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231节

  彭羕收起了脸上的笑意,他端正起了面色,向着刘璋拱手道:“明公受封王爵,不为过矣,愚意当受。”

  “哦?”刘璋有些意外,他讶异了一句,毕竟以彭羕的才智,不应当看不清这其中的圈套。

  彭羕顿了顿,他朗声道:“然羕以为,区区蜀王,过于卑浅,以明公今时今日之威德,非秦、晋、齐、楚不可称之,若所受王爵之封,为秦王、晋王,那时方可受之。”(本章完)

第419章 遣使凉州

  秦王、晋王!!!

  听到心腹彭羕出言,惟有秦王、晋王这般的封号才配得上自己,刘璋只淡然一笑,说实在的,他对这些虚名并不挂怀,还不如实际点的拿下一处郡县,能更加让他高兴一些。

  不过若是真的要得一王号,细究如今他所据之地,为巴蜀、汉中、关中,他所能得的王号,估计就是蜀王、汉中王、秦王这三个封号里挑选一个。

  而这三个王号之中,如果摒弃其他的考虑,单纯以春秋霸主的封国来排名,最优的当是秦王,晋、秦、齐、楚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秦王自是超脱于汉中王和蜀王之上。

  不过两汉都没有封过秦王,这倒不是因为汉室是反抗暴秦起家,导致刘氏对秦王一号有所忌讳。

  而是因为汉代是实封王爵,封王要有封地,秦地是西汉的首都、东汉的司隶,总不至于做大汉皇帝的,将都城放在诸侯王的领地中,弄出皇帝把自己封出去了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这一点,也可从后世秦王层出不穷,世人对暴秦所拥有过的秦王这一称号,依旧是分封不断的缘故,甚至于其间出现了秦王李世民这样的人物,使得秦王一号,在唐朝凌驾其他的王号之上。

  只不过按常理来说,秦王是位居汉中王和蜀王之上,但如今是汉朝,汉中王一号反倒优于秦王一二,尤其是对刘璋这位有志谋求天下的汉室宗亲来说。

  没有那个王号的意义,能比的上汉中王对刘璋的政治意义大,就像历史上刘备夺取了汉中后,并未称作蜀王,反倒是自称汉中王这一点可以看出。

  汉中王的意义在于近似汉王,这一汉家开国皇帝刘邦曾经使用过的封号,是以汉中王对汉室宗亲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可以舍弃春秋霸主的称号,只求一汉中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刘璋心中所想,依着他所据之地能得的封号,当以汉中王为最佳,秦王次之,至于蜀王,他是看都不会看一眼。

  若是他接下朝廷授予的蜀王封号,一来将给宇内之人示意,他刘璋是一个贪权好名之人,二来蜀地为偏鄙小邦,而他将立足关中,据秦之故土去做一番事业,受封蜀王,过于狭隘了些,他虽是起家于蜀地,但不会终于蜀地。

  然而依刘璋所推算,汉中王的封号,曹阿瞒所控制下的朝廷断乎是不会授予他的,毕竟要是他受封了汉中王,这就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他刘璋就是高皇帝事业的继承人,中兴汉室的又一光武。

  且刘璋怀疑,曹阿瞒说不得会在他拒了蜀王封号之后,后面操弄权柄,会将更为显赫的秦王封号赠予他,总之,不会是汉中王这一有着极大政治意义的封号。

  至于封号,还有两个刘璋近乎不可能得到的,一曰周王,一曰汉王,周朝仁德迈远,为后世所仰,有着八百年的国祚,汉王是刘邦曾经的封号,极具政治上的意义。

  因是如故,如果曹操不发头风,是如何也不会将周王或汉王的封号给予刘璋的,他若是受封周王,就是在暗示大汉也有八百年国运,而他要是受封汉王,那就是高皇帝刘邦事业的铁杆继承人了。

  但是不管是秦王也好,蜀王也罢,刘璋只会根据所处的时局,为是否能领下王爵之封的合适时候,才会去考虑,现在他初定关中,繁杂之事颇多,他得专注于眼下。

  “永年,凉州未定,秦王得之亦不全也,并州未下,何敢言之晋王。”刘璋对面前彭羕所言的两个王爵都予以了否认。

  面对刘璋的反驳,彭羕不为所动,他朗声而言道:“以明公之神武,将士之用命,凉州早晚克定,并州亦是早晚为明公所有,就如饭食在咽喉之处,只需轻轻一咽,便可落入腹中。”

