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第89节

可见老皇爷的威势!

所以自从上次吃过饭以后,蒋瓛对皇大孙就更加的崇敬了……

黄雄英也不强人所难,回到座位上坐下。

“大孙,咱刚刚听你说了导致蒙元灭亡的四大政策,民族、土地、税收、货币,对吧?”

朱元璋一边大口吃着饭,一边道:“那你觉得,咱大明在这四大政策上,相对于蒙元而言,是否还存在什么问题吗?”

听了朱元璋的话,傅友德和冯胜都不自觉的停下了筷子,齐齐看向黄雄英。

这个问题,可比之前朱允熥提的课业问题要复杂,要深远得多。

因为这些可都是基本国策啊!

动辄任何一条,都会让整个大明朝受到深远影响。

朱元璋也是静静的看着黄雄英,他希望他大孙能给他一个不同的答案,而不是老生常谈。

黄雄英看了眼老爷子,苦笑道:“爷爷,你可真是为难孙儿了,这可都是国政大问题,孙儿又岂敢妄加评论?”

“嗐!就当是咱爷俩说家常,想说啥就说啥,说错了,爷爷也不会怪你!”

朱元璋摆了摆手,一脸鼓励的神色。

“嗯。”

黄雄英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徐徐道:“咱大明是一个多民族的王朝,那些少数民族大都聚集在边疆地区,因此咱大明面临着少数民族数量多、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等多重问题,如何采取能够被大多数民族认同的,并且能够巩固明朝统治的民族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在这点上,咱大明做得非常好,针对东北、北部、西北、西南四个主要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处理民族关系和实行的民族政策上,采取了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的策略,总之保持了和平稳定的局面,孙儿以为是非常成功的!”

听罢,朱元璋露出了一口大白牙,一脸骄傲的对身边的傅友德和冯胜道:“听听,听听,咱大孙说得多好啊,不愧是……是咱大孙,哈哈——”

傅友德和冯胜也是连忙点头称是。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黄雄英,他就喜欢听他大孙夸自己。

“还有呢?”

朱元璋一脸的期待。

黄雄英继续道:“至于货币政策,咱大明虽然比蒙元有所改进,但孙儿以为,这当中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大的。”

“哦?”

朱元璋的笑脸微微一僵,道:“说说看,大胆说。”

黄雄英点了点头,道:“纸钞的由来已有不少年头,从北宋开始,四川就发行的纸钞交子,到了蒙元,纸钞更是流通天下,但宋元两朝统治者发钞无度,尤其是蒙元末年的开河变钞,让纸钞更是失信于民。”

“洪武八年,洪武皇帝为了使民间的交易更为畅通,恢复了纸钞制度,刊印大明宝钞,令民间通行,同时禁止民间的金银物货交易,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钞法,实行以宝钞为主,钞钱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这本是极好的制度,也带来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中却埋藏了极大的隐患。”

话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个人都是屏气凝神的看着黄雄英。

黄雄英继续道:“大明宝钞的刊发没有计划,主要是通过皇帝赏赐,朝廷开支和救济的形式,作为主要的发行渠道,可是皇帝赏赐也好,救济也好,亦或者赐予外国朝贡者也好,都没有任何控制,想印多少有多少,完全是根据国家财政需求而定。”

“这就导致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宝钞就会泛滥,公信力也会越来越低。”

闻言,朱元璋缓缓的点头,露出思索的神色。

“再者一点,宝钞的刊印还有一个漏洞,就是只出不进,朝廷只顾着往民间投放宝钞,但在实际税收的时候却只搭收少量新钞或干脆不收钞,如此一来,宝钞的稳定性何在?公信力何在?”

“宝钞的稳定性和公信力越来越低,连国家收税的时候都不收了,谁还愿意收取和存储?”

“如果你是老百姓,试问你希望手里存着的是十两白银,还是十两宝钞呢?”

黄雄英一连串的反问,直接将朱元璋给问住了。

这一点朱元璋也不是没有意识到,因为宝钞刊发的这些年间,已经开始有大幅度贬值的现象出现,洪武十八年,他也曾停止过刊印,因为他也害怕宝钞的价格继续下跌。

洪武九年米一石准宝钞一贯,到了洪武十八年每钞二贯五百文代米一石,也就是说,宝钞在不到十年内下跌了六成。

而傅友德和冯胜则是大气不敢喘,公然否定老皇爷的政策,这世上恐怕也就眼前的这位了。

良久。

朱元璋才咽了口口水,滋润一下干涸的喉咙,徐徐道:

“大孙,你也听咱说说咱的看法!”

“朝廷刊发宝钞,实属无奈之举,大明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先前的蒙元别看垮得快,但跑起来也快,败退漠北之前,值钱的东西全卷走,尤其是北方各府库的金银,几乎卷的一分不剩,他们跑得痛快,可是大明朝就难了!”

“洪武老皇爷也是鉴于蒙元的教训,铸大中通宝和洪武通宝两样铜钱为货币,可咱大明哪来的铜啊?种地都缺人,哪有人开矿?没有铜,用什么来铸钱?”

“可是咱大明处处都等着用钱,样样都急着用钱,若钱的事情不解决,新开国的大明朝,不是活活穷死,就是活活乱死!”

“你可知道,洪武老皇爷用这一张大明宝钞,救了多少人?对北元战事最激烈的几年,明朝的军费开支,物资钱粮供应,几乎全是宝钞买单,宝钞撑起了明朝追元逐北,终于打出和平环境的局面!”

