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133节

  “新阳平关丢了?”

  治头大祭酒张卫一脸的难以置信,他踏前两步,走到前来通风报信的士卒身前,伸出双手牢牢的钳制住这名士卒,厉声的质问了一句。

  前来通风报信的士卒因张卫的行为和言语露出颤栗的表情,连带着他的舌头也是打着颤:“禀、禀大祭酒,新阳平关确是丢、丢了。”

  验证了自家没有听错后,张卫抓住士卒的双手无力的垂了下来,他的脸上情绪不断变化着,惊恐有之,忿怒有之,或是二者夹杂着,让他的整张脸阴晴不定。

  功曹阎圃沉下心来,他开口问道:“新阳平关如何丢的?”

  报信的士卒立马开口回答道:“是祭酒杨帛,他趁军司马李休夜间入睡的时候,偷偷带兵将李司马挟持了,而后大开城门向蜀兵投降了。”

  “旧阳平关呢?”阎圃面色凝重,若是祭酒杨帛反了,那么旧阳平关的情况就很不理想了,要知道,张卫从旧阳平关引兵过来援助张鲁攻打定军山后,旧阳平关的守御是交给了祭酒杨任。

  而祭酒杨任同祭酒杨帛二人皆是出自杨氏,杨任是杨帛的族兄,杨帛造逆的情况下,说不好杨任那边也会跟着一同造逆,新旧两座阳平关现下说不得都已经丢了,阳平关前的蜀兵没有了阻碍,修整一番后当是在向着汉中腹地进军。

  报信的士卒这个时候透露了一个好消息:“祭酒杨任正在守御旧阳平关,杨祭酒让我禀告师君,如今新阳平关已失,旧阳平关没有了犄角之势作为依仗,加之因为新阳平关的丢失,他手下的鬼卒皆是心怀忧惧……局势败坏如此,杨祭酒说他只能守上一日是一日,与旧阳平关共存亡,但他能力微薄,旧阳平关想来终究还是会丢失,故而请师君早做准备。”

  “杨任还在坚守?”张卫脸上闪过片刻的惊喜,但也只是片刻而已,正如杨任所说,走马岭上险固的新阳平关都丢了,旧阳平关人心浮动,这种情况下守不上太长的时间,或三五日内,或七八日内,旧阳平关说不得也跟着丢了。

  张卫看了一眼上首若是在沉思的张鲁,他带着殷切的目光,想知道既是兄长又是师君的张鲁在局势这般沮坏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打算。

  不止张卫,阎圃也在将目光放在张鲁身上,大局不可收拾,眼下就看张鲁的盘算如何了。

  在众人的目光中,张鲁先是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他摇了摇头道:“向着我以为杨帛憨直,杨任精细,所以认为若是汉中事有不济,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杨任当是会做出二心的事情来,而杨帛当是忠义效死……”

  张鲁仰起头来,眸子里似是有一片朦胧:“未曾想到,竟是杨帛造逆,杨任秉忠,人心难测如斯矣。”

  “兄长。”张卫急切之间,不喊着张鲁师君,道了一声兄长,他希望张鲁赶紧拿个主意,挽救一下眼下沮坏的局势,为大家寻出一条生路来。

  张鲁在张卫期望的目光中,凄凉一笑道:“公则(张卫),眼下的局势已经是不可挽回了,蜀兵势大,又是占据了定军山和新阳平关,为兄现下无能为力也。”

  “兄长。”张卫言语凄切喊上一声,而后他愤恨的道了一句:“难道就坐等蜀兵上门,取你我的首级吗?”

  张鲁低垂着头,一副丧气的表现,他重重的摇了摇头:“别无他法了,或许我们可以趁着现在还有兵马在手,用以作为筹码,率众归降刘璋,换来苟活一世……”

  张卫抿着嘴,讷讷的没有发出一言,念及老母卢氏为刘焉欺辱,他实是不想投降刘姓之人,更别提后半生是苟且而活,就像地沟里的一只老鼠。

  张鲁颓唐的片刻后,他眸子中精光开始汇聚,同样念及老母卢氏的事情,他豪言道:“姓刘的欺辱我们太过,为兄宁为刀下之鬼,亦不想归降刘璋,做一介苟且偷生之辈。”

