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92节

  “你不用安慰朕,朕那几个逆子的心思,全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转悠。从不肯弯下腰,去看看这天下,看不到民生艰难,看不到朝廷的田赋比起太祖年间,少了三成,看不到丁口税比起太祖年间,并无增加。他们只看到,朕这个位子,看不到朕夙夜忧叹。”

  说到最后,承辉帝的感慨稍稍的减弱,毕竟夙夜忧叹这个词,好像自吹的有点过了。最近往元春处去的勤了点!一些没办完的公务,也会带去元春那边继续处理。

  起初承辉帝的举动带著点刻意,但是随著时间的推移,元春表现出来的知情识趣的一面,让承辉帝很是喜欢。尤其是元春在皇帝面前,从不主动提起贾家这一点,太贴慰了!

  还有就是贾琏抛出的这么一个盘子,掌握主动权的承辉帝,就想看看,那些狗怎么争夺盘子,然后一脸讨好的叼回来给主人献媚。想想心里就爽!越想越爽!

  几个逆子带来的那点不舒服,承辉帝很快就淡了,毕竟年龄还小,还可以慢慢的从六部到地方观政磨砺。再安排几个好的老师带一带吧,尤其是老三,他的情况比较特殊。

  经过不懈努力,李亨终于在承辉帝的心目中分量增加了。影响因子,正是贾琏。

  “爱卿,回去拟一份折子,详细阐述一番银行的好处,以及地方分行官督商办的优缺点。这份折子交上来,朕会让朝中四品以上官员大讨论,综合出几条可行性方案,内阁会议上商议后决定。”承辉帝心里有了定见,轻松了许多。

  张廷恩谢恩后退下,承辉帝怀著轻松的心情,走在通往元春处的路上,突然站住转了一个方向,奔著周皇后的住处来了。

  见了周皇后,承辉帝很自然的问一句:“老三最近来的多么?”

  “差不多七八天来一次,他比以前忙的多了。前日他来的时候,臣妾看著他沉稳了许多。还说起近期京师举子云集,好些个举人找不到合适的住所,他还招募了几个手头不宽裕的举人在报社里做事,包吃包住,几位举子都很感谢他。”

  周皇后这点很好,就是单纯的说事情,不会评价哪个皇子做的事情如何如何。

  非要说私心嘛,就是关于李亨沉稳许多的评价,这点承辉帝也是看见的。

  做母亲的表示一下欣慰,这话都不能说,夫妻间就别见面了。

  承辉帝也是欣慰的点点头:“是啊,老三成长的很快。通政使司那边,观政期也差不多了,下一步,朕打算让他去户部观政,你觉得如何?”

  “当娘的都爱孩子,日常休息用度可以说,干政的事情不能做。”周皇后立场总是如此。

  承辉帝听了微微一笑道:“回头朕让裘世安那边,每月给报社的费用加一成。”

  关于几个举人的事情,承辉帝当著没听到,这事情可是太正常了。老三比起老二要小,但在结交臣子这方面,老三非常的收敛,出宫之后非常的本分,除了观政坐班时会接触的到官员,私下里从不与官员来往。相比之下,老二经常宴请官员或勋贵。勋贵还能以亲戚关系解释,官员如何解释?

  得提前结束老二在吏部的观政期,安排他去哪个部门观政呢?

  承辉帝靠在墩子上,享受著身边宫女的捶腿,眼睛闭上了,显得轻松的很,好像在休息。

  来的时候周皇后注意到裘世安身边的内侍空著手,并没有带著待审的奏折。

  尽管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服。

  承辉帝没少下班后在元春那边办理公务,好几次白天也在那办公,这份待遇,以前是属于周皇后的。想到此处,周皇后并没有特别的失意。皇帝嘛,不就是这样么?后宫那么多女人,承辉帝有偏爱很正常。谁还没有年轻漂亮过呢?

