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172节

  梅芳应和说道:“我等族人世居柤中,今怎能轻易离乡。及若北上,怕我族人难保。”

  不仅是两位弟弟不愿,梅敷自己他也不愿。在柤中当土霸王多么舒服,何必北迁到汉北,又让汉人编户齐民。

  思量半响,梅敷说道:“曹操兵马众多,岂能轻惹。今不如向霍峻遣使,言我军欲向其归降。引霍峻入局,让他与曹兵争斗,我等自持中立。以我等手中兵马数量,霍、曹不敢得罪我等,我等当能自存也!”

  还有一章

第245章 分割荆扬

  年,建安十四年,三月。

  江陵,联军大营。

  黑夜寂静,士卒持兵刃巡视,火火通明照亮营帐。

  忽然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夜中响彻,太史亨行入刘备的大帐。

  “主公,不好了!”

  正躺在榻上入睡的刘备被太史亨喊醒,眯著眼睛,嘟囔问道:“元复,怎么了?”

  太史亨服侍刘备多年,早已习惯了刘备的行为。他为刘备收拾甲胄,说道:“曹仁趁夜撤军,帐下万余军士尽数撤出江陵城。”

  “什么!”

  闻言,半醒半朦的刘备,不由精神一振,说道:“可有通知刘荆州?”

  “已经通知了!”

  太史亨问道:“主公,是否派军追击曹仁。”

  刘备披著甲胄,略有迟疑说道:“不必著急,等某见过刘荆州,再议追击之事。”

  “诺!”

  刘备自与霍峻分兵后,与刘琦合军作战。刘琦虽能采纳的他的意见,但或为突显自己的能力,刘琦时而也会不认可刘备的意见。仅能说自刘表去世后,刘琦愈发不想受制于他人。

  出营帐时,刘备遇见匆忙起夜的鲁肃。

  鲁肃披著外袍,说道:“主公欲追曹仁否?”

  刘备迟疑说道:“曹仁素乃曹操亲信之人,作战骁勇,帐下牛金亦是名勇将。我恐曹仁有备,不敢轻易追击。”

  “以肃之见……”

  鲁肃话没说完,便听营中军士大声喊道:“江陵城著火了!”

  顺声望去,离有十里远的江陵城不知何时蹿起了烟火,有漆黑的夜色作为背景衬托,其橘黄色的火光已是微亮了天际。

  见到大火,刘备气得跳脚,气愤说道:“曹仁非人子也!今时撤军襄樊,为阻我军追击,居然敢焚火烧城,残害百姓。”

  曹仁焚城断后的行为,让刘备不得不气愤。百姓无辜之人,今遭兵戈本就不幸。但曹仁为自己撤军的顺利,真就听从贾诩的建议。

  不仅是刘备跳脚了,刘琦也著急的不行,大声说道:“命军士取水灭火,不可让江陵城池被烧。”

  这是属于刘琦自己的城池,今下被烧,他怎么不著急啊!

  刘备见到刘琦的身影,上前说道:“伯玮,江陵城内百姓众多,今烈火焚城,百姓仓皇奔走,恐会互相践踏,当命军士疏通百姓出城,以免百姓多有死伤。”

  “好!”

  刘琦急忙招呼左右部将接管江陵城,又让大量士卒取水救火。

  不著急不行,古代建筑大部分以木材为建筑材料,曹仁放火烧城,紧密连接的木质住屋,怎么可能不会被烧。且又是深夜,百姓大都在熟睡当中,等他们察觉到大火之时,估摸已经晚了。

  “畜牲!”

  鲁肃望著江陵的大火,怒骂了一声。

  鲁肃历经十几年的乱世,他初次得见焚烧无辜百姓的人。天下乱世,百姓生活不易,甚是艰苦。但故意对百姓下手的人不多,当必有董卓、曹操二人。

  董卓迁洛阳百姓向西,所行途中劫掠百姓,抄掠男女,开棺挖坟,取钱财而充军实;曹操屠戮徐州百姓,又设发丘中郎将开棺取钱,今又拿毒士贾诩的建议烧城断后。

  若非曹操武功赫赫,又有才华,哪能落得比董卓好的名声。当然不能否认董卓所做的恶行远胜曹操。

  联军营中士卒纷动,在二刘的命令下,开始灭火救人,放弃追击曹仁的念头。同时刘备也不曾忘记警惕,命一部军士防止曹仁去而复返,突袭救火的军士。

  时士卒救火,将校指挥。二刘在江陵城外观望火情,又讨论今下局势。

  嗅了嗅鼻子,刘备似乎闻到刘琦身上的胭脂味。为顾及到刘琦的颜面,刘备压低声音问道:“伯玮,营中可藏有歌姬?”

