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143节

  这位武官的表情有点难看,差点哭出来那种:“卑职只是个小角色,您抬抬手?”

  贾琏笑了笑,摆摆手道:“回去告诉上官,本官可以不为难伱,但也不想被人为难。”

  神机营的武官拱手退下,脸上恢复了平静,事情跟神机营关系不太大,最后一道过手费,要不要跟他关系也不大,那是上司的事情。总之,回去带个话而已。

  贾琏也就是顺手敲打一下神机营,你就是个配合单位,别给我添乱,免得顺手打错人。

  话没说几句,原本站的东倒西歪的官员们,选择了站直了听,不出意外要出意外了。

  能来的都是人精,合理解释是这点小事得罪贾琏没必要。没来的才是愣头青,解释也很简单,就这么点小事,他还能打上门来?

  “内务府的人来了么?”贾琏看一眼名单就知道,没来的五个人,都是内务府的。

  按照传统,内务府兵仗局在这趟活里头,能占一半的好处,不给不行那种。

  安静,非常的安静,贾琏的声音不大,但却给人一种乌云压城的感觉。

  贾琏继续点名,接下来全都到了,然后开始安排活计。

  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入库,质量检查,事无巨细,一一都点到了。

  话很官方,这是陛下钦点的活,希望不是出事。出了事情,倒霉的肯定是贾某第一个,但是在贾某倒霉之前呢,肯定有人要先倒霉的。

  丑话说在前头,接下来就是好话了,拿着一张表格挥动几下,贾琏继续:“这份表格上标注的很清楚,所有成本加起来,每支火铳的价格也就是十两银子。官方采购,运输成本,加班费全部算进去,本官给了十八两的定价,户部那边本官去要钱,各位就一个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一批产品,冗余已经给各位留足了,千万不要贪得无厌。”

  说完之后,站在原地环视一圈,目光所到之处,所有官员都抱手致意,表示收到。

  最后贾琏补了一句:“内务府的人既然没来,这趟活就没内务府的事情了,工部的同僚们辛苦一点,该加班的加班,尽快完成这趟活,没准还能找陛下要点加班费。”

  前后不到半个时辰,会议结束了,然后发表格,分任务。

  所有事情都交代清楚之后,贾琏回总部去写报告,老规矩,一份给工部虞衡司郎中,然后次第上呈,另一份直接丢给小贵子,送到裘世安跟前,最后落在皇帝的桌前。

  为确保质量,贾琏做了个小流程,所有部件,最后的成品,都要有负责官员和工匠的印记。该签字的签字,该按手印的按手印,总之出了问题,直接从流程查起,清楚明白。

  不要觉得这个事情很麻烦,实际上人家工部内部就有完整的流程,只不过看具体执行罢了。贾琏就是在原有的流程上进行完善,加了一两道程序,确保产品流程清晰方便检查。

  总之这趟活贾琏的目的很明确,绝对不能出一点问题。谁出问题,就解决谁。

  不讲道理的那种!

  原本以为自己就很不讲理了,下值后在骑马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更不讲理的人。

  场景描述:斜刺里杀出来几个人,为首者身穿锦缎,看着面熟,应是照过面没通姓名的。但见来人开口便暴喝:家贼,安敢欺我!

  若不是贾琏的骑术堪堪练出来了,这是要被惊了马。

  按住差点跳起来的坐骑,贾琏也没看几位看着很吓人,路边茶馆里冲出来的拦路者。

  要紧的是先安抚坐骑,弯腰轻抚马脖子,待坐骑稳定了,这才看着三步之外的几个人。

  五个人各自带了两三个随从,贾琏身边就一个柱子,人数上处于劣势。优势方面,贾琏骑马,柱子带了把雁翎刀。对面手里有棍棒,真动手倒也不好说谁吃亏。

  冷着一张脸的贾琏对着来人开口:“几位,有事?”

  为首者看着贾琏道:“贾二,你撺掇陛下给工匠赐官,耽误了兄弟们的财路这笔账还没算,今个儿又断了兵仗局的活计。我们兄弟几个,特意来找你要个说法。”

  “对,要个说法,今天不给说法,别想过去,你不让我们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又一个锦袍少年跳出来吆喝,贾琏想起来了,为首这位应该是在北静王葬礼上见过。应该不是八公一个级别的,又勉强能够的上去参加一下葬礼,脸皮厚一点的,能留下过夜守灵。其他四个,毫无印象,肯定是级别更低的那种,没准是某个县男的家里出来的二代。

  这里是京城,勋贵子弟遍地走。四王八公属于能上桌吃饭的,其他的干点走狗的活。至于后代们,散落在京城大小部门里头,干点闲差,领一份俸禄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贾家这种嫡系属于人丁不旺的,架不住还有旁支呢。真要安排几个族人,也不是做不到。只是怎么讲呢,族人怎么了,没点好处还想使唤我干活?