  只是有一点皇后很在意,那就是元春也好,其他的妃子也罢,承辉帝成功登基之后,再没有皇子诞生,生了几个都是公主。

  眼看著亲生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顺利在外开府了,周皇后的心里优势感非常强。

  次日,承辉帝降旨,二皇子结束吏部观政,前往工部观政并协助工部尚书处理一些公务,三皇子李亨则前往户部,继续观政学习。

  这个旨意看似给与了二皇子一些工部的处理事务的权利,但工部是个啥衙门啊?

  六部之中,工部素来是排最后的。在大周朝,工匠的地位在太祖之后,急剧下降。

  承辉帝还特意把老二叫来,交代了一番,主要讲太祖年间,对于工匠的态度。希望他能深切的领会太祖当初优待工匠的深意,并且能沉下心思,协助工部三位主官,处理好政务。

  老三李亨那边呢,承辉帝只是在李亨来送稿子的时候,随口提了一句,人在户部观政,切记不可指手画脚,有官员请示,也不要发言。只允许带眼睛和耳朵,不许带嘴巴。

  一开始李亨还很开心,被承辉帝耳提面命后,情绪大为低落,本以为能有个一展才华的机会了,没想到父皇还是不看好他的能力。

  为此,出宫之后的李亨,习惯性的让贾蓉去传口信,说了要去户部观政,并且把承辉帝的教导之言,都让贾蓉转达了一下。

  怎么讲呢,自打拿到了玉牌,李亨对贾琏有点盲目信任的意思。

  贾琏得知贾蓉的转达后,表情错愕了好一会。

  怎么一杆子给干到户部去了?要知道,眼下承辉帝最重视的就是户部。

  搞不清楚皇帝的心思,贾琏决定装一下神棍,让贾蓉转告:“镇之以静!”

  

第113章 提醒还是敲打?

  从帝王心术的角度看,承辉帝这个操作很迷惑,没人看出他对两位皇子的态度。

  前者能在工部掌握一定的权利,后者去了最看重的部门。

  贾琏看不明白,所以就不去想那么多了,李亨那边直接含糊过去。

  李亨这边得到贾琏的回复后,安心了许多。人都是会成长的,李亨磨链了这么久,也有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任何事情看不清楚的时候,先等一等没坏处,毕竟父皇正当年,上面还有个太上皇,过早的暴露出野心,肯定不是好事。

  既然有事情不懂,还是找个懂的人问一问。贾琏觉得,找张廷恩不妥当,还是找便宜老爹。贾赦或许比较拉,但这一类事情他见多识广,总能给个参考意见。

  借著请安的机会,贾琏问了一句两位皇子调整的事情。

  贾赦听了眉毛微微一扬道:“现在说这个事情还早,别太当一回事。当初太上皇选当今,就是觉得当今好控制,没想到当今登基之后,一直在默默的积蓄力量,太上皇的病当时太医都让准备后事了,没想活过来了。等身子养好了,当今已经基本站稳了。勋贵们私底下都觉得,当今登基后,日子不如太上皇那会自在了。”

  贾琏听了这话,大吃一惊,当即追问一句:“怎么,这种事情私下里也能议论的么?”

  贾赦笑道:“这种话当然不能明说,就是清欠那会抱怨几句。不过大家心里都是这个意思。你以后入朝为官,与当今迟早要接触的,凡事给自己留点余地。你我父子,私下里说这个可以,出去千万千万一个字都不能提。”

  贾琏稍稍松了一口气,还不算太过放肆,还能抢救。话锋一转又问:“珍大哥那边呢?”

  “他跟我一样,都是闲职,手里没实权,心里能舒服才怪呢。他这人不好讲,有时候总能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眼下他是族长,怎么?你有想法?”贾赦笑著问一句。

  贾琏摇摇头,露出无耻的嘴脸:“我对他媳妇有想法,都不会对他有想法,挨不上!”

  贾赦一听这话,顿时露出猥琐的笑容:“嘿嘿嘿,原来你好这一口。”

  “不可能,别乱说,我没有,我就是随便说说。”贾琏赶紧否认,这哪能认帐。

  说起这对父子的关系,如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贾赦也很少摆老子嘴脸了,交流时也能对等。不过贾赦的好脸色不是免费的,话锋一转道:“前些日子开销大,你孝敬一点?”

