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111节

  宣府镇的某处。

  “族叔,真要这样做吗?”

  一披甲青年面色凝重,看向沉默的秦民屏,“魏太监要在宣府镇总兵官府设宴,邀那么多人赴宴,就算他能趁其不备,打开宣府镇城的城门,让我等顺利进城,可……”

  “不这样做,要如何做?”

  秦民屏皱起眉头,反问道:“那些查明的情况,本将给你讲的只是一部分,当初离开丰台大营时,陛下的口谕是怎样说的?”

  青年开口道:“随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缉事厂魏忠贤密赴宣府镇之际,不管遇到任何事,凡魏忠贤所决之事,皆必须遵令行事。”

  “那还有别的要说吗?”

  秦民屏开口道:“别说是抓这些人,就算魏太监要把宣府镇的天捅破,我白杆兵也要拿白杆枪,毫不犹豫的给他捅破!!!”

  青年沉默了。

  “不过你说的也没错。”

  秦民屏沉吟刹那,伸手指向青年道:“你独自离开宣府镇,密赴京城,将该地的情况,包括魏忠贤要做的事情,都详细的禀于御前,本将觉得魏忠贤要杀一大批人,这么多人被杀,万全都司也好,宣府镇也罢,必然会生出乱子。

  何况本将还有种直觉,这只是一个开始,他魏忠贤想要疯,老子陪他了,大不了就是一死嘛,为陛下效忠,这些都值得,但宣府镇不能乱,万全都司不能乱,京畿更不能受到任何冲击!!”

第177章 天下为棋局,世人皆棋子

  天启元年,三月十一日,晴空,天暖。

  紫禁城,皇极门。

  内阁、都察院、六部、五寺、通政司、科詹翰……在京有司衙署的各级官员,奉帝诏齐聚皇极门开大朝会。

  这场没有任何的征兆,不过却也有迹可循的大朝会,在内廷太监离宫颁布中旨,就牵绊着太多人的心。

  一向不喜临朝处政的天子,突然召开大朝会,还选择在皇极门召开,无论是谁心底都难免多想。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朝班,各级官员按序而站,不管是在何处都是静悄悄一片,然而各异的神情,不时转动的眼珠,无不表明参加大朝会的不少人,心底生出的情绪很驳杂……

  一墙之隔。

  “皇兄,您不摆驾皇极门吗?”

  朱由检垂手而立,余光看了眼左右,见伴驾的内廷太监刘若愚、韩赞周等,一个个低着脑袋不言,心算着时辰,上前对沉默的朱由校道:“眼下已过……”

  “着什么急呢?”

  朱由校握着天子剑,丝毫都不着急,“这场大朝会是朕特召的,不过该着急的不是朕,而是齐聚皇极门外的朝中文武,皇弟,你觉得三大殿要重建吗?看着眼前的废址,有什么感受?”

  听到自家皇兄所言,朱由检抬起头来,眼前占地不小的三大殿废址,除了一些沟沟壑壑的台基,再无其他建筑,哪里还有以往的神圣雄伟……

  “禀皇兄,三大殿要重建。”

  朱由检抬手作揖道:“此乃皇权之象征,更属国朝之威仪,尽管臣弟知晓,重建三大殿恐耗费大批金银,然相较于……”

  朱由校笑笑。

  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三大殿就是一堆死物,建造与否不是特别重要,不过其赋予的特殊含义,使得被烧毁的三大殿,无论耗费多少钱粮,都必须要重建起来,煌煌大明所辖疆域辽阔且富饶,没有与之匹配的象征是不行的。

  “内阁转递工部的奏疏,也是这样说的。”

  朱由校收敛心神,缓缓转过身去,望向皇极门方向,眼神坚毅道:“大明问鼎神州,究竟是靠礼制宗法维系呢?还是靠民心所向维系呢?”

  “皇弟是否知晓,眼前这座还没有竣工的皇极门,前后耗费多少银子吗?数百万两纹银啊!!”

  “皇弟是否知晓,三大殿是在皇祖父御极25年被焚毁,此后筹备重修诸事,就陷入停停动动的局面,皇弟可知这停动间代表着什么?”

