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86节

  王体乾忙快步上前,弯腰去搀徐光启。

  “臣知道陛下气恼此事。”

  徐光启不为所动,依旧跪在地上,“妄议红丸一案,妄议福王进京,有些人的确是暗藏祸心,想将这股舆情引到朝堂,可多数人是无辜的啊,他们就是被蒙蔽了,被利用了,不能一概而论啊。”

  真是够倔的。

  朱由校轻叹一声,将所持御笔放下,从宝座起身朝徐光启走去,“卿家起来说吧,似卿家所讲之言,朕都清楚,不过这些人必须要抓。

  朕当初创皇明时报,就曾让卿家明确过,对于国朝某些政策或人事,存有任何想法或看法,可逐一书写下来递交至国子监,倘若说的真有道理,是可以进行刊印,叫民间广泛讨论的。

  可是这件事呢?

  明显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人云亦云的在民间掀起舆情,往朕身上泼脏水,如若不逮捕他们,王法何在?天理何在?”

  “可是陛下…今岁要召开乡试啊。”

  被搀扶起的徐光启,神情有些动容道:“一次逮捕这么多的读书人,真要传出京去,天下的读书人要怎样看朝廷啊?又有多少读书人,将拒绝参加今岁的乡试啊,科考,这可是大事啊。”

  是啊,天启元年了,乡试要开始了。

  明岁要在京召开会试和殿试了。

  朱由校双眼微眯,作为新朝首次召开的乡试,倘若参加的读书人不多,那明岁的会试和殿试,或多或少都将受到影响。

  科举在大明的份量太重了,重到不能有丝毫的纰漏,不然在各地就会产生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地方安定。

  “公道自在人心。”

  朱由校收敛心神,眼神坚毅道:“倘若因子虚乌有之事,就令我大明的读书人,对朝廷产生误解,那这些人还是别参加今岁的乡试了,朝堂尊儒兴科,是为遴选人才,以治理天下所需,连明是非都做不到,听些谣言就做这等幼稚之事,那绝非朕想要的!”

  有些事情可以暂时让步,但有些事情一步都不能让!

  泼脏水都泼到自己身上,朱由校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酵。

  徐光启露出复杂的神情,他最怕出现的就是这种情况,若继续这样下去,朝中有司必然是有反应的。

  眼下朝局看似平和许多,与天子初登大宝时好不少,可徐光启比谁都清楚,那不过是表现罢了。

  “咚咚~”

  隐约间,徐光启似听到殿外传来的微弱鼓声,旋即徐光启脸色微变,一个可怕的想法在心头生出。

  该来的终究要来。

  朱由校负手而立,嘴角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从他下诏命白杆兵进京,逮捕那批散布谣言,妄议红丸和福王进京之辈,朱由校就料想到会有今日之事。

  尽管不知是谁在暗中操控这一切,不过逮捕的那批人中,有个叫汪文言的家伙,朱由校就知此事和东林党密不可分!

  “快去看看午门出了何事!”

  殿外响起王体乾的声音,一些太监宦官急匆匆离去。

  纵使是内廷的年轻宦官,都知这代表着什么。

  午门叩阙!!

  王体乾、韩赞周他们有些心慌,就是逮捕一批妖言惑众之辈,何止让外朝的一些人,在午门叩阙啊。

  事情闹大了。

  东暖阁内。

  “卿家,眼瞅着春耕在即。”

  朱由校丝毫没有受影响,转身朝御案走去,对愣神的徐光启说道:“朕先前看了卿家所呈《再论甘薯疏》,便命内廷有司派人前去东南诸省,购置了一批甘薯进京,除了甘薯外,他们还找到几类新作物,玉蜀黍,土豆,花生,烟草等物。

  朕知卿家精通农事,在京一带的那些皇庄,朕都交由卿家暂管。

  卿家管着国子监,管着皇明时报,这试种新作物之事,卿家也要多上上心,如若产量真的可观,能培育出适应北疆气候的良种,那功德无量啊,卿家可愿为朕分忧?”

