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201节

  步骘迁武陵太守,诸葛瑾迁会稽太守,吕岱迁吴郡太守,黄射任建安太守,全柔迁零陵太守,严畯迁桂阳太守。

  前桂阳太守黄忠,迁讨虏将军,调入中军任职。

  刘备通过政治手段,将除长沙以外的荆南三郡都换上自己的要人,或是江淮心腹,或是江东旧吏。

  加上霍峻离任南郡,今时唯有豫章、庐陵、江夏、长沙四郡仍由刘琦旧人掌握。当然刘备也不准备将这些人全换,短时间内刘琦旧人该用还得用,且两家无法剥离。

  ……

  在军队方面,刘备提拔三十余名出色将校,如吕蒙、朱桓、施然、傅肜、魏延、辅匡、冯习、张南、向宠、全琮、刘封、太史亨等人。

  士人方面,除霍峻举荐的庞统外,诸葛亮举马谡、廖立出仕,顾雍举吴粲、丁谞、殷礼、张秉等人,王粲举张存、韩冉等人……如此种种,刘备皆来者不拒,纷纷提拔入车骑将军府。

  如此恐怖的人才储备,今时的刘备不缺人不缺地,缺时间给他集成荆、扬二州。待刘备集成完成,其实力将会爆发性的增长。

  荆楚+吴越,岂是简单的,必然是。

  府治迁到武汉,霍峻怀揣徐州刺史的任命,也准备回江陵,率他帐下军士东赴江左。然临走前,刘备却把他叫住,让他参议吴楚的军政要事。

  破旧的鄂县府衙,两侧坐满了十几名吴楚上卿高官,皆峨冠博带,衣冠楚楚。

  刘备高坐榻上,听著众士人的争论,耳朵噪得不行。

  从赋税额度争吵到律法修订,再从律法修订延伸到儒学经典,又从儒学经典议论到盐铁官营。

  诸葛亮作为刘备亲点的署车骑将军府事,先与顾雍、潘浚、张昭议论赋税收取额度,又与众人商讨律法修订的方向。

  张昭面红耳赤,争论说道:“主公初掌荆楚,当如高皇帝入关中,为抚士民之心,与民约法三章。今吴楚初安,宜缓刑弛禁,收取人心。”

  羽扇快速摇动,羽扇产生的凉风让诸葛亮燥热的心不由宁静下来。

  诸葛亮沉声说道:“今时安能如旧时,昔秦法苛刻,百姓生怨,陈胜吴广因之而反。高祖以宽宏之量,悦关中百姓之心。”

  “临淄二代治吴楚,因时局动荡,唯以文法羁縻,赐官授爵,任郡守官长。时来南土人士,盘踞郡县,专权越上,欺凌乡县。州府德政难施,威严难肃,唯以官爵悦之。”

  “爵多则骄,官贵则傲,时居乡里,官长亦受其限,君臣失序,霍乱州府。”

  “今亮执严法治之,法行则知威;又遣贤吏理之,深治则顺县乡。时上下有序,君臣有道,政令互通,是为治政之要。”

  诸葛亮在政治维度上,比在座众人看得更远。不是在与张昭争论律法修订的严苛程度,而是在力求律法严苛,从而帮助刘备创建上下有序的统治体制。

  不论是荆州,亦或是扬州,在之前的统治上,除了丹阳被诸葛亮深度治理过,其余州郡都处在混乱当中。

  这个混乱不是指有战事发生,或是指统治秩序的混乱。地方士族豪强侵占地方官的权利,地方官无上层的官吏督促,摸鱼、贪腐、谋私层出不穷。

  诸葛亮所力求之事,不在于是否悦民,而是创建起属于刘备的官僚体系。毕竟政令不通,你所悦之民,反而会让豪强、大族得利。

  唯有创建起合格的统治体系,才能保证吴楚的正常运转,正反馈到军事上。

  军阀争霸,计谋百出,宏观军略,仅是部分。更多的是枯燥且又令人头疼的行政工作,人际关系,政令通达,这些亦是看不见的战争。

  刘备想与曹操争夺天下,除了真刀真枪干,便是要考验诸葛亮的政治水平了。

  然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位面,诸葛亮不再是孤军奋战,张昭、徐庶、潘浚、顾雍皆是出色的政治家。霍峻也能掺合其中,也能说上几句,且帐下的蒋济、司马芝亦是国之上士。

  潘浚斟酌说道:“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主公初掌吴楚,今大变律法,恐士吏不安,从而非议君上。何不如暂以旧法治之,施法缓图,士吏习知旧法,则是心安。”

  身著衷甲的霍峻,驳斥说道:“因时而变,因地制宜。自主公入楚以来,上合楚官,下悦将士。今行严法,非议者,多是地方恶豪及州府污吏等,如此之人,当是害群之马,宜当早除。”

