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第250节

哪怕最后有他的介入,但就能够与大宗师交锋这一点就足以表明一个人的实力之强悍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个李道不只是能杀死宗师,恐怕在宗师境内也少有敌手了。

想到这里,赵兴突然莫名想到那个让他极度愤恨,同叫李道的人。

如果那个李道要是有奏章之中这个李道的一半本事,他可能就不会杀他,反而会尝试看能不能让他成为他的女婿。

不是他戴有色眼镜。

而是相比于第一个李道,这奏章中的这个李道太过于让他惊才绝艳了。

在赵兴和杨林交流的时候,下面百官则是一脸惊奇与疑惑的看向赵兴和杨林。

他们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人能让赵兴反应如此之大。

第181章 封号:武安

赵兴开口道,“如果真如你所说,那么这个李道的确要好好封赏一番。”

看着百官们疑惑的表情,赵兴轻笑道,“你们是不是很好奇这奏章中的李道是谁?”

也不等百官回答,赵兴便将手上奏章丢给一旁的赵忠,“拿下去给他们传阅,想知道看看就知道了。”

很快,赵忠便将杨林所呈奏章送到第一排的一名官员手上。

官员打开一看,如之前赵兴的反应一样,一开始还能平静的看下去,但看到最后却是不由一阵愣神,而后露出震惊之色。

就这样,随着奏章一点点的往下传,几乎每个人都清楚奏章内的内容后都露出了各异的表情。

不久后,奏章被传阅完毕,再度回到赵忠手上。

赵兴看向百官,开口道,“诸位已经看完太平公所呈奏章,不知都有何感想啊。”

话音刚落,武官这边距离龙阶最近之人便拱手抱拳道,“恭喜陛下,喜获天骄!”

随后,百官也似乎是反应过来,纷纷拱手祝贺。

他们也看清楚赵兴看样子是有些欣赏这个名为李道的人,这种情况就算有人心中不爽,那不可能有人站出来唱反调。

“哈哈哈,我大乾能出如此人才的确是一件喜事,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论他的封赏一事。”

“这位少年天骄替我大乾守住扶风关,光是北蛮宗师境就斩了三人,先天不计其数,普通士兵更是多之又多,可谓是战功赫赫。”

说到这里,赵兴目光看向杨林道,“太平公,不知道你想为他讨一个什么封赏。”

闻言,杨林拱手道,“陛下,微臣认为,李道之功绩可获封侯赏赐!”

此话刚出,太和殿内突然就变的安静起来。

很快,许多不满声音就响了起来。

“太平公,过了,你这个要求过分了。”

“奏章所说这李道只是一普通白身而已,虽然他是少年天骄,但再怎么也不能一口气就提拔到侯爵。”

“是的,过分了,真正的侯爵那个不是一路辛苦走上来的,哪有人一上来就封侯的说法。”

“......”

杨林的话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般,直接让文武百官炸了锅。

无论是武官还是文官都表明了自己的不满。

具体原因是他们之中一部分人都没有封侯,结果有人一上来就封侯,自然心理不平衡。

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内部争斗的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更何况还是在朝堂之上。

表面上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但真到了关键时候背后捅刀子那都是轻的。

对于这些人的叽叽喳喳,杨林根本不带理会的,上前一步朝着龙椅上的赵兴一拱手,“请陛下评判。”

此话一出,大殿百官纷纷看向赵兴。

他们议论的再多也没有用,还要这位开口才可以。

赵兴在群臣之间扫了一下,而后缓缓道,“杨林,诸位爱卿说的不错,你一上来就为他请封侯还是太过了。”

听见这话,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们松了口气,看样子陛下对那个李道的欣赏也是有限度的。

但紧接着,赵兴又说道,“不过,如果按照功绩来看,李道也是足以封侯。”

一听这话,那些官员的心又悬起来了。

这时,赵兴微微一笑,“所以,朕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侯爵暂时是肯定封不了的,一口气封侯的确有些不合适,不过封一个伯爵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他目光看向刚才持反对意见的群臣问道。

