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55节

  鲁肃这才心下稍安,这些事情他当然也是能想通的,只是如今身处海上,完全陌生的环境让他心里有些许烦躁。

  不过听着甘宁井井有条的分析,鲁肃心中也是暗叹:

  兴霸之才,他与公瑾俱知,而在公瑾逝去之后,在吕子明口中兴霸便成了斗将一名,实在唏嘘。

  甘宁倒是对此无感,在与鲁肃分析完之后,又翘着嘴角跑到了船头钓鱼去了,显然心情很是不错。

  这番态度带的鲁肃心情都轻松了几分。

  好在到达番禺后,眼前的景色也让两人松了一口气。

  港口人来人往,汉儿、土人、杂蛮人来人往,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透露着一种边疆特有的安静祥和。

  维护治安的依然还是蛮人和土人,并没有两人熟悉的、江东士卒的身影。

  这无疑让两人松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那便应该加紧赶往苍梧郡。

  毕竟相较于夷陵道,牂柯道可是要难走许多。

  但再怎么说还是要打探一番消息,于是很快两人便做出决定。

  鲁肃留在船上照顾母亲,甘宁上岸打听消息。

  眼看着甘兴霸大喇喇将锦袍脱下来横着系在腰间,胸口的锦衫往外一撇露出健壮的肌肉,袖子上翻,手腕上的兽骨手链也露了出来,然后束好的头发也被拽出来几缕。

  “兴霸胆略,无人能及也。”鲁肃感叹。

  如今到此这陌生的环境,他小心翼翼,兴霸反倒是如鱼得水一般。

  这番打扮若是在江东会被当做异类,但在此处却一点都不突兀,极其自然的便融入到了番禺当地的人群当中。

  鲁肃站在船上看着番禺港口有点发愣,他忽然想起来了孔明此前写与他的信件。

  孔明的信向来有分寸,从不问询江东之情况不说,反倒偶尔还会抱怨遇到的困难。

  而让鲁肃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孔明所提到的“技艺革新”之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等简单的道理鲁肃自然清楚。

  究竟如何才算“善假于物”,孔明在信中兴致勃勃的探讨过,只不过鲁肃那时只以为孔明是逞口舌之利。

  直到在江夏见到了从江陵开过来的巨舟。

  鲁肃方才惊觉:不是,你玩儿真的?

  那巨舟鲁肃甚至都弄不清其结构,既不知其巨弩和床子弩有何区别,也不知船尾的圆车有何作用。

  但此时看着番禺港口所停泊的,土人们简陋的独木船。

  鲁肃忽然便对孔明所说的“技艺革新”有了深刻的理解。

  茹毛饮血的土人会惊叹于独木舟,造独木舟的土人会惊惧江东水师,统帅过水师的鲁肃艳羡于江陵的巨舟。

  那如此看来巨舟也绝不是终点。

  跳出江东的桎梏之后重新回头审视,鲁肃便愈发觉得孔明不简单。

  在船上用过一顿饭之后鲁肃也没想明白,但此时甘宁回来了。

  “这位是士徽。”

  甘宁指着一同回来的汉家士子,向鲁肃介绍道:

  “其父乃是龙度亭侯、安远将军、交趾太守士燮。”

  说完再度指着鲁肃,眼睛都不眨一下道:

  “这位是临淮鲁蒙。”

  “其族兄乃是江东都督、偏将军鲁肃。”

  鲁肃瞬间便感觉放甘宁下船去,真乃是一个错误。

  但同时鲁肃倒也理解甘宁的做法。

  要是想要了解交州局势,有谁能比得上眼前的这位清楚?

  只是如今看甘宁的眼神,鲁肃便觉得:

  这甘兴霸,怕不是要在荆南兴风作浪了。

  明天正常更新,这个月向着百万字冲刺。

第239章 益州尽平

  在刘备与孔明离开成都去往汉中的同时。

  南中的战线也在有条不紊的深入。

  而随着战事的稳步推进,司马懿也逐渐惊叹,蜀郡确有良才。

  就如这吴懿,治兵时严格,用兵时稳重,接战时还能身先士卒。

  说一句是将才完全不过分。

  再如这张嶷,不过一功曹,领兵不畏死,冲锋当先为士卒表率。

  在司马懿看来也是一个仅仅欠缺经验的将才。

  张嶷的表现也成功打消了司马懿的疑虑,但仍然还是不太理解刘备到底是如何慧眼识才,力排众议提拔此人的。

  毕竟功曹怎么看都和领军作战联系不到一起,前汉倒是有开国功臣是以功曹出身的。

  但萧相国乃是汉初三杰,且最终也是谥文终,那能比嘛?