  或受从军的影响,霍峻对于怀柔政治不太感冒。指望所有人都支持你,那是不可能的。唯有拉一派,打一派才是王道。

  之前刘备给予那么的利益出去,又是赐俸邑,又是封分二十余人为列侯,为得不就是拉拢荆楚高层。

  在封建体制中,除非是王朝末期,或是残害百姓过重,否则上层不乱,便能总体稳定。今时打压下层为非作歹的普通豪强,清理无能、贪腐官吏,并不困难。

  刘备的政治水平不差,知晓诸葛亮、霍峻所阐述的深层含义,拍案说道:“诸位勿言,当因时制宜,修制严法,深治吴楚。”

  “诺!”众人见刘备敲定,放弃争论拱手应和。

  敲定律法后,诸葛亮认为天下纷乱,军士出动之频繁,更胜旧时,军费倍出,仅凭赋税难支,今施行盐铁官营制度,以佐助军费开支。

  刘备自是应诺,设盐铁校尉。委任顾雍出任,调盐铁之利,充实军需。

  继而,霍峻掺和一脚,上疏说道:“主公,凡世主之患,在于稻谷不丰,故有军争之时,粮草不济而退兵;百姓饥寒,难以果腹而不生子。”

  “凡人口凋敝,则军伍兵卒寡,稻谷生产愈少。时苛税猛于虎,百姓隐匿户口,国户稀少,兵卒又寡。如此往复,国将难存。”

  “若凡稻谷丰,军辎不缺,可以久战争利;百姓饱腹,不受饥寒,则生子者众。时赋税宽仁,百姓纷入案牍,民户多增,从军者众。如此往复,则能兴国。”

  “今南北之势,略有雏形。吴楚二州,地广人稀,山林丛生。古来多为蛮荒之地,饭稻羹鱼,火耕水耨,岁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是为中原人所鄙。”

  “中国数州,土地肥沃,栗麦轮耕,两岁三产,是为殷实。南北相较,我吴楚地广与中国,然地利不足,耕技不精,百姓寡少。长久对峙,仅有江水之险。为图中国计,当行稻麦轮种法。”

  “峻昔治皖城、江陵,行效此法。春种稻谷,秋种宿麦;春收麦禾,秋收稻米。百姓轮作田亩,不废农时,较往岁增产数斗。一户数斗,万户数万斗,是为富国之计。”

  “四季不废农耕,百姓得田可种,兵吏屯驻可耕。如此以来,税额不变,赋税多增,稻谷积仓,隐户多出,国库充盈,丁口兴旺。论以观之,中原可图,汉室可兴,望主公行之。”

  霍峻从多层方面论述百姓与粮食之间的关系,又简单比较南北状况,引出建议刘备在吴楚二州十六郡,推广稻麦轮种之法,以来增加国力。

  果然其然,刘备大悦,赞扬说道:“仲邈上马治军,下马安民,汉之国士尔!稻麦轮种之法,孤于江左时略有耳闻。鄱阳稻谷积仓,兵士自足,多赖此法,孤当纳之。”

  刘备吩咐说道:“由仲宣,亲拟府令,下达郡县。孔明既掌府事,当督促各地长官。”

  “诺!”王粲、诸葛亮拱手应道。

  王粲之前作为刘琦的长史,今拜为侍令中郎将,成为刘备的专属秘书,掌府印,撰府令。

  如此之多的奇怪官名,也是无奈之举。人才太多,官位太少。唯有新设官职,满足需求。

第279章 初议合肥

  霍峻在武汉停留几日,与刘备又深议江淮军事,便回了江陵。

  昔南郡兵马两万,归由霍峻统属。今时霍峻前往江淮,自然不可能全部带走。在得到刘备批准下,徐盛、高翔两部五千精锐,及霍峻帐下的五千罴虺军,合计万人军士,将随镇江北。

  今时他回郡府,安排家眷搬回皖城,又与众手下见面,传达刘备封赏的官职。

  怀有身孕的小乔与姐姐大乔,在庭院内指挥仆人搬运行李。

  屋内,步练师收拾著衣裳,略有不满,说道:“从皖城到江陵,住了仅一年,今怎又要回皖城?弋儿正随凤雏先生习学,今至江北,何人可以为师?”

  霍峻怀里抱著霍弋,笑道:“官职升迁,政务变动,不得已为之。皖城亦有置业,何愁无处容身!”

  说著,逗了逗自己的儿子,笑道:“士元是为才学,但为夫帐下亦有子华、子通二位贤士,何不愁无人教导。”

  霍峻在外,忙碌军政。常是步练师操持家中,教导霍弋,帮衬族人。然随著霍弋步入习学之龄,不曾想步练师找上了庞统给他当老师。可惜仅教了几个月,霍弋便要随霍峻至皖城。

  步练师微微蹙眉,说道:“子华(司马芝)饱读经书,贞洁之士,或可为弋儿之师。子通(蒋济)好酒贪财,城府深沉,怕是难为弋儿之师。”

  霍峻将儿子放下,意味深长说道:“贪财并非大事,弋儿若能习得子通之学,霍氏二代之盛当在弋儿也!”

