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286节
把一切都想明白后,贾琏反倒淡定了。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解释是解释不清楚的,费那劲就是个傻子。
“关键三件事情是不是有预谋的?”林如海提醒了一句。
贾琏收起了摆烂的心情,端坐仔细思索,领着丫鬟送茶水的黛玉,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都是凝重的表情。顿时安静的在一旁坐下。
“内阁诸公在看清楚了陛下坚定支持海运的态度,也看到了张、孙、李三位总督必定重回内阁的局面,与其到时候被人拿出来做文章,导致历任后的被动,不如主动揭破这个脓疮。宁克那边,不过是顺水推舟,户部右侍郎一贯的不配合他的工作,借刀杀人嘛。第三件事情是陛下的一贯手法,隔着十里地都能闻着味。顾宁的奏折里没敢碰内务府和宗人府,陛下让李老三出面,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林如海对于贾琏的一番分析表示认可,说心里话,在了解皇帝这事上,林如海自问不如贾琏。不是能力问题,是信息获取的问题。
“无论如何,京城乃至整个大周官场,都会传出姓贾的为了维护海运,对漕运一脉下了毒手。这次至少五十个官员要被拿下。”
林如海再次提醒贾琏,就差说一句,以后走路上当心点,别为了耍帅骑马到处跑。
贾琏点点头,虚心接受林如海的提醒,林如海又问一句:“陛下真的看好三皇子?”
面对这个问题,贾琏摇摇头:“这个真不知道,事关储君,我一个字都不敢多听多问,也不去猜测。”
“嗯,这类事情绝对不能掺和。”林如海深表认同。
饭后贾琏被黛玉拉到院子里散步,边走边问:“琏哥,陛下是不是真的看好三皇子,你偷偷跟我讲。”
贾琏一头黑线,你这个好奇心危险系数很高啊。
“我可没糊弄姑丈,当今身体健康,正值壮年,身为臣子去关心储君人选,此乃为臣子的大忌。总而言之,即便君王老迈,也不要轻易在皇子身上下注。林家和贾家这一类家族,谁当皇帝忠于谁就一定不会出问题。”
对黛玉,贾琏还是很耐心的给了解释。原著中这年龄,黛玉寄人篱下好几年了吧?
要说没有受到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回到家里,更衣之后的贾琏也没心思逗闺女玩了,出了院子,在荣国府内信马由缰的散步,走哪算哪。
多数情况下,贾琏一直保持低调,尽量不让自己在朝中有太强的存在感。
现实情况正好相反,但凡朝中有点大事情,贾琏都被牵扯其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就说有没有被牵扯进去吧。
贾琏都怀疑是自身体质问题了,难不成主角光环下面是一具招灾惹祸圣体?
身边没人,手里又没灯笼,贾琏觉得自己就是游荡在荣国府后院的孤魂野鬼。
对面走来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有鬼啊!”贾宝玉发出了惊呼声,往身后的袭人怀里扑。麝月哆嗦的厉害,手里的灯笼差点没拿住,惊呼:“救命啊!”
袭人也被吓的不能动弹,三人缩在一处,瑟瑟发抖。
贾琏上前喝道:“闭嘴,子不语怪力乱神,宝玉,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看清楚是贾琏后,三人也都安心了,只是心有余悸的宝玉还在抱怨:“琏二哥站在道上,也不打个灯笼,又是七月半,谁见了不怕?”
贾琏上前怒道:“我辈儒生,心中有浩然正气在,何惧鬼神?”
“不早了,我回去了,琏二哥告辞。”宝玉不敢辩驳,拉上麝月就跑,袭人赶紧追上去。
跑出去几步,袭人又回来了,手里灯笼塞给贾琏道:“琏二爷,拿着灯笼,注意脚下。”
待袭人追上宝玉后,宝玉还在抱怨:“袭人姐姐,为何要给他灯笼。”这句话充分暴露了宝玉的真实想法。
袭人觉得宝玉这话问的太傻,还是耐心解释:“琏二爷如今官居四品,日后贾家仰仗之处颇多。老祖宗于人前没少提到琏二爷,说他是贾府的麒麟儿,日后荣国府的顶梁柱。尊重琏二爷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袭人把宝玉送到,回到贾母院子后交差,贾母见她情绪不对也没多问,转头交代鸳鸯一番。
晚一点鸳鸯找到袭人,问起此前发生何事。袭人如实说了,鸳鸯听了回去没有添油加醋,贾母听了忍不住嘀咕:“没个自己人不行。”
连续三日的惊涛骇浪后,紧跟着就是中元节休沐日,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挑的时间点,总之正常休沐一天,上上下下似乎都没当一回事。
中元节祭祖,贾珍拖着消瘦的身躯,看上去还是很精神的主持祭祀。人群中的贾琏看着贾珍,知道他是吸饱了精神。
好在活动流程快结束了,连着打了好几个哈欠后,贾珍宣布结束,匆匆回去了。
折腾了一个上午,贾琏也没心思在东府这边吃席,借口累了要回去休息。
贾蓉借口相送追上来,至无人处才道:“二叔,玄真观里那位,如今身体不好,据说手指点一下一个窝,好半天才恢复。”
贾琏小心的回头看看,这才低声问:“玄真观那位日常饮食有啥讲究的?”