听到封伯爵,这些人顿时没了意见。

因为伯爵和侯爵听起来只差了一个档次,但这中间的差距却是一个分水岭。

在帝都,伯爵只能算是一个中等爵位。

但侯爵,却能位于上等之列。

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圈子的。

其中的原因主要还在于现在的大乾能拥有侯爵之位的人要么是祖上人才辈出,维持住了自身爵位,要么就是后来居上,凭借个人能力一点点努力爬上来的。

无论那个拿出来都很有价值。

而那些伯爵还有伯爵之下的人则大多数都是如曾经李道还是安远伯时的模样,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侯爵难封。

总之,在百官的眼中就是封伯可以,封侯不可能,让他再练练再说。

又或者说等他入了朝堂,看看能不能打理好关系。

如果关系能打理好,哪怕功绩不够,只要背景够硬他们也能应该抬上去。

见没有人再开口,赵兴目光看向杨林道,“既然封不了侯,那朕也不能太小气,伯爵的话,那就封一等伯。”

“至于封号......”

说到这里,赵兴突然一脸认真的说道,“既然是少年天骄,那么自当以武安天下。”

“所以......”

“赏封号,武安!”

闻言,杨林先是一怔,而后立刻拱手抱拳道,“微臣代李道谢陛下恩典!”

其实对于封侯一事杨林也没想着能成功,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能成功就成,不成功也无大碍。

一等伯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是第一次封赏。

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那就是封号。

自古以来其实从封号就能看出皇帝对臣子的态度。

一般不看重的臣子封号都是很随意给的。

比如:福禄,志勇之类的封号。

唯有比较看重的臣子皇帝才会认真想一个封号出来赏赐。

而能让赵兴说出‘以武安天下‘这几个字,赏武安封号已经不难看出他对于李道的看重。

有了这‘武安‘二字,在伯爵之中李道也会是高人一等的存在,比李道爵位高的人也不会小看了他。

总之,封号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奖励。

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寓意很深。

只见,朝堂群臣在听到赵兴给下的封号后许多人的脸色都变了。

显然,他们也都明白这一封号所代表的意义。

封赏完成后,赵兴看着杨林又道,“当然,虽然说李道暂时无法封侯,但朕也不会让他吃亏。”

“封一等伯后剩下的那份功绩朕会留存下来,如果李道下次再立下大功,便可以重新启用用来叠加封赏。”

“总之,为我大乾效力者,朕绝对不会吝啬赏赐。”

听见赵兴的话后,杨林又是一怔。

因为他从这些话中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意思就是现在虽然封不了侯,但如果下次还能立功,那就可以了。

于是杨林当即道,“微臣再代李道谢过陛下!”

第182章 南疆,总督

赵兴点了点头,而后问道,“对了,问太平公你一句,李道现如今在扶风关身居何位?”

杨林直言道,“回陛下,由于镇北侯沈重伤势未能痊愈,修为未能恢复,为防止北蛮反复无常再度对扶风关下手,所以臣特意安排李道现在为扶风关的临时统帅。”

“这样吗?”

赵兴点了点头,而后又问道,“那不知道镇北侯修为有恢复的可能吗?”

“有。”

杨林如实说道,“根据微臣来看,镇北侯修为有恢复的可能,而且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修为方面还会更上一层楼。”

闻言,赵兴喃喃自语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些不合适。”

杨林试探性的问道,“请问陛下说的是......”

赵兴直言道,“既然爵位都已经给了,朕想着连同职位也顺便给他安排。”

“朕想的是如果沈重那边如果修为短时间内不能恢复,那么干脆就让李道接任沈重的位置,但既然沈重还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那就只能给他换个位置了。”

此话一出,不仅百官愣住了,就连杨林自己也愣住了。

要知道镇北侯沈重可是努力了几十年才爬到现在这个位置的。

首节 上一节 250/1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三国:季汉刘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