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301节

  要找麻烦可是太容易了,不过一天工夫,乌央乌央的人来五城兵马司报名,学习班学费下降了,十两银子一个人,年内随时来学。整顿达不到要求的,可以花钱请五城兵马司的人帮忙弄好。

  最可气的,那些小商小贩,五城兵马司从来不为难,只要把卫生费交了就没事。

  用贾琏的话,穷人才几个钱啊?

  林府,一大早的两个苏州举子就找上门来了。

  林如海亲自接见,两人进门后,连连告罪,事情紧急,来不及递拜帖,失礼的很。

  问明情况后,林如海微微皱眉道:“朝廷三令五申,官员不得狎妓,说起来对二位已经高抬贵手了。二等回去好好读书备考不要搞歪门邪道!”

  二人吃了训斥,倒也不敢反驳,这可是总宪啊,二品大员。区区举人,哪里得罪的起呢?

  无奈的两人只好告辞退下,林如海让管家去了一趟五城兵马司,回来后告知,城南御史例行公事的检查,抓了三人,只因有官身,照例拘留。

  管家还说了要交钱的事情,林如海气的拍案道:“丢人现眼!”

  贾敏知道他心里怪三人不自爱,这才被名正言顺的抓走。尤其是去捧戏子,更是林如海无法接受的事情。

  昨晚上真不知道三人多少丑态被暴露了,难怪林如海生气。

  “城南的戏班子,就没一个干净的!”贾敏跟着骂一句!

  林如海叹息道:“江南风气更加不堪,京城还算是好的。苏州那边,不少子弟捧戏子,宿庙宇,毫不掩饰。”

  江南富庶,明中晚期以来,很多戏班子,庙宇,都附带了类似的业务。圆的扁的,应有尽有,只要你给够银子。

  玩相公这种事情,素来冠以【风雅】之名。受天朝影响,东亚文化圈都这个调调,越是权贵子弟,越是如此。

  直系军阀曹锟就有个男宠身居高位,这类的事情真就不稀奇了。

  层次越高,玩的越脏,真就是一点都不冤枉。

  林家的家风还算是好的,要不是三人作死,非要来找林如海求官,林如海也懒得管他们的事情。

  “去,给五城兵马司送点银子,别冻着饿着,到时候自然会放人,让他们耐心等待。”贾敏交代管家一声。

  贾琏很快把事情丢一边去了,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贾家子弟不争气的事情,也确实令贾琏无奈的很。

  一个家族要兴旺,只靠一两个人是很难的。

  左右贾琏也懒得在乎贾家后代,不行的就自然淘汰好了,贾家的爵位还在,只要这一辈不降级,下一代还是能败家几十年的。

  有鉴于承辉帝喜欢搞文武平衡的勾当,今后勋贵这边,在皇帝跟前能占不少便宜,只要不作死,问题不大的。

  贾家最大的问题,还是没人能带兵,能带兵的贾琏还是个文官出身。

  考虑到今后战争模式的变化,贾琏倒也不是很担心下一代的学武问题。

  林家三人足足关满了十五天才被林管家接出去,这次也没接回林家,直接送到苏州会馆去了。

  丢下一句话,林如海不想见他们这些丢人现眼之辈,实缺的事情帮不上忙了,自己去想法子。

  自己不争气,被抓去关起来,丢了林家的脸面,林如海的借口非常的充分。并且在这期间,借着苏州会馆的商人之口,坏消息早传回去了。

  林如海也忙,没时间搭理他们,去年的会试因为逆案暂时停了,今年要补上。

  一千多举人汇聚京师,今年的会试主考官不是郭衍这个礼部代管阁老,而是工部尚书潘季驯。

  这个消息,再次释放了一个信号,事功派要崛起了,当今陛下乃是务实之君。

  林如海作为总宪,居然成了副考官之一,另外一个是户部尚书宁克。

  今年的会试,进一步加大了算经的比重,八股比重受到了削弱的同时,诗词一道更是被削弱,只要作诗词各一首就行。

  有赖于李逆案的顺利平息,官场被洗了几次,威望如日中天的承辉帝,很顺利的推行了新的科举内容改革。

  反弹的声音不是没有,只不过不大,几个老学究,叫几嗓子没人搭理,也就没啥动静了。

  做官的都是人精,变法的苗头早就看的清清楚楚,不断有外地官员上奏,请皇帝开启全面变法。

  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会试,这些奏折也没激起太大的动静,但怎么说呢,让皇帝知道自己,对于官员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会试很顺利的结束了,忙了一个月的贾琏准备回家好好休息,却被皇帝叫去,给他看了殿试的题目。

  【吏治如何】!

