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第418节

此话一出,所有人面面相觑了一会,最后抬起头将目光看向站在人群最前面的五位皇子。

通州之事因为还不清楚其中细节,谁也不知道其中牵扯了多少人。

一般人还轻易不敢乱动,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而且,绝大多数人也看清楚了。

赵兴让五位皇子上朝也有特意考量五人的意思。

想必他们自己也是知道的。

皇子这边。

在赵兴发话后,三皇子赵康左右看了看,发现其余四人似乎正在考虑。

这一刻,他想到老大老二身后的宰相府,又想到了老五背后的太后等人。

也就是他和老四混的比较惨,背景方面并没有多少能够助力他们的。

然而,在背景方面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他们还有一个最优选择。

那就是赵兴在位他们的父皇。

其实,按道理来说,他们最大的背景其实就是赵兴。

只不过,因为这是他们五个人共同的背景,所以经常被人忽略。

再加上赵兴常年身居皇宫,而他们早已分府外住,所以想用赵兴做点什么都没办法。

但现在他们能够上朝就不一样了。

只要能让赵兴这位父皇看好他们,比之什么背景助力都要强。

毕竟,归根结底,最后谁能夺嫡成功,其最后的决定人是赵兴。

别人也最多只能稍微影响一下赵兴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能在赵兴面前出彩,那么也同样会影响文武百官。

毕竟,朝堂上还是有一部分人还没正式站队。

就好比之前谁也没选的李道。

万一他表现好了,让李道这一类人看在眼里而后选中,那可就赚大了。

想到这里,三皇子赵康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尤其是这是他们第一次上朝遇到的第一件大事。

不把握住太可惜了。

想清楚后,赵康当即有了动作。

另一边。

一直紧挨着赵康的赵永在思索的同时也一直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他发现赵康有了动作。

虽然还没想清楚,但他下意识本能的就跟了上去。

“父皇,儿臣......”

赵康刚站出来拱手要说话。

突然发现一道人影紧随着他就站了出来。

回头一看,他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当即止住声音,低声咬牙道,“你想要干什么?”

回过神的赵永得意一笑,“你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你......”

赵康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又不能发作。

此时,所有人也注意到站出来赵康和赵永。

赵兴看了看两人,眉头一挑,“老三老四,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这时候也容不得赵康多做犹豫了。

于是往前一步与赵永错开,拱手道,“父皇,通州一事儿臣想替父皇您分忧。”

闻言,赵兴摸了摸下巴处的胡子,转头看向赵永,“老四,那你呢?”

赵永也是不客气,迈出一步跟上了赵康拱手道,“父皇,儿臣想像三哥一样也为您分忧。”

“这样吗。”

赵兴目光随后又看向没有站出来的另外三个儿子。

只见老大脸上有所意动,但最终还是似乎还是没有站出来。

老二则是看了一眼老大,也便没了动静。

至于老五,看着老三老四轻哼了一声便不再理会。

最后,赵兴目光重新回到两人身上。

“你们都想处理通州之事?”

两人异口同声道,“是。”

闻言,赵兴表情有些犹豫的在两人身上左右看了看。

这时,赵永突然开口道,“父皇,你可是在纠结是选我还是选三哥。”

赵兴点头,“你们都站出来了,那么自然要择一人。”

赵永笑道,“其实父皇你不必择选的。”

“什么意思?”

赵永拱手道,“父皇,通州一事估计牵扯很广,儿臣感觉单靠一人的话估计很难在通州快速打开局面。”

“而如果能够多一个人的话,分开调查处理那么应该会简单许多。”

赵康整个愣住了,没想到赵永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他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也是第一个开口的。

如果真做考虑,在他们两人各自没有明显优势的看一下这件事大概率最后会落在他的身上。

而赵永这么一说完全是给自己争取机会。

正常情况下,赵康是会开口反驳的。

不过仔细想了想,赵康还是决定放弃。

因为对于通州之事谁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情况。

如果他一个人去了,虽然说最后如果成功处理了他能一个人拿功劳。

但同样,如果有问题也是他一个人背锅。

但如果是两个人,就能够分锅了。

虽然说功劳也会平分,但调查处理成功的几率也会变大许多。

赵兴问题,看了一眼赵康,“老三,你的意思呢?”

赵康回答道,“父皇,我认为四弟说的也有道理。”

闻言,赵兴点头,“行,既然你们都无意见,那么这件事目前就交给你们两个了。”

第369章 封赏,通州变故

时间飞速。

转眼间,半个月的时间便过去了。

赵康和赵永也已经在十日前准备好出发去往通州。

而在今日,曾经被赵兴派往南疆的调查人员已经回到帝都复命。

......

太和殿。

“宣,武安公李道入朝。”

赵忠声音落下不久,李道身着轻甲缓缓从殿外走进。

拱手道,“臣,参见陛下。”

待李道站定后,文武百官眼神齐齐看来。

此时,赵兴手上还拿着一份奏章在慢慢看着。

过了片刻后,赵兴突然合住手上的奏章。

“好!”

一声叫好,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喜色。

抬眸道,“本来朕还以为你之前的上奏的折子内容有所夸大,但没曾想你不仅没有夸大,竟然还是有所收敛。”

“三年前南疆都已成那般模样,三年时间你竟然就能将其重新翻新了一遍。”

“所有人都认为你个人勇武超群,但看来武安公你超群的不仅仅是勇武,治政方面也同样是非常超群。”

李道轻声道,“臣不敢贪墨功劳,南疆有此表现非是臣一人之功。”

“也有手下将领士兵之功,也有文华书院众人之功,更离不开南疆所有百姓的支持。”

赵兴摇头一笑,“武安公你可莫要谦虚,你之恩赐可并不会影响你下面的人。”

“是非功过朕心中有数,都会有的。”

李道拱手道,“那臣代他们谢过陛下恩赐了。”

赵兴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现如今既然你的功劳已经确认,那么当初应允你的封赏也该正式给你了。”

下一秒,赵兴面带正色道,“武安公听令。”

首节 上一节 418/1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三国:季汉刘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