  刘璋闻言清爽的笑了一声:“永年,你倒是不把凉州豪杰、并州英士放在眼里啊。”

  “所谓凉州豪杰、并州英士,不过是一些匹夫而已,既无大志,也无远图,只是过上一日是一日,徒然的厮混。”彭羕傲然的说道,他对除刘璋之外的诸侯,一个两个皆是不放在眼里。

  见着彭羕的言谈,刘璋在想,是不是要换一个人执行他心中的计划,毕竟彭羕的脾气着实有些傲然了,不太是那种能和睦他人、联络四方的人选。

  但紧接着,刘璋转念一想,不如就借着这件事磨砺一下彭羕,毕竟若是彭羕一直都是这样的性子,未来只怕不太好处理,其次他即将下发给彭羕的任务,说重要也不是十分重要,只是应当去做一下罢了。

  “永年,我有一件事情,欲托付于卿,但卿之脾性,素来高洁,目无余子,只怕不是合适的人选。”刘璋抛出了一个鱼钩,同时使出了激将法,他适当的露出为难的表情。

  彭羕闻言先是眸子一亮,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作为兵曹的他居于长安,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只能去做些治民的政务,他有些烦厌了,毕竟功名还需马上取,治民理政,功劳却是少矣。

  不过在听到刘璋说他不是合适的人选之时,彭羕的好胜之心立时就腾的燃烧了起来,他向刘璋拱手言道:“不知明公所言何事,但请吩咐,羕必定做到尽善尽美,不使明公有所忧愁。”

  拍胸脯保证的话说完,彭羕觉得还不够坚决,所以他走出席位,向刘璋拜道:“明公,但请言之,不管何事,羕都会做到为明公解忧。”

  刘璋起身,他上前扶起彭羕,拍了拍彭羕的肩头道:“永年,你的才具我是清楚的,不过我所欲委托之事,乃是深入凉州,联络凉州的世家豪族、以及凉州的忠臣义士,使这些人据城自守,不为韩遂、马腾招诱起来同我相抗……这联络四方、口舌上的机锋,怕是卿不太擅长……”

  “明公安心便是,这桩事情交予羕,羕若是做不好此事,当不复见明公矣。”急于证明自己的彭羕,向着刘璋打着包票,他将深入凉州,联络忠臣义士,让他们站到刘璋一边。(本章完)

第420章 许都间细

  入夜。

  刘璋侧卧于床上,听着外间淅淅沥沥的雨声,脑中思索起了将性格颇为傲然的彭羕派遣到凉州一事,他对此事尚且有些疑虑,疑虑依着彭羕的脾性,能否完成这桩任务。

  只是片刻后,刘璋放下了心中的疑虑,不管彭羕能否完成他下发的任务,这一次的出使凉州,想来多少都能磨砺一二彭羕那傲然的性子,对刘璋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担任兵曹的彭羕,在兴平元年,刘璋征讨南中之时就效命于他的帐下,可以说彭羕是一位老臣,同时也是他的心腹,参与机密、合谋政务,这样一位心腹之臣,刘璋不愿见到彭羕因为脾性的原故,导致以后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

  如果有机会磨砺磨砺彭羕的脾性,稍稍压制一二彭羕心性中的傲然,让彭羕变的温润起来,心平气和的言谈论事,刘璋自是愿意去做。

  此外,凉州作为边地,凉州士庶大抵是朴直之人,惯于直来直去,说不得彭羕这般心直口快、傲然随意的心性,能对得上凉州士庶的脾胃,这一点也未可知也。

  听着连绵的夜雨,刘璋不知觉的入睡。

  第二日。

  习惯早早起身的刘璋,在天色还有些昏暗的时候,就洗漱完毕,来到了庭院的连廊当中,现下细雨还在连绵,没有止息的迹象。

  一阵寒风袭过,兼之细雨之时温度较低,刘璋裹了裹身上的裘衣。

  十月了,如今是建安元年十月。

  又是一年将尽,距离刘璋来到东汉末年,到如今是第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南中叟夷、汉中张鲁、关中李郭,一个又一个强敌被他击败,现在的他,才是真正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站到了汉末争雄的主场上。

  刘璋一手撑在连廊的柱子上,在天色渐渐明亮的当下,观赏起了面前的雨景。

  他过去三年所做之事很成功、很辉煌,可过去的辉煌都是过去式了,现在他要着手未来了,拿下关中,即是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格,同时也会招来天下群雄的窥伺和忌惮。

