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375节
思之再三,李元决定先去内阁,求见张庭恩。
张庭恩可不是孔照和梁道远,不玩明着不与皇子来往,暗地里派亲信结交皇子的做法。
皇家银行的事情,李元栽跟头后,以前围绕在身边的很多臣子,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远,也算给李元上了一堂“世态炎凉”的课。
李元很顺利的见到了张庭恩,客气的执弟子礼:“李元见过张相!”
“二殿下不必如此!”张庭恩可不敢受他的全礼,侧身躲了一个,算是受了半礼。
李元也没兜圈子,直接说了薛蟠走私大烟的案子,并将承辉帝的交代也都说了。
张庭恩立刻明白,李元这是忌惮贾琏了,心里非常感慨,曾几何时,李元的眼睛里,哪有贾琏的份?
能让李元忌惮,对贾琏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既然陛下有交代,那便秉公执法就是。微臣事多,不留殿下了。”张庭恩丝毫把柄都不留,直接公对公。同时也暗示,陛下都交代了,你来我这算什么回事?我这不是权臣,你这么一闹,我成权臣了。
李元还没反应过来自己的举动不妥,被送客了,微微一怔后,抱手告辞,张庭恩冷淡的回一句:“不送!”
离开内阁,李元觉得哪里不对,先回王府,见了最信任的幕僚李炳南,这位是个举人出身,屡试不中,便出仕为官,安排在王府做主簿。
李元把情况说清楚之后,李炳南顿时哀叹;“殿下糊涂,怎么好去见张相呢?需知,内阁大臣,六部九卿,下值后都需避嫌,不得互相来往。本朝内阁诸公,只有方白衣犯过忌讳。如今方氏一族的境遇,陛下一观便知。”
方家如今是个啥情况呢?这么说吧,作为书香门第,方家子弟,连个进士都没有了。
是考不上么?这个真未必,方家还是有很多读书种子的。问题是,会试方家好几个举人来了,全军尽墨。乡试情况也一样,现在据说连院试都很难过了。别看皇家对老臣颇有荣宠,地方官可都是人精,知道承辉帝不喜欢方白衣。亲自下场给方白衣送走的。
一番话让李元明白了,顿足道:“难怪张相脸色不好看,原来是误会我在暗示他为权臣了。我明明是想给贾琏带个话。”
李炳南赶紧道:“殿下不必懊悔,此事并不算大错,今后注意即可。只是那贾琏,不党不群的,殿下不必刻意结交。他是个顶顶的聪明人,状元出身,又能带兵,外头怎么看,他都是孤臣。结交皇子,算怎么一回事?外面都说贾琏是张党,都是愚人之见,贾琏只能是帝党。”
这话就很含蓄了,提醒李元,别跟皇帝抢臣子。当然了,李元真得手了,最信任的幕僚这个位子,估计也没李炳南的事情了。
李元颇为遗憾,只能回去上班,开堂审问薛蟠。
得知薛蟠喝了酒,李元也没计较,让人带犯人上堂。
堂上薛蟠一个人把事情都扛下来了,就说是自己想搞钱,这才走私的大烟。
李元也没动刑,见薛蟠如此,便安排签字画押,案子就算审清楚了,当即问身边的顺天府通判,问他该如何定罪。
这位通判是个精明的人,提醒李元,薛蟠是皇商,涉案时待遇等同官员,可以罢免官职,交议罪银子,即可结案。
李元又问通判,该如何判罚?
通判都麻了,这是你的案子,全让我做主,让我背锅是吧?
但他也无可奈何,李元尽管不是上司,实际上就是上司。
最后通判给了个不太得罪人的判罚,一船大烟价值在五万两,没收大烟,罚款十万两,上书撤掉薛家的皇商资格等于罢官,以儆效尤。
说完之后,通判想起一个错漏,一脑门子的冷汗,赶紧补一句:“殿下,允许薛蟠花钱保留皇商的身份。”
怎么说呢?官员罢官了,社会地位还在,皇商没了身份,那就是普通商人了,这可是把人得罪死的事情。
得罪了薛蟠是小,万一他亲戚贾某人不乐意了,得知是通判大人的判决,找机会打击报复,那该如何是好?
