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51节
总督看见主教之后,并不关心他的意见,而是让他想法子,消除西班牙人的恐惧心理,否则这防御仗可能很难打下去了。
决定战争胜负的,首先是人,人都快崩溃了,这仗还怎么打。
“普通民兵就不说了,官方军队方面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恐慌,必须想办法消除恐慌。否则,一旦异教徒主力打过来,我们都得完蛋。”
总督大人用非常严肃的语气说了这番话,主教没有反驳他的观点,因为这是事实。
“做一场弥撒,告诉大家,上帝还在保佑着大家,异教徒只是看起来可怕,他们并不能打进来。只要坚持两个月,他们就会撤走。同时我们还需要一场胜利,必须抢在周帝国远征军主力发起攻击之前,让驻军出动。”主教同意了总督的建议,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也只能如此了,愿上帝保佑!”婆罗洲总督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战争的走向,出现了超出认知的分叉。他知道热气球不是神迹,但下面的人不会相信他的解释,只能依靠主教的忽悠了。
一直没说话的舰队司令,突然开口:“主教大人,你该怎么解释天上飘的东西?”
“那是上帝对羔羊们的考验!我坚信,那个东西只是吓唬人用的,不会对众人造成伤害。”主教似乎想好了忽悠办法。
舰队司令沉默了一下:“希望如此吧!”
一艘飞剪船带来了最新的消息,荷兰人的舰队并没有出动,
消息的来源是赖三的招募的白人下属,前往侦查的飞剪船,还遭到了荷兰人舰队的驱逐。
站在贾琏身边的李元,忍不住开口:“荷兰总督此举意欲为何?总不能拿侨民做人质吧?”
贾琏没立刻回答,而是稍稍沉吟道:“暂时无法判断其用意,等等再看吧。以目前远征军的实力,无法同时打击两处敌人。”
李元又问:“先生,为长远计,不可坐视。”
“确实如此,派人给荷兰总督送一封信,
李元立刻道:“此信孤来写!”
贾琏点点头,给他找点事情干也不错。
城内核心堡垒区,主教大人盛装出席,在大教堂亲自主持了一场弥撒,按照事先想好的那样,告诉参与的人们,天上飘来的大球,只是上帝对子民的一次考验。这个东西,不会造成任何伤害。下面的人半信半疑之际,热气球又出现了,照例来侦查城内情况。
教民们四散而逃,主教和一干手下的神父,无奈的看着大摇大摆的热气球从城市的上空飞过。
尽管很害怕,主教还是带着神职人员走出教堂,站在外面,看着热气球。这个举动,被一部分逃走的教民看在了眼里。
过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热气球才渐渐的飞走。赌赢的主教张开双臂,大声喊:“大家都看见了,天上的球,并不能造成任何伤害。”
这个举动,给城内的民兵和士兵们,重新灌输了勇气。
总督也出来说话,表示城内粮食充足,又有河流为水源,请大家不要担心,只要坚定守住,就能让异教徒退走,荣耀归于上帝,胜利属于我们。
城内士气再次振奋,信心再次回来了。
主教完成弥撒后,带着五百西班牙殖民地正规军,还有两门大炮,前往侨民区。回来的时候,他可以抄近路,去的时候,只能走大路。
早有防备的第一标,布置了一队(连)人马,监视城内军队的动向,发现这伙人之后,立刻做出了反应。
新军没有必须线列作战的死板规定,装备了线膛枪最大的好处,就是散兵射击的精度大大提高了,米涅弹保证了装弹的速度。
所以,主教带着这伙人的先头部队,遭到了伏击。五十人的先头部队,仅仅两轮射击,就丢下了一半的人逃回去。
得知大路上有远征军的阻击,主教也慌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异教徒的主力已经从各个方面包围上来了。
要怪就怪当初总督在划定区域的时候,,特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使得聚集地显得有点孤零零的,从任何一个方向都能攻击。
现在这个安排,成为了回旋镖。想要带着大炮赶过去,必须走大路。距离不算太长,也就是三四千米,但就是这么一段路,现在只能硬冲,必须先击败阻击的远征军。
主教下令,大炮展开,轰击阻击阵地。
发射实心弹丸的六磅炮,在西班牙军人熟练的操作下很快展开,对着前方五百米左右的阵地轰击。
实心弹丸砸在沙袋上,看着很吓人,这对于藏在战壕后面的南洋新军而言,基本没啥作用。
嗯,非要说作用,那就剩下壮胆了。
排着整齐队形的西班牙殖民军,在炮击后踩着鼓点开始前进。
阵地上的新军士兵在进入射程后自由射击,真可谓是枪枪咬肉,目标太大了,打不中比打中难度要大的多。
(关于线列阵是齐射还是自由射击,苏沃洛夫的观点是自由射击更好。作为那个时代的名将,作者决定信他。)
西班牙人的阵型硬扛着连续的伤亡,丢下一路死伤的同伴,进入射程后开始射击才发现,对手早跑了。上了阵地才发现,有专门的交通壕,连接到后面至少五十米距离的又一道阵地。这一队新军的作战任务很明确,遇敌之后层层阻击,等待增援。所以,他们就是沿着道路构筑多道防御工事。