  就像现在这样,虽是河北袁绍处还在忙着剪除公孙瓒,一时间没有对他做出什么举动,但据有兖豫的曹操已经暗搓搓的给他下绊子了。

  曹操假借天子的名义封他为蜀王,而蜀王之封,看上去是一朵艳丽的鲜花,但这朵鲜花上,尖刺极多,若是真的拿在手里,就会落得个手心鲜血淋漓的结果。

  眼下还只是曹操出手,发了一枚暗箭过来,但以后说不得从其他的地方捅来明枪,即是决意争雄天下,路途之上,明枪暗箭当是少不了的。

  念及此处,刘璋脸上不是畏惧和担忧的神情,他目光一如既往的坚定,死过一回、侥幸再活一世,他的心性磨砺的如同磐石一样。

  生逢乱世,遍地哀鸿遍地血,自当无非一念救苍生。

  就在此时,雨水渐渐消弭,天色也慢慢明亮了起来,于东方的天空处,一枚金灿灿的朝阳照常升起,照耀着关中大地。

  天亮了。

  刘璋迈开步伐,来到了长安公廨的东阁之内,不久,主簙、京兆尹荀攸、军师祭酒贾诩也赶到了此地,荀攸、贾诩分别向刘璋微微致礼,就寻觅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不用言说,侍从们就端来了粥饭,兼之一二下粥饭的酱菜,也被摆放到了几人的案几上,而后几人各自吃起来早饭,先考虑填饱肚子,再去商议政务。

  不多时,几人吃完了早饭,并净手之后,开始了今日的议事。

  荀攸率先出言,说起了今日议事的第一个主题:“明公,天子驻跸于许,是朝廷所在,凡天子诏令、四方之事,皆是汇聚于许都,攸意当安插间细,侦得许都的动向,以便早早的应对。”

  对于许都的朝廷,这个掌控天下大义的所在,荀攸自觉若是不安插间细,对朝廷的动向,或者说如今把控朝廷的权臣、曹操的动向举措由间细侦得并递回关中,那他们将慢人一筹了。

  “卿意间细之事当如何安排?”刘璋微微点头,情报是至关重要的事务,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是对敌情不够了解,那是嫌弃自己死的不够快,唯有对敌情了如指掌,才能获得战局的主动权。

  荀攸不待斟酌,就将他早已准备好的腹稿吐露了出来:“安插在许都的间细,当是明暗皆有,在明处的,可招揽不服顺曹孟德总览朝政的忠臣义士,在暗处的,则是私底下安插的探子。”

  ‘不服顺曹操的忠臣义士。’听到荀攸的这句话,刘璋心头暗道了一声,那可太多了。

  历史上曹操虽是控制住了刘协这位皇帝,但汉家秉恩威久矣,忠心汉室的臣子不知凡几,欲图谋曹操,还政于刘协的起事不时发生,导致大汉的都城许都,竟是不得安宁。

  如国舅董承与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及皇叔刘备的密谋是一桩,伏皇后与其父伏完的密谋又是一桩。

  此外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则都不是密谋,而是直接起兵攻打曹操留在许都典守的长史王必,欲挟天子攻击魏国、南援刘备,振兴汉室,不使汉祚衰亡。

  “卿言可行。”刘璋表达了同意的态度,他向荀攸问询道:“许都的公卿之中,能为我们所用之人……公达,待张肃自许都返回,你与张肃商谈一番,列上一张名单,然后遣人试探这些可用的人,看能不能使他们成为我们的间细。”

  “诺。”荀攸拱手应下,他以前在雒阳担任过黄门侍郎,所认识的公卿不在少数,虽是有不少为董卓、李郭所害,但还是有不少他熟知的人物,这一桩任务对他来说较为合适。

  “至于安插在许都的暗探,文和,便交予你去安排。”刘璋转向了贾诩,他有意将许都暗探的事情交给贾诩去做,毕竟以贾诩的才具为人,实在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了。

  “诺。”贾诩领命道,他神色间有些诧异,作为一名新降之人,参与此等机密的议事,多少有些不妥,更不必提刘璋竟是将安插暗探的事情交给了他。

  何其诚也!(本章完)

第421章 人口问题

  乱世之中,最重要的资源有三点,一曰人口,二曰人材,三曰土地。

  这三点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口,理由非常简单,有了足够的人口,才能筛选出争霸天下所需的人才,占据的土地才会有人去耕种。