  贾琏当然不能反对,只能称赞,陛下圣明!

第354章 失望!

  看的出来吏治是承辉帝的一个心病,不解决心里不踏实。

  现实情况则非常的残酷。

  针对吏治只能是治标,不断的治标,尽力的把数字做的好看一点。

  君主集权的时代,根子就是烂的,吏治的问题不能说治标吧,稍稍缓解一下都很难做到。

  严刑峻法的话,朱元璋够狠了吧?

  志得意满的承辉帝又拿出一份奏折递给贾琏:“看看这个!给点意见!”

  这是承辉帝的风格,喜欢征求意见。

  贾琏接过仔细的看完,来自牛继宗的报告。自牛继宗确立了总领军的职务以来,战术上兵分三路,中央突破分割大小金川与南北对进配合。

  战略上则以封锁阻隔物资进入为先,禁止粮食、布匹、盐巴、铁等物资进入大小金川。

  目前三路人马已经就位,等着天气转暖正式发动。

  按照牛继宗的计划,动员了当地各族军队,北面以陕西部队为主,南边以神机营配合地方部队,中央突破分割的部队,则以本地军队为主。

  奏折里附一张草图,贾琏勉强能看懂地形。

  大金川在北,小金川在南,南北对进加东西对进,四路人马,先分割大小金川,再集中力量打其中一个。

  这个战略看着问题不大,实际上问题还是不小的,主要是东西对进的两路人马,目标分别为底木达与噶尔崖。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两路人马,牛继宗的想法很好,忽略了南北两军面对险要的地形时,很难给守军构成太大的压力。东西两军同样因为地形缘故,行军艰难,很容易受到小股部队的阻击牵制,搞不好其中一路就被人集中兵力给围歼了。

  看完奏折之后,贾琏沉默不语,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心里的想法。

  承辉帝倒是一直在关注他,见放下了奏折面露思索,忍不住开口:“贾琏,有话就说,不必瞻前顾后。”

  贾琏想了想才道:“陛下,微臣看过此前的两次战报,总结出一个结论,前两次战败的原因是急了。这一次牛继宗的计划,以微臣之见,还是有点着急了。为何不能沉下来,一点一点的打,一点一点的磨呢?除了地利,王师全面占优,为何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呢?为何不能结硬寨打呆仗。四面围困之下,一点一点的蚕食叛军的生存空间,虽然耗费巨大,总比再一次战败来的耗费小吧?”

  一番话说完,承辉帝倒是被干沉默了,他意识到牛继宗这个计划出台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给川西那边的旨意里,确实带着点着急的意思。仔细想想当初的心态,不就二州之地么?不就是一方土顽么?倾川陕二省之力,怎么就不能奢望一下速胜呢?

  “贾琏啊,为何不能求速胜呢?”承辉帝觉得这个要求不过分,贾琏唱反调,他有点不高兴了。

  “回陛下,四川那个地方微臣没去过,却也读过蜀道难。狭窄的道路只能并行一二人,前方扼守险要者,只需少数几个人即可。进攻一方,有再多的兵力也施展不开。微臣看战报,当地叛军修了很多碉楼,居高临下,据险而守,非重炮不能摧毁。这种情况下,与其求速胜,不如四面包围,集中兵力攻其一点,打下来后再守住,一点一点的往前推。虽说慈不掌兵,不必要的牺牲为何不能避免呢?”

  贾琏很有耐心的解释,承辉帝听出他语气里的顶撞意味,似乎处在生气的边缘。为何生气,不就是觉得没拿下面的士兵的生命看太重么?

  “嗯,你先回去吧,容朕好好想想。”承辉帝也觉得需要好好想想了,以贾琏的性格,难得带着情绪顶撞自己。

  贾琏告辞而出,直奔研发司。这时候他已经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次战役的计划,可能很难改变了。甚至已经开始实施了。

  真不要怪牛继宗着急,皇帝但凡露出一点着急的意思,下面就是层层加码。

  越是复杂地形,对于客军越不利,这是最粗浅的军事常识。看看周边的地名贾琏就知道这个年代的路该多难走,汶川、打箭炉(康定)。

  即便是神机营,在这种山高林密的环境下作战,潮湿的气候,险要的环境,林立的碉楼,这种地形还想着急?闹呢!