  “卫当追随兄长!”张卫眼眶泛红,他朗声附和着张鲁,就算被剁为肉酱,他都要和张鲁共进退,兄弟齐心。

  在局势无法补救的当下,张鲁无有降意,这个时候他打定了主意,就在汉中奋战至死,只不过这是他和张卫兄弟二人同刘璋的私仇,他不想牵连其他的人无故受难。

  张鲁温言向着不曾言语的功曹阎圃道:“功曹,我兄弟二人同刘氏不和,实是难以共处一个屋檐下,你却不同,你和刘璋没有什么仇怨,为人又有智谋……听闻刘璋是个喜好贤士的人,你就此投了刘璋,保全性命和宗族,不必同我兄弟二人一起赴死。”

  张卫亦是打定了主意,现下他的念头通达,他微笑道:“功曹,你且去吧,以你的才干智谋,想来能在刘璋手下做出一番成就来……后面我兄弟二人身死,还望你能帮忙收整一下尸体,莫要被野犬啃食了,来年有空的话,于我兄弟二人的祭日,在坟前撒上一杯酒水祭奠,乡间米酒就好了,当然,若是名酒酴清那就更好了。”

  张卫一边说着话,一边伸出手就要延请阎圃离去,张鲁亦是没有相留的举动,他们作为修道之人,多少有一二点通透之心,事不可为就不为,只是莫要牵扯太多人,平白折了功德。

  功曹阎圃却是立身原地,没有一丁点挪动脚步的意思,看上去并没有离去的想法。

  “功曹,你这是何苦呢?”张鲁瞧出了阎圃的心思,他夹杂着无奈的情绪道了一句,阎圃作为他的谋主,和他相识相知,关系甚是谐和,虽名曰谋主,实则和好友一般,他实是不愿意看到阎圃追随他一同赴死。

  “师君,如今尚有一线生机,我如何能轻易弃你而去。”阎圃开口了,沉默良久的他张口就是一语惊人。

  ‘生机?’张鲁和张卫对视了一眼,皆是互相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疑惑,现下哪里还有什么生机,汉中现下是一块死地,蜀兵都快把刀锋贴到他们的脖子上了,他们都感觉到了蜀兵手中环首刀的寒意,死门已经向他们打开了。

  张鲁沉默片刻,他一顿思索下来没有任何的生路可走,可阎圃竟是说还有一线生机,他秉着对阎圃这位谋主的信任,开口问道:“功曹可有什么良谋。”

  “说不上什么良谋,不过救命之计罢了。”阎圃面色淡然道:“汉中局势已无挽救的机会,称得上是一块死地……”

  张鲁和张卫点了点头,汉中对他们来说现下就是一块死地,一块索命的死地。

  “可若是跳出汉中,当可得一线生机。”阎圃拱手言道。

  “跳出汉中?”张卫有些茫然,他不明白阎圃所说的跳出汉中是何意思。

  张鲁却是有些明白了,阎圃的话再是明白不过,汉中他们是待不下去了,但他们可以离开汉中,去谋求一条活路。

  只是离开汉中的话,该往何处而去,这是个问题?

  张鲁思考起了汉中的四面,南面的成都不用说了,西面的武都也过不去,蜀军占据了走马岭上的新阳平关,就扼守了汉中通往武都的道路。

  北面去往关中也不用考虑,汉中去往关中的三条道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皆是难以通行,近年来又没有得到修缮,加上关中为李傕、郭汜这些凉州贼所占据,去了就是找死了。

  东面!

  一通分析下来,张鲁锁定了汉中的东面,他缓缓开口道:“功曹之意,莫不是顺汉水而下,前往上庸之地。”

  阎圃颔首:“正是上庸,现在汉中不可居留,我等当是顺汉水而下,前往上庸之地。”

  肯定了一句后,阎圃详尽的向张鲁道出了他的后手谋划,前往上庸的想法他其实早就有了,只是前面局势不怎么糟糕,还有稳住的可能,但现在局势稳不住了,就只能启用这个后手的准备了。

  “师君,西城、上庸、房陵三县之地,四面和汉中一般无二,四面皆是险塞,轻易难以攻入,当是可以为我等的居所……”

