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181节

第277章 不!是集权

  “陛下英明神武,内阁能有此变动,定然能更好的佐政,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虑。”钱谦益起身作揖道,眉宇间透露出的兴奋,朱由校一眼就瞧出了,拍马屁,讲好听的话,钱谦益太在行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钱谦益真的很兴奋。

  倘若内阁今后真按天子说的来办,那么他这尊次辅之位,只要可以将一些事做好,赢取天子更多信赖,他执掌的权柄就会对应增强,甚至在特定的时期下,只要能拉拢好其他在阁群辅,便能将首辅架起啊。

  “英明不英明,暂且先放到一边。”

  朱由校摆手打断道,脸上保持着笑意,扫视殿内诸臣道:“朕的话还没有讲完,既然给予内阁此等权力,那么相对应的来说,朕就要强调一些事情,毕竟有些事不聊开,终究是不好的。”

  嗯?

  此言一出,不止钱谦益的表情微楞,在场其他内阁大臣都差不多,毕竟天子的脾性怎样,他们一个个都很清楚。

  从天子御极登基以来,朝野间折腾出多少事情,又有多少事情,是朝中大臣后知后觉才知的?

  根本数不过来。

  揣摩不透天子所想所念,这在不少大臣中皆有共识。

  感觉像往东,偏就是往西。

  感觉像往西,偏就去了东。

  在以往出现的斗争和博弈中,但凡是牵扯进来的群体,不管是谁,皆有一个共同感受,那便是深深的无力感,这让他们感到忐忑难安,甚至是惶恐。

  远的不提。

  就说不久前发生的,想要阻止天津开海,扼制在京勋贵参与十三行,以内阁为首的衙署,向御前呈递的诸多奏疏,妄图想以此逼迫天子让步,可偏偏天子一不恼怒,二不申斥,就是留中,这让众人在忐忑乱想之下,辽左奏捷便鬼使神差的出现,后面发生了什么,朝中文武都很清楚。

  甚至说在京的勋贵群体,不少都在心底感到庆幸,还好在辽左奏捷急递进京前,他们参与到天津十三行,否则真要晚了些时日,或者犹豫了,只怕想以那时的银股价格参与,多半是不现实的了。

  “今后牵扯到粮饷开支,除了重大灾情或别的影响较大之事,国库无法紧急调拨外,诸如别的事宜,不准再向御前呈递请奏内帑银。”

  在诸内阁大臣的疑虑下,朱由校面色平静道:“权力既然给到内阁,那诸卿就要懂得为朕分忧,为社稷虑,而不是说遇到了问题,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解决,就知道找朕来解决,这可不是朕想要的内阁。”

  “瞧瞧过去的内阁,做事何等拖沓散漫,一桩废除摊派辽饷,一桩永不加赋,前后折腾了多久,才被户部明确下来,这还是毕卿承受很大压力,才最终敲定的。”

  “今后这些,都必须要给朕改掉,内阁就是要多做实事,不然在六部之上设立内阁有何用?”

  “朕打算另给毕卿一项权力,作为户部尚书,现在又进内阁佐政,如果今后遇到棘手之事,国库暂无法调拨,可向御前呈递请奏内帑银,不过今后的内帑银,只能算作朕拆借给户部的,今后若想再拆借,就必须将上笔欠银清掉,不然朕是不会轻易拨内帑银的。”

  还能这么玩是吧?!

  首辅朱国祚、次辅钱谦益、群辅孙如游等一行人,听完天子所讲这些,一个个流露出惊疑的神情,这在过去根本就没有过啊。

  何时奏请内帑银,是需要清还的啊。

  要是这么玩的话,内阁是相应增加不少权力,可对应的也增加很大压力啊,而这恰恰是朱由校想要的。

  筹建以朱国祚为首的新一届内阁,朱由校就是要明确规矩,一般性政务给予内阁权力,叫朝中有司不敢轻视内阁大臣,毕竟没有经过廷推嘛,哪怕有钱谦益、孙如游他们在,难保有些人想暗地里搞鬼。

  不过一般性政务给予相应权力,那么对应就要扛起担子,别光想着只捞好处,任何坏处都不想担。

  除此之外,朱由校要彻底划清国库与内帑,国库就是国库,内帑就是内帑,朝廷的财政收支,别跟内帑的财政收支混淆,你们内阁想要做事,只要超过了半数,朕都是支持的,但财政失衡的压力,不能独压到户部尚书头上,也别动辄就想找朕解决,你们自己也要设法解决。

  这就像是一次政治倒逼。

  继筹设少府文官体系外,朱由校将手伸进外朝文官群体,把内阁的地位提高,将他们从中剥离出来,如此一来的话,朱由校就可以从臃肿繁杂的政务中抽身,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至于说这样调整,内阁权力是否无限扩大?

