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78节

  苏泽又发现学徒们将印好的长纸折叠好,然后抱着折叠好的纸来到一把大轧刀下,个头矮小的学徒跳起来抓下轧刀,一刀就将页边轧开。两边都轧开了之后,一张张纸就分离了出来。

  苏泽指着轧刀问道:“这又是谁的发明?”

  姚春说道:“这是我那个报童学徒发明的,那小子聪明伶俐,在街头卖报的时候也是卖的最好的。”

  “麻蛋儿!过来给东家瞧瞧!”

  苏泽看到一个满脸油墨的半大孩子冲了过来,他脸上有些雀斑,还梳着朝天辫,年纪也就和林良珺差不多。

  明明还是小萝卜头,但是刚才苏泽已经看他在指挥其他学徒做事了。

  “这些铅是哪里来的?”

  姚春说道:“上次我和熊五说了这个想法,听说胡公公那边的铅不值钱,熊五帮我从矿坑拉过来的。”

  苏泽点点头,他立刻让姚春召集所有的印刷匠人和学徒,然后当众表扬了姚春和麻蛋儿。

  苏泽直接奖励姚春二十两银子,又给了麻蛋儿十两银子。

  苏泽又宣布,在印刷坊投入五十两银子,设为特殊奖项,奖励那些改进印刷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创意发明者。

  印刷工和学徒们更加激动了,他们每天都和雕板活字油墨打交道,自然有不少改进工艺的想法。

  不过他们都是拿着钱办事的,也没有多少工作积极性。

  如今苏泽拿出银子激励,而且出手这么大方,有几个有想法的印刷工蠢蠢欲动,都憋得改进工艺提高印刷效率。

  苏泽又勉励了姚春一番,提醒他注意铅毒,这才从印刷坊离开。

  与此同时,官道上。

  汪道昆让人收掉了督学的仪仗,一路上轻车简从的来到了南平县。

  这一路上还遇到了一个来南平县买书的商队,汪道昆干脆就和商队一起前往南平。

  商队主人看汪道昆气度不凡,手下随从也都是精壮,当他是某个大户人家贵公子出来游山玩水的,态度非常的谦恭,对汪道昆的问题有问必答。

  “你们去南平买书?是买《拍案惊奇》吗?”

  商队老板拿出一期往期的《拍案惊奇》,递给汪道昆。

  纸张是粗糙的生宣,这种纸上写墨水很容易化开糊成一团,但是报纸上的字却很清晰。

  墨迹飘香,看来是用了特殊的墨。

  汪道昆家中是富商,他很快估算出这份报纸的成本确实不高,也难怪可以低价出售大规模印刷的。

  翻开报纸,现在《拍案惊奇》的版面已经扩充到六版,格式和内容也固定下来。

  第一版是本地新闻,从朝廷到福建府的大事,都有可能被编辑成新闻刊登在上面。

  内容来自于府衙县衙张贴的告示,只不过文字用了更白话的写法,甚至有的还编成了打油诗和顺口溜,更方便百姓传播。

  第二版则是连载的《牡丹亭》,汪道昆失望的翻过去,这一期是一个月前的报纸,这篇戏文他在盗版合集中已经看过了。

  第三版是短篇故事两则,其中一则是苏泽写的聊斋,另外一则是南平县一个读书人仿照苏泽的文风投稿的作品,也被林清材选中一并刊登了上去。

  汪道昆看完只觉得汗毛直立,苏泽这篇故事一字没有正面描写鬼怪,可是鬼怪却仿佛站在面前一样,让汪道昆直呼过瘾。

  第四版也是投稿,这是一出折子戏,有牡丹亭珠玉在前,这篇戏文确实干瘪了一些,但是题材和内容都很新颖,在汪道昆看来也是一篇不错的作品,也是南平士子投稿。

  第五版是一些杂记、笑话、游记、神话故事和山川地理逸闻,都是一两百字的小短篇,但是内容生动有趣,汪道昆读完了化剑阁的逸闻之后,对这座南平县城外的名迹也产生了游玩的兴致。

  最后一版就是广告了,在热爱阅读的汪道昆看来,这些广告也颇为有趣。

  他合上报纸,递给商队老板说道:“果然是好报纸!掌柜的你们赶到南平就是为了买报纸?”

  商队老板笑着说道:“当然不是了,如今《拍案惊奇》在临近的府城都开始同步贩卖了,价格也和南平城内一样,贩卖报纸已经没什么利润了。”

  “我们这次去,是应本县相公们的请求,去购买《古文观止》和《幼学琼林》的。”

  汪道昆也算是读过很多书了,他从没有听过这两本书,问道:

  “这是南平的新书吗?”

  老板点头说道:“这《幼学琼林》是苏先生新编的蒙学教材,用过的都说好。《古文观止》和苏先生和南平县海教谕一起编的散文集,据说收录了名家大作五十篇,都是一等一的名家精品,苏先生还做了注释和点评,在延平府都卖脱销了。”

  蒙学?散文集?

  汪道昆更吃惊了,这苏泽不过是一个秀才,竟然能编这样的东西?

  别看蒙学书看起来简单,可是编写蒙学可是相当困难的工作。

  要将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又要在孩子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这是教化天下之功!非大儒不得为之!

  而文集也是如此,从先秦以来名家散文不计其数,但是能称得上名篇的可不多。

  能从卷帙浩繁的文章中精选出好文,并且做注释点评,这非是饱学鸿儒不能为之!

