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737节

  【十一、紫水晶玛瑙鹦鹉,来自桑巴国。】

  【鹦鹉象征着吉祥如意,也是桑巴国的国鸟,搭配桑巴国的紫水晶,堪称完美。】

  【上面介绍的只是一小部分,新龙国建国以来收到的国礼还有很多。】

  【如果屏幕前的各位网友感兴趣,有时间的话,可以亲自去帝都看一下。】

  【因为我国有规定,价值不满200元的礼品可以直接收下,超过则需要上缴国库统一珍藏。】

  弹幕:

  ——“200元以下就能自己收?悄悄送个199.9的礼物”

  ——“孔子:没想到千年之后还能跟异国大佬坐而论道”

  ——“突然发现各国都很会来事,礼物整得明明白白的”

  ——“工匠手艺真绝了,连孔雀的羽毛都能还原得这么细致”

  ——“看完感觉200元的标准有点低啊,现在通货膨胀了”

  ……

  春秋位面。

  孔子望着天幕中那尊《智慧树》雕塑,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这异域之国,竟将我与他们的圣贤并列,确是出人意料。”

  子贡正要答话,一旁的颜回抢先开口。

  “夫子,这位阿里·法拉比想必也是位大智者。异邦能如此尊崇华夏之道,实在令人欣喜。”

  “这位草原之子竟也明白‘和而不同’的道理。”

  孔子抚须微笑:“看来天下之大,求知者众。我等讲学至今,倒不知传到了这般远处。”

  “夫子,您看这些国家的礼物,无不精美绝伦。那黄金孔雀更是巧夺天工,连羽毛都纹理分明。”

  子贡感叹道:“这些工匠之巧,怕是超过了鲁国的工匠了。”

  “子贡啊,你还是爱说这些身外之物。”

  颜回笑着摇头。

  “我看那银甲大象虽美,却不及智慧树来得有意义。”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孔子望着天幕继续道。

  “礼之用,贵乎得体。这些国家以礼相待,各具匠心,倒是真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

  “不过夫子,法拉比究竟是何许人也?”

  子贡困惑地问。

  “此人想必也是位明白事理的智者。”

  孔子神色平和。

  “远方有知己,实在令人欣慰。看来‘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果真不是空谈啊。”

  “夫子所言极是。”

  颜回深以为然。

  “异邦之人不远万里来寻华夏之道,想必他们的智慧与我们也有相通之处。”

  ……

  大隋位面。

  杨广看着天幕中展现的各国珍宝,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虞世基,你瞧这些异邦之物,珠光宝气,巧夺天工。朕打通运河,开疆拓土,不就是为了广纳天下奇珍异宝?”

  虞世基拱手回应:“陛下明鉴。这些国家的礼物确实精妙,尤其是那尊黄金孔雀,通体纯金打造,镶嵌名贵宝石,比我大隋的金银器物还要精美。”

  “这些蛮夷小国,藏着这许多宝贝不进贡,简直是忤逆!朕平定了高句丽,还要继续往西扩张,让这些国家都把宝物送来。”

  杨广激动地站起身来。

  “骆驼国的金银王宫,朕也要建一座更大的!”

  “陛下息怒。”

  宇文化及出声劝阻。

  “如今国库空虚,民力疲惫,不如先休养生息……”

  “休养?这些番邦都在那边享乐,朕岂能甘心!”

  杨广挥手打断。

  “你看那斯里兰卡的银甲大象,朕也要弄一对来御花园里耍耍。至于尼泊尔那嵌满宝石的坛城,简直比佛寺的宝塔还要富丽堂皇!”

  “陛下,这些国家远在天边,路途遥远,发兵征伐恐怕……”

  “路途遥远?朕开凿运河不就是为了这个?西域诸国的珍宝,必须源源不断地运来大隋!区区几千里路算什么?”

  杨广眼中闪烁着执着的光芒。

  “给朕继续征调民夫,把运河修到西域去!”

