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247节

  这事情往前追溯,还是太上皇登基之初,兵权上依靠的是勋贵集团。手里没有一点家伙事可不行啊。于是太上皇重整御马监,大办内务府兵仗局。绕开了工部虞衡司,专为御马监和龙禁尉生产装备。但怎么说呢,御马监和龙禁尉的规模就那么大,兵仗局的规模却丝毫不逊虞衡司的武备生产部门。没几年的工夫,兵仗局的产品就没去处了,只好去抢虞衡司的业务。因为太上皇偏心,工部虞衡司的业务被吞噬了不少,都开始转产民用农具菜刀了。

  这番渊源要说清楚了,还是太上皇登基之初,位置不稳所致。

  其实贾琏很清楚不能搞垄断,他的本意也不是垄断,而是让工部的武备局与内务府兵仗局单拉出来,成立一个新部门管辖,形成一个良性竞争,不要搞成内务府与工部之间的竞争。还有就是几十年来还算太平,两个部门的规模都有点大了,都存在做官的人多,干活的人少,机构臃肿的问题。贾琏也想借机整顿一下两个部门,淘汰一些人,精简机构。

  忠顺王则不敢轻易的接受贾琏的观点,这里头养活多少人,他心里很清楚的。

  内务府和宗人府之间的关系非常的不清楚,兵仗局本身也是吃财政的。只要是吃财政拨款的部门,那就注定有很多养闲人的职位。两人的思路就对不上。

  贾琏的思路是企业部门就得按企业的思路来搞,忠顺王则是担心,太多的人失去了这份俸禄,晚上要去砸他家玻璃的。人家可不会怪贾琏,毕竟贾琏只是建议,你这个主管负责人没能为大家保住利益,当然要找你。

  最最关键的一点,贾琏这厮太横了,权职太多,一个不小心就栽他手里,实在惹不起。

  忠顺王赶紧找补道:“你一个后生晚辈,哪里晓得兵仗局的难处。兵仗局的事情,孤还不想多管呢,你能耐大,拿去便是。”这话半真半假,他要是真不管内务府下属的兵仗局铸币局这些部门呢,他的权利会大大的缩水,宗人府那边的地位也急剧下降。

  

  原因很简单,没地方给大家捞好处,谁还支持你呢?

  承辉帝对内务府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下面的各个部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很难清理。一时半会的,内务府的事情还是别去管了,先放一放,等到最要紧的事情尘埃落定再说。

  “潘爱卿,你说两句。”心情不错的承辉帝赶紧和稀泥,再吵下去意义不大了。

  潘季驯哪里会往坑里跳啊,笑眯眯道:“回陛下,工部的事情,臣还能说两句,内务府的事情,臣可不敢僭越。对于贾大人的想法,微臣一时半会也看不清,容臣想一想再说。”

  承辉帝只好把话题又丢拽回来:“贾爱卿,这都快过年了,有什么事情等年过了再说。”

  贾琏对此回应道:“陛下,臣所虑者,朝廷武备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新式火铳,本身没有太高的门槛,一旦管理不严格,流出之后内行人看一眼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此前已经有相关的事情发生,臣以为,即便不整合两个部门,也要有一个严控的流程。比如,内务府不得生产新式火铳,交由工部专门生产,方便管理。”

  承辉帝听懂了贾琏的意思,内务府下属的各个生产部门,被渗透的像个筛子。很难保证新式火铳的技术不流出。现在加强管理,可谓亡羊补牢尤为晚也。

  尤其是承辉帝见识过新式火铳的射程和威力,很清楚一旦大规模流出,神机营的优势将被大大的弱化。聪明人多了,又不是贾琏一个人认识到新式火铳的威力。

  联系到最近的布局,承辉帝心里也明白了,贾琏为何没有私下先打招呼,而是直接上奏折了,就是要给其他人看的。有打草惊蛇的意思,万一真的有人在上面做文章呢?

  “嗯,想法是很好,年后吧,年后兵仗局停产新式火铳。对了,兵仗局的武库存货多少?”

  承辉帝看似有点跳脱的思路,忠顺王却接住了:“臣弟不清楚,这就去好好查查。”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此事很重要,不可懈怠。年前不要搞的动静太大,正常盘点。”

  转头承辉帝又对潘季驯道:“工部也一样,正常盘点,年后再说。”

  两人都应下后,承辉帝留下贾琏,君臣独对时才问:“贾琏,察觉到什么了?”

