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第66节

  典韦啧啧称奇:“不愧是太史令,连带孩子都会!”

  种平额角垂下几条黑线,他突然很好奇,以典韦这超凡脱俗的语言艺术,究竟是如何在军中混的风生水起,而不招至众人围殴的。

  檀女被豆子这一声“娘”,惊得双颊羞红,手足无措。

  一双含情目欲语还休,眼波流转,微微上挑,似喜似怨地睇了种平一眼。

  “这孩子当是受了惊,急着见他娘亲……”种平尴尬地按住豆子的手,将檀女的发丝解救出来,犹豫着帮她拢好,顺到耳后。

  “司马在何处?”

  种平环顾四周,不见荀彧踪迹,暗暗纳闷。

  荀彧此时也在纳闷,他既然知晓林中可能有大型野兽出没,眼看种平只带着典韦及随从数十人入内,久久不出,怎会不担心?

  因而在林外等待的同时,着人持了自己手令,调遣士卒,以防不测。

  哪里料得到,不过刚刚吹干笔墨,便遇见曹操跟戏志才便服前来,察看田间农事?

  得了随从禀告,荀彧仓促间只来得及卷好布帛,递到随从手中,径自迎上前,言简意赅,将此间发生之事一一道出。

  曹操听得种平带着典韦深入林中,不由皱眉:“伯衡怎的如此莽撞?他二人去了多久?”

  “约莫半个时辰。”

  “罢了罢了,先带我去他二人入林之处等待……有恶来相护,伯衡应当无事。”

  曹操说着,示意荀彧领路,自己则与戏志才跟在他身后,向着南方而来。

  “啊?”檀女如梦初醒,慌乱不已,“司马,司马……”

  说曹操曹操到,种平刚提起荀彧,便听得曹操那熟悉中带着焦急的呼唤声。

  “伯衡?伯衡!”

  种平猝不及防被曹操拉到身边,曹操上下打量着种平,见他并未受伤,略略松了口气,佯怒道:“怎可如此冲动?我知伯衡急公好义,只是也该量力而行,若未寻到那孩童,反被猛兽损伤,岂非一举两失?”

  “平知晓,是平之过。”种平唯唯诺诺,大为汗颜。

  他当时只想着救人,的确不曾充分考虑所需面对的危险,这般被曹操训诫,种平恍惚间仿佛自曹操身上,看到了种辑的影子。

  种平心中又暖又涩,第一次对曹操生出些归属感,认错态度更加诚恳。

  “不曾受伤,已是万幸,如今救回的孩童,也毫发无损,真是得天之佑,日后万万小心,不可行此险举。”

  曹操又叮嘱种平几句,方才转换话题:“那些被绑缚住的,是什么人?”

  种平并不奇怪曹操为何会有此一问,典韦攻击力太过强悍,吃了他一记横扫过的黑山军,大多飞得七零八落。

  这般情况下被随从粗暴拉起绑缚,额头上的黄巾大多散落在林中,单凭现在这副衣衫褴褛的模样,的确难以辨认这些人的身份。

  “叔父,这些正是盘桓于黑山一带的黄巾。埋伏在林中,恐怕是作为前军斥候派出,打探田间情况,待农收之时,出兵劫掠。”

  种平说着,示意典韦将李逵推出,先向曹操介绍对方身份,随即道:“叔父可直接问询肃道,军略之事,平口耳之学,不敢献丑于前。”

  他虽对李逵的人品有点质疑,但一路行来,不可否认,这人谈起排兵布阵,一套一套的,真不像个只会夸夸其谈之辈,肚腹之中的确有些东西。

  何况这位肃道先生与许邵友善,种平回忆着许邵的相人之能,觉得李逵也许……真是个被史书疏漏的人才,也说不准。

  “这位先生?”

  曹操并不因为李逵此时狼狈的形象而轻视他,主动为李逵解开身上绳索,做足了礼贤下士的姿态。

  毕竟此人是种平推出来的,哪怕只是个草包,曹操也会做足姿态,一是展现自己“礼贤”的一面,二者抬高种平地位,表现对其的看中信任。

  明面上他似乎在收拢李逵之心,实际醉翁之意不在酒,举动言语中,却是在拉拢种平的投效之心。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种平纵然为他献策,身上依旧挂着“太史令”的官职,二人的关系也就只能算是同僚,种平若想离开,曹操是没有任何理由阻拦的。

  故而自种平入东郡,曹操“叔父”“抵足而眠”“不加干涉”连环奉上,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收种平之心,让他入自己帐中。

  他想要的,是谋士种伯衡,而非太史令种平。

  感谢

  卿佳否

  葉浽

  一念悠然

  wf无风

  莫谏言

  投的月票()

第78章 意在兖州

  “李逵,李肃道,汝南平舆人士,拜见明公。”

  哦?

