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263节

  “那是,轻松的给大家伙找了一百个苦力活。”

  “哎,丢人啊,想到家里孩子要光着膀子去扛活,回家要被媳妇羞死咯。”

  忠顺王觉得这帮人是真不是东西,贾琏来的时候,没一个出头的,能躲的都躲的远远的。怎么,你们怕贾琏,不怕孤?

  仔细一看面前这几位,人家还真不怕自己,别看没有王爷的头衔,但也都是正经的宗室。好几个自己都得喊叔叔的。

  都是姓李的,亲王的头衔在这些宗室的面前真不好使。你要不是命好继承了王爷的爵位,跟我们都一样。

  忠顺王焦头烂额的时候,内侍到了,现场安静下来,忠顺王赶紧闪人,跟着内侍进宫。

  人在大殿外呢,就听到承辉帝在怒吼:“竖子,忠顺王厚道长者,你就欺负他?眼睛里还有没有朕?”

  贾琏还在顶嘴:“微臣冤枉啊,做买卖自然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王爷不争取,微臣不让白让他三尺吧?他也不会感激微臣的。”

  忠顺王不听这个还好,听了这个顿时觉得脸被丢地上,还用脚反复的踩。这仇家一时半会是解不开了。

  “放肆,他是亲王,你什么身份,混账玩意,一边站着去。”承辉帝一声怒吼,裘世安这才开口:“陛下,忠顺王到了。”

  进殿的忠顺王一眼就看见面对墙壁站着的贾琏,心里那个爽啊,狗日的,你也有今天?

  没等他开心呢,承辉帝的臭骂劈头盖脸的过来了:“朕就不明白了,你一个亲王,怕这竖子作甚?宗人府是你的地盘,他到了你的地盘,不得给他上点狠的还行?你倒好,直接给他吓唬住了,还要朕来替你挽回一局,说出去丢的是谁的脸?是朕的脸!”

  忠顺王有一点好,承辉帝骂人的时候,他老老实实的受着,丝毫不会反抗。

  没等忠顺王从被臭骂中回过神来,承辉帝丢给他一张纸:“拿去,照着这上面去做。活活一个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

  其实承辉帝还真的冤枉人家忠顺王了,他平时还是挺横的,架不住这人是贾琏啊,您的宠臣的。忠顺王也是读史书的,汉武帝的太子是怎么没的?不就是宠臣江充搞事么?也就是刚立了大功劳的贾琏了,换一个人来你看看,忠顺王保证让他知道什么是马王爷三只眼。

  没等忠顺王看完纸上的东西呢,承辉帝已经开口:“滚,都给朕滚蛋,一个一个的,不让朕省心。”

  忠顺王拿着一纸文书,灰溜溜的出来,贾琏也低着头出来了,脸上也没啥好气。两人互相对视后,很默契的掉头不看对方。

  

  贾琏先一步走了,忠顺王倒是边走边看,看完了文案后,高兴的一拍大腿:“真不愧是陛下,有招啊!贾琏,竖子,这回看你,嗯,人呢?”

  东张西望好一阵,没看见贾琏,忠顺王赶紧问身边的内侍:“贾琏人呢?”

  内侍一脸的无辜:“走了,走了好一会了。”

  贾琏大步流星的出了宫,也没去哪个衙门,也不回家,直接躲城南的姐妹俩处。

  尽管让出外地市场以及所谓三年后让出技术的计划是预定的,那也不能让别人看出来自己是好拿捏的。

  这其中最关键的真不是什么烧玻璃,就国内工匠的手艺,瓷器都能烧出花来,烧玻璃算个屁啊。难的不是烧东西的技术,是纯碱啊。

  没有纯碱,根本烧不出透明玻璃。别说什么草木灰的水净化代替的话,初中化学成绩但凡是及格的,都说不出这么蠢的话。

  只能说中原王朝的工匠们把烧造的工艺玩到了极致,烧出来的瓷器在西方世界大肆噶韭菜。这已经充分说明技艺的精湛了。

  就因为缺了一个纯碱,透明玻璃的科技树死活没点出来。在没有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真非战之罪。