  贾琏犹豫了一下,露出苦恼的表情道:“微臣不是很了解其中的一些关系,只是觉得气氛不对,所以才动了借整合武备生产的念头,看看能不能惊出点人和事。”

  承辉帝神态陡然凝重:“仔细说说。”

  贾琏先从偶遇无尘,觉得此人来路不正说起,发现此女与甄家管事有来往,再结合东平王称病回京做寿,最后得出一个猜测:“这些人和事情,万一真的有联系呢?结合陛下的安排,微臣总觉得,事情不远也。”

  承辉帝暗暗思索,三千铁骑进驻通州大营的事情,放在往年不稀奇,今年却很难说。

  贾琏知道的少,所以判断的不清楚,承辉帝倒是有自己的判断。

  【东平王等人是不是彻底倒向太上皇不好说,但观望之心肯定有的。一旦京中有事。借着去通州调兵勤王,稍稍等一下,看看局面如何再决定下一步,手里有兵心不慌嘛。这是往好的地方想,如果是往坏的地方想,那便是各方已经联合起来,要趁着过年前后搞一个大的。这也比较符合预期,毕竟此前诸多事端,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忠义亲王,都有感受到了步步紧逼的压力,奋力一搏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是后者,甄家居中联络的用处就大了。】

  看着承辉帝低头沉思,贾琏也没开口影响他的思考和判断。

  终于承辉帝抬头了,看着贾琏道:“回去以后,外松内紧,多加小心。”

第285章 年关破事多

  人刚进家门就看见贾赦在堂上转圈子,跟头拉磨的驴似的。

  “回来了!”贾赦抬头看一眼,立刻快步走来,凑近了低声急促的问:“东平王过寿,你去不去?”对此贾琏反应平淡,看看堂上没有女眷在,只有两个丫鬟站着伺候。

  “父亲,还是去书房说话,这里不方便。”

  父子二人沿着回廊去书房,进门后让香菱守着门口,贾琏这才开口:“父亲,你昏头了?我现在是个啥情况心里没数?但凡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当做墙头草。”

  贾赦被近乎呵斥的语气怼了也不生气,继续低声道:“小畜生,没察觉京中气氛不对么?陛下明明有心护着宁远侯,为何还有那么多官员弹劾,按道理勋贵应该站陛下一边帮着平衡,结果就你与忠顺王等少数人站那边。东平王在山东好好的称病回来,又要办寿宴,陛下却一个‘不’字都没说。如今宁远侯闭门思过,万一……,三千东平铁骑在手,东平王进退自如。你可曾想过,贾家呢?贾家该如何?”

  贾琏就知道自己以前小看这個便宜爹了,这老东西是有点东西的,不过不多。不逼到一定程度,他能躺则躺,咸鱼一条。如今是发现情况不对了,这才着急上火的。

  “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你急什么?东平王称病回京还带着兵,想必是察觉到了什么。寿宴的事情,父亲、二叔、珍大哥一起去就是了。也算是给了东平王面子。”贾琏神态不变,甚至嫌弃的往后退一步,防备贾赦的口水飞溅。

  “小畜生,贾家今非昔比,当年纵横无敌的八千迅雷玄铁黑骑,被京营、东平王、王家一分为三。手里没兵,一旦京中有变,手里没了筹码,谁当你是根葱?靠王家?王家靠的住,贾家何至于靠你来撑门面。我劝你在神机营上下点功夫,争取掌握这支人马。”

  一开始贾琏听着还无所谓的,但贾赦说到神机营的时候,贾琏的心跳加速了。这老东西难道是看出点啥,特意来试探我的?

  “说的轻巧,神机营虽驻扎城内,却是京营的一部分。没有皇命,岳齐都无法调动,指望我一个带着打了几天仗的文官?行了,别想太多了,贾家唯一的希望就是我抱紧陛下的大腿,胡思乱想的还能指望东平王能拉贾家一把么?”

  贾琏一番话,给贾赦过载的CPU又不超频了,很干脆的点头:“只能如此了。”

  看着离开的老东西,贾琏悠悠叹息,这老东西尽管很不当人,但危机感在线,对于规则内的事情,还是非常熟悉的。这就是出身带来的好处。

  一番交谈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能看到东平铁骑驻军通州的目的之一。至于是不是倒向了某一边不去论他,神机营多了一个需要防备的潜在敌人是肯定的。还有皇帝那边的底牌肯定不止神机营,一定藏着点什么。总之肯定有一股力量藏在暗处,暂时不知道属于哪个部门。从夏守忠的表现看,跟他没啥关系,多半是裘世安在掌控这股力量。

  说起来,龙禁尉干点特务还行,真刀真枪的战场交锋,肯定不是正规军的对手。毕竟不是太祖那会,龙禁尉最初都是百战精锐为班底。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就是皇帝走狗的真实写照啊。要引以为鉴啊!

