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神话修仙,从吕氏姐妹开始

大秦:神话修仙,从吕氏姐妹开始 第123节

这般举动,看似是招揽天下人才到咸阳。

可实际上,却有触及到一些大秦权力的底线。

以扶苏的身份与地位,很难保证这些来的人,可以信任。

若是,这些心怀不轨的人,最后进入到大秦众多官位上,那该带来多大的威胁。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任用能人贤士,都是有着标准的流程。

任免官吏的权力,集中在嬴政这位大秦始皇帝手中。

谁都来上举贤堂之举,无疑会影响到正常的选拔,从而耽误大秦帝国各地官吏的水准。

参差不齐的官吏,在治理地方的时候,无疑会埋下不少的隐患弊端。

还有一点,那就是嬴政不认为扶苏的眼光多好。

很有可能,举贤堂招揽到的所谓能人贤士,大多都是虚名贪权之辈,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能人贤士,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本质上就是引得彼此大打出手,从而针锋相对。

到时候这咸阳城,必定会乱哄哄的。

秩序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无法对这些人妥善安排,事后回到大秦帝国各地,稍有不慎,也就会出现隐患。

甚至,不乏仰慕而来,失落而去,以至于心生怨恨之辈,以此来抨击大秦帝国的统治,试图动摇帝国根基,煽动民心来造反。

种种情况,都需要考虑到。

嬴政之前就有些不满,现在更是心生怒火。

在他前脚离开巡游,这扶苏后脚就开始举贤。

很难说,没有其他的意思存在。

就算扶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些试图站队,以押宝下一任大秦皇帝的文官武将,还有官吏等人,也会推动着这个事情,朝着想要的方向发展。

嬴政有时候,对于扶苏这个长公子,也是很头疼。

对方以为这些人,真的是单纯的认为其贤能仁义才会来的吗?

那显然不是!

嬴政不觉得扶苏脑子笨,只是认为其在这方面的嗅觉,不够灵敏。

在他的指点敲打之下,又想得太多,以至于彼此之间反而隐隐有站到对立面的趋势。

扶苏代表着百姓,而他代表着大秦权力。

这本来是统一结合的,却在逐渐的划分出来,让嬴政恼怒不已。

“不如,先生就与扶苏的举贤堂争一争!”

嬴政很想要打击扶苏自以为是的想法,也是冷哼道:

“贤能之才,何为贤?”

本质上,贤是没有标准的。

而往往,这种贤,会被理解为能力方面的优越。

殊不知啊,走了歪路和歧路!

曾经有诸侯国,立储君者,以贤为标准。

最后的结果,就是皇室子弟凋零。

手上沾满了鲜血的“贤者”,坐上了国君之位。

却开了一个足够血腥的先例,使得往后难以为继,国不将国!

嬴政恼怒不已,想要让扶苏清醒清醒,也让那些投机者知晓,不是谁都能够对大秦以后的储君由谁来做,而指手画脚的!

“仁义、贤能,这等名声似乎很好。”

赵辰知晓嬴政的意思,也是淡淡地说道:

“可被如此定义的人,终将为此而畏手畏脚,以至于自缚身心,成为旁人言语中的傀儡。”

仁义与贤能,并不是靠说出来的。

一个人,常年做好事,却因一件小事没有处理妥当,而变成了坏事,就像是一张白纸之上,出现了黑点,往往会被人所注意,以此来对其抨击和攻击。

而一个坏人,却因做了一件好事,得到了大量的赞誉,认为其浪子回头金不换。

在赵辰印象中,一些皇帝在位期间,数次经历对外作战,取得不俗的战功,让国家为之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最后取得了仁的历史评价。

有些皇帝,也如此做,却反而得到了“暴君”的评价。

难道,这些都是虚假的吗?

扶苏本身乃是大秦长公子,注定了其不应该被仁义贤能的评价所束缚。

一旦被束缚,并且自身也无法挣脱,那最后也将会因此而付出代价。

大秦皇帝,本应该主宰其他人的生死,却被仁义贤能的虚名束缚手脚。

这种情况下,想要治理好国家,给百姓带来足够美好的生活,谈何容易?

赵辰微微拱手,朝着嬴政笑道:

“不如,就让扶苏去见识一下何为仁义贤能吧!”

131.第130章 举贤堂遇上仙府!