  不存在的!

  只要能将军权牢牢掌握,能把内帑经济发展好,顺便掌握着笔杆子,朱由校就不怕有人想撂挑子,或者想跟他掰腕子。

  “陛下,要真是这样的话,臣斗胆请谏。”

  在众人惊疑之际,毕自严揣摩到什么,当即上前道:“今后涉及到查抄诸事,不管是因廉政院而起,亦或是因厂卫而起,所查抄之赃银赃产,不能悉数归内帑所有,毕竟……”

  “允了。”

  朱由校笑着摆摆手道:“今后涉及查抄诸事,内帑只要土地和粮食,至于别的浮财,悉数归入国库。”

  到底是大明财相,看待问题就是一针见血。

  不过对于朱由校而言,毕自严的请求可以退步,毕竟中枢财政收支失衡,想要给它扳正回来,没有数载的努力是不行的。

  过去查抄的浮财,使得内帑积攒不少家底,加之现在少府做了很多事情,也足以支撑起朱由校所想。

  今后再有查抄诸事,抄的一应赃银赃产,朱由校就只要土地和粮食,毕竟他已想好新的聚财方式。

  政治就是不断妥协的过程,不可能什么好处全叫你占了,那样别人就直接撂挑子了,如此游戏就无法进行了。

  “陛下,臣也有件事。”

  王象乾踌躇刹那,上前作揖拜道:“辽左奏捷已传至京城,甚至得陛下旨意,开始遍传天下,以叫天下知晓大明之威。”

  “不过辽左的仗打完了,可事情还没有结束,那么多参战的军队,期间究竟取得怎样的战果战况,朝廷是否尽快谴派人赴辽,一个理清相应战功,一个明确后续赏赐。”

  “这些卿家就不必担心了。”

  朱由校摆摆手道:“朕心里已有章程,朕以向辽左颁布中旨,着辽东经略府尽快明确上述事宜,到时待援辽主力归京,涉及赏赐等事,朕会悉数解决的,不会给内阁或有司增加负担的。”

  在外人的眼里,毕自严、王象乾的做派,似是对天子唱反调,毕竟在此之前,朱由校是那般信赖和倚重二人。

  可朱由校却不这样看。

  能臣贤臣,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的,而非一味地迎奉,毕自严和王象乾倘若不说这些,朱由校反而要考虑件事情。

  待到改革进行到某一时期,将二人替换下来。

  改革这条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同的时期下,就会遇到各种问题,遭遇各种瓶颈,想要持续不断地走下去,这一过程中就会有人下来,有人上去,道理很简单,不是人变了,而是事在变。

  “行啦,这场阁议,朕该要讲的都讲了。”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站起身道:“接下来诸卿是继续阁议,还是处理政务,朕就不叨扰了,朕还有政务要处置,就先摆驾回乾清宫了。”

  将到这里,朱由校抬脚朝殿外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

  在阵阵行礼声下,朱由校朝前走着,不过走至殿门时,朱由校却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众人道:“这一届的内阁,朕是有很大期许的,希望诸卿别叫朕失望。”

第278章 庙堂新格局

  责任内阁,是从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就想促成的政治构想之一,本意很简单,协助天子处理内政,解决实际问题,排除各种隐患,这与所谓的责任内阁制,尚且存在着本质性区别。

  作为神州唯一的正统帝国,从朱由校坐上那张宝座,选择执掌大明算起,今后大明要走的这条路,就注定是非同寻常的。

  明确帝制统治是必然,谁让他朱由校是大明皇帝呢?

