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291节

  租房子的事情当然不能亲自去办,也不能离各衙门太远。找房子自然是五城兵马司最在行了。

  贾琏一句话,皇城边上的人马全动起来了,午饭的筷子都没拿起来呢,消息就回来了,一共找到了三处合适的地方。

  为了下午能摸鱼翘班,贾琏飞快的吃了午饭,擦了擦嘴就赶往现场看房子,忙活了两个小时左右,最终确定了一个院子,距离吏部巷子也就是五分钟步行,一个二进的院子,先租一年。谈租金的时候,房东还表示不收,贾琏强行塞给他一百二十两的银票,让他写个六百两的字据。

  

  这事情干的一点都不亏心,说好五十两一个月,这银子必须挣到手。

  你还别说,这帮在京等候实缺的官员,工作积极性格外的高。哪怕知道这个新差事不好办,上官还是贾琏这么个东西,大家伙的情绪还是非常的高。次日一大早,这六个人都到了吏部,拿了告身后,等待贾琏来领人。

  这一等就等到了晌午,众人以为贾琏不回来的时候,贾大人才扶着腰出现在吏部。

  六个人赶紧上前见礼,贾琏环视一遍,满意的点点头,相貌上没有歪瓜裂枣,新部门的整体颜值还凑合。最令人欣慰的是,没有林如海那种大帅哥!贾大人的颜值在新衙门遥遥领先。

  “都跟着我走!”贾琏废话不多,也不说什么认识一下的话,领着众人一起出发,到了租下来的办公地点,简人达已经等在这里了。

  “都收拾好了?”贾琏顺口问一句,简人达殷勤的陪笑;“回大人的话,都收拾好了,办事的座椅都也置办完毕。行走的小吏也都配齐了。”

  听到这话的贾琏一拍大腿:“坏了,衙门的日常费用忘记去找户部办理了。眼下户部乱糟糟的,怕是一时半会办不下来。”

  简人达不失时机的吹捧道:“别人办不下来,您威震京城的名声,亲自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么?”

  “我亲自去办,那不是给户部脸了么?”贾琏一副傲娇的语气,听着后面六个新来的心肝一阵乱颤,肠子都悔青了,怎么跟了这么个玩意。

  贾琏浑然不觉的自吹自擂完毕,脸色一变,回头指着其中最年长那位官员:“秦本重!”

  “下官在!”秦本重立刻从走神状态恢复,躬身见礼。

  “新衙门的日常工作,你来主持。实在是处理不了事情,再来找我。正常情况下,我都在研发司和五城兵马司。办公场地就是这了,你负责分配,处理完了走一趟户部,办理日常办公费用。对了,各位是履新,都得去户部办一下手续,回头发俸禄时别给你们漏了。户部那边要是给漏了再补发,补发的米粮你们敢吃,我都不敢看。”

  秦本重五十岁的人了,他与贾琏是同科的同进士,只因母丧而回乡守孝,耽误了三年的时间。

  其实官方没有守孝三年的影响规定,七七四十九天就是极限了。但怎么说呢?秦本重是个理学原教旨主义,这一派坚持守孝必须满三年。

  官方对这种行为,不鼓励也不赞成。属于个人选择,但你要拿出来做自我吹嘘的本钱,就不要怪别的官员敌视你。

  嗯,儒学发展到现在,流派还不少呢。作为理学分支的心学,流派也有好几个。

  大家可以理解为,同一个学派下面,因为不同的老师又细分出好些个派别。

  这种情况下,就体现出所谓官学(显学)的重要性了。就是官方认证,科举考试范围的程朱理学。

  知天命的秦本重,自然不会顶撞上官,他其实最想去的是地方做官,干十年县令,六十岁可以称病退休回家养老。

  阴差阳错之下,现在干了清流,尽管很无奈,那也比在吏部门口等了半年多都没实缺要强的多。

  这六个此前为何没分到实缺呢?是没送银子么?非也,是送的少了,没别人多,只能继续排队咯。

  其实他们都可以去银行借银子的,银行也很愿意借给他们银子,这几位没去借银子的原因嘛,自然是因为李逆案之后,银行也被牵连进去了。尽管事情不大,无非就是封账户,龙禁尉查一下账目往来的事情,但银行害怕啊,暂停给官员借贷银子的业务了。

  贾琏开了短小精干的会议,前后五分钟,认识了一下六位官员后,交代大家抽签来决定去哪个衙门后,拍拍屁股走了。

  总而言之,显得非常的不负责,不称职。

  但怎么说呢,没人敢挑贾琏的毛病,谁叫他是上司呢?

