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716节

  【骆驼国看到邻国打得热火朝天,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要是哪天别人也打到自己头上可怎么办?】

  【于是骆驼国立刻派出了特使,四处寻找能够震慑对手的武器!】

  【经过多方打探,他们得知华夏有一款超级武器,代号东风!】

  【这可不是普通导弹,而是能够携带特殊弹头的战略武器!】

  【骆驼国一看,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吗?】

  【他们立刻派出了最高级别的谈判团队,直奔华夏而来!】

  【谈判一开始,骆驼国就开门见山:这武器,我们要定了!】

  【不过华夏这边也很清楚,这可不是一笔简单的生意!】

  【于是华夏开出了一个天价:每枚导弹要价两亿美元!】

  【没想到骆驼国二话不说,直接加价到了三亿美元!】

  【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保证这武器的性能!】

  【为了证明东风的威力,华夏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在戈壁滩上,专门进行了一次实弹发射试验!】

  【当导弹呼啸升空的那一刻,骆驼国的特使们都看呆了!】

  【这下他们更坚定了购买的决心,生怕晚一步就没机会了!】

  【最终,这笔堪称史上最神秘的军火交易,就这样达成了!】

  【骆驼国不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武器,还获得了其他国家的尊重!】

  看到天幕上的画面,历代古人神情激动,神情很是自豪!

  华夏子孙果然没有辱没列祖列宗的威名,竟然能制造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利器!

  望着那冲天而起的东风,不少人热泪盈眶。

  曾经,华夏饱受列强欺凌,任人宰割。

  如今却能以自己的本事,帮助他国解决困境,这般扬眉吐气的场面,当真是解了数百年的心头之恨!

  这才是泱泱大国应有的气度!

  想当年西方人来华夏,可是用大炮打开了国门,如今却有国家为了买华夏的武器而争先恐后,这番沧海桑田的变化,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回想起先前看到的种种屈辱史,再看如今的场景,数百年的郁结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华夏儿女终于能够昂首挺胸地行走于世界,不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

  ……

  明朝位面。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突然仰天大笑。

  他拍着御案,笑得前俯后仰。

  幸亏这骆驼国离大明远着呢!

  要是在大明边上,欺负他们的可就要换人了!

  一群富得流油的商贾,在大明面前还不得乖乖低头!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愣了一下。

  这买卖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自己当年和那东海小国做生意时,不也是这么个路数?

  人家一匹马,在辽东市场上要六匹绢才能换来,可到了朝贡贸易里,一匹绢就打发了!

  朱元璋嘿嘿一笑。

  这些年来,大明可没少在马匹贸易上占便宜。

  那些小国虽然心里不痛快,可还不是得乖乖送上贡品?

  看来这做买卖的道道,万年不变啊!

  有实力的总是能占上风,这天下,还真就是这么个理!

第806章 清末最后一个文圣人?朱熹点赞!李贽:真敢啊!

  【史上最能折腾的“圣人”康有为,凭什么被称为近代第一渣男?】

  【他曾是维新变法的精神领袖,却在晚年迷恋上了18岁的小姑娘。】

  【71岁高龄的他,不顾世人非议,执意要娶自己学生的女儿邱昭为妾。】

  【这位清末民初的大儒,在印度期间还与多位年轻女子保持暧昧关系。】

  【除了感情生活混乱,康有为还是个投资高手。】

  【他在墨西哥城炒房圈里大展拳脚,靠着房地产投机赚得盆满钵满。】

  【这位口口声声要救国救民的思想家,在国外过着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他总是跟人借钱却从不还,甚至连清廷和日本政府的资助都来者不拒。】

  【作为一个自诩儒家传人的大师,他的学术著作却频频被指控造假。】

  【在《新学伪经考》中,他被发现篡改史料,为自己的观点强行寻找论据。】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的政治立场更是摇摆不定。】

  【先是支持袁世凯称帝,后又急忙反对,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政治墙头草实录。】

  【这位口中高喊变革的“圣人”,私底下却活成了自己最痛恨的那种人。】

  【但不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康有为,为华夏近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人看罢,一脸迷惑。

  这得是个什么人物,能矛盾成这样?

  这等反差,就如同看到一位饱读诗书的君子突然在街头耍起了流氓把戏。

  不过,能有如此思想的人,真能做出这种事?

  说不定也是天幕胡说八道呢。

  ……

  明朝位面。

  看到天幕上的内容,李贽不由得仰头大笑。

  这位号称圣人的康有为,竟能将生活过得如此精彩!

  既然敢于标新立异,那做事就不该在乎世俗眼光。

  不过这般行事未免太过招摇,连投机钻营都做得如此高调。

  若是换作自己,也绝不会如此张扬。

  敢在思想上掀起如此狂潮,想必胆子肯定也不小吧!

  李贽很好奇,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康有为的开挂人生,从一个落榜生开始。】

  【1858年,康有为出生在广东南海的一个官宦世家。】

  【小时候的他不爱读书,整天在外面疯玩。】

  【直到13岁那年,他突然开窍。】

  【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圣人之道,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白天读书,晚上继续读,困了就用凉水泼脸。】

  【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还特意找了个又窄又硬的木板凳来坐着看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但是科举之路可没那么顺利。】

  【21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

  【接连几次落榜也没能打倒他,反而让他看清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在这期间,他开始博览群书,研究西方文明。】

  【不仅如此,他还跑遍了大半个华夏,亲眼见证了清朝的积弊。】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维新思想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开办“万木草堂”,开始传播自己的思想。】

  【很快,他的学说就吸引了大批年轻学子。】

  【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梁启超第一次听康有为讲学时,就被他的学识和见解所折服。】

  【这位后来被称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正是从这时开始崭露头角。】

  【在他的课堂上,不再是死板的八股文。】

  【他讲授变法维新的道理,分析时事政治。】

  【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创先河。】

  【也正是这段时期,为他日后影响华夏近代史的重大变革埋下了伏笔。】

  南宋位面。

  正值暮春,朱熹与陆九渊漫步在武夷山脚的书院前。

  新修的廊檐下,十数名学子正在埋头诵读。

  远处,几株桃花尚未谢尽,零星点缀在嫩绿的新叶间。

首节 上一节 716/7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下一篇:摆烂两年半,我大秦第一老六的身份瞒不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