  张卫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反驳了一句:“功曹,西城、上庸、房陵三县,虽说都是汉中郡治下的县城,但房陵为荆州所得,刘表派遣了蒯祺作为县令,而西城、上庸一直都是豪族申氏把控,申氏向来是独立自主,不过名义上顺从我们而已……我们现下贸贸然跑去上庸,申氏怕是不会欢迎我们,一个不好说不得就会同我们交兵……此外就算申氏接纳了我们,刘表作为刘璋的盟友,只怕会派兵攻打我们,而刘璋后面安抚好汉中后,肯定会派遣大军顺汉水而下,到时候我们两面受击,比眼下的局势都会惨烈些。”

  对于一直在旧阳平关巡守,有些事情不太了解的张卫,阎圃耐心的解释道:“大祭酒有所不知,前面申公发来文书求援,言是荆州刘表派遣蔡瑁张允为将,意欲吞并西城、上庸之地……师君已经允了申公,说是会派兵救援,如今我们打着救援申公的旗号前往上庸,正是合宜。”

  张鲁开口补充道:“其次申公为荆州所迫,刚好是需要援兵的时候,我们这时候去,必然能得到申氏的礼遇,有了申氏这个地头蛇的帮助,当是可以在上庸扎稳脚跟。”

  “嗯!”张鲁似是想到了什么,他露出了愁容:“刘璋只怕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就算我们逃往上庸,刘璋应该也会派人前往上庸追杀我们……其次房陵在荆州的手里,上庸的四塞,东面就出现了空挡,更不必提现在荆州之兵正在攻打上庸。”

  “这二点师君勿忧。”阎圃开导着张鲁:“我们此去上庸,将汉中的大小船只,楼船、蒙冲一艘不剩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焚毁……如此一来,刘璋想顺汉水而下追杀我等,就需要打造战船,而打造可用战船需要花费时日,必将拖延日月,最快也要等到来年,可以后面再考虑应对刘璋。”

  “至于房陵之地以及荆州之兵,我们到了上庸之后,汇合申氏的部曲,兵力当可达万余人,然后看看能不能拿下房陵,荆州之兵不比刘璋手下的东州兵和青羌,战力方面当是弱上一些,我想只要谋划得当的话,拿下房陵应该不难……拿下房陵之后,以西城、上庸、房陵三县的地势,四面险塞,是又一汉中也。”

  “善,大善。”张卫抚掌赞叹道,阎圃的一席话,让他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张卫应和着阎圃的话:“兄长,功曹之谋甚善,当可速速行之。”

  “当是如此。”张鲁重重的点了头,他的眼中泛起了光,不再如同前面一般落寞失神。

  商议已定,接下来就是施行的问题,张鲁没有在白日里动身,而是趁着夜色率领心腹鬼卒登上了停泊在汉水上的楼船,顺着汉水而下。

  这里张鲁没有忘了他忠诚的下属,他派出了两名使者,一位前往旧阳平关通知杨任,让杨任速速舍弃旧阳平关顺汉水而下,前往上庸之地,一位前往了米仓道北口,通知固守的賨人渠帅杜濩,让杜濩放弃米仓道北口的守御,速速赶往上庸之地同他汇合。

  ……

  夜色下,张鲁的楼船到达了南郑城,站在船头的张鲁借着月光打量着南郑,眼神里有说不出不舍和伤感,他经营南郑日久,把南郑当做了自己的根基,可现在却是要舍弃南郑而去。

  不过张鲁没有伤感太久,他现下有很多的事情要忙,更是需要在天亮前完成,他需要携带和他一同前往上庸的重臣和鬼卒的家人,不然这群人就算跟着他到了上庸,只怕还是心心念念着汉中,另外他不只是带人去往上庸,还需要携带辎重粮草,不然到了上庸后若是有什么差池,没有得到申氏的接待,缺乏粮草的他就是坐以待毙了。

  “兄长,成固豪族张氏的族长张骏要不要一刀杀了。”张卫提醒着张鲁,成固豪族的代族长张礼修据成固县而反,令张卫很是不忿,他有心杀了张骏泄愤。

  张鲁摇了摇头:“算了,张骏不过一老朽,杀之何用,况且你我将离汉中,何必再造杀孽……你去监督士卒,让他们把府库里的东西全部搬运到船上来,就算是一块金子、一张帛布都不能留给刘璋。”

  说到一块金子、一块帛布都不能留给刘璋时,张鲁的语气是恶狠狠的,像极了一条饿狼,他打算留一个空荡荡的府库给刘璋,不让刘璋得意半分。

  “诺。”张卫领命而去。(本章完)

245.第245章 抵定汉中

  245.