  从贾珍的角度看,因为自己废物,更担心族人出来争夺权利吧?

  贾琏四下看看,这会街上人都躲开了,不少人不肯走远,躲在路边看热闹。

  京城的勋贵后代们,时不时的打群架这种事情,那真是一点都不新鲜。

  只要不出人命,顺天府不敢管,御史台管了等于没管,龙禁尉更不会管。

  受伤了,各自回家养伤,家里的父辈最多就是互相恶心一下,不会做的太出格。

  这几位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不就是打一架么?给人打伤了,大不了回头登门赔罪。

  但贾琏不这么想啊,他是个怕死的人,你们拎着棍棒冲出来,别管是不是做个样子威胁一下,反正拦路时手持凶器了对不对?

  回头招呼一声,贾琏调转马头,拦路众被贾琏的“怂”弄的一脸错愕,正经的不是先打嘴仗,然后再动手么?这么掉头就走啥意思。

  “追!”为首者带头冲,但是贾琏催动马匹,已经小跑起来了,这几位锦衣玉食的废物,哪里追的上,不过十几秒,双方拉开了五十步的距离。

  贾琏再次调转马头,对着还在气喘吁吁追来的众人,顺手抽了路边一根撑凉棚用的竹竿在手,掂量了几下,回头对柱子道:“待会用刀鞘,别弄出人命来。”

  早就跃跃欲试的主子面露狞笑:“二爷放心,就这群废物点心,小的一个人就包圆了。”

  贾琏不再废话,夹了夹马腹,开始提速,两米长的竹竿夹在腋下。

  对面的拦路众开始还笑,接着面露惊讶,随着距离接近,马加速冲来,顿时吓的往两边躲。身后的随从有一半都没能躲开,嗖的一下,贾琏便冲过去了,被两匹马撞翻的七八个,竹竿还戳中了两个,好在速度不算快,不然贾琏的手心要掉一块肉。

  惊险躲开的众人,面无人色的看着贾琏的背影,想着刚才要是被撞一下会如何,再看地上躺着的随从,哎呀哎呀的叫,为首者顿时觉得脸面全无,气的脸都绿了。

  但这并没算完,冲过去十几米,贾琏便拽住缰绳,掉了个头回来,再次低速小跑冲来。

  这一些伤了一半以上的众人,吓的面无血色,贾琏这是要玩命啊。

第170章 不问青红皂白

  跑,往哪里跑?人还能跑的过马?

  主动找别人麻烦的时候,没想过会被反杀么?

  贾琏还算是很温柔的,竹篙一个没把握住捅歪了,啪的一下断了,只好松手丢掉。

  冲过去之后,掉头,下马,看戏。

  柱子比贾琏狠多了,手里的刀没出鞘,一点都不耽误他抽人。

  这个想跑,追上去啪的一下,直接抽翻,为首者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柱子上前时对方要啰嗦,直接一刀抽嘴上:“闭嘴!”

  干脆利索的给人抽翻了,上前揪着领子,一路拖了十几米远,丢在贾琏的面前跪着。

  “把人全都带过来,当街闹事,破坏公共秩序,不可饶恕。对了,找个人去报官。”

  贾琏可是遵纪守法的良民,报官是必然的。

  柱子拎着刀走回去,所有人都在威胁下,乖乖的站一起,能走的自己走,不能走的被人扶着走。但凡敢多一句嘴,柱子的刀就拍过去。贾琏冷冷的看着,柱子不去打板球可惜了。

  没等柱子找人报官,顺天府的人就到了,只不过站的远远的不敢过来。毕竟这地方距离紫禁城也没几步路,有人闹事顺天府必定要过来的。

  “贾琏别打了,我爹是泰兴伯侯顺,我叫侯虎,我们在北静王府见过啊。”

  为首者嚷嚷了起来,真是被打怕了,这就是个嘴强王者,双手键盘的时候无敌,真的面对面挨一顿打,他比谁都老实。

  “说,为何带人堵我?”贾琏从路边拖了条板凳过来坐下,翘着二郎腿问话。

  脸上青了一块的猴虎见他能好好说话了,赶紧要爬起来说话,贾琏抬脚就踹:“问你话呢,让你起来了么?跪好!”