五百人的西班牙士兵,对手的面都没见到,就丢下了近一百人的伤亡。看着前方的阵地,余下的官兵已经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
这个方向的土著,昨天夜里都跑完了。
在主教大人的坚持下,西班牙人又发起了对第二道防线的进攻,还是用两门大炮先轰一下,接着继续线列推进。
这次进攻遭到了更为密集的火力打击,没等进入射程,无法承受伤亡压力的队伍,直接溃散,自由逃跑了。
打的很轻松的新军队官,看着逃散的西班牙人,发起反冲锋。
无论主教大人怎么声嘶力竭的呼喊,失去了勇气的西班牙士兵丝毫不留恋,甚至丢掉了手里的武器,朝着己方出发阵地飞奔。
随行的炮兵见状,直接丢下大炮就跑,好在他们还算理性,记得拉上主教一起跑。
一路上各种咒骂的主教,无奈的给众人裹挟着逃回了城区。
缴获了两门大炮和一批燧发枪的新军,停止了追击,得胜而回。
贾琏获悉此事后,再次证明了,即便是西方的殖民军,在新军线膛枪+米涅弹的组合面前,即便有优势兵力,照样无法承受巨大伤亡而崩溃。
战争中战至一兵一卒的军队不是没有,但肯定不是西洋各国的军队。
贾琏下令嘉奖该队官兵,并下令第二标前出,然后对堡垒区形成包围。
西班牙正规军只有三千人,其他的都是民兵和海军的水手,全部算上,西班牙总督的手里至少两万人可以出战。但怎么说呢,多数人在工事后面是能坚持作战的,你让他野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更别说,这个时代的步兵排队枪毙的战术,在面对线膛火帽枪+米涅弹时,伤亡急剧增大。美国的南北战争,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就战争伤亡而言,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伤亡最大的一次。
回到城内的主教,再次找到了总督,提出他增加兵力,一定要打通城内与城外的联系,不能就这么干被围着,要有反击的渠道。
总督大人询问过逃回的士兵后,否定了主教的建议,告诉他不现实。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守住城区,等待对手的进攻,通过防守大量杀伤敌人,使其知难而退。反正城内储备了足够半年的粮食,就不信远征军能围上半年。别说半年了,等到台风季节来临,城外的敌军都未必能坚持下去。
主教再三请求,总督依旧不肯点头,无奈之下,主教只能去找舰队司令,让他派人出去支援土著作战。
对此,舰队司令如此回答:“让我的人去送死,他们会先弄死我。”
没错,这个年代的海军,多数是一些桀骜不驯之徒,或者说是一群海盗。海盗嘛,如果领头的能让大家发财,听他的无所谓,去送死就另说了。
西班牙正规军都被打的狼狈逃窜,全城人都知道了,你让水手们出击?
第二标很轻松的就将围攻侨民区的土著驱散了,实际上发现主教的人被打败后,土著已经跑的差不多了。
第二标的前锋出现时,土著更是一哄而散,各自逃走。
很快土著聚集的区域,出现了滚滚浓烟。
第二标的标统发现情况后,立刻向贾琏请示,得到的回复是情况复杂,且静观其变,待明日派小队人马前往侦查。
通过获取的消息,很快得出了基本正确的判断。本地土著不是一个山头,而是多个山头。或者说是多个族群和部落,分属不同的家族。
这些家族各有各的下属和势力范围,因为都信教,在主教的串联下联合起来,发动了对侨民点的围攻。
现在这个情况,脑子灵活的首领,担心遭到报复,自然先跑为妙。
一夜平安过去,次日,第二标的侦查小队进入土著区,很快派人回来,侦查结果验证了昨日的推断。
现在的土著居民区内,已经没有有组织的土著,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孺,无处可逃不说,连吃喝都成问题。
最最要命的是,昨日土著聚集区发生的大规模的抢劫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现在区域内很多尸体都没清理。
这天气放一天尸体都臭了,无奈之下,新军还要进去,维持治安,清理现场。
连同堡垒区和码头的一大片城区内,西班牙人龟缩不出,双方暂时形成了对峙。
贾琏这边也不着急,下令后续部队保护好物资,并做好保存防护,这仗才开了个头。
第519章 第一阶段作战开始
攻打一个城市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即便是有装备优势。
不得不承认,西班牙总督的战术,确实起到了作用,破坏了贾琏试图速战速决的计划。
当然这仅仅是计划之一,一开始就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的计划。
西班牙总督采取这个战术的原因,自然是通过此前各方传递的信息,比如搅屎棍带英,就提供了很多情报。
比如,周帝国从皇家海军聘用了大量的军官,比如,周帝国陆军装备优势巨大,又比如,周帝国军队训练有素等等。