  刘琦略有尴尬,说道:“闲暇之乐而已,某让歌姬藏于帐中,想必无人知晓。”

  刘备劝诫说道:“女色虽好,但需观时机而宠。今乃战时,若伯玮因歌姬误了战事,却不知如何是好?”

  “这?”

  刘琦语塞,但见曹仁已是败退,江陵城基本落入他手中。

  刘琦咳嗽一声,解释说道:“叔父之语,我当自知。今江陵已克,战事将罢,荆楚可太平也!”

  刘备微微皱眉,说道:“仲邈仍在襄樊,今取江陵。何不乘胜追击,配合仲邈迁汉水之民南下。又可观战局如何,看能否全取襄樊。”

  刘琦略有迟疑之色,说道:“仲邈既在汉水畔修筑公安城,与当阳控卫荆楚,江陵已是安宁。派遣偏军支持即可,何必调发重兵,进图襄樊。况且军士征战已近一年,军心疲惫。加之荆南初附,宜当安之,不可复战。”

  刘备试图还想说什么,却被鲁肃拉了拉袖子,提醒刘备别说太多了。

  被鲁肃这一拉袖,刘备隐约察觉到什么,换了个话题说道:“实如伯玮所言,战事已久,军心疲倦。云长、子方尚在江淮作战,备亦需回归江东。”

  刘琦似乎听出了刘备的言外之意,说道:“今南阳、章陵及南郡及江夏部分,二郡半之地未下。按战前言语,江东七郡,某仅能与叔父,吴郡、建安、会稽三郡。”

  鲁肃怕刘备贪恋小便宜,又拉了拉刘备的衣袖,作为提醒。

  刘备早有做好心理准备,拱手说道:“今荆州仍有三郡未下,伯玮可领豫章、庐陵、鄱阳三郡。待备助伯玮克复汉北,再言江左三郡之事。”

  刘备为了避免与刘琦产生利益冲突,决定暂时拿吴郡、建安、会稽三郡,加上之前的丹阳郡,刘备手上已有江左四郡。那豫章、庐陵、鄱阳三郡实际来看,基本都由原豫章郡分出去,归由刘琦所领。

  刘琦见刘备不向自己讨价还价,心中略有愧疚,说道:“叔父若有所求,皆可提出。”

  鲁肃第三次拉了拉刘备的衣袖,提醒刘备别忘记了那件事。

  刘备心中领会,拱手说道:“备欲借夷陵,不知伯玮能否?”

  “夷陵?”

  刘琦颇是惊讶,夷陵与刘备的江东几乎是跨了整个荆州,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完全够不著。

  刘琦微微皱眉,问道:“不知叔父借夷陵为何?”

  刘备迟疑少许,说道;“非是其他,乃是刘璋可恨,兵粮助曹,今不略施惩戒,某恐刘璋当会继续帮助曹操。”

  刘琦沉默不语,过了半响。

  刘琦笑了笑,说道:“略施惩戒之事,仲邈当会出手,叔父无需操劳。江淮方向,有劳叔父多多上心。”

  “好!”

  见刘琦已有提防自己之念,刘备不敢过分纠缠,结束了这段话题。

  及二刘结束话题,二刘互相告辞。刘琦负责消灭江陵大火,刘备负责安顿城中百姓。

  刘备叹了口气,说道:“子敬,伯玮已有防备,借夷陵之事恐是难成。”

  借夷陵,乃出自鲁肃的手笔。想让刘琦借南郡基本不可能,因而鲁肃建议借夷陵,用来作为谋取益州的前哨基地。

  然今时的刘琦心中对刘备有了提防,虽不知刘备借夷陵的目的,但也不敢在荆州的西部安插刘备的兵马。

  鲁肃捋著胡须,感叹说道:“刘荆州何止提防主公,其还提防仲邈啊!”

  “提防仲邈?”刘备反问道。

  “正是!”