  定军山上的蜀军大营,刘璋在几盏灯火的照耀下,细细的看起了手中的书信,准确来说,这是一封投诚的书信,乃是成固豪族张氏的代族长张礼修发来的,张礼修在书信上言说张氏已经举成固县起事,决定归顺于他。

  “张礼修。”

  当大略看完书信内容后,刘璋将书信放到案几上,静默了片刻后他一字一顿的念道起张礼修三个字,关于汉中张礼修这号人物,他是了解的。

  前面发动汉中之战前,刘璋遣人侦查了汉中,无论是汉中的地理地势,还是汉中的豪杰人物,他都大概知晓一些,而张礼修作为昔日汉中主簿赵嵩的妻子,在赵嵩被米贼张鲁军杀死后,张礼修怀刀保护生女投奔叔父张骏,如此忠贞烈女,算的上一号人物,自然是入了他的耳的。

  只是让刘璋意外的是,张礼修在局势还未完全明朗的时候,就敢举成固县而反张鲁。可见他前面听闻到的关于张礼修的事迹,应该全部都是真实事迹,没有非同常人的胆魄,寻常人怎敢做出如此忠义的事情来。

  “害。”刘璋叹息了一声,张礼修的所作所为,不免让他感到有些羞愧,要知道张礼修丈夫赵嵩的死,和他父亲刘焉脱不了关系,先前刘焉派遣张鲁、张修二人进驻汉中。而张鲁攻入汉中后,擅杀汉中官吏,如汉中太守苏固和汉中从事陈调、主簿赵嵩,虽然明面上这些事情是张鲁自作主张犯下的,但私下里其实是受到了刘焉的吩咐。

  这样一通分析下,赵嵩丧命的直接责任人就是刘焉了,可刘璋自然不会承认,他虽说和刘焉没有父子亲情,而且他穿越前刘焉就嗝屁了,但这个时代孝大于天,子掩父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千错万错,错在张鲁,罪也在张鲁。’刘璋思索了下,打算将所有的过错推到张鲁头上去,而张鲁确确实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背锅侠,一则刘焉对张鲁的命令都是私下里嘱咐的,并且为了让张鲁断绝朝廷和蜀地的联系,在明面上刘、张两家是不和的。二则张鲁作为天师道的师君,行的是世家眼中的鬼道,心性叵测、装神弄鬼的,就算没犯罪,士民也默认是张鲁犯下的。

  刘璋思来想去,张鲁实在是个再适合不过的背锅侠,这时帘帐突然被掀开,夜风从帘帐的豁口处挤进帐内,令帐内的几盏灯火摇曳了起来。

  在摇曳的灯火下,刘璋淡然的抬头看向帐口,只见法正和甘宁一前一后的走入帐内。

  法正拱手施礼后,忙不迭的说道了起来:“明公,斥候传来消息,山下米贼的营垒出现嘈杂惊慌的声音,营垒的灯火更是纷纷乱乱,有人举动火把四处走动,米贼处当是有什么变故。”

  “其实也不用斥候传消息,从山上往下一望,那种乱糟糟的状况,和之前米贼营垒严整森然的情况大不一样,便知米贼营垒出了不小的问题。”甘宁补上了一句,他目带精光的看向刘璋,双手微微抬起,仿佛下一刻就要请命出战。

  刘璋伸出手摩挲起了下巴,他的双眉微微皱起,眸子里不断闪过灯火的虚影。

  是张鲁的计谋,故意做出一副承受不住压力,导致军中出现营啸的情况,引诱他们去攻打,其实是设下埋伏,想将他们一网打尽?