  简而言之,人口是一切的根基,没有人口,也就没有人才,割据再多的土地也没有意义。

  而当下,刘璋所据有的地盘,益州称得上户口百万、士庶殷富,但关中之地,经过董卓、李郭等凉州贼的一顿霍霍之后,用四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鸡犬不相闻。

  且关中这种荒凉落败的景象,并不是近年出现的,曾经的天府之国-——关中的衰败,是从西汉末年开始的,两汉之际的战争对关中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也是东汉建都雒阳,而不是建都长安的缘故。

  接着东汉建国以来,凉州的羌乱又是此起彼伏,如连绵细雨般打了近百年才稍微消停一点,百余年来,临近凉州的关中,作为后勤基地和兵源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关中始终处于流血的状态,不得恢复到西汉时期天府之国的水平。

  总而言之,一系列的战事致使关中渐渐衰败,人口流失、土地荒芜,曾经的天府之国如今是名不副实。

  也即是如此,刘璋眼下最忧心的就是关中的人口问题,他以后东出潼关,东向以争天下,关中就是他的后勤基地和兵源供给区域,需要给到他最稳定的支持,而眼下的关中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之前的会议还在继续,刘璋同荀攸和贾诩商谈完了在许都安插间细的事情,接着谈起了关中的人口问题,这一桩如今至为重要的议题。

  “如果想使得关中人口充盈,鸡犬相闻,单靠现在关中人口去繁衍增长,恐怕要花上百余年的时间,才能够做到。”荀攸皱着他秀气的双眉,略带忧心的说了一句。

  出任京兆尹的荀攸,这一段时间深入基层,摸底了京兆的户口情况,而结果呢,只能说非常的难看,过去频繁的战争、持久的动荡,导致京兆郡的人口不过三万余人。

  三万余人,五人一户,即六千余户人家,还不如以往的一个大县,他堂堂的京兆尹,应当改成京兆县长才合适,连万户的县令都当不上。

  “就像眼下,京兆不过六千余户,三万余口,户口稀少,曾不如过去的一大县,这点户口,欲佐王霸之业,难矣。”荀攸叹了一声。

  刘璋闻言,却是没有太过惊讶荀攸给出的户口数据,毕竟据史料记载,董卓挟持刘协同学进入关中时,三辅的户口也才数十万而已,偌大一个三辅,不过和中州一介大郡人口比拟。

  后面经过董卓受戮、李郭反攻长安、凉州贼肆虐三辅等诸多的战乱,关中士庶强者四散,羸者相食,到如今,京兆郡能剩下三万人,说实在,刘璋都觉得还算不错了。

  只要期望值放的足够低,多么渺小的成果,都不会让人失望。

  贾诩作为军师祭酒,对关中的人口问题,他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向来李郭造逆,肆虐关中,多有关中豪族结伴而行,经武关向荆州而去,毕竟眼下荆州安乐,无有战乱。”

  “这些人虽是迁徙到了荆州,但想必还是顾念乡土,若是这些人听闻到了关中安定的消息,当是会有不少人愿意迁徙回关中。”贾诩道出了筹谋,即是招募流离到荆州的关中子弟还乡。

  “巴蜀、汉中亦有不少关中子弟。”荀攸补了一句,自从投效到刘璋帐下,他了解到益州有不少的关中人,就像刘璋麾下的东州兵,大部分都是从南阳、关中迁徙到益州的。

  此外刘璋帐下不少文武,如军议中郎将法正、扬武中郎将孟达等人,是从三辅之一的右扶风迁徙到汉中,如今关中安定,法正、孟达等人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在汉中留守的族人返回关中了。

  刘璋点了点头,招募关中流离到他乡的流民返乡,这是肯定要做的,他坐镇关中,自是不能放任关中子弟成为他人的助力。

  “流民返乡是一桩,只是流离四方的关中子弟,数量本就不多,想来就算大力招募,也不过是能得数万户,十来万口而已。”刘璋表达了他的看法,单是招募关中子弟回到关中,成效并不会很大。

  “如今四方多事,战乱、蝗灾、旱灾接踵而至,关东流民颇多,或可招揽关东的流民前来关中,赐予土地、耕牛,不使关中的沃土闲置。”

  刘璋看向了荀攸,荀攸作为颍川人,对关东还是熟悉的,虽是荀攸很长时间的没有返回过中原,但荀攸同中原士人的信件来往是没有停过的。

首节 上一节 231/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长生从红楼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