贾琏是真的冤枉,明明什么都没做,人家就是会觉得,这事情贾琏不会袖手旁观。
只能说亲亲相隐,这就是大家理解的人性。
薛蟠一开始听通判的话,心里一阵叫苦,没了皇商的身份,今后走商的便利就没了,薛家存在的价值将大大的降低。
峰回路转,通判补充了判决后,薛蟠心里暗道:应该是贾家使了力气。
薛蟠心里默默的记住,感情要用银子来体现,回头得给贾家补一笔银子。
这一趟薛蟠算是出了血,一船货物没了不说,还罚款十万两,为了保住皇商的身份,又认罚十万两。
薛蟠倒是很果断,让人凑齐了银子,当天交了罚款,晚上就放出来了。
出了大狱,薛蟠连家都没回,径直去了贾家。
这边薛姨娘正在发愁,贾琏不愿意伸手,王家人倒是出去活动了,连续碰了几个钉子,别说救人了,连薛蟠都被见着。
就在薛姨妈暗暗抱怨,薛蟠糊涂,抱着王家大腿不放,导致贾琏不满,心里又怨恨王家人收了银子不顶事的时候,薛蟠不顾自身形象狼狈,出现在贾家大门口。
薛姨妈闻讯大喜,急忙来见薛蟠,母子见面后,薛蟠对母亲道:“容儿子先去谢过救命之恩。”
薛姨妈听的傻掉了,脑子里一团浆糊,带上宝钗,跟着薛蟠,一起去了贾琏的院子。
王熙凤这边因为吃了贾琏的挂落,今天假装不舒服,在家里躺着呢,寻思着,因为薛家的事情,让贾琏不高兴了,得想法子找补。
如何找补呢?哎,那冤家是个好色之徒,老太太跟前倒是有个鸳鸯长的还行,要不要去要过来?还有,二婶身边的金钏和玉钏,也有几分颜色。
王熙凤胡思乱想的时候,贾琏下值回家了,得知她不舒服躺着,便过来看看。
贾琏刚进门呢,巧姐看见了,一溜极不稳当的狂奔,抱住大腿:“爹爹来了,陪我玩儿。”
贾琏立刻软化了,抱起闺女在手,一阵逗弄,说了好一阵的话。王熙凤见了这一幕,顿时稍稍安心,以前觉得没儿子不行,现在才知道,闺女才是对付贾琏的杀手锏。
贾琏陪着巧姐玩了一会,又要陪她吃饭,王熙凤这才“挣扎”着起来,正要与贾琏说几句话,缓和一下关系时,门口来报,薛蟠和薛家母女求见。王熙凤愣住了,看向贾琏,见他似乎没在意,继续陪着巧姐说笑,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话说贾琏心里也挺奇怪的,这么快就出来了?二殿下,你倒是支棱起来啊。
当然了,贾琏掩饰的极好,脸上毫无表情变化,依旧是陪着闺女的笑脸。
王熙凤见贾琏没动作,赶紧让人进来,免得失礼,毕竟还是亲戚嘛,面子上需过得去。
薛蟠得到允许后,大步进门,甩开身后的母女,进门一看,贾琏陪着巧姐,看都不看他,王熙凤一脸的茫然,似乎啥都不知道。
薛蟠上前,噗通一下给贾琏跪下了,口称:“琏二哥不计前嫌,伸手搭救,薛蟠感激不尽。”
贾琏身子顿了顿,依旧不看他,这时候薛姨妈和宝钗进来了,看见这一幕,听到了薛蟠的话,俩人心里都剧烈震撼。
闹了半天,还是人家链哥儿(琏表哥)出手相救。说起来,真正的亲戚是王熙凤,贾琏与薛家,那还真就挨上的很勉强。
就这,贾琏还是不动声色的给人弄出来了,并没有事先报功的意思。
贾琏见薛姨妈和宝钗进来了,这才起身,冲薛姨妈和宝钗行礼,并没有去看地上跪着的薛蟠。
第436章 维持关系的机会还在
“你不必谢,我可没出手帮你。”贾琏总算是对薛蟠说话了,根本就不领情的冷漠,是个人都能感受到。
“我知道!无论如何,都是您救的我。”薛蟠的回答,让听者都有点迷糊,这两人的对话,怎么毫无逻辑?
贾琏没再说话,看看王熙凤道:“你接待一下,我有事先走。”
说完贾琏扬长而去,留下一屋子人,薛家人都感觉到了尴尬,但也不好就此走人。
薛宝钗看着贾琏的背影来一句:“恭送琏二哥!”
贾琏没有回头,脚步微微一顿,继续往外走,薛宝钗微微一笑,似乎有所收获。
王熙凤等人走远了,才上前对依旧跪着的薛蟠道:“人都走了,起来吧。也不知道你哪里做的不对,惹着他了。”
这话多少有点给薛家人留面子,只能说一件事,大家理解的角度不同。
在贾琏看来,薛蟠抱紧王家大腿,无可厚非,最多就是保持面子,亲戚嘛。但是薛蟠卖大烟,这个无法原谅。
薛蟠起来道:“琏二哥是个讲究人!肯定是我做错了。”
王熙凤道:“时候不早,我也不留你们了。”
薛家三口告辞出来,回北边的院子的路上,薛蟠对母女二人道:“知道我为何要来跪谢么?”
