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20节
建炎二年(1028),朝廷以经义、诗赋两科取士,其中考诗赋的,就不考经义,考经义的,也不考诗赋,这个也比较人性化,伱诗赋写的好的,去考诗赋,你经义读的好,去考经义。
当然了,之后还是变来变去,有时两科会合成一科,有时又加入论语和孟子,一直到绍兴十五年,重新再分为经义和诗赋两科(中间在绍兴二十七年合为一科,只考了一举),然后终南宋一朝,再没变过。
赵与芮听完后就明白了,现在他宝庆年,采取的还是两科取士。
即考经义的考经义,考诗赋的考诗赋。
礼部尚书杨长孺说完这些后,吏部尚水邓若水想了想,想到皇帝比较崇武,于是开口道:“启奏陛下。”
“孝宗年间--”
孝宗时又在科举上加了花样,即文举中加入御射,武举中加入诗书。
孝宗的本意是好的,让文官能射箭,武官能读书。
“当时规定文进士射6箭,凡三箭中帖为上等,正奏第一人转一官,与通判,余循一资;二箭中为中等,减二年磨勘;一箭中帖及一箭上垛为下等,一任回不依次注官;上四甲能全中者取旨;第五甲射入上等注黄甲,余升名次而已。特奏名五等人射艺合格与文学,不中者亦赐帛。”
你看两宋这阔气,考不中的,还赐帛安慰下。
但孝宗这改制在后面就没人实行了,宁宗完全没这么干。
赵与芮一听这是好事啊,让文官能射箭,武官学识字,孝宗这改制是比较先进的,可惜后来没人接着这么干。
而且不得不说,通常皇朝末年的文官,都比较强。
南宋的甚至比明末文官还强一点,蒙元进来时,很多文官都是当武官用,领兵打仗,屯田备粮样样精通。
此时赵与芮一边听着,一边翻看面前的名册和试卷。
名册是单独的,写明了省试人数,和省元的资料,包括籍贯,年龄,考了几次了,家庭背景。
省元试卷上看不到名字,据说是为了防止作弊。
这次礼部挑选了省元和几名比较考的好的省试试卷,送上来给皇帝先看看。
但赵与芮看了会,发现很多笔迹都是一样。
“这不是试卷正本?”他恍然大悟。
邓若水和杨长孺同时点头。
宋真宗时代,为了防止科举作弊,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这些人俗称“誊录官”。考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此种作法,就是“易书”,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另外,为了防止誊录官再作弊,规定誊录手不得携带墨笔,誊录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考生的原始试卷因用黑墨书写,所以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
凡抄过后的卷子,还有另外一批人再复查一遍,叫‘对读’和现在的校正一样,如有违反规定代人改窜者,查出后必定严惩。所以现在流传下来的科考试卷都不是考生本人的笔迹,而是古代抄写员,即”誊录官”的书法。
考官们拿到的就是誊录过的副本,一般现场有很多考官,还有主副考官。
如果有考官看到这卷子不错,就先交给其他考官再看,得到大部份考官认同的卷子,再交给副考官。
如果副考官感觉他看的卷不错,就写个‘取’字,再交给主考官,主考官如果认为也不错,就再写个‘中’字,这样就入榜了。
然后有些主考官还会抽查落榜的考卷,以防大伙都走眼了,落掉优秀的卷子,但不是个个都会这么做,也没有强制性的要求。
当然了,这会还有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即允许落榜考生申请查卷,
“殿试之后,就要分甲,陛下可以先看下省元的大概情况和前几名考生们的实力。”邓若水这时提醒赵与芮。
科举分级有甲科乙科,北宋前期也是以甲乙来分,代表了水平高低。
进入南宋后,改为一甲,二甲,三甲,四甲,甚至五甲。
到明清后又分成甲、乙两科。
不过那时区分很明显,经过殿试的正规进士称甲科,未经殿试的举人叫乙科。
251.第251章 这皇帝是多昏庸
赵与芮又问:“殿试何时?”
杨长孺说,通常在省试一个月左右,发榜后十天左右。
而且榜已经发了。
那就是知道省元是谁了。
赵与芮问:“今年省元是谁?”