  说着,朱由校拿着一摞奏疏,递到徐光启的面前。

  “臣领旨。”

  徐光启眼神微变,忙伸手接过,低首作揖道。

  “好,这才是大明栋梁该有的。”

  朱由校露出赞许的神情,“卿家无需理会其他,做好份内事即可,缺银子也好,缺人也罢,只管向御前奏明,朕会让有司解决的。”

  一直以来朱由校就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将大明朝堂的政治内斗,局限于某一范畴之内,不让一些人陷进无意义的内耗中,大明想要改变,需要这些可用之才,到各处去解决实际问题。

  可是啊,总有一些人想挑战他的底线。

  “摆驾午门。”

  朱由校脸上的笑意没了,神情冷冷道:“朕倒是想要看看,究竟是哪些人,齐聚在午门一带叩阙!”

  一句话,令乾清宫忙碌起来。

  朱由校要忙的事情太多,单单是筹备对辽一战,就耗费他很多精力和时间,为此外朝的很多事宜,是能推给内阁就推给内阁,能不能办事不重要,维系住基本运转就行。

  小农经济下的运转,只要不涉及赈灾,叛乱等要紧事,其他事务拖延些时间没什么,毕竟眼下大明的办事效率本就不高了。

  有些人总想搅乱时局,好趁乱谋取私利,可朱由校偏要泼凉水,给躁哄哄的时局降温,有些时候必须要快,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解决,但多数时候必须要慢,慢工出细活,谁都能急,能乱,唯独朱由校不行!

  “卿家,皇弟,走吧,陪朕去午门,好好看看这出闹剧吧。”

  朱由校走出东暖阁,看着徐光启、朱由检笑道:“看看朕的这帮好大臣,是怎样拿着朕给的俸禄,吃着朕给的皇粮,却给朕添堵的!”

  “臣遵旨。”

  “臣弟遵旨。”

  徐光启、朱由检忙低首道,然二人的心底却生出各异想法。

  说着,朱由校一甩袍袖,昂首朝龙撵走去,左右齐聚的诸太监宦官,诸大汉将军,纷纷作揖行礼。

  这场闹剧多有意思了,既然有人想兴风作浪,那他们的丑恶嘴脸,朱由校就必须要让世人知晓才行。

  “起驾~”

  朱由校倚着软垫,目不斜视的看向前方,御驾朝午门方向行进……

第137章 这朝堂真黑

  艳阳高照,寒风呼啸,在午门外跪着大批官员,他们穿着各色官袍,手持朝笏,按秩跪在地上,湿漉漉的地面上,映射着他们的影子,咚咚作响的鼓声,回荡在午门一带,掩盖住旌旗飘动所发声响。

  “这帮文官到底想干什么啊!”

  在午门甬道处,披甲挎刀的张庆臻,紧皱着眉头,言语间略带不善道:“在午门折腾这么一出,必然会惊动圣驾,就为一帮妖言惑众的书生,便齐聚于午门叩阙,不折腾些事情出来,他们就难受是吧。”

  “只怕事情没那么简单啊。”

  卫时泰扫视午门外所聚诸臣,幽幽道:“来午门外的朝臣,多是科道的言官御史,击鼓的是杨涟,只怕他们来午门叩阙,为的不止是那帮被逮书生啊。”

  嗯?

