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240节

两人坐下后,宁王一使眼色,安慎思掏出一份公文,交于孙诚。

孙诚打开一看,眼睛一下睁大了,但又平静下来。

看完之后,孙诚叹道:“没想到,调查一个魏国奸细,竟然钓了一条大鱼。”

安慎思道:“经过内卫司的调查,袁焕说的军中奸细是提督陈浩的手下,总兵许印。

本来我们是按计划监视他,希望由他引出另外的奸细。可没想到,经常和他联络的人是郑家的。所以我们不能不考虑到郑家背叛了宁国,”

“王弟 ,你对于此事是怎么看的。”

孙诚沉吟了一下,“郑家背叛有很大可能,这许印是在安国公三万兵马被全歼后跑回来的。

也许那个时候他就被魏国千牛卫发展成了奸细。他又与郑宣联络上,郑宣也进而背叛了宁国。”

“可郑宣就这么容易被拉下水了吗?他可是礼部尚书啊!”

“也许他并不是被许印拉下水,而是他本来就有这个愿望,两人正好一拍即合。”

“具体说说。”

“郑宣背叛这件事,如果放在现在看,当然不正常,可以说郑家家主郑宣是脑子进水了水,才会背叛宁国。

可如果放在那个时候,就很正常了。那时,安国公三万精锐被蒙毅诱出城外被全歼,整个绵清防线岌岌可危。

绵清防线一丢,魏国就能饮马绵江,千里绵江,我们凭着那时候的水军是根本守不住的。

只要一点被突破,全线就会崩溃。那时候的宁国已处在生死边缘的时候。

郑宣认为宁国要亡了,他当然要提前布置,这时,许印就与他接上了头,毕竟他们都是同乡,两人才会一拍即合。”

“这是为何?我朱家对李,崔,王,郑四大世家难道不好吗?甚至开国宁王都说过,要与他们共天下。

可郑家竟然敢背叛于孤,这哪里正常?这分明就是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啊!”

“王兄,他们是世家,在他们眼中,国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们的宗族才是排在第一位的。

想当年,匈奴也曾攻入中原,几乎占了夏族半壁江山。当时的圣人之家孔家可是夏族第一大世家。

他们本应率民众反抗,但他们并没有奋起抵抗,反而跪倒在匈奴大单于的脚下。

还寡不廉耻的称大单于为大宗师,以圣人名义为匈奴的统治背书。

这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他们的宗族?反抗,有可能会被匈奴灭族。

配合匈奴,宗族能保全,他们的富贵也能保全,这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世家来说,国家算什么?民族算什么?只要能保全他们的宗族,国家属于谁,哪怕属于蛮夷,他们也毫不在意。

百年后,我夏族重新杀回中原故地,孔家马上抛弃了匈奴,又跪在当时的齐高祖脚下,那无耻面目,让拜在圣人门下的文人无不汗颜。

那次孔家做的太难看,被所有文人所抵制,今后只尊圣人,不尊圣人之后,所以夏族第一大世家孔家这才没落下去。

相当于孔家来说,郑家干的这事是很正常的,至少他还没有叛到匈奴那边去。”

“按这么说,那郑家确实是叛国了。”

“其实王兄也知道,只是不知道郑家为什么要叛国罢了?”

宁王叹了口气,“安慎思调查过了,在北伐期间,郑家的人频繁出没于两国边境,传递消息,这不是叛国又是什么?

孤只是不明白,我朱家给他那么多好处,他为什么要背叛宁国?听到王弟一度话,孤才明了,世家只认宗族,不认国家,民族。

当时,若不是王弟守住了杨柳城,稳定了绵清防线,估计另三家也会叛国。”

孙诚点点头,“那是肯定的,他们会两头下注,不管谁赢了,他们的宗族都会存在。

这不光是我们这边,魏国那边也是一样,袁家不就是这样嘛!”

宁王叹了口气,“那郑家我们该怎么办?”

“还是不能动,郑家是千年世家,他们历朝历代两头下注,这种事干多了,是不会让我们拿到他们叛国的证据。”

“那就这么放过了?”

“当然不是,世家是以文化立足,正是他们垄断了文化,让大多数文人拜在他们的门下,这才让王上束手束脚。

要削除世家影响,还是要在文化上入手。这几年,我已印了大量书籍,让寒门弟子有书读,他们已经不能垄断文化了。

打破他们的文化垄断,还要打破他们的官位垄断,那个察举制需要改革了。

以后若想为官,必须考试,断绝他们的互相察举,这样才能将世家的影响降到最低。”

“就是你说的那个科举制。”

“不错,科举制从下到上为,童试,府试,院试,三次通过即为秀才。

接着就是乡试,考中即为举人。会试,考中后即为进士。

殿试,只是一个排名考试,选出最优秀的。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如此这样,才能为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而不会让世家推举那些不合格的人入仕为官。”

“你曾经说过这个,孤也让礼部实施过,从秀才开始推进,但进展甚慢。”

“礼部当然不愿意,礼部尚书是郑宣啊!”

宁王一愣,苦笑着摇摇头,“是啊!科举制是削世家的根,他怎会愿意呢?”

