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669节
赵匡胤原本正悠闲地看着这出闹剧,突然间目光一凝,身子不由自主地坐直了。
等等!这些大臣身上穿的分明就是大宋的官服!
他揉了揉眼睛,仔细打量着天幕上那些满脸凶相的臣子,这下可坐不住了!
这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难不成是自己走后,朝廷就变成这副德行了?
他费尽心思创立的大宋,怎么就摊上这些不讲理的臣子!
好歹也是堂堂朝廷命官,怎么跟街头混混似的,举着兵器就往殿上冲。
莫非是后面的皇帝太过软弱,被这些臣子欺负到头上来了?!
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把五代十国那一摊子事收拾干净,建立了新的天下。
要是后面的皇帝被人架空,变成了傀儡,那他这个开国皇帝的脸往哪搁?
“唉,作孽啊!”
想到这里,赵匡胤不由得捂着额头叹了口气。
该不会是自己的子孙不争气,把朝纲都给丢了吧?
他当年放权是为了稳定朝纲,可不是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臣子们蹬鼻子上脸!
赵匡胤焦躁地搓了搓手,还抱着点侥幸心理。
这最好是哪个编故事的写的戏文,可千万别是真实发生在大宋的事!
不然到时候他棺材板可盖不住!
这时天幕上的画面仍在继续,赵匡胤却已经坐不住了,心里七上八下的。
主要是很想知道,这到底是哪个时期发生的事啊!
【昏君皇帝竟然被奸臣蒙蔽双眼,下令将素有“包青天“美誉的开封府尹包拯斩首!】
【为了拯救忠臣包拯,为了守护大宋的气节,五位手持先帝御赐宝物的神秘人物出现了!】
【他们正是继承了太祖遗志的“大龙战队”!】
【其中一人手持太祖亲赐的蟠龙棒,棒身盘踞着九条神龙,挥舞时龙影环绕,威势惊人!】
【又一人执掌太祖御赐的紫金锤,锤身上铭刻着太祖亲笔字印!】
【第三位勇士持有太祖赐下的打王鞭,鞭身缠绕着真龙纹路,一出手便雷霆万钧,震慑宵小!】
【第四位英雄手握太祖亲赐的黄金戬!】
【为首的统帅手持龙头拐杖!】
【这五件宝物,皆是开国太祖留下的镇国之器,关乎社稷安危!】
【每一件宝物上都铭刻着太祖亲书的祝词,寄托着开国君主对后世的期望!】
【而今这些神秘的持宝人现身朝堂,难道是先帝有灵,派他们来匡扶正义?】
【传说这些宝物只有心怀大宋江山,忠心耿耿之人才能驾驭!】
【如今包青天危在旦夕,这支手握神兵利器的大龙战队终于按捺不住了!】
而在这个战队纷纷将各自武器都亮出来后,昏君的脸色变了又变!
最终只得结结巴巴表示:“这就赦免包拯死罪!”
……
弹幕:
——“杨家将啊!这不就是杨家将的故文吗?哈哈哈!”
——“皇帝:我太难了,我爹给我找了五个保姆!”
——“老臣:抱歉,这是你爹给我的,我必须这么用!”
——“搁这儿演杨家将2.0呢?升级版就是不一样,直接五打一!”
……
历代帝王们个个脸色铁青,冷冷地盯着天幕,目光中透着不悦。
这哪里像是臣子对待天子的样子!
竟然借着什么先帝遗物的名头,在朝堂上耀武扬威。
这些帝王们在位时,哪个不是手握乾坤、号令天下,现在看到这么个昏君被臣子们牵着鼻子走,一个个心里都憋着一股气。
尤其是那些靠着雷霆手段打下江山的帝王,更是气得胡子直翘。
什么大龙战队,什么镇国神兵,分明就是想用这些莫须有的宝物来压制皇权!
要是在他们的年代,这帮狂妄的臣子怕是连宫门都进不了。
第757章 杨家武将力保包拯!朱元璋:看了还是有点不爽!
把一国之君写成这般没用的样子,连几个臣子都震慑不住,还配叫皇帝?
各个帝王们虽然来自不同朝代,但此刻心思却出奇地一致。
他们都是位居九五的至尊,自然最看不得臣子们这般不知分寸。
这戏里的皇帝简直就像个木偶,任由臣子们摆布!
如此这般,还要皇权做什么?
当然,也又不少帝王暗暗庆幸。
还好这种事没发生在自己的朝代,否则还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
汉朝位面。
刘禅托着下巴看完天幕上的内容,难得露出了一丝会心的笑容。
这后世的皇帝,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看这架势,怕不是和自己一样,年少时就让父皇看得直摇头。
不过这位父皇倒是比自己老爹周到,一下子就安排了五个大臣来辅佐。
想当年,诸葛丞相临终前也是这般殷切叮嘱,让那些老臣们辅佐自己。
刘禅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不禁暗自感慨,这当皇帝的,要是没几个得力大臣在身边,还真是寸步难行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得是多不靠谱才能让老爹如此不放心?
看来哪个朝代都免不了要有这么个让人操心的皇帝,自己倒也不算特例。
想罢,刘禅也安心了不少。
至于那个包拯,刘禅听说过一些,确实是个难得的忠臣。
要是真让这么个能臣白白枉死,那可真是暴殄天物。
先帝留下这么多能臣良将,想必也是为了防止这种糊涂事发生吧。
想到这里,刘禅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位后辈虽然昏庸,但好在先帝留下的这些大臣都还记得自己的职责。
这么看来,自己当年虽然也不怎么争气,但至少没让诸葛丞相他们太操心……大概吧。
……
宋朝位面。
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皱着眉头揉了揉太阳穴。
还是有些不爽怎么办!
这位后辈皇帝的表现,让他着实有些头疼。
一个皇帝要是昏庸到需要五个大臣来保驾护航的地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不称职了,这简直就是要在史书上狠狠地留下一笔!
这位后辈皇帝莫不是把龙椅当成了摇椅,以为有大臣保驾护航就能高枕无忧?
不过转念一想,赵匡胤又觉得这事还真不好说什么。
那个包拯他也在之前的视频中听说过,确实是个难得的清官。
要是真让这么个忠臣就这么白白枉死,那可真是天大的损失。
赵匡胤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在朝堂上的情形。
那会儿要是没有几个敢说实话的大臣,怕是连北宋的根基都难以稳固。
天子虽贵为九五之尊,但没有几个敢于直谏的大臣,这朝堂上的气象又怎能兴旺?
但凡是个明君,就算听不得逆耳之言,也不会因为几句直谏就要杀人头落地。
想到这里,赵匡胤倒是觉得这位先帝留下这五个大臣也是用心良苦。
与其让儿子听信奸佞之言胡作非为,还不如给他安排几个能制着他的老臣。
……
明朝位面。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眼神渐渐变得凌厉。
这剧情他再熟悉不过了,不就是杨家将的翻版吗?
只不过这次换成了五个大臣联手,而且比杨家还要嚣张。
想到这些功勋贵族竟然敢结成同盟对抗皇权,朱元璋的眉头越皱越紧。
虽说这些大臣是为了保护忠良,但这种局面一旦形成,后果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朱元璋不自觉地捻着胡须,心里盘算着。
他太了解这些功臣勋贵的德性了,给点阳光就灿烂,要是让他们抱成团,那还得了?
更别说这些人还手握先帝御赐的宝物,这不是摆明了要架空皇权吗?
虽说以自己的手段,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在自己当政时出现。
上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