“信州人黄自然。”
邓若水又道:“陛下案边,最上面那卷子,就是黄自然的。”
赵与芮再次拿起翻了翻,发现黄自然是考诗赋的。
南宋自绍兴后就是分两科,考诗赋的诗赋,考经义的考经义。
赵与芮对这些诗赋哪有兴趣,心想王安石说的对啊,这诗赋有屁用,老王很多变法还是干的不错,包括丈量清田,可惜得罪地主阶级了。
他稍微看了几眼,立刻翻到下面另一张卷子。
这是省试第二名,经义科的。
“这是谁的卷子?”赵与芮问。
“这是经义第一名,福建人黄朴。”
邓若水介绍,黄朴出身官宦世家,先祖是黄碣,唐末时就是光州知州,曾祖黄钧、祖黄行知、父黄振龙,全当过官。
他于嘉定年(1217)年荫补太学,随升内舍生。
这就保证了他将来不用参加科举,都有机会当官。
因为宋朝太学分三等,有下舍生(人数不定),内舍生(200人),上舍生(100人)。
每两年一次‘上舍考试’,从内舍生中选优秀者进上舍生。
而上舍生中,又分三等。
上等上舍生不用考试,直接可以授官,当然,很多上舍生和内舍生,包括荫补的人,也有自愿参加考试,以振名声的。
中等上舍生可以免考前面的,只参加殿试。(当然,大部份人也会装逼,一路考过来,证明自己有能力)
下等上舍生,包括优秀的内舍生,可以获得‘取解’(选送士子应进士第)的资格,而且可以留校任教。
所以太学中的上舍生,和内舍生,就算科举失败,也基本都能当官。
黄朴是内舍生,这次考了省试第二,经义科中第一。
而在原历史上,黄朴是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的状元。
这次因为赵与芮改变了科举时间,黄朴暂时为经义科第一。
刚刚杨长孺和邓若水向赵与芮解释时,赵与芮其实也不知道什么叫经义,但不能装不懂啊,还是点头,表示自己能听懂。
现在看到黄朴的卷子,就知道什么叫经义。
经义是王安石想出来的,他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易》《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参与经义的,要考四场,第一场考大经,第二场考兼经,第三场考论,第四场考策,所以从考试难度看,参与经义的,要读的书似乎更多。
参与诗赋的,相比较来说可能读的书单方面一些。
“朕怎么觉得,经义科的难度,比诗赋科更难些?”赵与芮忍不住道。
对面两尚书愣了下。
然后邓若水脸上露出喜色,立刻道:“回陛下,是的呢。”
这家伙就是考经义科的,当年因为第四场考‘策’时,大肆评击史弥远,还被评为末甲。
杨长孺则一脸无所谓,因为他是荫补当官的,没参与科举。
赵与芮这时想把黄自然的卷子往下面放放,把黄朴放上来。
但转念一眼,省试已经放榜,省元也定了,这是改不了。
还好还有殿试。
他不动声色把黄朴的卷上拿到上面,然后轻轻放到一边。
“朕以前也没参加过科举,这次与两位爱卿探讨,发现我朝科举,有利有弊,有很多地方,还要改制啊。”
得了,皇帝又要改制了。
两位尚书赶紧道:“陛下圣明。”
邓若水是真心觉得科举是有地方要改,而且两宋历代皇帝都是改来改去,做为最英明的皇帝赵与芮,岂能不改?
杨长孺是知道皇帝很强势,说要改制的东西,肯定会改,他反对也没用。
但皇帝的改制向来很大胆,步子也比较大,两人还是很惶恐,不知道皇帝会怎么改。
赵与芮并没有说话,这两年他每年都改革,今年的重点还是丈量农田。
丈量农田是得罪地主和官员的事,科举的事还得放一放,今年要是连着科举一起改,又要得罪所有的读书人,虽然他不怕,但也没有必要步子跨这么大。
他心里已经有如何改革科举的方案,但不打算现在就说出来。
这件事说到这里,就算过去了,吏部和礼部两位尚书知道皇帝有这个心思就好。
此时赵与芮从桌案中拿出一本书,打开书后,夹层里有张便条,正是赵与芮自己写的东西。
今年,丈量田地,整顿盐茶,明年,后年,重点干什么工作,他都写在这上面,有时自己偶尔想到什么,就会添加进去,或进行删改。
一行行小字印入眼前。
最上面他今年的工作目标,一切还是为了增加朝廷粮税和收入。
因为无论是训练精兵,还是维护统治,钱粮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他仔细想了想,宋末元初似乎没有什么重要的缺粮的事件,明末时老百姓因为活不下去,到处造反,最终推翻了大明王朝,但宋朝是完蛋在无能的皇帝和元蒙手上,至少粮食不是主要的原因。
当然,普通老百姓这会也活的不是很好,赵与芮在今年完成全国粮田重新丈量后,就打算进行税改,为百姓减赋减税。
第二天一大早,赵与芮刚上朝就发现气氛有些不对劲。
堂下文武官员表情怪异,很多人都在偷偷打量皇帝。
以前官员们通常不也轻易抬头看皇帝,因为这样不礼貌,大多数官员也不敢。
今天好多人在偷看皇帝。
赵与芮不动声色坐着。
边上黄裳先叫了起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上一篇:国运英灵榜: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