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284节
承辉帝得知贾琏后院不宁,笑的更开心了,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还讽刺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大早在衙门口见到倪二,贾琏立刻下车,倪二快步上前见礼:“二爷,本月三次,假尼姑去了甄家,走的后门。今日一早出城去了。”
贾琏听着一愣,还是甄家么?看意思,甄家是真的能扛着啊。太上皇一日不死,甄家一日不亡是吧?假尼姑出城能去哪呢?
“牵马!”贾琏交代一声,身后柱子把马立刻牵过来,贾琏翻身上马道:“带路!”
倪二牵来一头骡子,翻身上去后前面带路,贾琏策马随后,十余家将紧跟。
出了西门,街边一个汉子上前来报:“二爷,有人跟上去了,看方向似乎是玄真观。”
贾琏顿时翻身下马道:“派人盯紧了,看她是不是真的去玄真观。”
说实话,看过原著的贾琏很自然的想到了妙玉,贾家的很多事情,贾赦不太掺和,都是东府的父子在搞东搞西。
那假尼姑到底是个什么来路,贾琏目前无法确定,从目前的情况看,与甄家肯定脱不开关系,没准还是一个联系枢纽也未可知。
有个事情贾琏非常好奇,那便是这假尼姑如何能躲过龙禁尉的耳目,要知道这是京城,不比外地,龙禁尉无处不在。
是夏守忠知情不报呢?还是龙禁尉内负责监视甄家的人是内鬼呢?
如果是后者,那问题就简单了。
“继续远远的盯着,别被发现了。”贾琏决定还是继续放长线,不着急处理。
主要是太上皇还在,甄家不会倒,甄家不倒,很多事情没法办,反而会打草惊蛇。
这条线能瞒过承辉帝的耳目,无论是用的什么办法,贾琏都不敢大意。
至于贾敬那边,贾琏一时半会的也没啥好法子,先盯着吧。实在不行就下毒手!
回衙门的路上,贾琏想了想去贾府的铺子里看一眼,已经能独当一面的贾芸,见贾琏来到,赶紧出门见礼。
铺子开在东城的商业区,看着铺子能有一百平大小,后面还有个院子。
“本官例行巡视,没事都散了吧。”东城这边的五城兵马司的军官赶紧来见,贾琏示意各司其职。
铺子生意很好,贾芸告罪一声,回去忙碌。贾琏在门口凉棚下坐着喝茶,东张西望的一会,贾芸忙活的差不多了,过来说话。
“中秋之后是生意最好的时间。昨日来了个辽东行商,说是要把一些货物放在店铺里委托销售,此事已经禀报蓉哥儿。”
贾琏没见着贾蓉,也不问辽东行商的事情,等着看看贾蓉是否汇报。
“主要是什么货品好卖?”事关家里的收入,贾琏不能一直当没这回事,彻底当一个甩手掌柜。
“首先是卷烟卖的好,差不多产多少卖多少。其次是薛家送来的各种南货代销,最后是活字印的书,利薄走量的生意。昨日,蓉哥儿还说了,把隔壁铺子盘下来,打通后扩充为一体。”
提到薛蟠,贾琏忍不住问:“薛家在京城可不缺店铺,怎么把南货摆在我家代销?”
贾芸看看四周后,低声道:“二爷,后院说话?”
“嗯!”贾琏点头应了,起身往后院去。院内有一棵枣树,不是两棵。
树下摆了茶几椅子,贾琏坐下后,贾芸亲自端来茶水,站一旁低声道:“薛家自己的铺子也卖南货,价格比市面上的都低一点。蓉哥儿也没说清楚。我猜应该是薛蟠要借贾家的势低价销售,打击同行。我听说,薛家的货有一半走海运,有王家护着,此事多半为真。真如此不免要起冲突的。”
贾琏见贾芸意犹未尽,拉下脸道:“说话别说一半。”
“天津那边有水师护送,应该不会出问题,怕的是通州,南货到京师,先入通州的仓库。小的危言耸听,也就是一把火的事情。”
到此,贾琏听明白了,薛家的南货一部分走漕运,掩人耳目。多半走海运,降低成本,运到京城跟人打价格战。
干死同行后,薛家的商路接近垄断了。
真是敢想敢干啊!这是摆明了要拉贾家下水,或者说是用利益死死的绑住贾家。
“嗯,有日子没见薛蟠了,回金陵了么?”贾琏随口一问,贾芸道:“一个月前就回去了,赶回去过中秋节。”
贾琏听到这里,换了个话题:“最近东城都有啥消息?”