  秦本重无奈的暂时主持工作,让大家伙抽签完毕后,一伙人一起去了户部,办理相关手续。

  你还别说,他们到户部衙门的时候,门房还挺横的,出来给人拦住了。

  秦本重熟练的掏袖口取银元,顺便自我介绍:“下官是临时特设巡视组的御史。”

  话音刚落,户部的门房一个瞬移,躲回了门房内,站在窗户前拱手陪笑:“各位大人请进!”似乎,他从来没出来过。

  众人互相看看,脑门上全都写着【震惊】两个字。

  心里都在更震惊的想【我们这个衙门这么吊的么?】

第339章 看他不顺眼行不行?

  原则上这个新的临时特设衙门隶属督察院,从级别上来讲不高,权责也比较单一,监督三项政策的推行。

  这种部门的处境就比较尴尬,监督嘛,走马观花是监督,走过一只蚂蚁都要翻过来看看公母也是监督。

  受监督的部门配合工作是监督,不配合工作,千方百计制造障碍,也是监督。

  这种情况下,政治环境和部门的首脑就很关键了。

  如果像灯塔国那种情况,又赶上有个素人总统,派出去的调查人员连飞机都一起掉下来。总统怎么了?查我就等着背后中八枪自杀吧。

  大周眼下的政治环境不错,皇帝极为强势,并且连续的清洗勋贵和文臣两大集团,加之兵权在握。

  这种情况只能文斗了,武斗等同于谋反。要被诛九族的。

  文人嘛,造反的案例不是没有,只不过要看时候,黄巢和洪秀全造反之时,不但自身是读书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武装班底。黄巢是私盐贩子的出身,洪秀全为首的一群人,冯云山等都属于地方豪强。

  只能说,从概率来讲,文人造反是少数,这就像小布尔乔亚群体,多数人天然带着软弱性。

  不能来武的,剩下的只能是来文的。

  玩这一套贾琏不算高手,但他出身好,随时可以在文武之间转换。

  还别说什么【灾星】,这就是一个给人贴标签的手段。贾琏真正令官场闻风丧胆的是他的作风。

  我不主动针对任何人,但是有人人针对我时候,一定是要进行最到位的反击。

  聪明人很快就发现,贾琏其实鲜有主动去针对谁,差不多都是被针对了进行反击。

  眼下的所谓三大政策,在满朝文武看来,哪里是贾琏的建议,根本就是给皇帝背锅。

  是,不能搞皇帝,还不能搞一条狗,这种说法没错的。

  问题是贾琏出身国公家庭,不是一般的狗,是哮天犬。一个不高兴就去食日。

  这种人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稍微一个不配合,惹怒了他扑上来撕咬,真正的叫得不偿失。

  最最关键的是,贾琏的触手并没有伸进文官的地盘。双方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

  实际上恨不得贾琏去死的人,还是在勋贵的圈子里。叛徒嘛,人人得而诛之,除非成为新的勋贵领袖。

  秦本重等人发现新衙门似乎很厉害的时候,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又不是傻子,督察院都拿户部不能怎么样,这个新衙门能强到哪呢?

  结论很自然的就出来了,部门老大厉害呗。

  户部这边手续办理的很顺利,回到新衙门的时候,这帮人的心思全都活络了起来。

  一开始觉得是个得罪人的苦差事,现在发现不对啊。

  秦本重把众人叫一起道:“在下就是个临时的跑腿,今后的公务该如何展开,我认为只要听贾大人的差遣就成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众人的脑海中还都在回想此前户部那一幕呢,走到哪户部的官员都非常的客气。再往前想,吏部那边也挺客气啊。

  【我算老几啊?人家凭什么对我客气了?凭我在京城等了半年都没补上缺?】

  【在京城那么长时间,一个待缺的官儿,受的白眼还少么?】

  类似的想法,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浮现。

  结果就是秦本重提出建议,众人没怎么多费工夫全都表示附和。

  也就是贾大人不在跟前,否则得给贾琏磕一个,表示今后跟着贾大人,三天饿九顿也在所不惜。

  贾琏可没觉得这份新差事有多了不起,首先就是个得罪人的活,监督的尺度很难把握。抓的太严不行,太松也不行。

  这三项事务,一个搞不好,结果真就是满朝的死仇。说的难听点,承辉帝是真没安好心。

  安排这个差事给贾琏,无论贾琏怎么搞,皇帝都是不亏的。

  单单贾琏的名声,就能让文官们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分。如果贾琏认真工作,把人都往死里得罪了,承辉帝睡觉都能笑醒。