“荤腥不忌,每日都要吃金丹一枚,吃完了发疯似的脱光,在后院的桃林里疾走。去年,大冬天的也光着身子,在桃林里快走,高呼要不避寒暑,要得道了。上一回我去送银子,好家伙,十几个乾修坤修混在一起,丑态百出。好在玄真观周边没人家,不怕叫人看到。”
贾蓉咬牙切齿的说着,这事情传出去就是巨大的丑闻,东府根本扛不住的那种丑闻。
“安排家将守住四周吧!不要让无关人等上去,耐心的等他走了,其他人一个别留。”贾琏悄悄的交代后,贾蓉使劲的点点头。
无论如何,眼下这个当口,贾家绝对不能出这种丑闻,否则贾琏一定会受到牵连。到时候就算皇帝保贾琏,也一定会外放的。
离开东府后,贾琏的脚步慢了下来,他算看明白了,东府乱糟糟的原因,不仅仅是贾敬和贾珍,还有贾蓉的缘故。
这一家人父子三代,那叫一个乱。贾敬和贾珍就不说了,贾蓉尽管被贾琏点亮了挣钱的技能点,在“乱”字上面,可谓一脉相承。
上一次尤氏就很含蓄的暗示,秦可卿进门后,地荒的厉害。
现阶段贾蓉和贾琏是利益一体,贾琏还真没动过歪心思。
贾蓉倒是动了歪心思,只是刚才没敢说出来,他心里想的是,要不要趁着某个秋后安静的夜晚给玄真观点了。把里头的烂糟事一把火烧干净。
至于贾蓉自己的乱,倒是能自我宽容的。有个事情贾蓉一直不敢对任何人说,他每次面对秦可卿,就是不行。面对他老子的女人,却总能迸发出无比的热情。当初贾珍觊觎秦可卿,贾蓉愤怒归愤怒,心里还有过一点点小激动呢。可惜,后来被贾琏压制,贾珍不敢冒险,免得东府财源被断。
原著中贾敬的事情迟迟没有暴雷,未必是别人不知道,只不过没人愿意去冒险干这无利可图的事情。
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了,贾琏带来了重振贾家的苗头,也带来了不少敌人。尽管这些敌人的等级不高,但谁能保证呢?
很多事情,官没做到那个地步,根本不知道内情。
就最近的三连暴雷而言,高层都知道跟贾琏没啥关系,但架不住下面的人乱传,高层推波助澜,做点没本钱的买卖。
这里头全是利益之争,不存在冤不冤的问题,你既然踏入了这个争斗场,就注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被某个隐藏的漩涡往下拽。
贾琏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身不由己。
半道上贾琏被赖大家的截住了,赖尚荣的事情完全按照贾琏的意思去办,如今昌平县做个小吏,捐官的事情暂停了。
“琏二爷,老太太有请。”
贾琏好奇道:“怎么是你来请?”
赖大家的毕恭毕敬道:“是小的主动要求这差事。当家的说了,让小的来谢谢琏二爷。”
贾琏听着奇怪,边走边问:“赖大怎么说的?”
“当家的说了,官场水太深,不清楚其中的勾当,贸然捐官落了实缺,注定遭人恨。还是先搞懂其中的蹊跷,再谋个小官稳妥。当家的还说,二爷深谙其中窍门,所言其实是为了尚荣好,并非推脱不肯出力。琏二爷一片苦心,赖家应知道感恩才是。”
听了这番话,贾琏真是挺佩服赖大夫妇的,媚上一道,算是玩的炉火纯青了。
就问你,他们说话好听不好听。
至贾母处,贾琏上前见礼,贾母起身扶着不让拜下,口中慈祥道:“乖孙,你那老子近日没少来纠缠祖母,死活要给他个丫鬟,先是看上了袭人,又看上了鸳鸯,不答应他便赖着不走,最后还是给了个秋桐他才甘心。”
贾琏听着有点懵,贾赦还真给力啊,问题是你来闹事,为了要丫鬟的么?秋桐这个名字不对啊,现在年龄不大吧?老东西也下的去手?
