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75节
《回复:李贼不过是晚清的一个奸臣,左公是清朝乃至华夏的民族英雄,这怎么比?》
《回复:就李鸿章他也配?》
只是瞬间,李鸿章看着天幕上闪过的画面,瞬间傻在了原地。
我怎么就成奸臣了?
“毁谤!”
“这天幕简直就是在毁谤我的清白!”
“左宗棠?不过是一个工于心计玩弄人心的奸贼,竟然也能称之为英雄?”
庭院之中,李鸿章神情激动。
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怎么后世之人对于自己的评价这么差!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革命派。
洋务运动就是他主持的,怎么突然就被诽谤成这个样子了?
另一时空中。
乾隆帝看着天幕上闪过的画面,露出了极大的兴趣。
晚清三杰?
既然能同位于三杰之属,这李鸿章应该也是个能臣吧!
风评虽差,但只要能为朕的大清所用,又何必计较?
想到这里的时候。
乾隆朝着和珅递去一抹淡淡的笑意,惊得和珅瞬间就有些站不住了。
奸贼?他可担不起这种名声!
而此刻的顾笙也是有些好奇。
顺着评论区的相关搜索,来到了另一个视频界面。
【日本鬼子的由来!李鸿章:你当我是花钱买的官?冷知识#历史#李鸿章】
【喊了一百多年的日本鬼子,竟然还暗藏大智慧?】
【在百年前甲午海战的记者会上,清朝派出李鸿章与日本代表斡旋!】
《那可是中日甲午海战啊!》
《马关条约就是在这个时候签订的吧!》
《某种意义上来说,清朝就是从这个时候败亡的吧!》
一瞬间,无数观众纷纷提起了注意力。
始皇帝嬴政:海战!原来后世竟然已经将战场延伸到了海上?
汉武帝刘彻:朕的大汉也要将四方海域尽皆收服才是!
唐太宗李世民:区区倭奴,何至于用上斡旋一词?论海战,我大唐是倭国的祖宗!
清乾隆帝:竖子尔敢!倭国竟然敢侵犯我大清?
……
【为了羞辱清朝,日方事先准备了一幅对联的上联!】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前两句是拆字法,后面琴瑟琵琶对应的八大王居头上,单戈合起来是战的繁体字!】
【意思就是骑着快马,拿着长弓,兵强马壮,就要与清朝开战!】
“嚣张!”
这一瞬间,不知多少观众对着天幕上的日本鬼子轻啐了一声。
始皇嬴政:败国还敢如此嚣张?
汉武帝刘彻:不是他怎么敢的啊?
唐太宗李世民:这又开海路又要镇新疆,人不够用了啊!要不水师顺路过去教训教训他们?
永乐大帝朱棣:五征漠北不行,咱打个倭寇怎么样?
大唐。
这一时空中女帝武则天直接皱起眉来。
“倭国使者!”
“就是伱们侵我大唐江山?”
王座之下,战战兢兢的倭国使者直接一头跪倒在了地上。
他此次只是想来依附上国,想要唐皇下旨,改倭国为日本!
谁曾想到,竟然会摊上这种事?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下,倭国使者只能保持沉默。
但女帝却是厌烦了这种场面!
“斩了吧!”
轻描淡写的一句已然是斩断了倭国使者的全部希望。
改名?
或许下次改名时,倭国国王就要换成大唐节度使了吧!
【上联不仅难度极大,还暗含了对清朝的冷嘲热讽,短时间内要想对出下联难度极大,几乎不可能!】
【就在日本人洋洋得意的时候,李鸿章直接拿来纸笔写下了下联!】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瞬间反将一军!讽刺日本人穿龙袍也只是小鬼而已,还不赶快下跪道歉!】
【对仗工整,字字诛心,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李白等一百零八位诗词大家:这有何难?
天幕下亿万科举考生:就这?还没科举的难度高呢!
大宋。
徽宗赵佶看着天幕上的内容,瞬间眉头紧皱。
“就这也叫对仗工整?”
“后世文学,没落至此?”
大明。
洪武大帝朱元璋有些稍稍发愣,他并不工于文采,只觉得这副对联似乎还不错!
仅此而已!
但心中的疑惑也更多了几分。
“这李鸿章,看起来也是个机敏人物,怎么与左宗棠的风评差别如此之大?”
大清。
努尔哈赤迅速平复心情。
本以为一个左宗棠已经是大清之幸,没想到自己的大清还有如同李鸿章这般的能臣!
“一文一武,此二人乃是大清中兴之臣也!”
另一时空中,李鸿章也已经恢复了平静。
甚至稍稍正了正自家的朝服。
“真以为本大人的官也是买来的?!”
“若非我从中斡旋,不知大清还有损失多少财物!”
可李鸿章话音未落,天幕上便飘出了数条弹幕!
《对对对,不就是对个联吗?搞得好像甲午海战是清朝赢了一样!》
《李鸿章一个进士出身的大官,要是这都对不了不如直接一头撞死算了!》
《笑死我了,战争输了就是输了,非要去争这点脸面?》
《就是,说不定马关条约本来日本还没提那么多要求的,就是这一件事激怒了日本!》
《一个占地近千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竟然被弹丸之地的国家逼到了这种份上,这也能吹?》
天幕之下,无数观众瞬间震惊。
输了?
清朝竟然输了?
竟然是清朝输了?
(本章完)
68.第68章 战败倭国,割地求和?祖龙暴怒:逆贼当诛!乱臣贼子焉敢割让!
68.
2023-11-20
大秦。
嬴政平静的面容上泛起了阵阵微弱的涟漪。
四周气机开始不住颤抖。
颤抖的还有一旁的李斯等人,此刻已经不敢呼吸。
只因大秦之王,天下共主嬴政此刻正在动怒。
上一篇:三国:朕乃大汉忠良董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