  倘若最后把帝制都给推翻了,那朱由校的下场好不到哪儿去,自己打倒自己,这种蠢事朱由校可做不出来。

  对待大明今后的政治构架,究竟要走向哪条道路,朱由校尚没有完全明确,毕竟他要走的这条路,似乎除了有些参考以外,不具备更多实际作用,他要结合神州价值与文化,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大明堆积的弊政和隐患,还明晃晃的摆在眼前,这些尚未完全解决,大明的危机远没有结束。

  “皇兄,您似乎很高兴。”

  东暖阁内,朱由检端着茶盏,笑着朝御案旁走来,“看来皇兄摆驾内阁,面见新任内阁诸臣,聊到很多有价值的议题?”

  讲到这里,朱由检将所端茶盏,递到自家皇兄面前。

  “高兴倒是有一些。”

  朱由校伸手接过,倚着软垫说道:“不过责任内阁的构想,是否能在外朝平稳推行,还要看一些部署,何时能有效推进。”

  “责任内阁?”

  朱由检眉头微蹙道:“皇兄真打算给内阁放权?”

  “不然呢?”

  朱由校笑笑道:“死死把着权力不放,内阁没有自主权,凡事皆靠朕裁决,那大明堆积的问题就能解决?”

  “臣弟有些担忧。”

  朱由检讲出心中所忧,“当初皇兄提及此事时,臣弟就一直在想,倘若说朝中的一些大臣,暗地里跟某些阁臣联系,妄图想通过影响阁议,以形成党争内耗的事实,那对于朝廷而言绝非好事。”

  “所以内阁人选,朕给他增至九位。”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翘道:“或许说在处理内政时,效率会相对慢一些,不过安稳保障是能确定的。

  再者说,只要朕能掌握着枪杆子,持续增加内帑钱袋子,控制住舆情笔杆子,朕就不怕有人想找事。

  政治嘛,博弈斗争不是很常见吗?

  恰恰也是这样,朕需要从臃肿繁杂的政务里抽身,确保以京城为首的战略部署,确保内帑经济谋划,确保天津开海谋势,确保军队改革谋新等主要事宜,得以平稳高效的推动落实才行。

  眼下少府的构架有些杂乱,朕需要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梳理了,不然过去保持的高效势头,有朝一日必将减缓,甚至成为大明新的累赘。”

  朱由校做事向来这样,走一步看三步,甚至做一个决断,就要审时度势下想很多,确保他做的事情,不是错误的。

  因为大明现在错不起!

  “只怕外朝的某些人,心底不会善罢甘休的。”

  朱由检表情略显凝重道。

  “那就继续斗呗。”

  朱由校浑不在意道:“内阁都被朕裁换了,谁要是想反对,可以,拿出点真本事来,别总是给朕拿祖制说事。”

  时下的朱由校掌握的优势太多了,多到他都有些不适应,不过越是这等态势,就越是要戒骄戒躁。

  毕竟表面上的优势,一旦遭遇到现实问题,比如内帑钱袋子断掉了,那么朱由校构建的优势就会轰然倒塌。

  所以朱由校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加快建设发展北直隶基本盘,将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培养起来,唯有将产业链搭建起来,并深刻影响到大明民间经济,那么在面对一些掣肘和算计时,朱由校才会丝毫不惧。

  “还有件事,唐王孙抵京了。”

  朱由校想起件事,伸手对朱由检说道:“你出宫去趟十王府,见见朱聿键,顺带问问他,是想跟你作伴呢,还是想住到西苑去。”

  “臣弟明白。”

  朱由检忙作揖应道。

  御极登基这么长时间,对待大明宗藩这一特殊群体,朱由校从没有遗忘过,针对地方复杂的宗藩宗室情况,朱由校已经想好了对策,值得培养的一批人,没有超过三十岁者,悉数集中到御前培养,跟外界彻底隔绝开,怎样调教,如何引导,朱由校会亲力亲为,毕竟这部分是今后海外移藩的绝对脊梁。

  被唐王苛待的朱聿键,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更多的宗藩宗室,朱由校打算进行分化,甚至打破某些政治枷锁,该解决问题就解决,该筛选培养就进行,甚至在朱由校的构想中,还打算从底层宗室中,遴选一批年富力强者,组建起一支宗室新军。

首节 上一节 181/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