贾芸道:“辽东的货增多了,赶在入冬前运往天津,走水路到通州。昨日看了一些样品,人参、东珠,都是上好的货色。”
说着话,贾芸再次弯腰,压低了声音道:“二爷,上好的辽东货品,不要现钱委托代销,利是够大,未必是好事啊!”
第335章 情报体系
人的脑子是否清醒,财富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换一个说法就是,财富的量与社会地位是否匹配!
这方面贾琏很清醒,钱这个东西哪有社会地位重要呢?
在大周朝,有地位才有钱,有钱地位不够,你就是肥猪,随时被人抬案板上一刀下去。
东平王主动放弃了山海关,不是因为山海关不重要,而是因为太重要了。就他手里那点东平铁骑,站着山海关不放,就是承辉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放弃山海关意味着获取大量财富的渠道断了,辽东物产再丰富,没有渠道卖不出去,就是一堆废物。
现在看来,辽东的货物能到京城来,可见山海关的渠道打通了。京城的渠道原来应该也是有一些的,崇文门税监案的爆发,导致了渠道受损。
收买也是要看人的,有的人仗着身份,什么钱都敢收。
再仔细想一想,不难得出接近真相的大案,前段时间辽东货物大举进京,原本的渠道断裂,导致货物积压。
在京城,谁的货物没人敢动呢?熟知京城底细的人,不难发现贾家的商铺。以前不敢往前凑,那是因为贾家有个不按套路出牌的贾琏,现在的情况紧急,说不得要试探一下。不能收买贾琏,还不能收买贾蓉么?
“回去了!有事情可以去找我。”捋顺了思路后,贾琏不着急了,交代贾芸一声,回去继续上班。
倪二那边也交代下去,派人盯死玄真观和假尼姑。
如果真的发现贾敬那边通过假尼姑与甄家还有勾连,所谓的大伯也顾不上了,就是一把火的事情。
防患于未然的想法滋生后,贾琏一路在想着,如何筹谋,要杀就要杀干净,绝对不留一点隐患。
想到龙禁尉里可能还有卧底的存在,贾琏更是忍不住叹息一声。卧底这种事情无法避免的,可怕的是能把消息压下去,说明地位不低。
负责盯着甄家的首领,至少是个副指挥使吧?龙禁尉的副指挥使不多吧,南北二衙,加起来也就是四个副指挥使。
到底是裘世安的人,还是夏守忠的人。
比起裘世安,贾琏更愿意与夏守忠打交道,还是提醒他一句吧。
还在上班的夏刚接到一封信,里面就一个地址,看一眼夏刚就知道是谁在找他。
城南姐妹的家里,贾琏正在交代倪二,城东城南,多置办几个宅院放在倪二的名下,日常需有人维护,仅作为备用。银子自然是姐妹俩的帐。
如今的倪二,走到哪都乏人称呼一声【倪大爷】,怎么来的,他心里很清楚。没有贾琏护着,最多三天就得被人丢运河里喂王八。
贾琏交代的事情,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去办,回头把地址交上去就好。下面的人倒是好安排的。
买房子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金屋藏娇,而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明着办,需要不为人知的地方。
不限制甚至放纵倪二发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情报。这玩意也没那么高大上,地头蛇多了,情报自然也就有了。
倪二走后,贾琏把柱子叫来问话:“家将里头,有没有专门刺探的情报的好手?”
柱子摇摇头:“回二爷,小的不知,回去问问我爹,他知道。”贾琏无奈的挥挥手:“去问问。”
是时候建立属于自己的京城情报体系了,以前不搞是不需要,随着个人地位的水涨船高,仇家越来越多,不搞不行了。
关于情报的事情,贾琏有限的知识来自影视剧,也不知道靠谱不靠谱,还是问问专业人员吧。
柱子离开不久,夏刚便到了,一顶很不起眼的二人轿子,直接走侧门进的院子。
贾琏迎他入内后,屏退众人,低声问:“龙禁尉负责情报的人归谁管?”