  西方能率先烧出透明玻璃,不是他们技艺高超,实属是发现了天然纯碱,具备了物质条件。

  所以呢,贾琏其实一点都不担心技术外溢,没纯碱,你们玩个蛋去吧。

  先赚三年的玻璃钱,三年后接着赚纯碱的钱,过个十年半年的技术外泄了,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藏是肯定藏不住的。

  丝绸、瓷器、茶叶,这三样东西,没少从西方挣钱,最终也没能防住外泄。

  原因也很简单,这种事情没法子制止,只要是人组成的世界,就一定会有利益熏心的人去做这个事情。

  这个跟剑桥五杰不是一回事啊,剑桥五杰属于为了信仰。

  提到这个,忍不住想吐槽,网络上各种黑前苏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脑回路的问题。

  世界两极之一啊,到了某些人的嘴里,居然一钱不值了。要知道,在冷战初期,前苏就是世界民-主的灯塔。

  闲话略过。

  为了找到贾琏,忠顺王可累的不轻,直奔研发司扑空后,忠顺王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这小子在躲我呢?不想让我好过是吧?没事,孤可不是你能累着的傻小子。

  忠顺王直接回了宗人府,这里一群人等着呢。

  扬眉吐气的忠顺王昂首挺胸的穿过人群,气势是摆出来了,众人不知道他深浅啊,赶紧让道。

  忠顺王劈波斩浪一般的穿过人群,拿出承辉帝给的文案,往桌子上一拍:“看看,都看看。”

  众人围过来看完后,顿时一阵欢呼,这东西错不了,贾琏签字画押的,只要大家凑够了一万两银子,就能拿到一个北地任何一个省的销售权。

  有人看出问题来了:“怎么只有北地的省份,两江呢?”

  对啊,这是个块肥肉啊。

  忠顺王也没反应过来,对啊,怎么只有北地。等等,不能露怯。

  “就你们还想要两江的市场?找贾琏要去,我没这个本事。对了,贾琏躲着孤呢,您各位辛苦了,赶紧给他找来,把事情定下。老鼻子劲才拿下的买卖,都出点力气,别指望吃现成的。孤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干活的人都别争了,照顾一下真需要营生的人家,抓紧时间筹钱,一万两一个省呢。”忠顺王说话嗓门都大了几分。

第305章 宗人府的内部矛盾

  宗室们满大街的找贾琏,终于在一处戏园子里找到了正在听戏的贾大人。

  忠顺王获悉后一刻也不停留,立刻来到城南的这家戏园子,挨着贾琏坐下后开口嘲讽:“贾大人勤于国事,令孤敬佩!”

  贾琏斜了一眼老B登,口出不逊:“怎么,不服气?贾某乃御史,听戏也是体察民情,倒是王爷不好好坐班,跑着来消遣了。”

  遭遇无耻的反咬一口后,忠顺王也不生气了,早特么的麻木了,不紧不慢的应对:“宗室们托孤问个话,围着只有北地各省,他们想要两江,两广。”贾琏听着嘴角的不屑不带隐藏的,说出来的话也是格外的尖酸刻薄:“紫禁城不错,他们怎么不惦记?一群混吃等死的玩意,想什么好事呢?就北地各省,一万两一个,爱要不要,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筹钱,过期不候。”

  忠顺王起身拍拍屁股,毫不在意的笑道;“得嘞,有个准话就好回去交差。”

  看着离开的忠顺王,贾琏心里想到的是屠夫与狼,果然是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仗着宗室的身份,无论得了多少好处,都是理所应当的。