  朱由检沉默了。

  他不是特别清楚,自家皇兄特意讲明这些,究竟是何意。

  “朕让南书房粗略算了笔账。”

  朱由校面色平静道:“自皇祖父在世时,外朝有司筹措此事,至皇考御极登基,这前后耗费就达千万两之巨,而想要将三大殿重修竣工,总体开支将高达两千多万两,这还是没有要求年限的前提下,倘若要赶工期,明确年限必须建好竣工,那三千万两都兜不住底!!”

  “这……”

  朱由检震惊了,他如何都未曾想到,重修被焚毁的三大殿,居然需要这么多银子,这耗费都抵国库数年财政税收总和了。

  大明中央财政体系糜烂,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由校眼神冷了下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想让三大殿重修起来?

  原因就在于其中猫腻太多了!

  重修三大殿需要各种木料、石料、物料,这要从全国各地征调,而单论其中一项大木所需,想要保证梁、柱的规格和采买,工部需要以减额、分运、留税、协济、帮折等措施,来让地方有司积极着办,这背后就不知掺杂多少利益。

  南书房参考工部等有司思路,去粗略算的那笔账,还仅仅是明面上的账,而背后的账根本算不清!

  “三大殿的确要重修,不过却不能这样修。”朱由校幽幽道:“朕不想修到最后,国库空了,财政崩了,民心乱了,根基毁了,而上下经办此事的群体,不少都赚的盆满钵满,大明经受不起这种折腾了。”

  “皇爷,顺天府尹孙传庭已至皇极门。”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声音匆匆赶至御前,朝朱由校作揖行礼道。

  “摆驾皇极门。”

  朱由校一甩袍袖道,在三大殿废址待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刻。

  “摆驾皇极门~”

  伴随着天子的声音响起,待在此处的队伍动了起来。、

  朱由校清楚大明官场是怎样的情况,吏治又是怎样的德性,所以从他御极之初,所做的种种事情,能不对地方明确任何政策,就尽量避免这种情况。

  原因很简单。

  朱由校他敢做一个决断,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都会被各级有司重视起来,继而借着此风行不法之事。

  大明底层的各个群体,日子过得实在太苦,背负太多不该他们背负的。

  然而直到现在,就全国性的惠民政策,朱由校除废除摊派辽饷外,没有做过其他的,不是朱由校不想做,而是不能做!

  惯性思维一旦形成,想要扳正回来,不是你是皇帝,随便讲两句话,就可以拉回来的。

  此次大朝会揭幕之际,朕就要将永不加赋的良策亮明,为今后摊丁入亩谋势!!

  坐在撵轿上的朱由校,眼神凌厉的看向前方,一想到京畿哄抬粮价的闹剧,朱由校就压不住想杀人的念头。

  这场大朝会揭幕,必然要死一批人!

  不过死的人再多,可底层群体没有减负,一切都是徒劳的。

  朱由校要做的事情,既要杀一批人震慑官场,还要给底层群体减负,同时确保大明脆弱的中央财政体系,不至于崩盘。

  皇兄这是想杀人吗?

  随驾的朱由检,观察到自家皇兄,眉宇间透着的怒意和杀意,心底没由的紧张起来,尽管过去那段时日,他看到太多不好的现象,可了解的真相越多,朱由检的心底却越是惶恐难安。

  大明是朱家的江山社稷不假,但是背后藏着太多的利益和算计,甚至真要触碰他们的利益,那么就会有相应的反扑……

第178章 卒要有卒的觉悟

  大朝会其实挺无趣的,就是一群人按照固定时间、站位、流程聚在一起,说着过去做的事情,朱由校不喜欢这种形式,根源就在于这套朝会流程,经过大明历代文官群体的调整和完善,渐渐形成以务虚为主旋律,除了歌颂和放空炮,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快点!”

  皇极门外的鞭声未绝,大明天子朱由校坐于宝座,就听到数道声音响起,这让朝班中的不少文武,无不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特别是分散在各处,负责监察的那些御史,一个个的表情凝重起来,帝临皇极门以开大朝会,群臣都没有按制参拜,就见到数十众披甲锐士肩挑扁担,被挑之物被白布蒙着,动作麻利的朝御前聚来。

  “这是怎么回事?”

