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324节

店小二走后,常风品了口茶:“你这张嘴啊,简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

“不是我自夸,当初我招你进北镇抚司做乌鸦校尉,真是慧眼识珠。”

王大嘴一脸感激的表情:“若不是常爷当初抬举我,到现在我还是宛平县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呢。”

常风道:“好了,闲言少叙。咱们说正题。我需要你们十个乌鸦校尉,在京城内替我散播一条谣言。”

常风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跟王大嘴交待了一番。

王大嘴拱手:“常爷放心。七天之内,这条谣言定能传遍京城!”

常风起身:“我相信你这张嘴不会让我失望。我先走一步。”

三天后的傍晚时分,常风跟往常一样,下差回到了家。

恰巧,常破奴一身短打扮,背着弓箭、箭筒也回了家。

常风呵斥他:“还有五个月就要春闱大考了。你不在家温书备考,又跑到哪里疯野去了?”

常破奴解释:“爹,你可冤枉我了!是太子下了谕令,命我去京郊陪他和江彬狩猎。”

常风惊讶:“江彬刚进东宫负责卫戍才几日,就如此得宠嘛?竟获得了跟殿下一同狩猎的殊荣。”

常破奴道:“江千户可受宠呢!我听刘公公说,殿下将他引为知己。二人还同榻而眠!”

常风吃惊不已:“跟储君同榻而眠?”

常破奴点点头:“是啊!晌午的时候,殿下还对我说,他觉得江彬是他前生的兄弟。今生与他再叙兄弟情。”

江彬进东宫负责卫戍,常风是出了大力的。他是江彬的伯乐。

如今江彬在东宫得宠,对常风来说是好事。

常风自嘲的想:我当初也是从东宫发迹的。可我是靠着九死一生办妥一件件艰难的差事,赢得储君的信赖。

江彬这小子鸿运当头啊。刚跟太子认识几日,就成了太子的知己,“前世的兄弟”。

比不了,真是比不了。

父子二人正说着话,常风的义子尤敬武也回了府,踏入了前院。

尤敬武一脸出神的表情,不知在想什么事。常风一连喊了他三声,他才反应过来。

尤敬武直截了当:“义父,您上次跟我说的,那位江西分宜严举人家的小姐.是不是叫严娇?”

常风答:“是啊。我上次没跟你提她的芳名啊。你如何晓得?”

尤敬武道:“今日王镇抚使派我去南城猫狗市办一件差事。恰巧遇到几个地痞调戏一位小姐。”

“那小姐是她兄长陪着出来买狸花猫的。奈何她兄长是个文弱书生,护不住她。”

“我就亮了锦衣卫的腰牌,吓退那群地痞,救下了这对兄妹。一攀谈才知,他们是江西分宜人,父亲是在京备考的举人。”

“小姐名叫严娇,她兄长名叫严嵩。亦是一位举人.”

常风心道:统领南镇抚司多年的王妙心,安排一场小儿女的偶遇真是小菜一碟。

常风开门见山的说:“本来我打算给你说媒的。不过我还想听听你的意见。今日你见了那小姐,觉得如何?”

尤敬武直接给常风跪倒:“孩儿跪请义父做主,成全我和严小姐的婚事!”

常风笑道:“快起来。我猜你们是看对眼了。成,明日我就让王妙心去找严家人谈下定礼的事。”

吃罢了完饭,常风对尤敬武说:“陪我出去逛逛。”

常破奴问:“爹,你跟敬武大哥去哪儿逛啊?我也去。”

常风却道:“你留在家好好温书。别老想着出去瞎逛。”

常破奴有些不服气:“咱家参加明年春闱大比的人又不止我一个。怎么不见您发奋啊。”

常风笑骂道:“你能跟我比嘛?你爹我是朝廷的从三品武官,缇骑首领。我中不中进士,都无碍前程。”

“你则不同。咱家又没有爵位给你继承。若中不了进士,最多只能当个县丞。一辈子的前程不超过从六品。”

常风领着尤敬武出得府邸,来到了叙雅馆。

叙雅馆属于青楼中的南班子。客人们夜间围坐,在扬州瘦马的陪伴下“打茶围”,谈天说地。

聊尽兴了,再带着扬州瘦马去房中继续尽兴。

叙雅馆中还有许多“清座”,类似于后世的素场子。没有扬州瘦马作陪,仅供茶客们夜间闲聊。

二人选了两个清座,坐定喝茶。

不多时,一个说着地道京城腔的胖茶客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了朝中“机密”。

老京城嘛,都喜欢满嘴跑马,谈论政事。动不动就“内阁最近”如何如何。

胖茶客道:“诸位听说了没有?如今文官的权势越来越大。那些朱姓宗室看不过眼了!”

“宗室们抱怨,这天下姓‘朱’不姓‘孔’。可如今孔子的徒子徒孙,竟骑在了朱明皇族的头上拉屎!”