  嗯,倒也没必要太过担心,贾家作为勋贵,只要秉承一条,谁当皇帝忠于谁,不要轻易提前押注即可。贾琏有这个觉悟,后人的培养上,也要做好。现在想这些还太早了。

  年关临近,荣国府忙碌了起来。但这与贾琏无关,他还是要早早起来,开启一天的忙碌。

  日常的锻炼之后,接过桂香手里的热毛巾擦拭一番,看见王熙凤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现,心中不免暗暗感慨,王熙凤越发的威风了。

  “祖母那边不用伱在跟前伺候?”贾琏笑着迎上去,王熙凤一脸微笑的伸手,由着贾琏牵着一起回到堂上。口中很是得意道:“肚子里有曾孙,老祖宗可舍不得我累着。左右珠大嫂也是个能干的,能为我分担不少。”

  “管家的关键是用人,你主要盯着账目,再管好手下几个人即可。祖母是个爱热闹的,彩衣娱亲的事,该做还是要做,但别委屈自己。”贾琏这番话,是冲着原著中那个王熙凤说的,眼前这个王熙凤变化不小,却依旧是个孙媳妇,少不得要讨好贾母。

  “瞎说什么,人人都羡慕我嫁得好,男人争气,女人腰杆子也硬。说到委屈,请夫君放心,除了祖母之外,别人哪里敢给我委屈受。”

  这个时空的王熙凤过的比原著中要畅快的多的多。尽管贾琏身边还有别的女人,但王熙凤也不是那么吃醋了。外面两个戏子她是知道的,只要不带回来,当着不存在好了。至于桂香,这个没办法了,贾琏已经放过狠话,真不敢去碰触底线。

  好在桂香和平儿的肚子迟迟没音信,只能说老天爷也眷顾自己。

  “东府的秦氏嫁过来有日子了,肚子里没动静,倒是便宜婆婆肚子大了。说起来还闹了笑话,这不是没经验么,都快显怀了才想起来去看大夫。”

  贾琏听到这话,忍不住微微一抽,好在王熙凤也没注意。

  正想着呢,丫鬟进来通报,贾蓉来了。

  王熙凤识趣的带着人退下,留下贾蓉与贾琏对坐,得知贾蓉没吃呢,还送了一份。

  “大清早的怎么过来了?”贾琏筷子放下,看似随意的一问。

  贾蓉笑道:“秦氏问我,贾家族学如何,想让弟弟来族学上课。”

  贾琏听了嗤的一声冷笑道:“贾代儒一个穷秀才,每日照本宣科,台下闹翻天也不管。”

  贾蓉笑道:“侄儿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外面的学堂,也不见得比贾家的族学强多少。我那岳父今日得了个外放的机会,她担心岳父在外为官,日常忙碌,母亲不在了,弟弟没人管束学坏了,想接来身边照应管束。”

  这又是一个变化么?秦邦业能外放了。

  “嗯,那就接过来呗。对了,珍大哥身体如何,我看他身子大不如前了。”

  “我老子现在就是停不得大烟,不然什么毛病都来了,气疾发作,浑身酸疼,尤其是腿上的伤,阴雨天疼的走不动道,全靠大烟撑着。我算看明白了,不老实就断他的货。”

  听了贾蓉的话,贾琏心头一惊,神态不变道:“走私大烟的买卖可不能做,害人害己。”

  “我知道,京城和地方不少官员因为这个丢了差事。只是有人抽这个,就一定有人卖这个。指望朝廷能有多大的决心禁除,很难。别人做这个,我当着不知道呗。”

  贾蓉这么一说,贾琏的表情陡然严肃起来:“知道这个事情犯法,陛下那边绝不容忍,你还跟他们走近?以后珍大哥那边,让信得过的下人去购货即可,绝对不要牵扯进去。”

  贾蓉见贾琏表情不对,放下筷子赶紧解释:“琏二叔,京城的货都是走海路从天津上岸!据说与西山那位有关。”

  “老的还是小的?”贾琏随口一问,收起严肃的脸色。贾蓉见了顿时轻松道:“不清楚,戴权应该啥都知道,我总不好去问他。如今这京城里,抽这玩意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这里头牵扯深,利益大到每年十万上下,但凡有人敢断了财路,怕是要拼命的。”

  这东西危害有多大,贾琏心里很清楚,眼下是真顾不上。等过了眼前这一关,必须要提上日程了,无论如何要往死里整才行。

  贾蓉说完这些,拿出账本递给贾琏:“年底了,看看?”