  看这阵势,即便有皇帝背书,这帮人也不打算就此收手,他们要的更多。如果贾琏把所有的一切拱手相让,他们或许会给一句感谢。

  毕竟这样的傻子太难得一见了,是得好好感谢。

  所以呢,真不能小看忠顺王,老奸巨猾啊。可惜,这都是不上台面的小道。

  贾琏立足于朝中靠的可不是什么歪门邪道和横冲直撞,靠的是实打实的功绩。

  大周不是前明,也不是大清,对于宗室政策首先是鼓励为主,除了一些少数情况,比如忠顺王这种有爵位继承的,多数人是没有俸禄的。原则上是鼓励宗室去从事各行各业,能读书的去读书,能打仗的去当兵,实在不行做点小买卖。登基在册的宗室分五个等级,在这个等级内,每月有点口粮钱,就是所谓的花钱养着,出了这五个等级外,宗人府不认账,你得自谋生路。

  以李恒为例子,如果他不能继承皇位,他的第五代孙子辈,就必须出去自谋生路了。还有一条,嫁出去的姑娘是没有资格领口粮钱的。

  这个制度是冲着明朝的宗室制度去的。应该说,太祖制定制度时考虑了很多因素,对于宗室做官也好,经商也罢,都有一定的优待政策。

  也就是说,宗室生下来只要登记在册内,人生的起点就比普通人高了很多。

  大周宗室现在的规模还不算大,登记在册的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这个数字朝廷养起来不算费劲,并且这个数字也很难暴涨了。

  宗室这帮人也确实不不争气,真正做到高官的少之又少,京城内倒是有不少小官,都是七品以下的。宗人府和内务府这两块自留地的不算。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宗室不可抑制的在衰败,最终形成了十几个少数人在最顶端,百余人做小官,剩下的都在最底层,跟普通人没太大区别。

  这也是为何承辉帝头疼宗室的原因,宗室不争气啊,出于皇家的脸面,该养着的还是要养着。真有哪天在册的宗室上街要饭,皇帝脸丢光了。

  李亨最近过的比较规矩,尤其是小年夜之后,真吓的不轻,收起了羽翼,开始乖乖的装孙子。每日上午去通政使司坐班,下午去鸿胪寺打酱油。

  亲王有俸禄,通政使和鸿胪寺也各有一份俸禄,只要生活不太奢靡,李亨能过的很滋润。

  至于报社方面,李亨依旧比较上心,这是他与宫里沟通的纽带,只不过这份产业带来的回报太惨烈,靠着宫里的拨款,勉强能收支平衡。好在还有书店的生意补贴一下,可惜现在热销书太少了,当初那种挣大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最近贾蓉又给了点卷烟的买卖份额,仔细算算,每年外面的买卖,勉强能有五千两的进项。

  就这,李亨已经很满足了,他已经没有了当初要赚大钱的想法。要说赚钱,小忠义亲王赚钱的买卖多了,还不是一夜之间灰飞烟灭?要那么多钱干啥呢?拉拢大臣么?父皇可不瞎呢。没见老二被收拾了一通之后,如今也变老实了。以前各种替人办事,如今就是安静的坐班观政。

  由此可见,老二也长进了。

  头顶上有个老辣强势的父亲做皇帝,做皇子的想活的长久,还是老实本分一点为好。

  走出鸿胪寺准备下班时,李亨回头颇有点惆怅,艾斯米拉达走了,他的乐趣少了一分。

  回头看见贾琏时,李亨脸上堆满笑容。这是真哥们,有事发生是真提醒啊。

  “怎么这时候来找我?”李亨连孤都不自称了,寻常朋友之间的态度。

  “有点事情,托殿下运作一二。”贾琏没提好处,李亨也没问。

  两人边走边聊后,李亨站住道:“上回我舅舅的事情没出上力气,这次你瞧好吧。”

  忠顺王最近难得的好心情,昨晚上开心时还在最喜欢的小妾身上多挣扎了一回。早晨起来扶着腰,不停的感慨,岁月不饶人。

  忠顺王的好心情来自于贾琏,没错,他就是在用阳谋。让贾琏直接面对全体宗室的压力,这招移花接木,忠顺王非常得意。

  一大早的,他来到宗人府,就是想看看群情激愤,宗室们团结起来,围殴贾琏的戏码。

  这不刚进办事房,在宗人府里有差遣的,还有两个有爵位的王爷都到场了。这些人当然是最积极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有钱,在代理中多出一分钱,就能多占一份股份,这其中的利益可大了,谁不想争取一下呢?