咸阳城,举贤堂。

不仅是城内百姓,得知了公子扶苏要在这里挑选能人贤士之事,还有着来自于六国故地之人,往这边赶来。

“公子,目前咸阳城内已经是来了不少的人,看来您效仿孟尝君广招天下能人贤士之举,还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届时陛下一定会非常欣慰,您的这番举动,可以为帝国做出贡献,让百姓为之过上幸福生活的!”

在举贤堂之内,一袭素白锦衣地公子扶苏,正举起竹简,不断地浏览着,上面是门外登记的大秦各地的豪杰,不乏有着六国贵族子弟,出身名门望族,多有才学和能力。

他听着那门客的述说,微微点头道:

“那就继续麻烦先生,让举贤堂成为我大秦能人贤士聚集之地,从而为大秦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那门客离开,公子扶苏方才微蹙起眉头来。

他放下手中竹简,转而将旁边那布帛打开,上面俨然存在着一些消息。

像是始皇帝陛下巡游因皇宫内瘟疫之事,提前结束。

以及,儒家群体之内,大儒淳于越与那些散播谣言,鼓动方士作乱,欺君瞒上的犯错儒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最终,那些犯错的儒生,先被大儒淳于越惩处,剥夺儒家门生的身份,后移交给了咸阳狱,按照大秦律法严格处理,基本上没有生还的可能。

“父皇,竟是一次性对上百人如此重典之罚,这恐怕不合适吧!”

公子扶苏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情况,分明是他那父皇下旨,从而让大儒淳于越等人来对那些犯事儿的儒生惩处,来让儒生群体本来一致对外的情况,转眼间分崩离析。

而他又得知,自己的父皇,似乎想要在大秦各地郡县,设立神像,以此来立圣人形象,从而让天下儒生拥护对方。

这般举动,也是让公子扶苏分外困惑,不知道对儒生向来不怎么感冒的父皇,想要做什么。

一开始,对方士格外看重。

而现在,那些方士基本被坑杀。

连累诸多儒生犯事儿,性命难保。

若是始皇帝陛下亲自下令,坑杀儒生的话,那他肯定是坐不住的,会选择上书谏言。

可偏偏,这在儒生群体内部,已经定性之事,又触犯了大秦律法。

他想要去维护那些犯事儿的儒生,岂不是在维护犯罪之人?

那么,大秦的法家,岂能够如愿?!

公子扶苏尽管知道这方士和儒生坑杀众多之人,十分的不合适,很可能引起轩然大波,但他却没有办法参与进去。

至少,他是没有理由的。

这些人,都是犯罪之人!

他想要为之辩解,就得先去反驳大儒淳于越等人。

可显然,他不可能这么做。

公子扶苏揉了揉眉心,将此事只能够放在一旁,后面去面见父皇的时候,再择机探探对方的口风。

他向来站在儒家这边,已经颇为让父皇不满。

而再想要在此刻为之出头,无疑是火上浇油,会引火上身的。

他摇了摇头,看向另一条消息。

“这位国师,太特殊了,皇宫瘟疫都能够轻易解决……”

公子扶苏神色严肃了几分,虽然他早就知晓了父皇一手提拔的大秦国师,但并没有与之见面。

可从大秦帝国最近接二连三的改革政令实施的情况,以及他那父皇对于大秦子民的态度转变,应该是和这位素未谋面的大秦国师有关。

而皇宫瘟疫之事,竟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被解决,也是大秦国师出手相助,让他很有与之一见的想法。

要知道啊,他多次谏言始皇帝陛下,要体恤百姓,不要广征徭役,也不要过多的大兴土木,减少战争之类的事情,却并没有得到采纳。

甚至,因与儒生群体过多接触,而被陛下为之不喜。

公子扶苏很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能够一来就将那劳民伤财的修建长城的浩大工程及时停止,并且还在短时间之内,拉起了一支特殊的大秦铁骑,以至于边境匈奴侵犯的困扰,得到有效的解除。

而能够让在他看来,十分固执的父皇,得以理解大秦子民在严苛的律法、繁重的赋税的苦难,甚至是下令要让天下百姓有读书的机会。

这种想法,在他看来,都惊为天人。

就算是大秦帝国的财政,恐怕也负担不起如此庞大数量的大秦子民人人有书可读之事吧?

真要是成功,那尊其为圣人,也是心服口服!

公子扶苏叹一口气,在殿内徘徊许久。

这举贤堂,什么时候能够有大秦国师那般贤能大才啊!

首节 上一节 123/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混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