如此突兀的问题,夏刚被惊着了,狐疑的看着贾琏问:“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贾琏没细说,摆摆手道:“你别管,知道的,能说就说,不能说也不勉强。”
夏刚陷入了沉默中,他在迟疑,长时间的犹豫后,微微点头道:“南衙指挥使田兴达,潜邸之臣,负责管理卧底,归密卫辖制。我叔叔实际负责的是北衙,也有刺探情报的部门和手下,干的是盯梢和打探情报的活。你知道的,龙禁尉在京城确实有抓人的权力,但抓人之后没有处置权。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一定及时转告。”
夏刚的判断自然有他的道理,贾琏手下掌握着五城兵马司,京城的治安、卫生、防火都能管的到,手底下数千人,都是地头蛇。这些人别看不专业但人多,并且直接接触的都是京城里的三教九流。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贾琏知道的比谁都快。
小年夜,自持掌握一切的龙禁尉和御马监,不就吃了大亏么?要不是贾琏及时增援,皇位没准都换人了。
贾琏凭什么及时增援,当然是信息及时了。龙禁尉的人还是有局限性的,至少身份不能暴露,消息的传递也没五城兵马司方便。
还有个事情夏刚没法说,南衙指挥使田兴达这个人,不是靠本事吃饭的,是靠资历靠忠诚。
有一次夏守忠喝多了吐槽,说裘世安和田兴达,本事全在陛下跟前如何表忠心,真办事不行。
夏刚深知,贾琏和夏守忠之间是有默契的,也算是准盟友的级别,所以,能说的他都说了,进一步加深与贾琏的关系,属于个人的人脉。
“你叔叔有没有派人盯着甄家?”贾琏很直接的问。
“这事我还真知道,我叔叔讲过以前安排了盯梢,小年夜之后,裘世安要求撤掉盯梢的,说他的人早混进去了,没必要惊着甄家。”
贾琏听懂了,下意识的挑拨一句:“督公与裘大伴之间,地位不平等啊。”
如此没有技术含量的挑拨,夏刚当他开玩笑,还是很耐心的解释:“我叔叔掌握了北衙和御马监,适当的向裘大伴低头怎么了?”
“了解,吃独食会撑死!”贾琏深以为然,裘世安和夏守忠之间也是有默契的。
“你了解个屁,裘大伴做事极有分寸,两人合作愉快,互不侵犯,何必要斗出个结果,换一个人来接着斗?有意思么?”
贾琏点点头:“今天的事情,要不要向督公说,你看着办。总之,一切要保密。”
“多谢了,今后有重大消息,记得互通有无。”夏刚隐隐觉得事情不小,也不多留,抱手告辞。
柱子回来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门外通报:“二爷,我爹来了。”
规矩这个东西,就是要给人遵守的。别看这里不是贾府,张三父子一直守着规矩。
贾琏表示张三进来说话,见面后张三见礼完毕,立刻汇报:“二爷,老公爷在的时候,有几十号人摆弄消息来往,当时都算是归赖大管。后来赦大爷不成器,政二爷又是个读书的苗子,老公爷年迈不能理事,便把他们安置在了辽东。政二爷当家这些年,也没怎么管过他们。”
我就说贾府怎么可能没有搞情报的人,贾代善看清楚了贾赦贾政不能扛起贾府继续荣耀的大旗,采取了保守的策略。至于贾敬,在贾代善看来不过是侄子,也不是个争气的东西,所以干脆就把相关人员安置在偏远之地。
“你能联系上他们么?”贾琏还是很想知道,这些人的情况如何,能不能继续用。别的不说,他们的经验很有用。
张三听了沉默良久才道:“当年是我护送他们去的辽东,我可以去一趟辽东叙叙旧。”
贾琏沉思一番,点点头道:“好,你走天津借水师的船去辽东,辽东地面不靖,多带人手,安全第一。”
张三问:“二爷,见了他们怎么说?”
贾琏很干脆的回答:“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回京城,愿意的话就跟着你回来,我负责安置他们。”
说着话,贾琏让如烟去取来三千两银票,递给张三道:“一千两路上花销,剩下的是给他们的安家费。”
张三接过银票,非常干脆的告辞离开,贾琏在炕上往后一倒,身边的如烟赶紧扶着,枕在腿上。嗯,别问为何知道贾琏喜欢腿枕,就是知道。
手掌天下权的事情,贾琏是没想过的,因为太过作死了。
现阶段,必须推动大周尽可能的多接触西方,掌握西方的动向。大周的使团派出去了,法国的使团主动上门了,这些都是好事。
但,远远不够,还要加快速度。
大周高层对于西方的了解,还处在一个片面的阶段。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