  鲁肃尝试剖析刘琦心理,说道:“金口一役,霍都督击败曹操,名震天下,引得天下之人侧目,吴楚将校无不敬佩霍都督。即便是刘荆州亦不如霍都督名盛,加江左旧日之战功,足以让刘荆州心忌霍都督。”

  “今下江陵,乃刘荆州之功。若遣军北上,即让霍都督掌军,若侥幸攻克襄樊,全复江汉,乃霍都督之功。彼时霍都督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其功绩之高,让刘荆州怎敢心安?”

  刘琦的根基太薄了,作为缺乏武力的统治者,御下多赖当初他父亲的名望。霍峻、刘备战功之高,足以对刘琦产生威胁。这也是为什么刘琦忌惮霍峻、刘备的原因了。

  当然忌惮归忌惮,用依旧会用,该合作也会合作!

  听得鲁肃之语,刘备沉默下来。刘琦拿到荆州,霍峻又战功赫赫,也不知霍峻会不会变心,他对霍峻的拉拢还不够啊!

  “今兵下江陵,休整几日。让翼德率精锐步骑五千北上,帮助仲邈。”刘备说道。

  “诺!”

  鲁肃问道:“那不知何时回归江东?”

  刘备沉吟少许,说道:“先让部分军士回归江左,子敬随我与仲邈会面后再行回归。”

第246章 书信惑敌

  时曹仁火烧江陵,携甲兵轻装而撤。二刘为救江陵城郭,追击不成。霍峻虽探查到曹仁、张郃、朱灵等将动作,但畏三将的兵马数量,不敢上岸阻击,只得放曹仁撤回襄阳。

  约有一万五千人的曹仁所部,在张郃、朱灵、李通的接应下,成功撤回襄樊。时满宠帐下三千,张郃、朱灵、李通三将兵马亦有万余之众。

  今襄阳兵马约有三万,霍峻碍于兵马不足仅能利用水师退守鱼梁洲。然所幸的是,在拿下江陵城郭后,二刘收到霍峻的书信,也能知道前方的难处,派出黄忠、张飞二将支持前线。

  此时身在鱼梁洲大营的霍峻,正与众将商讨如何将汉南百姓迁走。

  “曹仁自归襄阳,与帐下诸将聚乡野百姓数万于隆中山区,又于周围劫掠百姓,欲迁往叶、宛,以实南阳百姓之瘠。”陈越说道:“今敌兵马三万余众,甲兵充沛,以我帐下军士恐难力敌。”

  霍峻目光盯著舆图,说道:“我军用水师断绝汉水,以汉南之粮,安能养八九万兵民?以某所见曹军必有北返动作,彼时或乃我军之良机也!”

  吴楚拥有水师的优势,这是曹操无法媲美的。霍峻利用水师北上汉水,虽没全部阻断汉水,但也控制了汉水的大部,曹操若要调兵遣将,必须从汉水上游渡过方可。

  交通大道难行,即代表著中原地区的粮草无法南下,汉南的曹军多是在消耗过往刘表留下的余粮。

  今时百姓被曹仁所聚拢,必然需要粮食,总不能迁徙百姓,却不管他们。考虑到粮草辎重的消耗,且百姓过多不利管辖,曹军必然会先迁部分百姓向北。百姓迁移之际,则是霍峻下手的机会。

  霍峻指著襄樊舆图,说道:“汉南,曹军危险之地,久持则民难存。今夏季将至,汉水又将上涨。及曹军过江,我借舟舸之优,用数千人控卫汉水。某统万余人与汉南曹军诸部对峙,又遣万人军士迁徙民众,则汉南大多之民将被我所得。”

  话音刚落,侍从趋步入帐,拱手说道:“都督,柤中蛮王梅敷向我遣使,言归降之事。”

  “柤中梅敷?”

  来自江吴地区的部将多有些发懵,不知柤中蛮王梅敷其人。

  “是他?”

  久在南郡生活的霍笃,微有惊讶声,介绍说道:“柤中去襄阳一百五十里,有部曲万余家,自于中庐、宜城之间河谷居住。其土地肥沃,乃汉南膏腴沃壤之地。”

  “其首领梅敷名为蛮王,以蛮夷自居。但柤中蛮受中原教化颇多,族民多于谷间耕作,食稻谷,习礼学,除衣裳喜蓝外,行为已多似楚人。”

首节 上一节 172/3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