“祖母不必担心,回去孙儿好好劝说一番。”贾琏继续装好人。
贾母拉着贾琏的手,一副天伦之乐的祥和画面,满面笑容道:“说到丫鬟,乖孙从没向祖母开过口,不如这样,鸳鸯和袭人都满十三岁了,看上了都带走就是。”
当着王熙凤的面说这话,贾琏要是能答应那才叫咄咄怪事了。看看鸳鸯和袭人站在贾母身后低头不语,贾琏很想说我都要。
实际上贾琏说出口的是:“多谢祖母,孙儿已经成婚了,凤儿是个贤妻,孙儿身边也不缺人用,此事还是罢了。”
不等贾母继续,贾琏忙道:“我去东跨院看看父亲,劝说几句。”
贾琏连忙走人,贾母在原地有点懵,走这么干脆的么?
王熙凤的指甲都掐肉里了,见贾琏出去,赶紧告罪一声,匆匆跟上。
贾琏故意慢下脚步,等王熙凤追上来,主动拉着她的手道:“忍着!你只要知道,无论如何有我支持你。”
王熙凤使劲的点点头:“好,我忍!不给夫君添乱!”
第334章 未必是好事
躲进小楼成一统!
这就是贾琏的心态!
外面的风风雨雨,一言不发的冷眼旁观。
漕运的主要作用是运输,南粮北运占据了一个主要流量。
为了维护运河,特设漕运总督,下属数万官吏将兵,还有无数吃运河饭的人。为了维护运河的正常运转,朝廷每年的拨款高达三百万两。
朝廷里任何事情的推动,都是有其背后的利益逻辑。
历史上1855年黄河决口后,清廷无力恢复,海运成为了必然。
所以,所谓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不过是一个借口。是,有不少人的生计受到了影响,这不恰恰的反映出朝廷官员的不作为么?
漕粮走海运,运河的作用大大降低,漕运总督这个体系继续存在的意义何在呢?
户部给出的计算结果,漕粮走海运之后,运费降低了六成。维系运河正常运转的费用,还得看漕运总督上呈的预算结果能否经受审批。
御史顾宁的一份奏折掀起的漕运大案,自扬州起,沿河各地官员被拿下者多达百人,算上漕运的官,内务府的官,折腾了两个月才算慢慢的热度降低。承辉帝力排众议,龙禁尉、督察院、刑部、大理寺组成联合办案工作组,多路出击,马不停蹄,两个月内缉拿二百余官员。
其中龙禁尉负责抄家,其他部门联合办案,抄家所得,三成归内库,三成归户部,剩下四成由联合办案四部门平分。
能够参与到分钱里头,联合办案工作组的效率大大提高,以往没个半年能看见成果的案子,这次三个月就全部搞定,涉案官员或杀或流或囚,最惨的还是家眷们,提心吊胆的担心朝廷搞株连。
中秋之后,气温下降,没了暑气的折磨,整个贾府后院都活泛了许多。
这日王熙凤心情不错的去前院,不料贾赦也在贾母跟前,不知道说了点啥,哄的贾母眉开眼笑,比起往日总气贾母,实属难得。
王熙凤上前一一见礼,贾赦待她后退才道:“媳妇,东府尤氏月前又添一丁,贾家一脉人丁单薄,你需大度一些才是。”
堂上的贾母端坐不动,面无表情的看着王熙凤的反应,此事令王熙凤措手不及,看看四周,没人帮忙说话,只能咬牙低头道:“知道了!”
贾赦顺势道:“老太太身边调-教的丫鬟都是个顶个的好,观那袭人身段是个好生养的,你带回去吧。长者赐,不敢辞啊!”
一番话说的语重心长,王熙凤肺都快气炸了,却一点反抗的情绪都没有,只能忍忍忍。
衙门里上午处理公务,下午摸鱼的贾琏丝毫不知,下值后回到家中,见迎春和探春都在围着闺女转悠,心道:应是真喜欢巧姐儿。
招呼姐妹俩,不见王熙凤,贾琏便问:“凤儿呢?”
迎春与探春表示不知道,倒是奶娘解释:“夫人说气闷,在屋里歇着呢。”
贾琏对姐妹二人道:“你们在这玩,我去后面看看。”
穿堂过院,至后院便听到王熙凤中气十足的声音在骂人:“都怪你们两个肚子不争气,一年多都没下一个蛋,连累我受气。”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