  “不是才拿的一千两?”贾琏不是不舍得,而是不想被他轻易得手,免得胃口越来越大。

  “倒霉催的,上回被龙禁尉拿了,身上的八百两都被罚没了。”贾赦有点不好意思,其实这是假话,他被收走的银子,一共也才一百两。这个事情夏同学早就通报了。

  “祖母那边一个月才二十两月例银子,这样,私下里我一年贴您二百两,今年就算了,明年再说。”贾琏不肯轻易就范,贾赦立刻讲价:“那也行,得每个月二十两。”

  “不能再多了啊,我挣点银子也不容易。二十两啊,够您在外面养四个小的。”

  贾琏得到了想要的分析结果,所以赶紧走人,不想继续纠缠。贾赦这家伙为了银子,真是能拉的下脸。按说贾家也不缺银子花销,贾赦本人也有俸禄。

  贾赦的开销大,主要是在外面玩乐用掉了,在荣国府内,所以开支贾赦都会找公中报销。

  中举之后,贾琏的月例也是二十两,这钱直接让给贾赦就行。一时半会的,贾赦别没事找麻烦就好。关键还要等中了进士,真正的成为荣国府的话事人,到时候王熙凤进门掌握内部,贾琏掌握了对外话语权,把荣国府变成夫妻店。

  银行的旨意下来后,朝中引发了巨大的震荡!

  张廷恩在奏折里强调了一下汇通天下带来的好处,银行通过汇兑,还能挣钱。

  这个事情在朝廷里的主流反应就是两个字“反对!”而且是好几种反对声浪,无论是在京在外的四品以上官员,在讨论中的反对声是主流,只不过各有各的反对。

  张廷恩这个倡导者,根据贾琏的建议,做了一个统计,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按照籍贯来看,北方官员中反对最强烈的,往往出身山西,他们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士农工商的定位不可撼动,汇通天下方便了商贾,这是在鼓励经商。大周朝以农桑为本,鼓励工商意味著影响农耕,百姓种地收入微薄,届时人心浮动,不思农耕,动摇国本。

  并举了前明嘉靖年改稻为桑的例子,类似的举动,一定会影响粮食生产。

  南方官员中反对者,籍贯多为粤、闽、两江等地,他们反对的角度是与民争利,民间商贸,自有钱庄经营,自负盈亏。朝廷插一脚进去,挣钱了是小,万一亏了呢?再者,朝廷的介入,一定会导致民间钱庄的经营困难,到时候市面上钱庄纷纷倒闭,非常的有可能。民间商贸,钱庄的作用巨大,一旦钱庄出问题,必定导致商业凋敝,影响商税。

  除了反对派之外,还有一部分官员不做选择,保持观望态度。大体上统计的结果表明,四品以上的官员,反对者占了大约一半以上。

  武官体系倒是没人出来发表意见,都是看看不说话的态度。还有就是内务府这个体系,也选择了闭嘴。大多数宗室子弟,选择了闭门不出。

  吵吵闹闹半个月也没平静,五位阁臣上班时被骚扰的不轻,下班后官员们也不肯罢休,纷纷登门拜访。阁臣们商量好一样,每天回家闭门谢客。

  这一波瓜贾琏吃的好爽啊,看著就觉得这场戏太精彩了。

  这日又逢休沐,贾琏被召唤之后,很不情愿的来张府。心里对于皇帝的决定怨念颇深,给你出个主意,你倒好,拿出来群臣讨论,这种事情要干就得动作快一点,在别人反对之前,在别人没弄清楚跟脚前,把事情办成咯。

  事关朝廷收入的大事,为何非要跟权术掺和在一起呢?

  抱怨归抱怨,大腿还是要抱紧的。来到张府之外,贾琏从车上下来,看见几个官员站在门口被挡了驾之后,却迟迟不肯离去。

  有人在外高呼:“张阁老,本朝以农桑为本,重商之风不可开啊。”

  还有的官员站在门口大声哭喊:“张阁老,您就不要身后名乎?”

