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43节

  童太监眼睛亮了问道:“解元公的意思是?”

  “朝廷行钞关法,本来是为了方便行商交税,可是总有一些不法之徒抗税逃税,其中有一些也和陆大有的弊案有所关联,帮着他们销赃卖货。”

  “好生可恶!”童太监“义愤填膺”的拍案道。

  苏泽笑着说道:“其实这些不法商人的名单,我们抗倭缉私总团已经有所掌握了,只是一些事本地豪绅,还有些在朝廷中有些要害关系,所以一直没能动手。”

  童太监立刻说道:“岂有此理!我也知道方大人的难处,你们读书人就是刀子软,总有些顾忌,要我说这些事情就得我们这些太监来做!”

  “又怎么能劳烦公公呢,这样吧,由我们抗倭缉私总团出动,将这些商人‘请’到衙门,再请童公公帮着审一下,让他们将税款补了,就可以息事宁人,不牵连太多如何?”

  童太监一听自然满意,苏泽又说道:

  “也不能让诸位公公白忙,追缴的赃款就请公公押送入京,这也是公公们的功劳,另外那些就全凭童公公分配了。”

  上道!实在是太上道了!

  童太监看着苏泽,果然读书人就是厉害啊。

  要是苏泽这脑子进宫,好歹也能争一个秉笔太监,好在自己和他不是一个赛道上的对手。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江南都被陆大有的案子搞的风声鹤唳。

  朱七的办事效率确实高,两天之后陆大有就全盘招供,把涉案人员全部交代了出来。

  朱七从供状上删去了严世蕃的名字,另外用密揭向皇帝报告,然后按照供状开始审问其他同伙,又带着人开始抄家。

  南京户部衙门少了三分之一的人,那些因为方钝在南京担任户部尚书而来做生意的岳州商人,也几乎都被锦衣卫抓了进去。

  南京官场上风向为之一变,曾经吹捧方钝的人破口大骂,说他任由乡党,御下不严,还有人说他就是这次弊案的幕后黑手,只是朝廷顾忌他老臣的颜面没有抓他。

  方望海的风评立刻抬升,之前抨击方望海的人都称赞他公忠体国,执法无私。

  紧接着,以东厂彻查弊案的名义,抗倭缉私总团也开始拿人。

  一直以来,以松江府华亭徐家为首的棉布商人,都在不断的偷逃钞关税。

  徐家更是明目张胆的抗税。

  童公公铁面无私,管你是不是徐阁老的人,都抓过来审讯。

  商人们都看向徐家二公子徐琨。

  可是这位徐公子的态度很软,姿态很低,当他亲自去钞关税厅交上了徐家所欠的钞关税后,松江府的商人都举手投降。

  徐琨也郁闷啊,他提前接到了父亲的来信,让他这段时间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卷入陆大有的案子里。

  徐琨虽然跋扈,但也是阁老的儿子,政治敏锐性还是有的。

  徐家就在江南,若是被攀咬进了陆大有的案子,也会影响他爹的地位。

  徐家的产业都是靠着徐阁老庇护,徐琨明白自己的定位。

  在接到钞关税厅和东厂的文书后,徐琨立刻补缴了钞关税,丝毫没有挣扎。

  据说这位徐二公子回家砸了好几个古董花瓶。

  童公公成绩斐然,朱七在南京城又是审案子,又是抄家,又是追赃,足足忙了半个月,总共才追回了三万两万银子。

  这也不是朱七无能了,而是总有些钱被挥霍掉了,有些人拼死也不开口,要将银子留给家人。

  这还是算上了陆大有这个肥缺抄家的结果,这些年来陆大有搜刮的钱不少,但是花销也不小。

  方钝组织同乡聚会,建造岳州会馆,陆大有都掏了钱,加上他自己生活奢靡,其实家中也没有多少余财。

  这三万两还是实得的,真正交给皇帝的只有两万两。

  朱七就算是自己不贪,也不能坏了规矩。

  随行的手下要慰劳,要不然下次谁还出来陪你办事。

  上级要打点,要不然下次这好差事还能给你朱七?

  这个分成比例,已经是陆指挥使公忠体国了,严党和阉党那边的皇帝拿的更少。

  相比之下,童公公就成果斐然了。

  三位公公只管在浒关里喝茶吃水果听戏,也就盖了几份东厂大印的公文,最后竟然查补了五万两钞关税!

  这笔银子还是实缴!就是直接报给皇帝的!

  也不知道三位公公私下拿了多少银子,又给宫里那几位权裆带回去多少银子。

  朱七都要羡慕麻了。

  等到案子查完,方钝终于带着行李和家人离开南京。

  在他离开南京的时候,仆人买了一份《警世通言》。

  报纸上全文刊登了这次弊案的过程和审讯结果,还将勾结陆大有的党人名单都列出。

  这是主持南京户部后,方望海方侍郎授权《警世通言》刊登的,就是为了“正士风,警世人”。

  名单上虽然没有方钝的名字,但是方尚书几乎要吐血,自己苦心维持了一辈子的名声毁于一旦,这份文章可以说是将他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方钝晚年不详,掩面离开南京,南京户部上下战战兢兢,迎接它新的话事人。