  霍峻并非在吹捧蒋济,通过他与诸葛亮、庞统、潘浚等荆楚上士的接触,深感蒋济的才能及名望被低估。

  蒋济能在历史上混得风生水起,与司马懿结交甚密,深得曹丕、曹睿两代君主的器重,历任中护军、领军将军,岂是那么简单之人。

  霍弋真若有蒋济之能,挑起霍氏的大梁不成问题。即便霍弋不成器,霍峻亦有后手可保霍氏门楣兴盛。

  步练师思量少顷,笑道:“妾以为弋儿能似子华先生便好,其为人恭孝,世间少有!”

  “皆可!”

  霍峻见儿子跑了出去,搂著步练师渐渐隆起的腹部,笑道:“弋儿若是不成器,夫人肚子里不是还有一位吗!”

  说著,轻咬洁白如玉的耳垂,嘀咕说道:“若是不成,再生几个也成!”

  “讨厌!”

  “哈哈!”

  不仅是小乔怀了,步练师以及李芊也都怀了。唯有大乔眼巴巴地望著霍峻,她也渴望成为母亲。

  玩闹归玩闹,霍峻尚有正事处理。

  正堂,庞统向霍峻辞别,拱手说道:“多谢府~使君举荐,统将赶赴武汉,拜见主公。”

  霍峻坐在榻上,笑道:“无某举荐,以士元之才,犹如锥之处囊中,早晚锋芒毕露,何待峻推举尔!”

  以庞统在荆楚吹捧出来的名望,无论是投靠刘琦,亦或是投效刘备,都能得到厚遇。然始终不为所动,在南郡出任功曹,盖或是等候大势。

  今大势已显,庞统也不犹豫,在得到霍峻的举荐后,准备直奔武汉,觐见刘备。

  “然使君举荐之情,统不敢相忘。”庞统说道:“进取巴蜀之策,统当细言内应杨汉之事。”

  霍峻坐镇南郡期间,广汉郡杨氏豪强找上门来,商讨蜀锦贩卖。今刘备执掌吴楚,杨氏家主杨汉押注刘备,向霍峻表明如果刘备入蜀,他愿意举部曲千人帮助。

  杨汉,字季勋,在刘璋治下时期,凭藉部曲占据沱江险要,控制鳖灵峡津口,亦是思乱求贵之人。

  至于沱江者,又称内江,与涪江、岷江称为蜀中三江。

  蜀中三江者,皆为长江支流,入巴地欲取蜀,唯走三江可至成都。外江岷江从南安(乐山市)走外线到成都,内江沱江从汉安(内江市)至成都,中江涪江走垫江(合江)至成都。

  历史上,刘备从中江进攻成都,赵云从外江进攻成都,诸葛亮、张飞走内江进攻成都。三江并行,合围刘璋于成都。

  “可!”霍峻笑眯眯说道:“入蜀之事,州府之人多有议论,望士元勉之。”

  刘备窥视益州,命张飞、陆议驻扎在宜都,西入之意明显,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出来。

  庞统欲成为刘备的谋士要臣,唯有献西取巴蜀的计策作为他的进身之资。然今时之刘备非旧时之刘备,有识之士能看出刘备窥视益州,怎会不知巴蜀是他们最后容易建功的机会。

  霍峻离开武汉以来,法正天天跟在刘备身侧,劝刘备早日准备进军巴蜀。因此庞统欲上位可没历史那么容易,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杨汉这种地方豪强暗附,或许能成为庞统的筹码之一。

  看著庞统离开的背影,霍峻面露玩味。

  刘备深知一个萝卜一个坑,提拔鲁肃出任交州刺史,岂是将鲁肃发配到岭南,而是让鲁肃刷功绩去。除了交州外,容易啃得地盘就剩益州,内卷将会是刘备帐下文武的主题。

  从刘备今下的人事委任来看,不出霍峻所料,入蜀者当以张飞为先,女婿陆逊为辅,搭配中年轻将校。

  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杂念散出,入蜀非是他所忧虑之事。今下他且多想想,如何攻略合肥,方是他核心任务。

  霍峻整理手上的任务,吩咐说道:“士载,你且先赴江北,详细绘制合肥舆图,不可有缺!”

  “诺!”

  领命后的邓范,犹豫良久,拱手说道:“范自幼由父亲抚养长大,今得蒙父亲厚恩,得配主公贵女。范深思以来,惶恐至极,无以为报。望父亲答应,范愿改姓,服侍父亲于榻前,爱护族子弟妹,兴我霍氏门楣。”

  霍峻挑起眉毛,问道:“既入霍氏,今后当弃邓姓,绝邓氏祭祀,为父之爵亦难继之。可能从否?”

  邓范跪地叩首,说道:“多谢父亲。今世间混乱之际,兵戈四起,既为我霍氏儿郎,当有从军封侯之心。岂能蒙父辈之余恩,坠我男儿之志。”

  “善!”

  霍峻微微颔首,说道:“即日起,你则为我子,为我霍氏族人。”

  “诺!”霍范拱手应道。

  多年以前,霍峻收邓范为义子,纯粹是一时兴起。若是不成器,入军成为自己的部曲。若是成器,则是另言。

首节 上一节 201/3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