  “要去坐班没时间,不看了。进项直接给你婶娘收着。”贾琏起身去更衣,贾蓉笑嘻嘻的起身去求见王熙凤。

  王熙凤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问道:“蓉哥儿有事?”

  贾蓉道:“侄儿,二叔,薛蟠合伙的买卖,年底盘点结束,把进项送来。二叔让我给婶娘收着。”贾蓉取出一个信封递给王熙凤,尽管知道贾琏在外面有生意,去也知道每年至少一万两进项,但没想到能到自己手上,还以为是贾琏要藏私房钱,准备装着不知道呢。

  抽出银票一看是两万两,王熙凤更是眉开眼笑道;“辛苦蓉哥儿了。”

  “二婶客气了,若非琏哥儿提携,侄儿哪有今日。”

  

  客气的给贾蓉送走,王熙凤越发的得意。觉得自己把握了贾琏的脉,只要不吃醋他搞女人的事情,他便不会藏私房钱。手里没多少钱,想在外面养女人也养不久。

  殊不知,贾琏真正的私房钱一分为三,桂香,平儿、尤氏都有藏着。说是给她们防身用的,实际上贾琏想要用钱,随时可以去拿。这仨早被贾琏搞的五迷三道,言听计从的。至于那对双胞胎,根本不用贾琏花一分钱,人家戏班子的进项不少。

  更衣的时候是平儿伺候着的,问起贾蓉的来意,贾琏随口解释是送分红。

  平儿听了忍不住有点心虚,贾琏从山东回来,银票就给她三万两,还有一箱子黄金,都叫她藏自个箱子里。平儿倒没有眼红的意思,有点羡慕道:“小姐命好,肚子有了,分红也不少拿。回头小少爷生下来,爷别怪婢子要的太多。”

  穿戴整齐的贾琏伸手在平儿的脸上摸一把道:“看你乖不乖了。”

  出了贾府,还没出荣宁街呢,倪二就跟上来了。

  贾琏示意马车停下,撩起帘子问:“有事?”

  “回二爷的话,昨夜那女的夜宿城内,甄家管事夜里又去了,还是没多呆久便走了。对了,昨日一早,手下的人没敢跟,甄家老大从西门出去,下午回来的。小的花了点钱,打听到的消息,甄家老大去给太上皇送年礼。”

  贾琏挥挥手,示意倪二退下,示意车夫先去五城兵马司。

  事情越发的玄乎了,贾琏感受的所有人和事,都在暗示他,大的要来了。

  五城兵马司,五个御史都在,贾琏把众人叫一起开了个短暂的小会,还是强调了一下京城的治安,越到年关,越不能懈怠。说完贾琏把简人达留下,其他人各自去忙活。

  “有什么新鲜事么?”贾琏看似随意的问,简人达却不敢有丝毫怠慢道:“没啥值得关注的事情,年底了嘛,人情往来很正常。崇文门税卡昨日闹了一阵,理国公与齐国公两家的商队叫人拦住了。后来把税交了才放的行。但是九门统制的人没出面,内务府的一个主事躺在路上,喊:不交税就从他身上碾过去。”

  提到这两家,贾琏倒是有记忆,柳家和齐家,这个柳家可不简单,柳老头也是柳家的旁枝。柳湘莲也是柳家的子弟,只不过不是嫡出那一脉的,混的不算好。

  崇文门税官不过六品,官不大财权不小,这是皇家设的卡子,归内务府管。收到的税银归内库,大部分都用来养着皇室的族人。所以啊,别看是个六品的内务府杂官,却敢硬刚两位国公府的车队。由此可见,四王八公整体力量一直在走下坡路。

  贾琏微笑点头时,门口柱子匆匆进来,贾琏楞了一下,简人达识趣的退下。

  “爷,二奶奶跟前的来旺来了,看着挺急的。”

  贾琏示意他把人带进来,没一会来旺进来,气喘吁吁的汇报:“二爷,二奶奶让我来报,说是史家来了个管事的通报老太太一声,两位侯爷不等过年了,家里揭不开锅,年前就要去上任,好歹挣点散碎银子养家糊口。二奶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让小的来问问。”

  贾琏听着这话都觉得荒唐,史家揭不开锅,不是搞笑么?明显是有目的的,什么目的?肯定是史家兄弟不愿意外放,不愿意离开京城。这不是贾琏捞了他们一次么,这是来加码的。

  “告诉二奶奶,给两位亲戚拿一万两银票,看他们要不要,真要了也不打紧。”

  贾琏非常果断的给出了处置方案,不要脸,成全你们。

首节 上一节 247/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