  深知这个时代底层士兵的命不值钱,现在看来,还是高估了士兵的价格了。

  至研发司,贾琏先去仓库,看了一眼库存的新式青铜炮,打碉楼有五斤炮(弹丸重量)足够用了。即便是五斤炮的自重,不算架子也有八百斤。

  有路的时候八百斤属于轻便的野战炮,没路的时候呢?拿人来抬着走,你也没那么宽的路的时候呢?

  历道行闻讯赶来,过年好不容易休息几天,刚从正月的气氛里走出来。

  “重了,再减一减!”贾琏开口就是历道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哭丧着脸道;“大人,再减重打不了几炮就炸膛了。”

  贾琏不是工科生,不过也是知道膛压的。现在的冶金工艺,还是算了吧。乱来的结果就是被反噬,代价是士兵的生命。

  “你来有事?”贾琏看似随口,实则是知道这厮的性格,这是个野生的化学家,喜欢搞科研,不喜欢围着上司转。

  “不是大人让研发火帽枪么?样枪出来了!”历道行解释了一句,贾琏顿时一喜,总算是没白来一趟。

  “走,看看去!”说完贾琏一阵风往工坊跑,历道行赶紧跟上喊:“在靶场呢,人都在那等着。”

  贾琏赶紧掉头,往靶场而去。到地方这边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贾琏来验货呢。

  火帽枪的原理与燧发枪一脉相承,可以说是进阶版。枪还是前装线膛,激发不用装火药了,在凸起部扣上火帽。

  不要小看这个进步,射速提升不少的同时,雨水不大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枪支的正常使用了。

  如果非要较劲,即便是金属弹药,潮湿环境下放久了,那也照样哑火,甚至新生产的弹药都有哑火率。

  让啊让笑的极为狗腿,他现在是正经的大周官员,要不是长的不一样,跟天朝官员也没区别了。就他这个情况,穿上官服去青楼耍子,至少胡姬愿意接待了,不像以前嫌他又丑又臭。逛个青楼都有鄙视链,南方娇娃鄙视北地胭脂,北地胭脂鄙视胡姬,胡姬嫌弃西洋蛮夷,有钱都不接待那种。贾琏给他待遇不错,有房子,有高薪,西域胡姬丫鬟用上了,比起他在法兰西,不知道舒服多少倍。倒是想买本土丫鬟,牙行不接单。

  这年月的天朝上国,就是这么尿性,别说什么兄弟之邦,一群毛都没褪干净的野兽,你们也配?

  说起来小说里的香妃,窃以为是无聊文人杜撰,有味道估计也是膻味,乾隆怕不是有鼻炎。

  真的,肥皂没发明之前,想洗干净身上的味道真太难了。(八十年代在火车上遇见俩德国女瘤子,开始还好,人挤人几个小时下来,味根本压不住。我还有鼻炎都闻的到,也就是绿皮车厢里混合味道的劲更大,才算是中和了。)

  随着让啊让一起出现的自然是压不住的味道,贾琏揉了揉鼻子:“几天没洗了?”

  让啊让也不尴尬,说着蹩脚的官话:“太忙了,没顾上!”

  贾琏强忍着难受,不表露出难忍的味道:“免礼,不搞虚的,先试枪。”说实话,普通人北方冬天也不是每天都洗澡的,条件不允许。

  样枪一共生产了十支,十个学徒在操作!

  举旗,落下,开始装弹,掰开击锤,上火帽,举枪,射击!

  都是非常熟练的试枪员了,贾琏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定装药+火帽,一分钟能打六发。这射速已经提高很多了。

  这枪有个现在看起来不要紧,将来会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烟雾!

  两轮射击后,烟雾就看不清目标了。别谈什么瞄准射击,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打出最多的子弹。

  这个操作很符合排队枪毙战术了!

  贾琏在脑海里补充了散兵前出后,基于前装线膛抢的战术基本概念形成了。

  散兵战术不是随着米涅弹线膛枪诞生的,而是拿破仑战争时期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同时出现的还有装备卡宾枪(短步枪)的轻骑兵。

  结合一下西部片,装备了两支以上卡宾枪的轻骑兵,利用自身速度优势打了就跑,跑远了再装弹,再利用速度追击的战术也浮现了。

  当然了,这是针对平坦地形的战术,真去了川西那地方,骑兵很难有施展的余地。西南的矮马都没驴子高大,玩的是耐力。

  其实北面的蒙古马,也不算高大,优点是耐造好养活。不然就漠南漠北的草原,哪有那么多大豆来喂马。

  贾琏吩咐可以停止试枪了,耐久测试此前做过了,在新的材料没有诞生前,没必要浪费。

首节 上一节 301/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