  张庆臻心里警觉起来,被卫时泰这样一提醒,那双眼眸扫视着,兵科都给事中杨涟依旧在击鼓,而跪在午门外的诸臣,最前列的有御史左光斗、工科给事中魏大中、御史袁化中、刑部主事顾大章、吏科给事中周朝瑞……

  看来是暗藏玄机啊。

  张庆臻仔细观察下来,还真发现到异常,正要说些什么时,几名上直亲卫军锐士匆匆跑来,向张庆臻、卫时泰禀明情况,言天子御驾将至午门,二人闻言哪敢迟疑,转身就跑去接驾了。

  午门叩阙这是大事,作为皇家近卫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张庆臻、卫时泰听到动静时,就朝午门这边赶来坐镇。

  张庆臻他们知晓此事会惊动圣驾,不过都没有想到天子会亲临午门,上次天子摆驾午门时,还是张问达、张泼他们聚于午门死谏,嗯,这些都被天子下旨逮进诏狱了,最后多被凌迟处死了。

  所以天子此次摆驾午门,张庆臻和卫时泰心惊之余,难免也忐忑起来,只怕今日的午门不会安定啊。

  “真是够热闹的,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坐在龙撵上的朱由校,听完左都督张庆臻所禀情况,笑着摇起头来,“在午门折腾这么大的阵仗,只怕想惊动的不止是朕吧,惠安伯~”

  “臣在。”

  张庆臻忙抱拳应道。

  “派人去内阁,传朕口谕,着诸阁臣来午门。”

  “臣遵旨。”

  “对了,你亲自跑一趟,去戎政府,着英国公、孙承宗来午门。”

  “臣遵旨。”

  朱由校没有理会张庆臻,从龙撵起身走下,便朝午门城楼而去,随驾的朱由检、徐光启、卫时泰一行,连同伴驾的王体乾等太监宦官,一个个都紧跟在天子身后,而左右所聚大汉将军,则无声的跟着。

  寒风呼啸,午门城楼处很冷。

  朱由校登上午门城楼,面不红气不喘,反倒是徐光启、卫时泰几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气喘。

  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顾大章、周朝瑞都跑来午门了,这东林党六君子算是齐了。

  朱由校站于女墙处,俯瞰着午门外所跪诸臣,目光定在这几人身上,心里却生出感慨,这几位在东林党内部,都算是少壮派的代表,尤其是那个杨涟,更是冉冉上升的新星,顶着顾命的头衔,不止在东林党内,即便是在朝野间,名气都是很大的。

  杨涟啊杨涟,你这厮就是茅房的石头,又臭又硬!

  朱由校眉头微蹙,目光移到杨涟的身上,对于这个东林斗士,朱由校已经厌恶了,其是有些本事,但不多,特别是情商极低,做任何事情都是依着他的所见所闻,不论对与错,先把事情做了再说,先把口号喊了再说。

  殊不知杨涟这类人,极易被人拿来当枪使。

  午门城楼上很安静,气氛很压抑。

  徐光启、卫时泰、王体乾几人,见天子沉默不言,心底无不生出各异想法,天子越是沉默,他们就越是紧张。

  “臣…方从哲,拜见陛下。”

  “臣…刘一燝,拜见陛下。”

  “臣……”

  在这种氛围下,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被召来午门的内阁诸臣在匆匆赶来时,一个个都朝沉默的天子作揖行礼。

  不过几人的状态都不好,脸胀红,喘着气,特别是老迈的方从哲,进气少呼气多,瞅的叫人心惊肉跳的,生怕方从哲一口气没上来,直接栽倒在午门城楼上。

  “朕御极登基才多久,就闹出午门叩阙之事。”朱由校转过身,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看向方从哲他们,“看起来,在朝野间对朕不满者不少啊,刘一燝,你就没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臣~”

  突然被天子点名,令刘一燝心下一惊,言语竟带有些许磕巴,知晓午门叩阙一事时,刘一燝是惊愕的,他先前就不知晓会有此事,特别是知晓齐聚午门的,为首的是杨涟、左光斗他们时,刘一燝就更惊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天子下旨让白杆兵进京逮捕读书人,即便有再多不妥之处,想要对天子进行规谏,那也不能折腾这么大的事情啊。

  看起来刘一燝、韩爌都不知情。

首节 上一节 86/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