  即便贾琏摸鱼,因为身份和职位的缘故,也很难在文官集团那获得信任,更别谈打开局面,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官势力。

  承辉帝确信,贾琏这人大概是很懒的,但绝对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勾结文官放水的。

  当然了,这也仅限于现在的贾琏,因为他太年轻了。年轻,意味着难以服众。

  六个人决定先抽签分组,完事后分三组,临时负责人秦本重去找贾琏,发现上司不在新衙门里头。

  拦着一个小吏打听消息,得知贾琏出去了,具体去哪不得而知。

  新衙门里什么都没有,没有老人请教,也没有卷宗可以学习。六个人有点懵圈,一时无事可做。

  于是把十几个办事的小吏都召集起来,挨个的了解情况。

  这帮吏员的来处比较集中,五城兵马司那边的关系来的占大半,一小半是神机营的家属。优点是都比较年轻,缺点还是都比较年轻。

  贾琏当然不会呆在新衙门里浪费时间,三个项目的推进,贾琏早想好了,直接盯着三个阁臣就是了。事情是阁臣督办的,新衙门的人没必要下基层去督办,就把阁老那边的文书拿回来审阅即可。这么做的好处,出了事情能摘干净自己,即便有监督不利的罪名,那也是轻罪。

  午饭后有人给六个新人送来相关的材料,年底前朝廷推进的三个重大项目的方案,大家先看文字资料,熟悉情况,具体的工作等明天再安排。

  至于上司贾琏的神出鬼没,经常找不到人的现实,大家今后慢慢的适应就是。

  眼下这点俸禄,贾琏觉得上半天班都是亏的。

  不过今天他没有翘班,而是被李亨手下的报童找到,送来一条消息,请贾琏去某处相见。

  穿着官服到处乱跑是不行的,贾琏先去了城南,姐妹俩那边换了一身便装,安排一顶小轿子,走后门去了一处僻静的小院子。

  见到贾琏的李亨一脸的苦涩,入内上炕后,李亨叹息道:“我太冲动了,本以为拿下崇文门税监,能够重创老二。没想到自己没落个好。”

  “得罪的人太多么?”贾琏一脸的幸灾乐祸,承辉帝可以的,连亲儿子都坑啊。

  “太多了,没想到老二通过这个位子,不但给此前的李逆商队行方便,内城权贵几乎都受到了照顾。其中文官不在少数,还有薛家的事情。”

  李亨这么一说,贾琏坐直了身子:“薛家怎么了?”

  “薛家是皇商,但即便是皇商,能进内城的货物数量也是有额度上限的,原来那个税监,根本不会拦着皇商的车队,长期收钱放行。现在人被拿下了,新税监谁的面子都不给,大家伙全都要交税,全都怪我多事。好家伙,文官,内务府、宗人府、皇商,全都得罪了。对了,薛家的南货商队,没少给内务府和宗人府的官带货。这么说吧,以前的崇文门税监,每个月最多收上来一千两。现在一个月能收三万两。”

  贾琏真吓了一跳,就这数字对比的差距,李亨真是把很多人都得罪了。

  “差距这么夸张的么?新税监的头也太铁了吧?”贾琏诧异的差点站起来了。

  “谁说不是呢,不过他真的无所谓了。潜邸旧臣,只因犯了错,在户部做了好几年的八品官。这次父皇启用他,以授官五品,他能不豁出去?”

  这个【犯了错】在贾琏的心里是要打问号的,没准是给承辉帝背锅了。前几年,太上皇那伙人甚嚣尘上呢。

  

  “如此说来,好处是陛下得了,殿下没必要在意。”贾琏很不走心的安抚一句。

  李亨点点头道;“道理孤懂,可气的是好些人给孤找茬,弹劾孤的折子好几十份呢。名单都我记下来了,你帮忙找几个出头鸟收拾了,好叫孤出一口恶气。这帮人,没胆子冲着父皇去,只会欺负孤。满朝文武,没一个人冲老二去的。要知道,此前那个税监,没少去老二家里赴宴。”

  贾琏听着有趣,直接的问:“都给殿下安了哪些罪名啊?”

  李亨愤愤道:“还不是通政使司那边,说孤堵塞言路,打击异己。还有鸿胪寺那边,说孤什么面对西洋蛮夷,卑躬屈膝,有辱国体。”

首节 上一节 291/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