  曹操提起了兴趣,他身着便衣,与种平对话时完全是以长辈的姿态,且一路行来跟随在荀彧身后。

  在常人眼中,大多会以为,曹操不过是种平的亲人。

  然而李逵见了他,却长揖而拜,口称明公,明显知晓曹操身居名位。

  倒是有几分聪明。

  李逵直起身,他清楚自己想要博得个容身之所,就必须像眼前之人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他这句明公也是报了试探之意,李逵并未猜出曹操身份,只是隐约听得种平似乎对着曹操提到“军略”二字。

  当然仅凭这二字,便推定曹操身份,太过武断。

  李逵在黑山军这些年,别的没学会,察言观色的本事却是学了个一等一。

  他初时受了典韦惊吓,对着种平慌不择言,犯下“先问许邵”的错漏。

  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冷静下来,自然睁大眼睛,不敢放过曹操面上任何细节。

  因此注意到曹操说种平不该如此莽撞时,视线却略微扫过自己身旁的典韦。

  提到孩童无恙时,语气庆幸,眼中却并无太多欣喜。

  这样的眼神李逵不陌生,他在很多求见许邵,希冀可以得到许子将评价的人眼中见过。

  他们大多为雄心勃勃的利己之辈。

  曹操看典韦,是在确认自己爱将是否有受伤,提那孩童,则是衬托自己对种平的关心,或许还有树立形象的目的。

  至于孩童的安危,李逵看来,曹操并不在意。

  他眸光一闪,恭声将自己在黑山军中的见闻娓娓道来:“明公,黑山聚贼百万,却大多分散。”

  “逵所知者,唯有河内张燕,以及游荡东郡的眭固等人。逵在黑山曾听闻贼众遵奉‘中黄太一’,每至三月末起坛祭祀,口呼‘迎贤良师’。”

  “贤良师?!”

  在场几人尽皆变色,这称呼世间敢用且用过的,唯有一个张角。

  可张角早已病死在七年前,与那场浩浩荡荡的起义运动一起,化作余烬,扫进历史的夹缝之间,只待千百年后被人提起评判。

  他不该再度出现在这个时空,这个时间点上。

  “不错,逵初时听闻,着实大吃一惊,甚至荒谬的以为,张角这妖道乃是诈死。”

  “于是每逢祭祀,逵必然参与,数次之后,方知贼众所谓‘贤良师’并非张角,而是张角嫡传,逵不知那人名姓,只知众贼尊其为帅。”

  “哦!”李逵似乎是想到什么,猛地抬起头,“黑山贼中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那‘贤良师’似乎出身屠肆,腰间常挂牛角,故而别号‘张牛角’。”

  种平心说这名字有点耳熟啊……应该不是他想的那个张牛角吧,那家伙不是185年就死了吗?

  曹操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张牛角什么的倒是其次,张角死后,黄巾余孽各自分裂,各有领导,想要再现中平元年席卷天下的局面,根本不现实。

  此人打着张角嫡传的名头,目的为何显而易见,只是与其担忧这位“贤良师”,能否会聚整合黄巾,还不如考虑眼下黑山贼预备袭击东武阳之事。

  “肃道可知贼众计划?”

  曹操随口一问,并不期待李逵能回答的上这个问题。

  李逵却是胸有成竹,在他预想之中,曹操多半会有此问,因而早早打好腹稿,欲要展示出自己的学识:“逵只略略知晓,我等前军被派出,便是为了打探田间收成几何,周遭是否有军队驻扎。”

  “统帅前军的乃是一贼目,别号二根,逵与此人有过些交往……”

  李逵舔了舔唇,“逵从他口中打探出消息,将袭东武阳的贼首,正是眭固于毒二人。”

  “这二人拥兵十万余,逵以为,如此兴兵动众,绝非只是抢夺粮草这般简单……”

  “嗯,难道说是兖州?”

  种平听得入神,下意识问出口。

  李逵极为惊异地转头,去看兀自思虑的种平,默默把“欲自东郡,攻取兖州”这句话咽了下去。

  什么叫班门弄斧啊,直接把猜测说出来不就行了?让你卖弄!让你卖弄!弄巧成拙了吧?

  李逵懊丧不已。

  种平一脸疑惑。

  怎么突然停下了?你继续说啊……都看着我作甚?我脸上有?

  “伯衡怎会觉得,眭固等人意在兖州?”

  曹操笑着捋动胡须,真是越看种平越满意,加之种平那90魅力值的影响,人才收集癖发作,心中更馋的不行,恨不得种平登时纳头便拜,直呼“主公”。

  种平:后背发冷,又是哪个老硬币在惦记我?

  我觉得……我晓得个锤子啊,我就记得“秋七月,袁绍胁韩馥,取冀州。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东郡”。

  但现在时间线乱七八糟,这也做不了参考,只能根据当前情势猜测。

  郭太手底下有十余万白波军,张燕估计起码也有近十万黑山军,这两人一起缩在河内,就目前看没有发生任何冲突……

  要是李逵口中的张牛角真是他想的那个,张燕和郭太恐怕已经勾搭在一起了,这时候眭固带着十多万人来东郡,只是抢粮食?

  狗都不信啊。

  种平觉得还不如猜这些人是要来抢地盘来得合理。

首节 上一节 66/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