  刘璋摇了摇头,张鲁和他对敌了一段的时间,应该知道他是个谨慎的人,不会做出这样的无用功。

  排除了是张鲁的陷阱,刘璋推断了下,可能张鲁一方的士卒真的顶不住他们给到的压力,营中出现了变故,续而引发了一场营啸也说不定。

  “孝直,你怎么看?”刘璋问起了法正的看法,法正作为谋士,这个时候该出力了。

  法正微然一笑,他拱手道:“明公,不管米贼营垒中的变故是真是假,我们都应该遣人下山探一探,若是为真,则良机不可失也,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拿下张鲁,全取汉中……若是为假,则我军就引兵而回,让张鲁夜间白忙活一顿。”

  刘璋点了点头,恰如法正所言,良机就在眼前,虽说可能是假的,但有一半的机会,如何能失却掉,他转头看向甘宁:“兴霸,你带领人马作为先锋,去探一探张鲁营垒的变故是真是假,我统大军为后援,为你压阵。”

  虽然张鲁一方可能设下埋伏,但刘璋以甘宁在巴郡时惯会打家劫舍,是草上飞的一把好手,加上以甘宁的武勇精悍,想来张鲁也留不住甘宁,他没有思索的点了甘宁的名,令甘宁去探营。

  “诺。”甘宁响亮的应了一句,随后出帐去点齐人马了。

  随着甘宁出帐而去,刘璋也站起身来,走出到帐外,他望着夜空中悬挂的一轮圆月露出了个浅笑,今夜是个不眠之夜,他可以好生欣赏一波月色。

  点齐人马,统军备战的事情,刘璋作为主公自然不会亲力亲为,而是交由了法正去做,他只在原地静静的等候着。

  不多时,甘宁先整顿好了兵马,并率先下山,向着张鲁营垒的西围摸去,而刘璋在亲卫的簇拥下,吩咐着一队队士卒跟在甘宁的后面,用意有什么不顺的地方,就将甘宁接应回来。

  就着月光,甘宁领着锦帆子弟们没有点燃火把,只在月光的指引下前行,作为精锐的步卒,他们的脚程很快,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张鲁立下的西围处。

  和往日不同,西围的鹿角、栅栏后面没有了值守的汉中士卒,空落落的一片,只在张鲁的中军处有杂乱无章的声音传来,且这些纷乱的声音中夹带着茫然、惊慌等情绪。

  甘宁吩咐士卒搬开鹿角,推倒栅栏,鱼贯而入的向着汉中的营帐探去,一路行去他们没有遇到什么阻碍,顺畅的让他们自己都觉得有些意外,很快,在汉中士卒惊慌失措的现下,他们抓住了几个舌头,得知了一些消息,并将这些消息传递到了后方刘璋处。

  ……

  “张鲁失踪了?”刘璋问上了一句,他有些难以置信,不敢确信甘宁派遣过来的士卒口中的话。

  但只片刻的怀疑,刘璋脸上的疑色就消失了,张鲁失踪了,或许准确来说提桶跑路了,这种情况虽是出乎他的意料,但也算的上合理。

  被诸葛武侯打的背上畏蜀如虎称号的司马懿有言:‘施展军事才能的时候有五种选择,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不能守则走,剩下的两个就是投降和战死了。’

  现在的情况下,张鲁不能战,也守不住,又不想投降和战死,自然只有提桶跑路一个选择了。

  问题在于张鲁往哪跑了?

  刘璋挥手让传信的士卒退下,他思索了起来张鲁的去处,西面和南面不用考虑,北面的秦岭道路难行,张鲁也不太会选择,唯有东面……

  随侍在刘璋一旁的法正开口了,他的想法和刘璋大差不差:“明公,张鲁深夜弃军而走,往西面的武都和北面的关中逃跑的可能性不大,唯有东面的上庸……上庸豪族申氏素来臣服张鲁,且上庸之民多是崇信天师道,张鲁当是往上庸出奔了。”

  见刘璋点了点头,认可了自家的说法,法正立即补充道:“往上庸而去,水路便利,米贼现在应该在汉水之上浮舟而行,而米贼和他手下重臣心腹的家人大半都在南郑,我料定米贼现下当是停泊在南郑,接应他们的家人后再行东去。”

首节 上一节 133/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长生从红楼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