薛姨妈一脸的迷茫,倒是宝钗笑道:“事关二殿下,顺天府上下不敢马虎,王家人去了连哥哥的人都没见着,东府的贾蓉去了能见着人。可见,在京城这地面上,贾府的面子更好使,贾府的面子,说穿了就是琏二哥的面子。薛家是贾家的亲戚,二殿下也忌惮几分。琏二哥应该没说谎,他什么都没做,却比所有忙前忙后的人,更能起作用。”
薛蟠听了心头一阵郁闷,宝钗全都说中了,这才是他郁闷的根源。偏生贾琏现在一副互不相欠的姿态,这个就让他有点难受了。
宝钗看出薛蟠的心情,安抚了一句:“琏二哥还是认这门亲戚的,明日我寻个由头,见他一见。”
薛姨妈听了这话,忍不住拦着:“你一个未出闺阁的黄花,怎么好登门见一个男子,搞不好还要单独说话。传出去以后怎么说亲?”
薛蟠听了顿时面露喜色道:“妹妹这个主意好!”
薛姨妈听了陡然色变,呵斥道:“有你这么做哥哥的么?”
薛蟠不怕薛姨妈,冷笑道:“总比让妹妹进宫强,薛家不过商贾的底子,给琏二哥做小也不算差了。”
母子二人互不相让,眼看要吵起来,宝钗赶紧道:“好了,两家怎么说都是亲戚,走亲戚单独说两句话算不得什么。”
薛姨妈也不再争执,对薛蟠道:“这次回来,别着急南下了,先把婚结了。”
薛蟠道:“舅舅的大事即将开启,我怎能留在京师?如今与琏二哥没了干系,再丢了王家,今后薛家就彻底没起来的机会了。”
原著中的薛蟠色厉内荏,连个夏金桂都收拾不了,这个时空,多少有点长进了。
薛宝钗也认可薛蟠的话,劝母亲道:“舅舅若能成就大事,薛家多个退路,是好事。贾家这边,说什么也不能丢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得知尤氏那边来人传了话,说是城南两进宅子的房契拿到了,已经收拾停当,明日搬家。
尤氏母女的事情,贾琏交代下面去办,自己倒是没出面,明天搬家了,听尤氏的话音,明天必须出面支应一下。否则,这母女三个人,在城南的地面上,四邻都是生人,怕被人欺负去了。
可见尤氏还是不了解,贾某人在城南地面上的威信有多高。
手握五城兵马司,顺天府见了贾琏,都得低头叫大人。区区城南,黑白两道全横着走。
也就是贾琏比较收敛了,城东那个地方没怎么插手,不然是多少人的眼中钉。
次日,贾琏起个大早,日常健身后,更衣出门,没去衙门,直奔着城南就去了。
当初李逆的案子,不少官员被牵连了,贾琏没惦记城西城东,唯独城南这边的七座宅子,贾琏真没客气,全都收入囊中,免费的。
我不能白忙活不是?
贾琏在城南培植势力,在很多人看来,属于比较含蓄的方式了。京城最值钱的地面,都在东西。西边宅子一个比一个贵,东边靠着通州,属于商业区,有钱人很多。城南这边,属于经济上中不溜求,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群的聚集区。
贾琏先一步去了给尤家人安排的宅子里实地看看情况,看门的老夫妻不错,人很勤快,收拾的非常干净。
家具什么的,贾琏事先也安排好了,搬进来就能住的舒服。当然了,比不了贾府那种生活了。
转了一圈,没啥大问题,贾琏夸了办事的倪二两句,喜的倪二屁股冒烟,连连自谦。
如今的倪二,在坊间也敢受一声小民的招呼,二爷!
这些都怎么来的?凭他能打?还是凭他认识放高利贷的?
都不是,全凭琏二爷的照应。混社会的,哪天不跟人摩擦?哪次进了五城兵马司,都不带吃亏的。
为了好日子的长久,倪二真拿贾琏当祖宗供着,可惜了,不是真的祖宗。
“再找人牙子,买三个小丫鬟来回来。尤家是亲戚,三个妇道人家,身边没个丫鬟太丢份了。”贾琏交代一句。
倪二眼珠子转了转,凑近了低声问:“二爷,要不要按照那边的规矩来伺候,每个月的例钱,这边分一半?”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