  贾琏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些官员,发现都是品级不高的官员,穿著的官服都是五品以下的。这些官员是没资格就此事上奏的,但怎么说呢,总是有人不甘寂寞。借著这个机会,能给张廷恩当狗,有的官员也是不在乎的。还有的官员,抱著挣点声望来的。

  为何这么讲呢?因为这些官员下班了,还穿著官服,这都是下班不回家,直接来张府。

  为了升官,这些官员也真是够拼的。你真要有血性,为何不往张府门口丢鸡蛋,丢菜叶,舍不得那点钱么?贾琏很是感慨,要不要我去买一筐鸡蛋,送给他们呢?

  哎呀,鸡蛋在这个生产力不高的时代,拿来浪费太可惜了,还是算了。

  贾琏在心里默默地表示这场演出不够精彩,绕了个弯子,来到张府的后门。

  这里没官员,真是运气,张贵上前敲门之后,里头很快开门了。

  “伱怎么来了?”开门的小厮是吴安中的长随,听到动静吴安中也出来看看。

  “你当我想来呢?我在家读书好好的,被召唤了!”贾琏没好气的吐槽,吴安中再次吃瘪。毕竟大门口的人堵著,他又不是不知道。谁在这个时候,愿意登张府的门呢?何况张贵站一边,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只能面无表情的问候一声吴少爷。

  书房里的张廷恩倒是兴致不错,盯著统计表格看,一边看一边啧啧啧。

  见贾琏进来也不废话,直接道:“快过来看看,我怎么都想不到,山西的官员会担心农桑,山西官员这是拿山西当湖广了么?还有啊,南方沿海几个省的官员,居然会关心,民间钱庄是死活,真是令人感动啊。”

  贾琏过来看了一眼,淡淡道:“猴子老实坐在地上还好点,这一跳起来,红屁——股露出来了。这要不是事先私下通过气才怪了。”

  张廷恩多少有点好奇道:“你说说,为何反对声如此巨大?”

  “山西官员嘛,大概是想突出一下山西票号的地位,毕竟京中的票号,半出山西。沿海几个省的官员反对,怕是担心朝廷对商税下手。”贾琏很直接的给出了猜测,不兜圈子。

  张廷恩一拍大腿:“不谋而合!你猜猜,陛下看了你建议我做的统计表格,怎么说的?”

  “不猜,陛下的心思,我可不敢猜,您还是别坑学生了。”贾琏果断的拒绝,没事猜陛下的心思,真是嫌日子过的太舒服了么?在任何场合,即便是猜到了,也不能往外说。

  “陛下说,看见一块肥肉,一个个都坐不住了,果然是红眼珠见不得雪花银。山西商人在扬州没斗过徽商,只能在票号上发使劲,眼看朝廷要官督商办,怕是两边都商量好咯。别管能拿到多少好处,先合伙把声势造起来。到时候,跟勋贵和内务府也能争一争高低。”

  贾琏听到这里反而好奇了:“怎么,陛下对商税没兴趣?”

  “怎么能没兴趣,这事情不能声张,悄悄的办。再者,有的商家的税不好收,比如薛家,经营皇家采买起家的,你能让薛家老老实实的交税?扬州那边,朝廷的盐税都是能拖著就拖著,也没见朝廷对盐商动刀子。嗯,跟你说个事,忠顺王也是盐商的后台之一。”

  贾琏及时的堵上耳朵,摇头:“不听,不听!”

  “呵呵,不听不等于你不知道。还有金陵甄家,与你们贾家可是老关系了。还有运河沿岸各省,没少设卡子收钱。漕运总督睁一眼闭一眼,当著没看见,数万漕丁难道是摆设么?无非是上下其手罢了。对了,崇文门那个税卡,太上皇年间被逼出来的。哼哼,京城外收不到税,京城里总能收的上来。”

  说来说去一大堆,无非就是在强调一下本朝的商人成分复杂。

  问题这破事都是皇家自己搞出来的,跟贾琏有个屁的关系。

  贾琏决定放弃治疗了,耳朵也不捂著了,站著装聋作哑,也不想说话了。

  这老师,看意思没安好心思。今天不回是鸿门宴吧?

首节 上一节 92/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