第243章 水淹

  江南的粮价还是不出意外的飞涨了起来。

  这段时间对于江南百姓最大的好消息,就是陆大有集团的覆灭,看到了《警世通言》上的报道,整个南直隶的百姓纷纷大感解气。

  可是百姓的解气,并不能抑制越来越高的粮价,甚至因为陆大有这些岳州人的倒台,让粮食价格更高了。

  原因自然也是很简单的,锦衣卫和东厂查抄了岳州商人的产业,带走了很多岳州商人,也顺手打压讹诈了不少粮食商人。

  最后的结果是市场上的粮食又少了一些。

  倭乱已经持续到了七月中旬,今年的夏粮耕种完全荒废掉了。

  刚刚以户部侍郎掌管南京户部的方望海,就遇到了他上任以来最大的难题,如何将越发高昂的粮食价格压下去。

  再这样下去要出问题的,过高的粮食价格会造成饥荒,还有可能闹出民变来。

  就在方望海焦头烂额的时候,江北的官军终于动了。

  徐海围攻扬州城无果,开始带兵北上掠夺淮安、泰州等地。

  朝廷一道又是一道的命令,要求江北的官军尽快出击,平定江北的倭乱。

  南京兵部尚书杨博也终于顶不住压力,但是江北的官军战斗力低下,根本不敢出城和倭寇作战。

  就在这个时候,杨博接到了朝廷送来的计划。

  掘开淮河,利用淮河决堤冲垮倭寇,将倭寇从江北赶出去。

  这个计划是严党中坚鄢懋卿所上,杨博接到这份计划之后手脚冰凉。

  并不是因为计划没用,恰恰相反是这份计划还真的可行。

  淮安、泰州所在的里下河地区,因为地势比较低,所以每次发洪水都会被淹。

  而倭寇如今活动的地区,恰恰就是这块地区。

  今年淮河水位不低,如果真的掘开淮河,那洪水就会冲入里下河地区,将这里的倭寇淹了,以倭寇的士气肯定会立刻崩溃。

  以杨博对倭寇的了解,一旦遭遇挫折,倭寇肯定会立刻逃回海上。

  恰恰就是这份计划真的可行,杨博才觉得手脚冰凉,淮安泰州的几十万百姓,也要因为这场洪水流离失所。

  这件事无论是谁下令做,都会被永远的钉在江北百姓的耻辱柱上,成为无数百姓日夜咒骂和诅咒的目标。

  但是杨博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朝廷的旨意越来越严厉,七月二十五日,杨博以南京兵部尚书的身份下令,掘开淮河河堤。

  洪水冲出河堤,果然冲向了地势较低的里下河地区,正在这里的倭寇没有防备,大量倭寇都被洪水吞没。

  但是被洪水吞没的不仅仅是倭寇,半个淮安泰州地区几乎都成了泽国,百姓的房屋被毁,不少百姓直接在睡梦中被洪水淹死。

  正驻扎在扬州的徐海接到消息,麾下的倭寇被官军水淹,他吐了一口吐沫,大骂官军没有人性,然后果断的带领剩余的倭寇向通州撤退。

  徐海一撤退,扬州城内的官军就掩杀了出来,但是在撤退到江都的时候,又被倭寇回头狙击了一次,徐海再一次将官军杀的大乱,官军退回扬州城,倭寇收拾残部一边抢劫一边继续撤退。

  八月初,徐海返回登陆的通州,将抢来的战利品装上船。

  看着四周,徐海带来了三千倭寇,经过连番作战,再加上被淮河水淹的倭寇,带走的只有一千多人。

  徐海心又是一横,在通州大肆抢劫之后,又从通州抓了两千多青壮上船,最后堂而皇之的杨帆而去。

  临淮侯李庭竹接到消息,立刻向朝廷上表庆贺,宣扬南直隶官兵击溃倭寇,平定了江北的倭乱。

  就此,随着倭寇撤走,江北倭乱确实结束了。

  可是代价又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泰州、淮安二府近半数成了泽国,数万百姓南下逃难,但是其他府县根本没有能力接纳这些难民。

  难民继续南下,涌入江南地区,又让本来就已经严重缺粮的江南地区粮价再涨。

  在江北作战的士兵拿不到事前许诺的赏钱,南京兵部也确实没钱没粮,最后只能纵容这些官兵在江北抢劫。

  没有被洪水淹没的盐城、徐州、通州等地区也遭受了兵灾,最惨的还是通州,先是被倭寇抢劫,将青壮当做奴隶抓走,剩下的孤儿寡母又被官兵抢劫,江北各县可以说是家家哭。

  八月十四日,中秋节前,杨博亲自出面收束了官军返回南京,他立刻向朝廷写奏章,辞去了南京兵部尚书的职位,推荐胡宗宪全面主持南直隶、浙江的抗倭全局。

  杨博上了奏章之后,都没有等到朝廷的回复,直接封存了大印就带着家人离开了南京。

  这场倭乱南京六部两个尚书倒台,南京官场剧烈地震。

  而此时南京户部内,方望海焦头烂额。

  本以为执掌南京户部,可以更好的推行钞关税。

  可方望海没想到,自己完全被南京户部的其他事情困住了,根本没空去管什么钞关税的事情。

  江北需要赈灾,江南需要压制粮价,方望海虽然已经下令从徽州等府调集粮食,可是这些地方今年收成也不好。

  说到底,还是手上的粮食不足。

  南直隶的四邻都糟了倭寇,家家都困难,谁也没办法帮忙。

  浙江的平湖慈溪倭寇被打退,但是宁波的倭寇又来了,幸好被俞大猷和戚继光联手击败。

  但是七月份杭州突然失火,烧掉了半个杭州城,连胡宗宪的浙江巡抚衙门都被烧毁了。

首节 上一节 243/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太君安心打仗,夫人我照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