“晋藩的庆成王知道不?人家最近酝酿给皇上递奏疏,建议宗室参与政务,与文官分庭抗礼呢!”

一名瘦茶客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胖茶客道:“这事儿京城里都传遍了!说庆成王找了十位亲王,二十八位郡王联名。此番定要跟文官争个高低!”

瘦茶客道:“这下有好戏看了!宗室、文官二虎相争,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坐山观虎斗,看个热闹!”

常风听了这番对话,心中十分满意:北镇抚司的那些乌鸦校尉果然善于造谣之道。这才几日功夫,谣言已经传得满天飞,还有鼻子有眼儿的。

尤敬武压低声音:“义父,他们妄谈国事。要不要抓起来?”

常风微微摇头:“民间议论,无碍朝政。咱们要是因为这点事儿抓人,恐怕诏狱会关个满号。连锦衣卫校场都挤满案犯。”

宗室要与文官较量一番的谣言没几天就传得满天飞。

用后世的话说,常风这是在用魔法打败魔法。

宗室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谁动宗室利益谁倒血霉。

常风才不会站在台前,与宗室为敌。

弘治十七年的文官势力达到了巅峰,皇帝的旨意他们都敢驳回。

常风要做的,就是制造谣言,挑起双方争斗。适当的时候再添上一把火,引导他们鹬蚌相争,让百姓得利。

247.第247章 宗室限妾令与延寿塔

在弘治朝后期,文官的势力能够压宗室一头.或几头。

皇帝是宗室最大的后台。文官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何况宗室乎?

弘治十七年,霜降日。

天气骤然变冷,清晨的寒霜结满了奉天门前广庭。文武官员们已经换上了冬服。

饶是如此,凛冽的秋风还是吹得人脖颈发凉。

弘治帝坐着八人舆来到了前广庭,百官跪迎。

一名人高马大的大汉将军跪倒在八人舆前。背起了弘治帝,走到龙椅前。

萧敬跟几名太监、少监,七手八脚的将弘治帝搀扶到了龙椅上。

武官班中的常风看到这一幕格外心酸。

仅仅十八年前,皇上还是位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如今却已虚弱到像个八十老翁。

要知道,皇上今年才三十五岁啊!比常风还小四岁。

不得不说,弘治帝是一位勤勉的天子。即便病成这样,依旧不缺席每日早朝、午朝。

早朝开始。

弘治帝开了金口:“朕打算在朝阳门外修一座延寿塔。内阁拟诰书吧。由司礼监秉笔张永、内官监太监李兴提督兴建事宜。”

“哦,银子由内承运库出。不用一两国帑。”

一个病入膏肓的皇帝,为祈求上天给他延寿,修一座佛塔祈福,这并不过分。

修的是佛塔,又不是阿房宫。撑死也就花个几万两银子。且用的还是内帑。

常风第一个出班:“皇上敬天爱民。上天一定会降下福报,佑我大明天子长命万岁!”

“臣常风请求至延寿塔工地,搬运木材、石砖。略尽身为臣子的绵薄之力。”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从弘治帝还是储君时,常风就常伴他左右。

常风是怀恩的干孙,每当看到常风,弘治帝就想起自己的恩人怀恩.

常风主动请求去延寿塔工地当苦力,这让弘治帝大为感动。

弘治帝刚要夸赞常风几句。内阁首辅刘健第一个出班。

刘健说了一席载入史书的话:“禀皇上。佛老鬼神之事,无益于世,有损于民。今寺观相望、佛道成群、斋醮不进,赏赉无算,竭尽天下之财,疲天下之力,势穷理极,无以复加。请收回前命,停建塔寺!”

刘健此言一出,先是李东阳、谢迁两位阁老出班:“臣附议!”

六部官员、科道言官纷纷出班:“臣附议!”

夭寿了!一个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勤勉治国,开创一朝盛世的明君,在病入膏肓之时,连修建一座佛塔祈求延寿,都要被“贤臣”们反对。

“贤臣”们不是不通情理。他们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原则:弘治朝的朝堂是君臣共治。不能让皇帝说了算!不管皇帝提出的事情是否合理。我们一定要杠一杠。

大明的文官,是最早的杠精。

奉天门前广庭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一众文官齐齐反对弘治帝修建佛塔。

弘治帝分外失落,压抑之下他眼冒金星,差点从龙椅上跌落下去。幸好萧敬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储君朱厚照听不下去了,他高声道:“满朝文官还有良心嘛?父皇的身子是被朝政累垮的!”

“他老人家只是想修一座佛塔而已!你们就横加阻挠,毫无人臣孝悌!”

“李先生、谢先生,你们不是整日教导孤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嘛?你们的孝在哪里?伱们的忠在哪里?”

弘治帝打断了朱厚照:“不要胡说!”

朱厚照满脸委屈:“父皇.”

弘治帝重复了一遍:“不要胡咳咳咳,不要胡说。”

首节 上一节 324/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