  “不清楚啊。”

  “那挑的是什么?”

  原本异常安静的朝班,受眼前一幕影响,不少朝臣小声议论起来,一些人的心里似想到什么,脸上流露出的表情变了。

  在朝班的最前列,内阁首辅方从哲、次辅刘一燝、群辅韩爌、朱国祚,何宗彦、沈、史继偕,吏部尚书崔景荣、户部尚书毕自严、礼部尚书孙如游、兵部尚书王象乾、刑部尚书黄克瓒、工部尚书王永光……这些中枢高官的神情各异,看起来这场大朝会,和以往会有很大不同。

  “想必在不少人的心里都在想,朕为何要召开这场大朝会吧?”

  待看到特意被挑选的勋卫,一个个背对着自己挺立,朱由校坐在宝座上,透过眼前微晃的冕旒,语气平淡道:“其实很简单,朕就是想见见诸卿,将近期朝野间发生的一些事,在这场大朝会上聊聊,毕竟朕知道嘛,有些人对朕很不满!”

  朱由校的声音不大,甚至靠近御前的那帮高官,都只是听个大概,不过不要紧,分站各处的太监宦官、大汉将军,逐次传唱着天子所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处各处的朝臣听到天子所讲,一个个的表情都变了。

  在朝班某处站着的孙传庭,在听到天子所讲,看到邻近同僚的一些反应,下意识攥紧手中朝笏。

  “……先说什么呢?嗯,聊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让朝野都记挂的事吧。”

  朱由校笑着站起身,手握天子剑,环视眼前群臣,语气铿锵道:“毫无征兆下,京畿各地闹出粮价哄抬的事情,扰乱地方安定,煽动民情民怨,朕有时就在想啊,究竟是怎样一帮人,敢有胆做出这等事情啊,大明的江山社稷,似乎还没有倾覆吧?”

  在讲到这里时,就见张之极、李国桢这帮勋卫子弟,纷纷弯腰掀开白布,露出被遮挡的东西,一个个扛起扁担,开始朝眼前有异动的朝班快步走去。

  “京城高价粮,掺砂、石,本重百斤,实重六十二斤。”

  “京城平价粮,足斤足两!”

  “通州高价粮,掺砂、石、粪……”

  道道中气十足的喝喊,回荡在皇极门一带,所讲的那些内容,和眼前这满是威仪的场合,显得是那样格格不入。

  朱由校踩着丹陛,手握天子剑,表情漠然的向前走着,凌厉的眼神扫视各处,朝班开始出现异动。

  皇兄~

  与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泰并行的朱由检,看到自家皇兄挺直的腰板,呼吸开始急促起来,此刻的他已然知晓这场大朝会,自家皇兄到底要做什么了。

  “从京畿各地粮价有异动时,朕就让人购买这些粮食。”

  朱由校看着渐行渐远的挑粮勋卫,语气冷冷的说道:“在朕眼皮子底下,在天子脚下,竟然连果腹的粮食,都有人敢动心思,那在别的地方呢?辽东,山东,山西,陕西,河南…这些距中枢远的地方,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在讲到此处时,朱由校停在内阁诸臣面前,方从哲、刘一燝、韩爌、朱国祚等诸内阁大臣,无不是低下了脑袋。

  谁都没有想到天子特召的这场大朝会,竟会以这种形式开场,一些大家都知晓,却默契选择掩饰的真相被揭开时,那滋味就不是很好受了。

  “方从哲,你这个内阁首辅,到底是怎么当的!!”

  天子的怒斥,让年迈的方从哲心下一惊,立时便哆嗦着作揖行礼,想出言说些什么时,脑子却是一片空白。

  “刘一燝,你这个内阁次辅,又是怎么当的!!”

  本暗松口气的刘一燝,还没多喘几口气时,心立时便揪起来了。

  “一个首辅,一个次辅,在京畿出现此等事态,却没有任何的作为。”

首节 上一节 111/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