  可不管怎么说,张嶷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良将种子。

  对此司马懿也是看在眼里的。

  而且就连相当不起眼的李恢也能对司马懿攻略爨氏的计划进行查漏补缺。

  尤其李恢还对南中一些大姓颇为熟识,这一点也是司马懿颇为羡慕的,于是此前的轻慢心态也逐渐被收起来,转而欲与这几将交好。

  只是让司马懿头痛的是,他欲折节下交,这几位却都颇为不买账。

  镇守将军吴懿与人打交道时永远都不苟言笑,一副生人勿近的派头。

  与吴懿说起对爨氏的攻略时,这位将军听得很是认真,并时不时还能提出疑问,能看出来军略上是有下功夫的。

  但说起来军务之外的事情时,这位将军就反应平平了。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司马懿在说,吴懿在安静的听,然后嘴角有一抹看起来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一缕简单的笑容却让司马懿很不舒服,因为这是以前的他很熟悉的,一种尽在掌握的笑。

  还在北方时,司马懿最初面对曹操派来请他出仕的使者,也是这样笑的。

  于是在吴懿这里司马懿只能选择作罢。

  而在张嶷和李恢这边也都不顺利。

  张嶷为人清俭,司马懿私下去拜访的两次,一次看到这位先锋将在亲手缝补自己的皮甲,第二次则是恰巧遇到张嶷在田里教南中蛮人怎么使曲犁。

  这些都不是司马懿所了解或擅长的,而司马仲达所熟悉的美食珍馐好酒宝马之类,张嶷也是写在脸上的不感兴趣。

  于是只能作罢。

  好在拜访李恢还算得上顺利,但也就仅止于此了。

  和李恢的交流让司马懿想起来了自己的哥哥司马朗。

  待人如沐春风,聊起来平易近人,但实际上私底下极有分寸绝不深交。

  拜访了几次,次次都是相谈甚欢,但最终实际关系都没什么进展。

  如此转了一圈最终都不见什么成效,司马懿也逐渐绝了这份心思,只觉得这刘皇叔麾下人才济济的程度也丝毫不逊色于曹丞……曹贼。

  与其在这边徒耗功夫,还不如早点做出成绩受皇叔…主公青睐,转回北面战场。

  到了那时,他堂堂司马氏之子,还用得上受这些气?

  在这种心态下,对南中爨氏的平定称得上迅速。

  爨氏据同劳而守,地形复杂,大股的兵力很难铺开。

  在司马懿的建议下,吴懿领大军与爨氏争夺高处以弓弩手把持,整体徐徐推进,吸引爨氏注意力。

  另一边张嶷以孟获为副将,绕行谷昌、连然,直接趁夜推进到了滇池城下。

  在南中长大的孟获主动请缨,假扮爨氏族人诱骗开了滇池城门,张嶷精兵跟进,趁夜夺城。

  滇池失陷瞬间就震动了爨氏的后方,李恢借助自己的眼线精准察觉到了这个消息,吴懿也不犹豫,大军跟进直逼同劳,并组织士卒大喊:

  “毋单克矣!”

  “同并克矣!”

  毋单和同并两地都位于同劳的正后方,而且相距滇池都不太远。

  吴懿的这番动作让同劳的爨氏守军大哗,再无心应战。

  甚至远远的吴懿还能看到同劳的城墙上有人影在跳脚大骂。

  但丝毫不能改变同劳守军一触即溃的事实。

  “将军神威!”

  司马懿在一旁摇旗呐喊,这已经是如今他能为这战场做的最后的事情了。

  事实上司马懿喊得也没错。

  在判断出同劳大势已去后,吴懿无视了异常眼馋的司马懿,将战场的指挥调度权交给李恢。

  随后便领着亲卫上前,奋勇厮杀。

  吴懿的加入成了压垮同劳爨氏的最后一块砝码。

  对于士卒来说,他们并不会仔细计较自己面对的究竟是乌合之众还是精锐之师。

  他们只知道,平南中以来,随吴将军出战,有胜无败!

  一方气势如虹,且训练有素坚信必胜。

  一方人心惶惶,心忧后方且疏于练兵。

首节 上一节 355/4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融合黑龙天,打造诸天仙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