西班牙是个小国,比战争潜力,自然是没法比的,差距太大了。尤其是其国内,对于婆罗洲殖民地是否值得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去防守,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一边坚持要守住,一边认为可以和谈,交出地盘,保留贸易渠道即可。
争论不休的结果,就是国内没有给予婆罗洲任何帮助。在这个前提下,西班牙总督被迫采取了眼下的战术。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以西班牙获取情报的能力,根本无法监测到周帝国海军的行动,以至于发现敌情时,南洋舰队已经杀到了马尼拉湾口。
西班牙总督事先做了很多准备,但敌人上门时,还是有点仓促。至少马尼拉城之外的其他殖民点的人,就无法回到城内,只能散落在各自的庄园里瑟瑟发抖,等待命运的判决。
对于西班牙总督而言,更揪心的事情还在后头,周帝国的军队装备优势就算了,还拿出来热气球这种东西。
现在西班牙人还能守住港口在内的堡垒区以及周边一些外围城区,那是因为敌人还没有发起全面进攻。
西班牙人有西班牙人的烦恼,贾琏有贾琏头疼的地方。
这么大一个城市,至少三万人,正规军虽然不多,但民兵至少过万。如果硬打,伤亡肯定是不小的。
虽然说慈不掌兵,贾琏依旧不愿意承受重大伤亡。贾琏最希望的还是西班牙人自己逃走,所以,战术上围三阙一,海军主力退往马尼拉湾口的岛屿附近,一来是围点打援,力争在海上消灭荷兰人海军的主力,二来是预防可能来到的台风,毕竟海湾口附近,有很多地方适合躲避台风。三者就是可以就近补给了,这一仗随着西班牙人的战术,很可能打成一个旷日持久的战争。
贾琏确定了战术之后,越发的不着急了,先是以两个标(团)的兵力,对西班牙人所在的城区进行三面包围,允许他们走海路逃走。如此不严密的包围圈,就是给西班牙人主动出击制造一个可行的假象。第三标的任务则不是作为预备队,而是扫荡该岛内的一切西班牙殖民者的庄园。
在执行战术之前,贾琏将所有队(连)以上的军官都叫来开会,同时邀请华侨代表旁听。
开这么一个军事扩大会议的目的很简单,明确军纪。
会议地点选在一个非常简陋的环境,一个草棚子就是会议室。华侨方面不是不能提供场地,但是贾琏拒绝了,甚至他还坚持住在野外的营区,倒是让李元住进了华侨头领陈老大的家里。对此安排,李元选择了亲自去慰问了一番华侨之后,收获了一堆赞美和敬仰,连夜回到营区,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贾琏也只能对此竖起大拇指,李元这段时间进步巨大,越是如此,贾琏越想给他留下。
众人面前,贾琏展现出来的是对观察使大人的尊敬,会议座次上,李元坐的是首位。
对此,李元再三推辞,贾琏则以“在南洋,殿下代表的是皇家”为理由让李元接受了。
“今天的会议内容很简单,就两个必须要强调的。那两个,首先是军纪,一支军纪败坏的军队,即便有一定的战斗力也会快速的堕落。严格的遵守军纪,你们就是军人,放纵自身欲望的恃强凌弱为所欲为,那不是军人,是野兽。本督要求各位回去之后,向下面的官兵传达会议精神,确保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并以遵守军纪为荣。这里要提醒各位,本督已经邀请华侨代表陈先生监督军纪的执行情况。后续有谁违反了军纪,被处置了,不要怪本督不教而诛。其次,再有一段时间,就是台风多发的季节,各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千辛万苦运来的物资,一定要保存好。这是我军战斗力的保证。接下来,请华侨代表陈先生发言。”
华侨代表陈老大得知自己要出席会议,并作为华侨代表讲话时,整个人都懵圈了。贾琏还一本正经将监督新军军纪的任务交给他,这让陈老大整个人都瞬间升华了。放在以前,他算个屁啊,说的难听一点,在马尼拉华侨群体,全部加起来不过一万人出头,大家推举他为头领,不等于所有人都服他。下面不乏有人想取而代之的。这里就不说什么华人喜欢内斗的话,是人,只要在一个组织内部,一定会分派别,一定存在内斗,这是人性。
那种抱着华人一定喜欢内斗的刻板印象,与拳师们男人都是坏的谬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尽管事先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真的站前面讲话的时候,陈老大还是有点醉醺醺的感觉,走路都打晃。结结巴巴的念完了准备的稿子,陈老大都不知道自己说了点啥,回到位子后才慢慢的冷静下来,看着最后一个上台讲话的人,代表皇家的李元。
相比于贾琏说话时的严肃,李元说话时的态度就温和多了,对诸位军官,也是以感谢和鼓励为主。
能够在这场会议里讲话,李元还是很满意的。南洋新军这帮军官,李元还是头一回对着这么多人讲话呢,何况每个人都拿本本记录。
李元先感谢大家的付出,在这个炎热的夏季,为了帝国的大业,滔海万里,来到异国他乡,所以必须感谢大家。正因为有一群合格的军人的存在,西洋排名前两位的列强,才不得不接受势力范围划定的条约。他可没提,现在英法的利益还够不着这一带。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