又带着希夷的声音道:“王弟,你一定有办法的,我们是亲戚,你可一定要帮我呀!”

孙诚无语,每次是都是这句话,“我帮你,我帮你,你就别说那句话了,我听的耳朵都起茧了。”

宁王讪讪的笑笑。

第三百五十一章 蒙毅缺粮了

孙诚站了起来,在厅中不停的踱步,想以一个办法来绕开礼部,先把秀才三试开展起来。

宁王也一声不吭,静静的等着孙诚。

忽然孙诚回头,“礼部不愿意开展秀才三试,那我们就绕开礼部。”

“绕开礼部,可教育是礼部管辖的,我们怎么绕开?”

“让吏部来办,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考中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就有当官的资格。这个秀才三试主要就是为储备后备官员,这样,吏部不就有资格开展秀才三试了。”

“对啊!考试不就是当官嘛!当官就归吏部管,吏部当然有权利这么干。”

“先把秀才三试办好,等到王兄统一夏族故地称帝,威望大增之后。

那四家就不能束缚王兄了。到时,开展科举制,谁敢不同意改革!”

“王弟,言之有理。这多愧了王弟,这样,孤看王弟才一妻五妾,身边乏人照料,孤从宫中挑选了几位美人,就让她们照料你吧!”

孙诚一愣,心中大动,可又一想,算了,家里已经有六个了,要多了,自己不能满足她们,那我的面子可就丢光了。

他正色道:“王兄,臣弟以前是喜好女色,但自从入了清风观,拜国师为师后,精研道家学说。

到如今已经清心寡欲,不喜女色了,这几位美人,王兄还是拿回去吧!”

宁王惊诧道:“不会吧!你居然戒色了?难道孤选的女人不美?”

“美是美,但道家讲究缘份,无缘还是算了吧!”

宁王摇摇头,“孤可是给你了,是你不要的。”

“拿走,拿走,无量寿佛。”

几日后,殿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吏部尚书陆伯与礼部尚书互不相让。

但现在保王派已占据上风,内阁中占了三位,首辅卫轩也是保王派的。

更何况,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是六部之首,妥妥的压制礼部。

世家派大派亏输,被吏部抢去了秀才三试的权力,科举制这才缓慢的推动起来。

…………

现在已是来年三月,去年草原发生了黑灾,整个冬天几乎没有下雪,造成大批牲畜渴死。

去年秋季打草谷,又被蒙毅击退,也没抢到什么东西,这冬天又遭了灾,让牧民苦不堪言。

匈奴见此情景,只能在春季被迫发动攻势。春天进攻不管是输是赢,匈奴都能渡过这次天灾。

赢了,抢到大笔钱财,自然能渡过天灾。输了,人口减少,就能空出草场,能让剩下的人能度过天灾。

但就是赢了,也是以压榨族群潜力为代价,春天打仗,牲畜,女人都不能怀孕,不然在迁徙中会造成流产。

一年中族群没有新的生命降生,族群的发展潜力就会降低。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匈奴绝不会在春季发动攻势。

蒙毅在去年就发现了草原黑灾,就知道春季匈奴会发动春季攻势。

他也头疼,本来春季,双方都互相罢战。匈奴放牧,让牲畜交配,繁殖下一代。这边魏国春耕,撒下今年的希望。

可现在小冰河气候已经来了,匈奴也是年年受灾,到了现在,连春季牲畜怀孕都不顾了,在春季也要开始作战。

蒙毅没办法,也只能在春季调动部队,防防匈奴。没有青壮年,只能让还能耕种的土地荒芜。

这样一来到了秋季,就收获不到粮食,更会加剧粮食的紧张。

这让蒙毅的压力越来越大,军中军饷已经拖欠了三个月,这个蒙毅还能以自己的威望压制住军队闹饷。

但军中粮食也不足了,这他就没办法了。你让下属没有钱用,下属可以忍,你让下属没得吃,还要打仗,这神仙也忍不了啊!

他只能三日一封信,向曹靖请求拨付粮草,可曹靖也没有办法。

太仓现在只有四百万石,这些粮食要提供给军队,要付百官俸禄,还要抽出一些来赈济百姓。不省一点,根本不够吃啊!

原来还能的向宁国购买粮食,可宁国为了削弱魏国,早已切断粮食买卖。

曹靖只能让蒙毅自己想办法,意思就是孤可以给你政策,你可以到乡绅那里强行征粮,他们若是告上都城,孤就当不知道。

蒙毅缺粮的消息传到宁国,孙诚立刻进宫。

在殿中,宁王见到孙诚后,高兴的道:“王弟,现在魏国的军队已经缺粮了,就连蒙毅的北方军军粮都不足了。”

“王兄,我准备给蒙毅送粮。”

宁王高兴的脸一下了定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王弟,你是不是今天没睡醒,或是发烧了说胡话。

蒙毅是魏国的将军,而且是魏国的名将,多次击败我们。你给他送什么粮?让他们吃饱了,好打我们吗?”

“这粮必须送。”

首节 上一节 240/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始皇求传长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