  虞世基和宇文化及对视一眼,面露苦涩。

  这位天子的欲望,只怕整个大隋都填不满了。

  ……

  “这些异邦倒是懂得讨好之道,居然把咱们的圣人孔子都搬出来了。”

  驿站茶铺里的古人们议论纷纷,既感慨这些异域国家的巧思,又对这些珍奇物件啧啧称奇。

  以往见过的贡品大多是些香料、宝石、布匹,哪见过这般精巧的物事。

  “你们说,这些宝贝该值多少钱?”

  “值不值钱倒在其次,这手艺才是真绝啊。”

  寻常百姓别说见识这样的宝物,就连听都未曾听说过。

  虽说朝廷收到的贡品向来珍贵,但这般别出心裁还真是头一遭。

  “这些外邦人倒是会来事,连送礼都讲究个寓意。”

  “可不是嘛,人家连咱们的圣人都研究得这么透彻。”

  “这些国家也真是下了功夫,送的礼物不仅价值连城,更是别具匠心。”

  “就是不知道后世人回礼的时候,又会送些什么好东西过去。”

  若是回礼不够精致,岂不是要折了大国威风?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国家能如此推崇华夏文化,倒也算是难得。

  “这就叫远亲不如近邻,人家远在天边都这般用心,咱们邻国反倒没这般上心。”

  “莫要这般说,礼尚往来才是正理。”

  转眼间,这些异域珍宝已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虽说这些宝物与寻常百姓无关,但能见识一番这般精美的物件,也算是一种乐趣了。

第829章 地理宿命?超级大国不为人知的脆弱

  【从地理角度研究世界各国的防御能力,天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绝壁天险的防御效果远胜于平原地带,许多国家正是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才得以长期存续。】

  【当今世界,如果单论国力,龙国、鹰酱国和毛熊国无疑是最难被入侵的国家。】

  【这三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核武器和百万级军队,若联手可轻易击败其他国家。】

  【但从地理角度来看,这三个强国都存在明显的软肋。】

  【其中毛熊国的地理缺陷最为突出。】

  【其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广大,但地势过于平坦,敌方机械化部队可以快速推进。】

  【更重要的是,毛熊国的经济和人口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地区,而西伯利亚地区工业基础薄弱,难以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这导致毛熊国在防御战中必须依赖外部援助,如拿破仑战争和二战时期有援助便能反攻,无援助则难以抵抗。】

  【鹰酱国的情况与毛熊国相似,同样面临地势平坦的问题。】

  【虽然有洛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这样的天险,但与枫叶国9000公里的边境线和与仙人掌国3170公里的边境线大多是平原地带。】

  【敌人可以选择从五大湖地区或格兰德河沿岸进攻,无需强攻山地。】

  【如果未来鹰酱国实力衰退,无法继续压制邻国,那么类似“火烧白宫”的历史事件可能重演。】

  【这提醒我们,国家实力与地理条件都是动态变化的,不能过分依赖一时的优势。】

  弹幕:

  ——“卧槽,原来毛熊国这么虚的吗,我一直以为它很强”

  ——“地理老师狂喜,终于可以用上地理知识了”

  ——“所以说一马平川确实不太行,看看咱们龙国的群山”

  ——“难怪毛熊国这么执着于打乌克兰,原来是为了多个缓冲带”

  ——“平原确实不太行,但是冬天一来谁也别想推进(破防)”

  ……

  大明位面。

  明太祖朱元璋凝视着天幕,看着上面关于地理防御的分析,不禁陷入沉思。

  “刘伯温,你看这天幕之中所言,地势险要竟如此重要。朕夺天下时,江南水网密布,北有长城,西有大漠,东临大海,不正与此相合?”

  “陛下明鉴。我大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确是得天独厚。只是北方草原空旷,虽有长城,却也需多加戒备。”

首节 上一节 737/7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

下一篇:摆烂两年半,我大秦第一老六的身份瞒不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