“还有,大明开国二十五年,单单是水利堤坝就修了五千多道,塘堰更修了四万多条,各类大大小小的民生建设更是不计其数,从满眼荒地,满眼废墟的破败山河,收拾到今天这个大多数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的程度,也是靠这张宝钞撑起来的!”

“这些,你都知道吗?”

听罢老爷子的话,黄雄英深深震惊了。

他作为一个后世而来的穿越者,他有更丰富的知识,更超前的眼光,而且可以站在后世的角度去评判历史。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黄雄英始终秉承着一颗敬畏之心。

特别是老爷子,数次让他这个穿越者受益匪浅。

包括现如今这一次。

对于这张承载了如此重大意义的大明宝钞,黄雄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干巴巴的,是简单粗暴的,他说的问题当然是对的,但却忽略了大明宝钞对于这个各方面情况都出名难的大明朝的意义。

而且他刚刚说的那些问题,对于懂得用刊印纸钞来救国的洪武皇帝而言,不可能意识不到。

这一刻,他也不得不感慨道:“洪武皇帝圣明,孙儿受教了!”

闻言,朱元璋这一次脸上并没有露出得意的神色,因为他也知道,刚刚黄雄英说的那些问题都是存在的。

“宝钞固然有宝钞的作用,但问题确实如你刚刚所言,咱和洪武老皇爷也商议过,但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大孙,对于宝钞的问题,你怎么看?”

朱元璋说罢静静的看着黄雄英,他知道这个问题确实太难了。

宝钞提举司无数次的商议,自己和一众大臣们对于宝钞的问题也是无数次的探讨,花费了无数心血,但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宝钞的问题。

果然,黄雄英也是皱起眉头,思考了起来。

如果是以前,他定然会用后世所谓的经济理论套上来高谈阔论一番,但是现在他知道,如果不从所处的环境出发去思考,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那些理论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好了,这问题确实太难,想不出来就别想了,能够看出这些问题来,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要知道,满朝文武,包括洪武老皇爷都没有办法。”

朱元璋看着皱眉思索的黄雄英,知道这个难题,着实是为难他大孙了。

却在这时,只见黄雄英摇了摇头,徐徐道:“孙儿觉得,没有办法也是一个好办法!”

(本章完)

第71章 过于强大的王者之气!

“没有办法也是一个好办法?”

在场的几人闻言都是一怔,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因为这话说得很奇怪。

“嗯。”

黄雄英点了点头:“大明宝钞的刊印,让大明朝从积贫积弱中走了出来,但与此同时,大明宝钞不稳定,贬值等问题也开始凸显,孙儿以为,大明宝钞也完成了它的使命,既然没有办法去稳住它,那就不需要再刻意想办法去稳住它了。”

“啊?”

闻言,朱元璋又是一怔。

傅友德和冯胜也是表情怪异的看了看黄雄英,又看向朱元璋。

这就是你说的没有办法也是一个好办法?

就放任让它烂到底?

是够没有办法的,但真的是一个好办法吗?

朱元璋一脸不解的问道:“宝钞面值上的钱数,一不留神就暴跌,若不是朝廷禁令森严,将宝钞的价值拽回来,恐怕早就不知道跌成什么样子了,若再不想办法去稳住宝钞,那宝钞岂不是废了?”

黄雄英淡定的回道:“孙儿的意思就是让宝钞自然而然的废了!”

“胡闹!”

朱元璋低喝了一声,脸上已然有不高兴的神色。

傅友德冷汗涔涔,小子别胡说啊,之前每一次都说得挺好的,怎么这一次出昏招了啊?

可别坏了你在老爷子心目中的形象呀!

作为太子一脉的嫡系,他当然希望皇大孙能够顺利上位,不要整什么幺儿子。

“皇爷,此为政事,黄公子不知也无妨。”

面对傅友德的打圆场,黄雄英却是神色坚定的道:“爷爷,您且听孙儿把话说完。”

“说。”

朱元璋重新沉下心来,不说别的,他就喜欢他孙儿的这股坚持和勇气。

黄雄英点头道:“爷爷,我问您,朝廷是否有足够的白银去作为准备金,去给百姓们兑换宝钞?”

朱元璋摇了摇头,直截了当回答:“没有。”

“那就是了!”

黄雄英看着朱元璋道:“如果朝廷不能够提供足够的白银准备金,那就不可能稳定钞值,为何?”

“因为市面上除了宝钞,还有白银作为其他币种在市面上流通,白银长期以来就是百姓认可的货币,又是一种金属货币,百姓的接受度非常稳定,所以当白银与宝钞发生竞争时,白银的货币优势立即显现出来,面对白银的竞争,宝钞只会贬值败退,被迫退出市场流通。”

“一旦朝廷严令禁止白银流通,又不提供足够的白银作为准备金以供兑换,那么到最后,老百姓们更愿意以物兑物,届时,宝钞造成的问题只会更加的严重。”

事实上,按照后世的经济理论,大明宝钞算是一种没有准备金的信用货币。

一般来说,发行没有准备金的信用货币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有很高的货币需求,足以应付超发一定数量的纸币流通,二是人们对政府控制货币,维持币值的信心很足。

可是大明宝钞不具备上述任何一个条件。

所以按照一般穿越者的想法,都想着围绕宝钞做全一系列的措施,让大明宝钞保有很高的流通价值。

首节 上一节 89/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刚一统就加入五军之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