  要不是苏泽的《牡丹亭》珠玉在前,汪道昆都觉得这是在苏泽在骗人了。

  “掌柜的,你手头上可有这两本书?”

  掌柜的摇头说道:“这两本书在南平之外可是一页难求,我们这次来南平城也是想碰碰运气。”

  汪道昆回到自己的马车里,看了《拍案惊奇》之后,他内心的创作欲望也是暴涨。

  人就是这样,在读到好故事之后,也忍不住要将自己脑海中的好故事写出来表达出去。

  在这种表达欲的驱使下,汪道昆提起笔写道:

  “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第185章 去月港

  汪督学随着商队进了南平城,却不知道他想要见的苏泽已经请了假回了长宁卫。

  汪道昆进了南平城之后,并没有惊动官府,而是在直接在一家客栈住下。

  他先是让书童去买最近几期的《拍案惊奇》,又让书童去书铺打听《幼学琼林》和《古文观止》有没有现货,又让人搜集当地有名的年轻士子消息。

  汪道昆的工作是督学,除了主持福建乡试之外,也有纠察一省学政的职责,等于是朝廷派下来巡视当地文化教育工作的钦差。

  而此时的苏泽已经返回了长宁卫。

  县学每个月各有旬末的一天假期,月底还有一天假期。

  这些日子苏泽都没有休假,在休假的时候都在向海瑞请教功课,还要抽个空在月中帮着海瑞授课。

  趁着中旬末没事,苏泽向海瑞请了六天假期,返回了长宁卫。

  海瑞看苏泽攻读刻苦,也知道他是极为自律的人,便准了他的假期。

  以前苏泽骑着九姑婆的毛驴,从县城返回长宁卫需要一个白天。

  后来骑着海瑞借的驽马,也需要半日的时间。

  现在骑着于宗远送到好马,只需要两个时辰不到,就能从南平县城返回长宁卫了。

  这一次苏泽除了自己回来之外,还带上了灌装好的红茶,他这次返回长宁卫,是为了去一趟月港。

  推销红茶,购买更多的鸟铳和火炮,搜集西方的书籍,这些是苏泽前往月港的主要任务。

  而随着福建海上秩序的恢复,林默珺扮作鹿大王抢劫商船的收益已经逐渐下降,以前那种抢劫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但是苏泽也很清楚,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倭寇,如今福建这个局势,其实是众望所归,是三方共同造成的,而不是说鹿大王的虎皮有多厉害。

  鹿大王的虎皮再大,能有徐峰和汪直的虎皮大吗?

  浙江那边还不是抗倭战争愈演愈烈,而不是像福建这样风平浪静。

  苏泽定下的只抢劫不悬挂月港旗帜商船的规矩,维持了走私商人的利益,甚至还减少了这些商人的护航费用。

  当年督师朱纨攻破双屿湾,如此巨大的功劳,朱纨本身也深受皇帝的信任,最后还不是被诬陷停职自杀,福建走私商人的力量可见一斑。

  “鹿大王”不侵扰地方,保住了福建上下官员的脸面,维持了“海疆无事”的状态。

  但是这种稳定的关系,也肯定会随着浙江抗倭的局势发生变化。

  只要浙江抗倭局势逆转,那福建各司衙门的官员肯定也会有新的心思。

  而一旦浙江倭寇败退,自然也会有一部分涌入福建,必然会破坏“鹿大王”和官府海商的默契。

  所以如今是难得的蜜月期,也是最适合做生意的时期,这也是苏泽赶在乡试前,也要去一趟月港的原因。

  “我也要去!”

  林默珺听说苏泽要去月港立刻说道。

  自从定亲之后,林默珺对苏泽的态度一切如常,苏泽也很快调整了心态。

  但是林默珺强烈要求和自己一起去月港,苏泽还是有些不自在。

  “我不是以鹿大王的身份去,就是扮作商船去月港打探情况。”

  林默珺坚定的说道:“我知道,我陪你去。”

  “你去了,海上怎么办?”

  林默珺撇撇嘴说道:“海上根本不需要我了,只要打着鹿大王的旗号定期巡逻就好了,如今福建海上根本没有可以打劫的船。”

  苏泽想了想,月港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确实不安全,林默珺武艺高强,明显是个好帮手。

  既然如此,苏泽也爽快的说道:“那就劳烦百户和我一起去吧。”

  除了林默珺之外,这一趟和苏泽一起去月港的,还有书铺掌柜的林德清。

  自从建阳的出版业被倭寇摧毁后,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元气。

  林德清虽然性格有些木讷,不像是那些能和人自来熟的掌柜那样,善于招徕新顾客。

  但是他性格踏实稳重,做事也很讲究规矩,反而得到南平县读书人的信赖,经常让他帮忙找书。

  月港不仅仅是对外贸易的港口,也是福建对北方贸易的枢纽。

  在建阳印刷业务昌盛的时候,南北直隶新出的书籍,只需要十五天就能出现在月港中。

  建阳出版业巨大的空缺,让林德清敏锐的抓到了机会。

  图书这个东西在大明朝本身就是暴利产品,盗版图书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林德清准备去月港看看,有没有南北直隶畅销的书籍,带回南平城让姚春盗版印出来卖。

  苏泽倒是没想到林德清这个老实人也这么有商业头脑,但是对于他这个想法还是支持的。

首节 上一节 178/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太君安心打仗,夫人我照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