶泡面、几包毛毛鱼、几根火腿肠。一些巧克力、糖果之类的小零食;泡面是给自己带的,零食是给孩子们带的。

  但现在这情况,看来泡面和零食以后还是自己吃了好,至少在吃这些东西的时候,还能让他回想起自己现代人的身份。

  一朝穿越,做了古人,真是老大徒伤悲啊。

  赵骏摸索着已经坏掉的手机,心中暗自伤神,里面与爸妈、朋友、同学的微信聊天记录没了,电话短信也全都没了,一点让人当个念想的东西也没了。

  “这些到底是什么?”

  赵祯背着手走进屋子,好奇地打量。

  赵骏就一一介绍了一下,蓦地又道:“这些书以后可以拿来印刷,涵盖了小学所有基础教育,以及一部分初中教育,对推广科学教育很有帮助。这些药的话,看能不能找冰块冰冻起来,因为保质期就三四年,放不了多久。笔记本里有不少资料,我再整理整理,以后抄录出来,都是好东西。”

  赵祯看赵骏整个说话过程都兴致不高,情绪比较低落,就问道:“大孙,心情不太好?”

  “能好得起来吗?”

  赵骏哀叹道:“在现代衣食无忧,有手机有电脑有网络,隔着几千公里都能和爸妈打电话报平安,想家了坐个飞机两个小时到家。在这里处处不方便,想家了也回不去。”

  “想家了就出来坐坐吧,这些东西以后再弄。今晚月色很美,有的时候看看月亮,就能想起家人。”

  赵祯招呼他出去。

  “行吧,老哥你还挺会安慰人。”

  赵骏也没有拒绝,他这个时候确实比较心烦意乱,虽然白天已经整理好了情绪,但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想家,想自己的爸妈,想爷爷奶奶。

  这种思念已经进入了骨子里,人漂泊异乡,还能打个电话,有个念想。现在漂泊古代,什么念想都没了,就剩下万念俱灰。

  不过他也不是意志消沉的人,所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多去看看月亮,想想家乡父母,也挺好。

  跟着赵祯走出房门,屋外宽敞的草地上已经摆上了桌椅,上面还放了几盘小菜和茶水。

  王守忠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等二人过来之后,就退到二十步外去了。

  周围林子、廊下、假山、凉亭静悄悄的,但好像有人影闪过,不知道多少保护赵祯的侍卫躲在其中。皎洁的月光洒落,将大地照得满是银辉。

  赵骏走到椅子边上,瞅着椅子说道:“怎么是太师椅,要是有躺椅就好了,躺在草地上,看着月亮多舒服。”

  “何谓太师椅,何谓躺椅?”

  赵祯不解。

  赵骏边坐到椅子上,感受着黄花梨木带来的清凉感,说道:“这椅子就是太师椅,是交椅后来的称呼。躺椅就是能让人躺上去的椅子,好像是清朝才发明。”

  “到时候你描述一下样式,让匠人们去做就是了。”

  赵祯笑了笑也坐下来。

  桌案上摆了几碟小菜,之前吃过晚餐了,但肚子好像不撑,唯独那清茶淡水,让赵骏感叹道:“这个时候应该要有酒。”

  赵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笑道:“你喜欢喝酒?”

  “也不算吧。大学有个兄弟是富二代,经常叫我们去清吧陪他喝酒泡妞畅谈人生,大学毕业就戒了。”

  赵骏抬起头,把身体倚靠在靠背上,抬起头看着渐圆的月亮,轻声说道:“但这种时候,这种氛围,要是有酒的话会更舒服点。”

  “王守忠。”

  赵祯向远处王守忠招了招手。

  老王低眉顺目地走过来:“陛下。”

  “去拿壶酒来。”

  “可是陛下最近在养身子.”

  “没事,去吧。”

  “是。”

  王守忠就只好应下。

  御厨房在庆宁宫旁,距离后苑有点远。

  在等着上酒的时候,赵祯见赵骏还是有些情绪不高,就说道:“大孙,伱能跟朕讲讲你们村子是怎么样的吗?”

  “我们村子吗?”

  赵骏仰望月光陷入了回忆,“看族谱记载,好像是南宋灭亡之后,一支宋朝宗室从扬州迁徙到了湖南,也就是现在的潭州,躲在深山老林里繁衍生息。后来那个地方人越来越多,慢慢变成了一个镇,我们村就成为了赵家湾村。”

  “村里赵氏子孙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现在这个社会,谈不上什么团结。邻里邻居沾亲带故的关系基本上也就维持个表面,肯定有远近亲疏。但小时候的快乐很纯粹,一帮小伙伴们去河里游泳、钓鱼、钓青蛙、自己做水枪打仗,跑到别人家里去看电视。”

  “长大了反而没那个时候开心,什么样的烦恼都来了。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我爸妈也在外面务工,算是赚了点钱能供我读书。我的成绩成为了他们炫耀的资本,经常在村里说我考了第一。互相攀比起来,风气变得不太好。”

  “关键是他们有的时候会吵架,吵得我很烦。特别是一旦我成绩下滑,各种打骂、道德绑架、互相之间的争吵都会轮番上演,那个时候我的压力真的很大,恨不得离家出走,只能说高中生活真是一言难尽。”

  “而且就算考了大学也没那么轻松,大学就是个小社会,特别是人大这种学校,每天都要往死里卷。就我那个富二代朋友,别看他经常跑网吧酒吧,去图书馆的次数绝对不比我少,出了社会还得找工作,我就打算考编制,为了享受政策优待才去支教。”

  “还有出了大学.”

  他一口气说了很多事情,想起了家乡,小时候在村子里的美好。

  越长大就越有烦恼,上学、工作、生活,处处充满了压力,那种疲惫感真的会把人压垮。

  只能说唯一的好消息是他是在大学毕业后第二年穿越的,要是再上几年班,被各种琐事再折磨几年,人的意志早就被磨光。

首节 上一节 74/6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一万大雪龙骑硬钢朱棣

下一篇:大秦:让你摸玉玺,你却摸女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