  猴虎生怕继续挨打,赶紧接着跪好,眼睛里倒是没有不甘,就剩下畏惧了。

  “我家里花钱给捐了個八品官儿,正在走门路落个实缺。工部那边走了关系,结果……。”说到此处,猴虎感受到贾琏眼神里的杀气,小心的停下。

  “官是陛下赐的,你来找我麻烦?觉得我好欺负是吧?”贾琏倒不是很生气,毕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帮孙子不敢找皇帝的麻烦,冲贾琏撒气。双方以前没矛盾,现在有了。

  问题是,你也不看看贾琏是谁的么?这么勇的么?

  猴虎被贾琏反问的讪讪不语,头也低下来了。剩下的四个锦衣男子,也被柱子押着过来了,勒令他们跪下。有一个还想反抗来着,柱子带鞘的刀捅膝盖窝上,哎哟一声跪了。

  回头想骂娘时,柱子的刀冲脸上过来了,啪的一下,老实了。

  贾琏看着这一幕,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要是自己被打了,也不会有人拦着的。

  这条街上不少官员的宅子,家里的人胆子大,都出来看热闹。

  顺天府的衙役们扭扭捏捏的,想来又不敢,最后还是来了个班头,上前见礼:“贾大人。”

  贾琏摆摆手:“给我一炷香时间,你赶紧回去,免得听到不该听的。”

  班头秒懂,立刻抱手道:“小的明白,多谢贾大人。”说完在猴虎哀求的眼神中,果断的掉头就走。猴虎回头时,看见贾琏戏谑的眼神,顿时恢复了清醒。

  “说吧,谁撺掇你来的,没人给你撑腰,你不敢惹我。”贾琏不紧不慢的问,顺手拿起街边一把笤帚,看看之后丢一边,捡起一根棍棒在手里掂了几下,这才看着猴虎。

  整个过程中,猴虎一直在纠结,他倒是想跑,心里又害怕的不行,腿都是软了。

  “我说了全家倒霉。”猴虎还是知道轻重的,他不敢说出来,只好暗示确实有人在背后。

  堂堂泰兴伯,全家倒霉,这两个名词联系到一起,贾琏大概能有一个范围了。

  “不说就不说吧,免得伱为难。对了,你去找顺天府的班头自首,行么?”

  贾琏语气非常的温和,眼神诚恳的看着猴虎,那意思,我不让你为难,你也别让我为难。

  猴虎二话不说的扯着嗓子喊:“班头,我要自首。”

  顺天府的班头先看看贾琏,发现他没反应,赶紧带人过来,先给一帮二代们见礼,然后才开口:“各位,是和解还是去衙门?”

  贾琏看着非常的感慨,古往今来,基层工作者,从来不缺灵活性。

  个个和的一手好稀泥!

  猴虎立刻道:“和解,什么和解?我们根本没发生冲突,不需要和解。”

  身后有个人也跪在地上跟着喊:“对,我们在玩官兵打强盗的游戏。”

  贾琏更是叹服,当年考公就该写一个论基层工作灵活性有关的话题啊。

  班头也没东张西望的,露出笑容冲贾琏抱手:“贾大人,您看。”

  “不早了,各位也累一天了,要么散了?”贾琏依旧面色平和,看一眼手里的棍子,说完后露出遗憾的表情,往边上一丢,发出一声响。

  班头立刻道:“不累,不累,都是应该的,小的告辞。”

  贾琏看一眼柱子,这货机敏的追上去,塞给班头二两银子:“拿去吃饭。”

  班头连连谢过,让人给贾琏的马牵来,伺候着贾琏上马走人后,回头看看地上的人改跪为坐,生怕被迁怒了,赶紧招呼手下走人,多看一眼都不敢。

  京城的公差们真是太难了,头上全是婆婆,只能委屈的做小媳妇。要说京城里最难伺候的,不是什么官员,也不是社会闲散人员,而是这些勋贵的后代们。

  这帮人有个特点,长进的家里都拿资源往上堆,不长进的家里直接散养。到年龄了,捐一个官儿,有空缺了花钱补上实缺。要不怎么来堵贾琏呢,一个是有人撑腰,一个是真的恨贾琏。情况贾琏都清楚,但这是大街上,不能真给人打残吧?

  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是最低级的手段,今天的事情,有的是人要大做文章。这才是贾琏没有纠缠的原因,泰兴伯虽然也是勋贵,却并不足以让贾琏担心。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是泰兴伯。猴虎回去后,如果被侯顺再打一顿,让人传的满城皆知,那就算是和解的态度。

  如果一点动静都没有,接下来就别考虑什么勋贵之间的交情了,准备开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首节 上一节 143/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