  “昨个儿孤亲自去见了贾琏,提了一嘴两江的份额,可惜,人家不给面子,咬死了就给北地各省的份额。各位,孤尽力了。”

  忠顺王的开场白很有诱惑力,谁不知道南方市场才是大头的,两江,湖广、两广、闽浙、江西这些省份,哪个都比北方的省份强。凭什么贾琏一句话,就只给北地的市场呢?这其中最诱人的就是两江的市场,毕竟一条大运河在那呢,运输方便,成本还低。

  “是啊,大家伙都是宗室,祖辈在太上皇那会是一个爷爷的关系,凭什么让一个外人欺负了。这可不行啊,得想点法子。”

  很自然的有人附和,一群人暂时放弃了北地市场的分割,转而商议如何获取南方市场,两江拿不到,湖广呢,闽浙呢?至于两广嘛,王子腾太难搞了,山高皇帝远的,还是别惹他。

  嗯,这年月走长途真不太平,不说遍地是土匪强盗这样夸张的话,某些地方还真就是民匪不分,属于放下锄头拿起刀,白天种地晚上打劫。

  主要还是太远了,够不上,不然就这些人也不能放过这么大的利益。

  一群人商量的热火朝天,最后一致决定,联合起来给贾琏施压。这可不是此前了,此前看不到利益,大家可以让忠顺王一个人去折腾,等着吃现成的就好了。这次不一样了,使点劲和不使劲,差别是一口肥的还是一口瘦的,换成你会怎么想呢?

  办事房内难得一片和气的时候,宗人府外却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气氛。一开始只有三五个闲散宗人,渐渐的不断有人涌来,等办事房里的人谈完了出门一看,霍,好几百人呢,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怎么回事?

  忠顺王一脸的愕然,这场面他事先没法想到啊。

  想不到就对了,因为昨天晚上才不断有人开始串联,传达一个信息,透明玻璃买卖是陛下给全体宗人的福利。忠顺王为首的宗人府上层不干人事,他们只拿出一百个苦力的名额,其他的好处他们私分了,没大家伙什么事情。

  

  换成一般的事情呢,大家伙可能就认了,谁让人家握着印把子呢。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陛下的恩赏。这是全体宗人的好处,凭什么就几个人分了?串联之后,所有人都同意,一早来宗人府,找几个头头要个说法。

  这次还有一个特别的情况,几个为首的都是在京城衙门里当差的,级别不高,七品以下。这些人平时在宗人之中的号召力,远远高于忠顺王这种高高在上的王爷。他们更接地气,所以振臂一呼,每个人都动员了上百号人,堵在宗人府大门口要说法。

  “李达雄,你要干啥?”忠顺王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人,鸿胪寺里的一个七品官,爷爷那辈是太祖的侄子。说出来都似乎没出五服的亲戚。

  “干啥?王爷问的好,我替大伙问一句,明明是陛下为宗室全体着想给的恩赏,怎么到了王爷这里,成了几个人的买卖?怎么着,大家伙就该是扛活出力的命?”李达雄敢站出来,当然是有跟脚的。昨天下午李亨亲自安排的任务,对于他来说,就是个上升的机会,当然要抓住。得罪忠顺王得罪大宗正又如何?

  “对,平时你们多吃多占就算了,这回是陛下的恩赏,不然贾琏哪里是好相与的?陛下逼着他让利,就是在关照大家伙。你们仗着管事的权力,私分独吞大家伙的好处,今天不说清楚,谁都不许走,官司打到金銮殿我都不怕。”

  又有人站出来开怼,众人平时对于忠顺王为首的宗人府高层就是敢怒不敢言,今天有人带头,大家伙的情绪被带动了,纷纷跟着一起怒吼:“必须把话说清楚!”

  左宗正站出来大声呵斥:“你们要造反么?都给我退下,免得官兵来了后悔莫及。”

首节 上一节 263/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